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一生要養成的習慣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 若谷
- 3411字
- 2019-01-03 03:08:25
習慣24 不輕言放棄
希拉斯·菲爾德先生退休的時候已經積攢了一大筆錢,然而他忽發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鋪設一條連接歐洲和美國的電纜。隨后,他就開始全身心地推動這項事業。前期基礎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條1000英里長、從紐約到紐芬蘭圣約翰的電報線路。紐芬蘭400英里長的電報線路要從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穿過,所以,要完成這項工作不僅包括建一條電報線路,還包括建同樣長的一條公路。此外,還包括穿越布雷頓角全島共440英里長的線路,再加上鋪設跨越圣勞倫斯海峽的電纜,整個工程十分浩大。
菲爾德使盡渾身解數,總算從英國政府那里得到了資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議會上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在上院僅以一票的優勢獲得多數通過。隨后,菲爾德的鋪設工作就開始了。電纜一頭擱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爾港的英國旗艦“阿伽門農”號上,另一頭放在美國海軍新造的豪華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上,不過,就在電纜鋪設到5英里的時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機器里面,被弄斷了。
菲爾德不甘心,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在這次試驗中,在鋪到200英里長的時候,電流突然中斷了,船上的人們在甲板上焦急地踱來踱去。就在菲爾德先生即將命令割斷電纜、放棄這次試驗時,電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現了,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樣。夜間,船以每小時4英里的速度緩緩航行,電纜的鋪設也以每小時4英里的速度進行。這時,輪船突然發生了一次嚴重傾斜,制動器緊急制動,不巧又割斷了電纜。
但菲爾德并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他又訂購了700英里的電纜,而且還聘請了一個專家,請他設計一臺更好的機器,以完成這么長的鋪設任務。后來,英美兩國的科學家聯手把機器趕制出來。最終,兩艘軍艦在大西洋上會合了,電纜也接上了頭;隨后,兩艘船繼續航行,一艘駛向愛爾蘭,另一艘駛向紐芬蘭,結果它們都把電線用完了。兩船分開不到3英里,電纜又斷開了;再次接上后,兩船繼續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時候,電流又沒有了。電纜第三次接上后,鋪了200英里,在距離“阿伽門農”號20英尺處又斷開了,兩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愛爾蘭海岸。
參與此事的很多人都泄了氣,公眾輿論也對此流露出懷疑的態度,投資者也對這一項目沒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資。這時候,如果不是菲爾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說服力,這一項目很可能就此放棄了。菲爾德繼續為此日夜操勞,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絕不甘心失敗。
于是,第三次嘗試又開始了,這次總算一切順利,全部電纜鋪設完畢,而沒有任何中斷,幾條消息也通過這條漫長的海底電纜發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電流又中斷了。
這時候,除了菲爾德和他的一兩個朋友外,幾乎沒有人不感到絕望。但菲爾德仍然堅持不懈地努力,他最終又找到了投資人,開始了新的嘗試。他們買來了質量更好的電纜,這次執行鋪設任務的是“大東方”號,它緩緩駛向大洋,一路把電纜鋪設下去。一切都很順利,但最后在鋪設橫跨紐芬蘭600英里電纜線路時,電纜突然又折斷了,掉入了海底。他們打撈了幾次,但都沒有成功。于是,這項工作就耽擱了下來,而且一擱就是一年。
所有這一切困難都沒有嚇倒菲爾德。他又組建了一個新的公司,繼續從事這項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種性能遠優于普通電纜的新型電纜。1866年7月13日,新的試驗又開始了,并順利接通、發出了第一份橫跨大西洋的電報!電報內容是:“7月27日。我們晚上9點到達目的地,一切順利。感謝上帝!電纜都鋪好了,運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爾德。”不久以后,原先那條落入海底的電纜被打撈上來了,重新接上,一直連到紐芬蘭。
菲爾德的成功證明了只要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持之以恒才會成功
俗語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個有心,就是有恒心,有了恒心,不輕言放棄,再難的事也能成功。沒有恒心,遇到困難就中途放棄,則一事無成,再容易的事也會成為困難的事。
天下事最難的不過十分之一,能做成的有十分之九。要想成就大事大業的人,尤其要有恒心來成就它,要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排除紛繁復雜的耐性、堅貞不屈的氣質,作為涵養恒心的要素。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不是上天賜給的,而是日積月累自我塑造的,千萬不能存有僥幸的心理。幸運、成功永遠只會屬于辛勞的人、有恒心不輕言放棄的人、能堅持到底的人。事業如此,德業如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這個自然現象中就能體現出恒心來,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一日而作,十日所輟,成功的概率,幾乎等于零。
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就是浮躁。許多人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比如投資賺錢,不是先從小生意做起,慢慢積累資金和經驗,再把生意做大,而是如賭徒一般,借錢做大投資、大生意,結果往往慘敗。網絡經濟一度充滿了泡沫。有人并沒有認真研究市場,也沒有認真考慮它的巨大風險性,只覺得這是一個發財成名的“大餡餅”,一口吞下去,最后沒撐多久,草草倒閉,白白“燒”掉了許多鈔票。
俗話說得好:滾石不生苔,堅持不懈的烏龜能快過靈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學習1小時,并堅持12年,所學到的東西,一定遠比坐在教室里接受4年高等教育所學到的多。正如布爾沃所說的,“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書的精髓。從社會的角度看,考慮到它對種族問題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為過。”
大發明家愛迪生也說:“我從來不做投機取巧的事情。我的發明除了照相術,沒有一項是由于幸運之神的光顧。一旦我下定決心,知道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就會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試驗,直到產生最終的結果。”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英國詩人布朗寧寫道:
實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
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
沒有找到則身已故。
實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
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萬件,
結果一件也未實現。
培養不輕言放棄的習慣
(1)合理的計劃表可以幫助你堅持下去。
如果沒計劃,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是做不好工作的。設計合理的計劃表,不僅可以理順工作的輕重緩急,提高工效,而且可以在無形之中督促自己努力工作,按時或超額完成計劃。
制訂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執行計劃時要注意,也許你愿意用硬性的東西約束自己,或希望有充分的靈活性,甚至等自己有了靈感的時候才動工。可是萬一你正好沒有靈感,整個禮拜都沒興致工作的話,怎么辦呢?這樣下去,你就可能失去堅持下去的耐心,對自己的創造能力產生懷疑。
至少開始的時候,你可以為自己安排一段單獨的時間,試驗自己的專長。按照進度將使你做更多的工作——如果你想出類拔萃的話;如果你給自己安排的進度并不過分,可是你還是抗拒它的話——譬如找借口拖延工作進度,那么就得研究一下自己的動機了。
計劃的制訂,將迫使你自問這個嚴酷的問題:我真的想做這件事嗎?即使進行得不太順利,我還是按部就班地做嗎?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是真的想得到成功,合理的計劃表可以幫助你堅持下去。
(2)將挫折轉化為前進的勇氣。
有的失敗會轉眼被我們忘記,有些挫折卻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傷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因為挫折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每個人都必須為目標奮斗。如果你不繼續為一個目標奮斗,你不僅會失去信心,還會逐漸忘記自己有個目標。如果你不再繼續堅持的話,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成功地實現計劃所定的目標。
有時你也許會因為目前完不成一個小的目標,而改做其他的嘗試,這種隨便的做法是一種變相的放棄。千萬不要拿困難做借口,改作另一個計劃。
(3)努力完成計劃。
當你堅持完成計劃的要求,實現成功的目標后,你會更加堅定地做完以后的工作,這對培養你的不輕言放棄的習慣會有很大的幫助。不把事情做完的話,你會覺得自己像個沒有志氣的懶蟲。以后如果你不敢肯定是不是能把工作完成的話,就很難再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從事的工作可以只花幾個小時,也可能花許多年工夫。不管花多少時間,你都得面臨這個問題:完成這件工作呢,還是放棄它?你最好從開始就搞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完成它,要不然你何必花這些心力呢?
如果你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員,你的成功目標就是成為這一領域的翹楚,那么就不能單是把計劃完成,你必須把作品展示出來,接受別人的批評。不要把你的小說只給一家出版社看,如果這一家不接受的話,就全盤放棄。你必須再接再厲,給很多家出版社看,一定要給自己的作品充分的機會。
如果你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已經付出了很多,那就堅持下去,也許最艱難的時候,也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