第8章 在乞巧文化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 中國(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論壇學術論文集
- 西和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編
- 1192字
- 2017-07-26 11:19:14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駐會副主席 羅楊
尊敬的顧秀蓮同志,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專家學者,民間文藝界的老師和前輩們:
大家好!今天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日子,再過七天就是我們的農歷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了。七夕節在千年的傳承中,各地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有很多各自的名稱,比如乞巧節、女兒節、雙親節、雙七節等等,但是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一個十分浪漫,富有詩意的,就像秦觀的那首詩所說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那樣一個美好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動人故事和傳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美好的傳統節日,在這些傳統的節日里,都融入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共同的生活理想,美好的人生愿望和豐富的審美追求,所以成為我們的節日,使我們的節日成為了一個人民群眾展示美好心靈、展示才華才藝的舞臺,成為一個培育美好情操、塑造豐富情感的文化空間。
西和的乞巧文化節就是這樣一個富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豐富內涵的傳統節日,不僅持續的時間長,延續七天八夜,而且形式和內容都非常豐富,有乞巧文化“活化石”的美譽,蘊含著西和人民豐富的人生體驗、倫理觀念、道德判斷、人文關懷。古老美好的乞巧風俗,使當代的西和人民呈現出戶戶家庭幸福,家家夫妻恩愛,代代社會和諧,年年人心穩定的社會風尚。在全國人民正在為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今天,我們特別高興地看到西和縣委、縣政府把對乞巧文化的傳承納入到了全縣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西和縣的人民群眾也是自覺主動地把對乞巧文化的傳承作為了一種生活的向往和文化的追求。我想,一個民族最大的資源是文化,最能打動人心的也是文化,從這一點來說,西和縣委、縣政府和西和的人民是非常明智和偉大的。當然也不可否認,在我們當代中國社會中傳統節日還面臨著傳承的危機和挑戰,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年輕人之中熱衷于圣誕節,西方的情人節,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我們的七夕節、乞巧節,甚至還有商家炒作把我們的乞巧誤讀為西方的情人節,甚至外國人拿著我們的節日去聯合國申遺的時候,我們才想起我們的傳統節日是多么神奇和美好。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始終致力于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和保護,2006年國務院將包括春節除夕在內的四大傳統節日列入到了國家的法定假日,對我們傳統節日的傳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民協按照云山同志所提出的“我們的節日”來要求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我想節日如果不放假,就會丟失或遺漏我們很多豐富的文化價值和內涵。節日不是假日,假日是休閑,節日不只是休閑,要有豐富的文化儀式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我想今天借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論壇這樣一個機會,與曾經呼吁把七夕節、乞巧納入到國家的法定假日中的我們的烏老、劉先生,還有陶老師等等很多民間文藝工作者、民俗專家再一次呼吁,讓全國人民像西和人民一樣,過一個載歌載舞、親近自然、慎終追遠,祭祀乞巧、傳承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美好的七夕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