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經(jīng)濟篇(7)
- 瓦爾登湖:親吻你內(nèi)心的平靜
- (美)梭羅
- 4726字
- 2017-01-11 16:43:04
“什么!”一百萬個愛爾蘭人從他們修建在地上所有的棚屋里發(fā)出驚呼聲來,“我們修建的這條鐵路難道不是一個好東西嗎?”
是的,也許是好東西。也就是說,你們很可能干得更糟。
屋子建好之前,我希望通過一種誠實而又愉快的方法賺到10到12美元,以供我額外開支之用,于是我在房子附近約2英畝半的沙質(zhì)薄地上種了點作物,主要是蠶豆,也種了小片的土豆,還有玉米、豌豆和蘿卜。共有11英畝的土地被我使用,大部分地里種著松樹和山核桃樹,上一個季度每英畝的地價是8美元零8分。有一個農(nóng)夫說這片地“沒有什么大用處,只能養(yǎng)一群吱吱叫的松鼠”。我沒有給這片土地施加任何肥料,因為我不是它的主人,只不過是一個占住者,也不指望再栽種更多東西,而且我也沒有把全部的地都鋤好。我在犁地時挖出了許多樹根來,可供我一段長時間燒柴之用,這就留下了若干小圈未開墾過的松軟沃土,夏季蠶豆在那里長得格外茂盛,所以很容易區(qū)別出來。我房子后面那些枯木和賣不掉的木頭以及湖上漂來的木頭,供應了我其余的一部分燃料。我不得已花錢租了一組馬匹犁地,雇一個短工幫忙,不過掌犁的還是我自己。我第一季度的農(nóng)場支出,用在工具、種子和勞務等方面的費用總共是14.745美元。玉米種子是人家送我的。這項開支少之又少,不值一提,除非你種得太多。我收獲了12蒲式耳[33]蠶豆、18蒲式耳土豆,此外還有一些豌豆和甜玉米。黃玉米和蘿卜種得太晚,沒有收成。我從農(nóng)場得到的全部收入為23.44美元,扣除支出14.725美元,結余8.715美元。
刨去我消耗掉的之外,此刻手頭上還存著的一些產(chǎn)品估計約值四美元——手頭的這筆錢用來抵消我沒有種植的一點蔬菜的費用還是綽綽有余的。全盤考慮之后,也就是說,考慮到人的靈魂和今天的重要性,盡管我的實驗占用的時間很短,不過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因為這項實驗的短暫性,讓我確信這筆收入要比當年康科德任何一個農(nóng)民的所得高出許多。
第二年,因為我把自己需要的所有土地全部翻了一遍——大約有三分之一英畝,我的收成更好了。我從這兩年的經(jīng)驗中認識到了一個事實,而絲毫沒有讓那些農(nóng)業(yè)巨著嚇倒,包括亞瑟·揚[34]的著作在內(nèi)。我同時認識到,如果一個人簡單地生活,只吃他自己種植的糧食,而且種的不多于吃的,也不拿這些收成去交換更加奢侈、更加昂貴的供應不足的物品,那么他只需耕種幾平方桿[35]的土地就足夠了,而且鏟平那塊地的費用比用牛犁還要便宜些;同時還可以時不時地選擇一塊新地耕種,以免不斷地給舊地施肥,而農(nóng)場上所有的必要勞動做起來也很輕巧,只要在夏天空閑時略做一做就能完成了。這樣一來,他就不必像現(xiàn)在的人們這樣,和一頭公牛或一匹馬、一頭母牛、一頭豬捆綁在一起。我希望在這一點上不帶任何偏見地說句話,我是作為一個對當今社會經(jīng)濟狀況的成敗采取超然態(tài)度的人來看問題的。我比康科德的任何一個農(nóng)夫都更具獨立性,因為我沒有固定在哪一所房子里或農(nóng)場上,只是隨我自己天生的意向行事,這意向是時刻變換、飄忽不定的。我不僅境況已經(jīng)比他們好了許多,而且如果我的房子被燒掉,或者莊稼歉收,我一樣不會過得比以前差。
我時常在想,與其說人是牛的看護者,不如說牛是人的看護者。人與牛在交換勞動,但如果我們只是考慮必要的工作,牛群看起來是占有很大優(yōu)勢的,它們的農(nóng)場也會大得多。人要割上六個星期的干草作為交換勞動的一部分,這活兒可不是兒戲。當然,沒有哪個國家在各方面都生活得很簡單,也就是說,沒有哪一個由哲學家組成的國家會犯如此重大的錯誤,去利用牲畜勞動。確實,世界上從未有過而且將來也不見得會出現(xiàn)一個由哲學家組成的國家,而且我也不能確定出現(xiàn)這樣一個國家就一定會是稱心如意的。然而我也絕對不愿意去馴養(yǎng)一匹馬或一頭牛,把它束縛起來,讓它替我做任何它能做的工作,因為我生怕自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馬夫或牛倌。如果社會這樣做好像就成了受益者,那么我們是否確信一個人的所得就不是另一個人的損失?馬夫能否跟他的主人享有同等滿足的理由呢?即使有些公共工程離開牛馬的幫助是建立不起來的,而且讓人和牛馬一起分享這樣的榮耀。是否能順理成章地認為人在那種情況下不能完成會更加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工作呢?當人們利用牛馬的幫助開始做許多不僅是不必要的和藝術性的,而且是奢侈和無用的工作時,少數(shù)人要和牛馬交換工作便是不可避免的了,或者換句話說,這些人變成了最強者的奴隸。因此,人不僅為他內(nèi)心的畜生工作,而且作為這方面的一個象征,他還得為他身外的畜生工作。盡管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許多磚砌石壘的房子,但是一個農(nóng)夫的殷實與否還得看他的牲口棚在多大程度上超過他的房屋。據(jù)說這個城鎮(zhèn)擁有這一帶最大的房子供給耕牛、奶牛和馬匹居住,而在公共建筑方面也毫不落后,可是在這個縣里可供言論自由與信仰自由的廳堂卻為數(shù)極少。國家不應該靠建造高樓大廈來為自己樹立豐碑,可為什么不用抽象思維的力量來樹碑立傳呢?比起東方所有的廢墟,《薄伽梵歌》[36]更加令人欽佩神往得多!高塔與寺院是帝王的奢侈品。一個思想淳樸并且心智獨立的人是絕不會因為帝王的命令而奔走賣力的。天才不會成為任何帝王的侍從,金子、銀子或大理石也無法使他們流芳百世,最多也只能保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請問錘打這么多石頭到底要達到什么目的呢?我在阿卡迪亞[37]的時候,并沒有看到任何人在錘打石頭。許多民族都沉迷在瘋狂的野心中,一心想要靠留下大量雕琢過的石頭來達到永垂不朽。如果他們用同樣的力氣來精心雕琢自己的風度,情況又會如何呢?一份明智的理性要比一座與月亮試比高低的紀念碑更值得紀念和流傳。我更愿意看到石頭待在它們該待的地方。像底比斯城那樣的宏偉是一種庸俗的宏偉。一道攔起誠實之人田地的石頭墻顯然合理得多,遠比那座有著100個城門的底比斯城[38]更得體,因為后者早就遠離了人生的真正目標。那些野蠻的異教徒的宗教和文化建造了華麗的寺院,而你們可以稱之為基督教的卻沒有這樣做。一個國家錘鑿下來的石頭,后來大部分都用在了它的墳墓上——它活埋了自己。至于金字塔,它們本身并沒有什么可令人感到驚奇的,但奇跡在于竟會有那么多的人屈辱到如此地步,把畢生精力浪費在給某個狂妄自大的笨蛋建造墳墓上,對于這個笨蛋,本來更聰明、更果斷的做法是把他淹死在尼羅河里,然后把他的尸體撈上來喂狗吃。我本可以給他們和他找一些掩飾之詞,可是我沒有這閑工夫。至于那些建筑家所信的宗教和他們對于藝術的熱愛,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管建筑物是埃及的神廟還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銀行。它付出的代價總是遠遠大于實際的用途。虛榮是源泉,對大蒜、面包和黃油的熱愛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巴爾科姆先生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輕建筑師,在維特魯威[39]身后亦步亦趨,用硬鉛筆和直尺設計出圖樣,這項工程接著就交到道森父子采石公司手上了。說到你們那些高塔和紀念碑,這個城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一個瘋狂的家伙,他著手要挖一條通到中國去的隧道,并且已經(jīng)挖得那么深,據(jù)他說已經(jīng)聽到中國茶壺和燒開水的響聲了。不過我認為,我決不會越出我的常規(guī)去贊美他那個窟窿的。許多人都在關心東方和西方的那些紀念碑——一心要弄清楚是誰建造了它們。而在我看來,我倒想要知道那些日子里是誰不肯造這些東西——有誰能對這些區(qū)區(qū)瑣事不屑一顧。不過,還是回到我的各項統(tǒng)計工作上來吧。
這期間,我在村子里靠做測量、做木工和打各種各樣的零工,賺到了13.34美元,我能做的行當有近十種。從7月4日到來年3月1日這8個月的開銷——這些估算就是根據(jù)這8個月的時間進行的,盡管我在那里生活了兩年多——不算土豆、少量甜玉米和豌豆,也不考慮仍在我手里的那些東西在結賬日的價錢,具體賬目如下:
米…………………1.735美元
糖漿………………1.73美元(最便宜的一種糖)
黑麥粉……………1.0475美元
印第安玉米粉……0.9975美元(比黑麥便宜)
豬肉………………0.22美元
以下都是全告失敗的實驗:
面粉………………0.88美元(價錢比印第安玉米粉貴,又麻煩)
糖…………………0.80美元
豬油………………0.65美元
蘋果………………0.25美元
蘋果干……………0.22美元
甘薯………………0.10美元
一只南瓜…………0.06美元
一只西瓜…………0.02美元
鹽…………………0.03美元
是的,我確實總共吃掉了8.74美元。不過,我不應該這樣厚著臉皮公布我的罪過,因為我知道我的大多數(shù)讀者與我有同樣的罪過,而他們的行為一旦公之于眾,比我的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二年,有時我捕魚代餐,有一次我還殺了一只糟蹋我蠶豆田的土撥鼠——照韃靼人的說法,實現(xiàn)靈魂轉世——我把它吃掉了,部分是出于實驗目的。盡管它讓我得到了瞬間的享受——只是有一股麝香味,但我知道長期享受這種東西是沒有好處的,即使你可以請來村中的名廚給你烹調(diào)土撥鼠。
在同一時期,衣服及其他零用雖然為數(shù)甚微,但合計也達8.475美元,油及其他家庭用具共2美元。這是所有金錢方面的支出,不包括洗衣和縫補,因為它們多半是拿到外面請人代做的,而賬單還沒有送回來——而且這些費用都是在這個世界上的這塊地方非得付出不可的花銷項目,可能還多了些——分別是:
房屋……………………………………28.125美元
農(nóng)場一年的開支………………………14.725美元
八個月的食物…………………………8.74美元
八個月的衣服等………………………8.4075美元
八個月的油等…………………………2.00美元
共計……………………………………61.9975美元
現(xiàn)在,我是對那些要謀生的讀者說話的。為了支付這筆開銷,我賣掉了農(nóng)場的產(chǎn)品,共23.44美元,加上打零工掙得的13.34美元,共計36.78美元。
從支出的錢數(shù)里減去上面這筆錢,差額為25.2175美元——這個數(shù)目與我起步時所擁有的資金相差無幾,是準備花掉的啟動金,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我除了得到悠閑、獨立以及健康外,還得到了一所舒適的房子,我想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
以上的統(tǒng)計資料,不管它們看上去多么具有偶然性且似乎沒什么教育意義,但因頗為完備,也就有了一定的價值。凡是我得到的都記錄在賬了,從上面估計的情況看,僅食物一項一星期就花掉我大約0.27美元。在這之后將近兩年的時間內(nèi),我的食物就是黑麥和沒有發(fā)酵的印第安玉米粉、土豆、大米、少量的腌肉、糖漿、鹽;而我的飲料則是水。對我這樣一個愛好印度哲學的人來說,以米飯為主食是合適的。為了應付一些生性挑剔的人的各種反對意見,我想我還是做一下聲明,如果我偶爾到外面吃飯——一如我以前總在外面用餐那樣,并且相信將來還是有不少機會這樣做——結果往往有損于我的家務安排。但是正如我說過的那樣,在外面吃飯是一種常有的行為,絲毫不會影響以上陳述的普遍性。
我從兩年的經(jīng)歷中體會到,即使在這種緯度的地區(qū),想獲得一個人所必需的食物,其難度并不大,甚至小得令人難以置信。而且一個人可以像動物一樣吃簡單的食物,仍然能保持健康和活力。我曾經(jīng)做出過一頓令人滿意的晚餐,各方面都令我心滿意足,而那只是簡單的一盤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是我從玉米田里采來加鹽煮熟的。我之所以附上它的拉丁文學名,是因為這種名字平凡的野菜卻實在是美味可口。請問,一個有理智的人在和平時期一個平常的中午時分,吃上了十分豐盛的甜嫩玉米,外加點鹽,還能希望再增添點別的什么菜肴嗎?即便我稍稍變出些花樣,也只是為了換換口味,并不是出于健康上的需要。然而人們免不了面臨這樣一種境遇,那便是他們常常挨餓并不是因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為缺乏奢侈品。我認識一位善良的婦女,她把自己兒子喪命歸因于他只喝清水。
讀者將會發(fā)現(xiàn)我是從經(jīng)濟學的觀點而不是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的,而他也不會冒險拿我的這種節(jié)食法做試驗,除非他是一個一身贅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