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反省 時時反省
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是一個虛詞,盡管這里面可以一一相對地說,“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三個,其實每天時時刻刻都需要反省。不要中計呀,一看到三,說我今天已經想過三件事,第四件不想了。如果您睡眠快的話,想三件事就睡著了,那可以,沒有的話,整個從早到晚這一天都要反省。一開始學習掌握住根本,真誠地想這一天的學習有沒有問題。“為人謀而不忠乎?”這個忠,不是忠君那個忠,是盡職盡責的意思。前面我跟大家提到過的,那位抄經的年輕人,現在就開始修養自己的心性,開始抄經,寫得很漂亮啊!我說能不能把你抄的經拿到現場來做樣品給大家看看?她說能。剛才我問是不是拿來了,她說拿來了。這就是“為人謀而忠”,答應你我就做到。
有些時候我們答應了別人做不到啊,誰能夠保證自己隨口說出去的話,板上釘釘,全部都做到?我佩服的南先生都反省說做不到,有些時候會很難過。南京一位董事長知道我要去上海參加論壇,問怎么報名?我瞬時就答“我問一下,然后給您回復”。昨天下午去聽講座,給忘了。然后人家告訴我已經聯系上現場組織人,知道怎么報名了。我就非常非常地過意不去,“為人謀而不忠”,這就是反省。做不到你道歉,遇到君子還好,遇到小人原諒你嗎?很多關系就這樣崩了。對方會想你有什么了不起的?這就麻煩了。所以,我現在打電話人不接,心想沒關系,他可能有事;第二天都不回,沒關系,他可能忘了;我絕不因此生出:這家伙,我給他打電話,這時候都不回。即使有那樣的念頭,我也提醒自己不要這么去想,修自己的心,放下。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舉我親身的一個例子,有一段時間我干的工作,每天找的人非常多,可是如果你答應了這個,可能會得罪了那個,每天應接不暇,怎么去平衡和處理,還要解釋清楚。有個大哥的朋友,從浙江來,為了孩子考學,父母是不計成本,說要見一見。我這大哥大概是滿口答應下來,說能把我約出來,因為是小兄弟嘛,一叫就應該出來。可是誰曾想當時我說:大哥,我現在忙得不行。他問忙什么?我就直言以對:寫文章。這事就得罪人了!他可能會抱怨:你寫文章可以換個時間寫嘛,我答應了這頭,朋友相交不能無信啊!我后來才體會到,他那頭沒法交代呀。
還有同學聚會,我曾經聽兩三個同學跟我講過,不知道為啥他們在自己太太面前失去了信譽,不是與朋友交不信,是跟太太沒信譽了,結果出去吃飯需要請假。我一年半載偶爾也會請大家一次,有事慶祝一下。他們一聽都說沒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只要跟媳婦說和老鐘出去吃飯,不會喝多,放心去吧,幾點都行。我當時就警覺了,我說有沒有同學在不是我請客的時候,告訴太太:今晚老鐘請客。他出去了,我要維護自己的信譽呀。后來中央電視臺不是有個小品嗎,兩口子互相打圓場撒謊。這讓我知道,做事有分寸、講禮節的時候會形成一個信譽。同學的妻子都會知道,跟這個人出去,他不會讓人喝大。即使說我吝嗇,今天晚上你再高興,你想喝多,對不起你回家喝去,別在我這里喝多。給他妻子一個信心,跟老鐘出去,我老公不會回來遭罪,不會吐,不用給他收拾衛生間,這也是朋友交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