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解析
-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1745字
- 2019-01-04 08:38:52
他沒說自己是對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S 1856—1939),作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思想碩果累累。有趣的是,弗洛伊德的學術成就,一旦與他孩童期的細微記憶對照,就頗值得玩味。
當弗洛伊德還是個2歲的孩子時,他就因為偷看父母的房事而遭到父親的責罵。在此必須強調,弗洛伊德與他的妻子瑪莎·柏內斯從訂婚到結婚用了三年,這期間鴻雁傳書900多封,可見弗洛伊德是個專情而又浪漫的人,絕不是浪蕩的色情狂。但是,他從很小年紀起,就對性與愛,有著極強的好奇。這好奇一直持續到他成年,驅使他探索人類的“本能”,解析“力比多”的奧秘。
弗洛伊德6歲時,他的媽媽嘗試讓他理解死亡,媽媽按照猶太傳統告訴他說:“人是由泥土制成的,所以,人必須回到泥土之中。”弗洛伊德并不相信。他媽媽為了證明這件事,在他面前用雙手擦來擦去,接著她指著雙手擦下的皮屑說:“這就是和泥土一樣的東西。”這讓年幼的弗洛伊德很困擾,他擔心死亡,又不愿意相信自己不過是一堆泥土。直到成年后,他建立了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的人格理論:人格的本質,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彼此對立統一的。
接下來的對照,與本書相關。弗洛伊德童年經受的最大的一次心靈打擊,是在他8歲那年。8歲的弗洛伊德,把一泡童子尿撒在了父母的床上。他爸爸為此嘆息:“這孩子沒有一點出息!”弗洛伊德后來說:“這肯定是對我的抱負的重大打擊;所以關于當時的情景的幻影,后來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我的夢里。而且,在夢中,它們始終都同我的累累成果聯系在一起,好像我想說:‘你看,我已經做出了成果!'”據榮格回憶,其實弗洛伊德一直到成年還患有遺尿癥。所以,他幼年時在父母床上的遺尿并不是他的錯。但無論如何,創傷與夢境,早在弗洛伊德8歲那年,就鐫刻在他心上了。也許這本《夢的解析》,作為弗洛伊德學說的重要經典之一,恰恰是他在回味童年心理創傷時,煥發的靈感的產物。
本能、人格和潛意識!如果一個人的偉大程度可以用他對后世的影響來衡量,那么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幾乎沒有一項探討人性的問題沒有被他觸及過。但是,我并不建議您把本書當作真理來閱讀,甚至弗洛伊德自己也是這么想的。一個思維領域的開拓者,如果他足夠聰明的話,從來不會認為自己就永遠是對的。
1936年5月,弗洛伊德度過了八十歲生日。弗洛伊德在家中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宴會,他收到了從世界各地寄來的賀信和發來的賀電。他的朋友們,其中包括托馬斯·曼、羅曼·羅蘭、史迪凡·茨威格等,都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這其中也包括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1936年4月21日自美國普林斯頓寄來賀信(請注意下劃線部分):
尊敬的弗洛伊德先生:
我感到很高興的是,我們這一代有機會向你這位最偉大的導師表示敬意和祝賀。毫無疑問,你已經輕而易舉地使那些具有懷疑思想的普通人獲得一個獨立的判斷。迄今為止,我只能崇奉你的素有教養的思想的思辨力量,以及這一思想給這個時代的世界觀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愛因斯坦向弗洛伊德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
然而,弗洛伊德給愛因斯坦的回信,則充滿了一個思想開拓者的清醒,他說:
尊敬的愛因斯坦先生:
……我實在得必須告訴你,當我收到你那非常善良的信,聽到你的判斷的演變過程的時候,我是非常高興的。當然,我始終都知道,你之所以仰慕我,僅僅是出于禮貌關系以及對我的學說的某種信賴;盡管我自己經常問自己,你對這些學說所仰慕的究竟是其中的哪些內容?假定我的學說不正確的話——也就是說,假定它并不包含許多真理的話。順便說一下,難道你不認為,如果我的學說包含了相當大的錯誤成分的話,對我來說就會得到比現在更好的待遇嗎?(指自己被納粹迫害流亡)你比我年輕得多,所以,在我的“繼承人”當中定會有人在你到達我的歲數時對你做出評價。我是不會知道這些事情的,所以,我只好現在提前為此而高興……
弗洛伊德在回信中說得很清楚,他并不認為自己的學說就一定對。甚至,考慮到納粹對自己的迫害,他戲謔地希望自己的學說是錯的。
《夢的解析》作為弗洛伊德的經典著作之一,我建議您閱讀時,僅僅把它當作探求潛意識領域的門環。即便是弗洛伊德本人,也從不認為這些文字就是最終答案。科學是一個不斷向絕對真理靠近的過程,弗洛伊德對未來人類所能達到的高度飽含敬畏之心。
這,就是弗洛伊德和周公之間的區別。
雷明 2016年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