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潛能篇(2)

人才素質有三個層面:①表層——知識結構、基本技能;②深層——態度、思維、價值觀、信念、習慣;③核心層——品格、精神、心靈境界。因此,做人要堅持品格第一,品格高于才智。崇高正直的品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金錢買不來品格,權力換不來品格,邪惡壓不住品格,歷史忘不了品格。人生拼搏的最后,是品格,有什么樣的品格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事實證明,越是在金錢和權力面前,越是在邪惡勢力猖獗的時候,品格就越是閃光,具有不可戰勝的力量。

現實中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做事的失敗、能力的失敗,而是做人的失敗、道德品格的失敗。一切工作、事業上的成就,歸根結底是源于做人的成就。人生發展的規律是高尚的道德→形成高尚的品格→形成高尚的事業→形成高尚的命運,否則,沒有高尚的道德→便沒有高尚的品格→便沒有高尚的事業→便沒有高尚的命運。一個人喪失道德→就會喪失人性→喪失人性就會傷天害理。人以犧牲道德品格來換取利益,最終將以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來償還道德成本。所以,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學萬學,要學會做人”。

道德等級與道德本質

我們為什么需要道德?“道”,是指人們應該走的路,是人世間的游戲規則、行為規范;“德”,是指人們如何上路,如何掌握這些游戲規則、行為規范。什么樣的人,走什么樣的路,辦什么樣的事,結什么樣的果。人與他人的關系是道德的基礎,感覺他人、理解他人、服務他人是道德的基本特征,道德的本質是善念、利人。

人的道德修養有6個等級:

1.損人損己(如殺人之后自殺者)。

2.損人利己(如欺詐者、偷竊者)。

3.不損人,不利己(如虛度光陰者)。

4.不損人,只利己(如修身養性者)。

5.利己利人(如企業家賺錢后回報社會)。

6.舍己利人(如犧牲自己救助他人者)。

正如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所說,為人之道就是“良知”和“致良知”五個字,“良知”,就是要講良心;“致良知”,就是要按良心辦事。

一個品格成熟的人要具備以下基本德性:

1.仁:“仁者愛人”,是愛的能力。

2.義:“義”代表公正、正義,是承擔艱巨重任的能力。

3.禮:是最大眾化的,最具控制力的社會規范。

4.智:是一種判斷是非的能力,“智者不惑”。

5.信:是人格完整的表征,堅守對他人的承諾。

6.勇:是沖破障礙、克服艱困的能力。

道德品格塑造與道德學習

道德品格是一個人的人格魅力的核心體現,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更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石。修煉自己的道德,塑造自己的品格,是成就事業與人生的重要前提。

1.道德品格塑造三要素

(1)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觀。

(2)規范——做什么,不做什么。

(3)超越——自我更新,自我重鑄。

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在一篇文章中說:“我國的改革開放經歷了曲折的道路,每前進一步都有斗爭。面對這種斗爭,理論工作者是否敢于堅持真理,堅持改革的方向,就是是否能堅持學術節操的考驗。”

2.道德的三個層面

人的道德有三個層面,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

(1)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2)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3)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對人生有“八勸”:一勸勤——五官四肢要勤,更要腦勤;二勸正——敢說真話實話,作真正科學家必須具備的正直;三勸真——要真誠待人接物;四勸深——深在抓住事物本質,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五勸創——要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時時創新,當巨人肩膀上的超人;六勸忍——堅韌不拔,像拳擊那樣,先有抗打擊能力而后勝;七勸情——為人處世要有人情味,要有理解人、同情人、尊重人的一顆火熱的心;八勸喜——要自得其樂、有問題要看得深,想得開,不自尋煩惱。

于光遠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真正做到了一個有德性、脫俗、干凈的人。

3.道德的心理結構

人的道德心理結構有四個層次:

(1)道德認識:是非、好壞、善惡道德行為及其社會意義的認識。

(2)道德情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為所引起的內心體驗,包括正義感、同情感、恥辱感、事業心、責任感、義務感、團隊精神等。

(3)道德意志:是將道德認識、道德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的意志力,如決心、信心與恒心。

(4)道德行為:是在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和道德習慣。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人的道德信仰,是道德信仰決定人的道德行為的,它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前提。

清代學者袁了凡說:“人生最大的禍患,不在于物質的匱乏,而在于理性的知障,人性的扭曲。”

修煉成熟的道德

世界成功學家研究認為,一個道德成熟的人需要具備6個特征:

1.尊重人的尊嚴——尊重所有人的價值和權利;杜絕欺騙和不誠實;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良心的自由;能與不同意見者共事;克制有偏見的行為。

2.關心他人的利益——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依賴;熱愛自己的祖國;追求社會正義;助人為樂;努力幫助他人在道德上成熟起來。

3.把個人利益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做有益于社會的事情;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道德價值觀,能夠自控、勤勉、公平、和善和謙恭;履行社會的職責;通過與他人的關系培養自尊。

4.正直的人格——堅持道德原則;具有道德勇氣;勤勉實踐;懂得何時讓步及何時勇敢地挺身而出;為自己所作的選擇負責。

5.對道德問題作出正面選擇——意識到現實中的道德問題;能夠運用道德原則作出道德判斷;能夠考慮到各種決定的后果;關注社會的各種道德問題。

6.尋求和平解決沖突——努力尋求個人與社會之間沖突的和平解決;避免身體和語言方面的侵犯;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為和平而工作。

這些道德原則,對不同文化都是適用的,這是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有價值心態的人比沒有價值心態的人,更富有創造性,而且更富有。

人一生要干好三件事:第一想大事;第二干實事;第三不出事。這樣,才可能擁有成功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快樂的人生。

培養成功者的16大素質

人生有兩個層次上的要求:一個是法律制度上的要求——外在的、強制的;一個是道德倫理上的要求——內在的、自覺的。道德倫理上的要求,是落實法律制度要求的保證。如果一個人道德倫理方面壞了,那么法律制度對他根本不起作用。當前,我們社會上的一些“亂象”,很多都是因為道德倫理上出了問題。

“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德成就人生事業,是制勝的第一法寶。世界文明史的發展,都強調人的道德建設。“小勝在智,大勝靠德。”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中華民族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仁人志士,以那種驚天地、泣鬼神,輝映千古的“浩然正氣”,鑄就了我們民族的脊梁,開拓著中國的希望。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素質,就是將學校里、書本上所學來的東西都忘掉后而剩下的東西。”人生成功靠的是一種德性,一種素質。中國“青年讀書課題組”經過多年研究認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獲得幸福,需要具備16種基本素質:

1.自信心。

2.感恩。

3.積極心態。

4.養成良好習慣。

5.抓住機遇。

6.功底與才華。

7.信念。

8.敬業精神。

9.特殊個性。

10.承受力。

11.人際關系。

12.善于表現自己。

13.了解人性。

14.善與人合作。

15.獨立思考。

16.專注。

那么,如何獲得這些素質?就是靠行動,行動的前提是看到問題并決心改變。

訓練獨一無二的卓越個性

個性讓人生大放異彩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現代化氣息也越來越濃,在這充滿競爭的社會中人們都需要培養自己的個性,以適應自己的角色,在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大舞臺上演出精彩的一幕。

也許有人會認為,只要有能力自然就會被賞識,就能很好地工作與生活,個性根本無所謂。其實不然,在殘酷的競爭面前,如何吸引別人的目光是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沒有個性通常也就意味著沒有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是領導卻沒有自己的個性,下屬認為你是“見風使舵”,沒有主見的庸人,不會接受你的領導;如果你是老板卻沒有自己的個性,員工會認為是你一個毫無能力的愚人,只會將公司引向破產邊緣,不會在你的公司里認真地工作;如果你是公務員,卻沒有自己的個性,上司會認為你不能擔當大任而不重用你;如果你是公司員工,沒有自己的個性,老板會認為你缺乏能力而不給你應有的待遇;如果你是科學家,卻沒有自己的個性,你將不能獨立研究得出新成果……

其實不用我們多舉例,你也會明白,個性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它對我們的各種影響都是可以親身體會到的。我們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千萬不要將自己的個性抹煞而成為平凡大眾的一員。

個性是我們生存的關鍵,有了適合自己的個性,你就會本能地知道對與錯之間的差別,你將會成為一個相對很成功的人,被人信任,你的話就是你的契約。你的人性美將因你的個性而發揮至極限。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的諸多品質組成了個性,這些品質,比如誠實、勇敢、勤奮等,都是人類組成一個社會,并在地球上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

當然,沮喪、自卑、墮落也可以構成一個人的負面個性,而這些個性將直接導致失敗。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經濟大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英才輩出的時代。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卓越的個性能夠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卓越個性,改造命運

個性影響一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在這樣一個個性生存為主流的時代,我們應當塑造自己的卓越個性。文明古國印度也有一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人不能選擇命運,但命運不是固定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也無力改變所處的環境,但人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受到挫折時,你可以選擇屈服,從此放棄努力,甘于平庸的生活;也可以選擇不放棄而堅強走下去,最終獲得充實而成功的人生。可以看出,只有把握自己的性格,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人生。

《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暢銷全世界的科普著作,它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是個殘疾人,他不僅喪失了語言能力,而且全身上下能動的只有左手的三根手指。被科學界公認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的,正是這樣一個殘疾人。每一位有幸見到他的人,都會對人類中居然有如此的靈魂而產生發自內心深處的敬意。在21歲時霍金被確診為患有不可治愈的運動神經病。醫生斷言他只能活兩年半,他以執著和堅定粉碎了醫生的預言。他曾被選入倫敦皇家學會,被任命為盧卡遜數學教授——這個榮譽職位曾經是牛頓獲得的。他是一位劃時代的英雄。他的偉大在于性格的偉大,剛毅的性格使他藐視身體的痛苦,執著追求夢想與成功,激發出他巨大的勇氣和意志力。敢于挑戰、頑強拼搏的人,就能戰無不勝,對于那些一往無前的人,世界是屬于他們的。

身體的殘疾是無法改變的命運,但我們可以創造生活中的成功與幸福,一個人如果堅強、勇敢、自信、寬容、謙虛,比那些怯懦、自卑、自私、自大的人,成功的機遇和可能要大得多。卡耐基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一個人的成功85%歸于性格,15%歸于知識。在一個人的成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性格、意志情緒與非智力因素,而不是智力的知識。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曾經幾十年如一日地跟蹤研究了1000多名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天才兒童。在研究中,他比較了這些人中最有成就的150人和成就最低的150人。他們在智力上相差無幾,而能否取得更大成就主要在于性格的差別:自信或不自信,無自卑或自卑,堅毅或不能堅持,是否有適當的適應能力和實現目標的動機等。可見,我們自己是成功的主宰者,個性決定了命運。

個性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良好個性的形成更離不開個人的主觀努力。形成良好的個性需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關心別人,那么當你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伸出你的手,力所能及去幫助他們,這樣一來,你就能逐漸養成樂于助人的個性。無論在學習或生活中,在困難與挫折面前你都要提醒自己堅持下去。既然認定是應該做的事,就要毅然決定,義無反顧,這樣的人,個性怎會不剛毅?以寬容之心對待朋友和同學,以嚴格之心要求自己,不斷地播下個性的種子,最終創造生命的輝煌。

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我們作了一番個性探知,明白了個性對個人命運所起的重大作用之后,也無須杞人憂天地去憂慮自己的個性是否會成為成功的絆腳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鄱阳县| 福建省| 昌乐县| 徐汇区| 台州市| 张家川| 温泉县| 武平县| 丰台区| 天镇县| 应用必备| 营口市| 法库县| 雷山县| 新安县| 南康市| 弥渡县| 天津市| 三都| 赫章县| 赤城县| 新丰县| 晋城| 富民县| 承德县| 平舆县| 岑溪市| 南漳县| 枝江市| 东海县| 缙云县| 隆林| 万全县| 措美县| 法库县| 玉山县| 积石山| 淳化县| 绿春县|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