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讓你少奮斗20年的工作經(jīng)驗大全集作者名: 若谷本章字數(shù): 1566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03:23:20
做自己喜歡的事和掙錢并不矛盾
有些人單純地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和收入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其實不然。成功的人生都是從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yè)開始。選擇一份你所喜歡的、適合你自己的、你能做成的事業(yè)是締造成功人生的開始。因為你喜歡、適合,你就能更容易成功。而成功最好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收入的增多,也就是說,興趣和收入并不矛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個懂得簡單生活的人應當根據(jù)自己的個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自己愛做的事,他才能夠體會到生活的樂趣。一位心理專家認為,一種生活,只有適合自己,有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才是最好的生活。也許一開始,我們過適合自己生活的同時并沒有過多地想諸如金錢、房子等附加值,但是因為你每天精神抖擻、開心樂觀地對待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潛移默化中你收獲的要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李輝初到南方打工的時候就是因為在一段時期內(nèi)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職場混跡了多年仍是成績平平,不過,最后他終于還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享受到了切實的好處。
李輝初到南方時,曾為找工作奔波了好長一段時間,起初他見幾個跑業(yè)務(wù)的同學業(yè)績不俗,賺了不少錢,學中文專業(yè)的他便找了家公司做業(yè)務(wù)員,然而辛辛苦苦跑了幾個月,不但沒賺到錢,人倒瘦了十幾斤。同學們分析說:“你能力不比我們差,但你的性格內(nèi)向、言語木訥、不善交際,因此不太適合跑業(yè)務(wù)……”
后來李輝見一位在工廠做生產(chǎn)管理的朋友薪水高、待遇好,便動了心,費盡心力謀到了一份生產(chǎn)主管的職位,可是沒做多久他就因管理不善而引咎辭職。之后,李輝又做過公司的會計、餐廳經(jīng)理等,最終出于各種原因被迫離職跳槽。
最后,李輝痛定思痛,吸取了前幾次的教訓,不再盲目追逐高薪或舒適的職位,而是依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憑借自己的中文系本科學歷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應聘到一家刊物做了文字編輯。這份工作相比以前的職位,雖然薪水不高,工作量也大,但李輝卻做得非常開心,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幾個月下來,他就以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表現(xiàn)令領(lǐng)導刮目相看,器重有加,當上了欄目主編,薪水自然也扶搖直上。
回顧以往的工作歷程,李輝深有感觸地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應當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味地追逐高薪、舒適的工作,曾讓我吃盡了苦頭,走了不少彎路。事實上,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應結(jié)合自身條件,依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選擇相應的事來做,你同樣能有很好的收入。”
職業(yè)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chǔ)。我們要選擇合適自己的生活,就要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yè),要找出適合自己的職業(yè),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興趣所在。所謂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情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lián)系著的。例如,“我喜歡做什么?”“我最擅長什么?”
一個人如果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去選擇事業(yè),他的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發(fā)揮。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勞,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里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在那里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其樂無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你感興趣的事、想做的事,你才更有可能成功。做你想成為的人,你才可能享受到人生的美好,當你在職業(yè)生涯中彷徨失措的時候,請靜下心來聽一聽你內(nèi)心的聲音,成功之神必在不遠處等著你的到來。
試想一下,在這個浮躁喧囂的時代,我們不能聽從內(nèi)心的呼喚,盲目被動地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職業(yè),在日復一日的枯燥中,要么壓抑自己,按部就班地工作,挨到退休,但要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那就是一輩子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要么渾渾噩噩,不投入工作,由于工作業(yè)績太差而被淘汰出局,最后扼腕嘆息,喋喋不休的抱怨。
可見,違背自己內(nèi)心的意愿往往會失去更多的東西,所以,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你不僅會收獲快樂,更重要的是,你一樣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