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要養成的習慣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若谷
- 1842字
- 2019-01-03 03:08:25
習慣23 不滿足于現狀
嚴冬過后的第一個春暖之日,雄鷹便翱翔于天。經過一個山區時,他看見一只雞媽媽正領著自己的孩子們悠閑地曬太陽,于是飛了過去,落在最近的一個枝頭上,問道:
“雞媽媽,你也有翅膀,為什么不能像你的祖先一樣在天上飛呢?天上很快樂!”
“哦!謝謝你!”雞媽媽轉身看著自己的孩子們,對老鷹說,“你看,我有這么多的孩子需要看護,我沒時間呀!等他們長大了讓他們飛吧。唉!我這輩子是沒指望了!”
老鷹只好飛走了。
第二年的春天,老鷹再次飛過山區時,又發現了一只大花雞帶領著她的孩子們在散步,那只大花雞就是去年老鷹見到的雞媽媽的一個女兒,現在她長大了,更健壯,更豐滿!
老鷹飛到她身邊問道:
“大花雞,你也有翅膀,為什么不能像你的祖先一樣在天上飛呢?天上很快樂!”
“謝謝你!”大花雞答道,“你看,我已經老了,飛不動了,還是等我的孩子們長大以后讓他們飛吧!唉!我這輩子是沒指望了!”
老鷹只好飛走了。
第三年,老鷹經過山區時,依舊看見一只雞媽媽帶領自己的孩子在山坡上覓食,但他再也沒有下去勸她了。
上帝給了雞和雄鷹同樣的翅膀,讓它們享受天空,然而,雞只知就近覓食,目光僅僅滿足于眼前的地面,將搏擊長空的美麗翅膀退化成了一種裝飾物。
不滿足是不斷前進的車輪
世界上有很多人一輩子一事無成,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容易滿足了!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終其一生總是拿那么一點點薪水,每天總是做著同樣的事情,一直到死。而他們竟以為人的一生所能獲得的東西也就只能有這么多了。
而那些做出大事的人不喜歡聽別人的奉承,他們只是以批判的態度來審視自己,把他們現在的地位和他所期待的狀況來進行比較,并因此激勵自己不斷努力。
“現在的自己永遠是有待完成的”,格斯特的這句話說的便是這個意思。格斯特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詩作,是深受讀者喜愛的一個詩人。他之所以會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望著他理想中的自我,而不滿足于現實中的自我。
他還說:“在去年暑假里,我便是如此,我發覺我所希望的那個自我比現在的自我要聰明一些。在我那個遠離城市喧囂的鄉間茅舍里,我列出了一個表,一方面寫出我所要的東西,一方面寫出我所不要的東西……這個表使我的人生變得更豐富、更快樂。”
要求自己上進的第一步,是要讓自己不滿足于停留在現有的位置上。不滿于現狀的感覺可以幫助你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比爾·蓋茨說:“如果我們有了一點成功便覺得了不得,這是很不好的。但是假如在我們為自己的成功自鳴得意時,有一個人來教訓我們一番,那我們就是很幸運了。”
不滿足于現狀,才會對生活有所追求,才能使我們熱血沸騰、干勁沖天,才會使我們加倍努力。
不管你目前的職位有多高,都不要滿足于現狀,應該告訴自己:“我的職位應在更高處。”
不進取,就會被淘汰
滿足于已取得的成績不僅會使人停滯不前,喪失進取心,而且還可能釀成悲劇。法捷耶夫29歲時就名震蘇聯文壇,并因《青年近衛軍》一書,坐上了蘇聯作協主席的交椅。然而,在他后來的歲月里,他就忙著出訪、開會、作報告去了,一生中再也沒有寫出一部作品。
杰克·倫敦也是一個典型,他寫出了《馬丁·伊登》后,聲名鵲起,財源滾滾,不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起了別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濱購置了豪華游艇。然而功成名就之后,他沉浸在享受之中,不思進取,長期脫離創作,厭倦、空虛、落寞和無聊也接踵而至。1916年,他在自己的大別墅里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活中,一些極富潛力的人滿懷希望地出發,卻在半路上停了下來,滿足于現有的溫飽和生存狀態,然后庸庸碌碌地度過余生。對于一個滿足現狀的人來說,他沒有任何更好的想法、更美的愿望,他不知道是不滿足造就了人類偉大的精英。
只有當我們不滿足于現狀時,我們才會分享到進取心帶來的無究力量。那么,我們為什么沒有看到山頂上眾多的到達者與山腳下的未參與者之間的不同呢?我們可以考察不同類型的登山人,他們的追求分別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他們的生活中,他們具有不同層次的成大事觀和快樂觀,有的喜歡這樣的成大事者,有的喜歡那樣的成大事者,這如同他們對不同的歡樂的態度一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遇到了這些人,他們是那樣容易被發現,可以說,存在于我們整個人生的旅途中。他們就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人際關系里,在我們的組織機構里,甚至在新聞廣播中。
有很多人選擇放棄、逃避、退卻。他們忽視、掩蓋并且放棄前進,這樣他們就失去了這一力量的引導,他們同時也失去了生命向他們提供的許多東西。他們都是易于滿足的人。滿足于現狀者的典型特征就是放棄攀登,他們無視山峰為他們提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