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5章 科學陳邦:未來社會終將如何?
- 第14章 科研誠信:學術不端需要外部控制嗎?
- 第13章 機器與人:人類可以控制科技的發展嗎?
- 第12章 手機“囚徒”:TA最愛的是我,還是手機?
- 第11章 生命政治:阿甘本和大家吵什么?
- 第10章 科技與人文:互聯網會阻礙人文發展嗎?
第1章 代達羅斯的迷宮與知識分子使命(序)
我們生活的時代,與其說是科學時代,不如說是技術時代。
對于技術新世界,我們關注得并不夠,了解得還不多。偏偏20世紀下半葉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最大特點之一是:它的影響深入社會的每個角落,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關于新科技的影響,有人發現:大家總是在短期內高估它們的社會沖擊,卻往往低估其長期效應。關于新科技的風險,有人發現:在沒有充分應用之前,很難預料它們可能導致的社會風險,當新科技風險充分暴露之后,卻已經錯失控制風險的良機。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未來命運可以歸結為在新科技鍛造的新世界中冒險。
在我看來,“代達羅斯的迷宮”是技術新世界最好的隱喻。舊世界正在被新世界所取代,確定性正在被不確定性取代,一座“代達羅斯的迷宮”破土而出。在技術時代的舞臺上,圍繞著新科技迷宮,各色人等的故事和沖突開始上演。
在古希臘神話中,為了與兄弟爭奪王位,米諾斯求助于海神波塞冬,承諾得到王位之后將一頭白色公牛獻祭給波塞冬。后來,如愿成為克里特國王的米諾斯,舍不得珍稀的白色公牛,用一頭普通公牛敷衍海神。波塞冬大怒,施法讓米諾斯的妻子瘋狂地愛上白牛,誕下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諾陶諾斯。牛頭怪生性殘暴,喜食人肉,大家被搞得民不聊生。不得已,米諾斯請來“雅典魯班”代達羅斯,幫助設計修建一座迷宮,將米諾陶諾斯困在其中。
代達羅斯的手藝獨步天下,追求科技之狂熱也是登峰造極。他的外甥跟著他學雕塑,結果幾年后外甥的技術超過舅舅,難耐嫉妒的代達羅斯居然尋機將之推下城墻。為逃避法庭判處的死刑,代達羅斯從雅典逃到克里特,成為米諾斯的朋友。
高超的技術讓代達羅斯走上人生巔峰,最后也讓他跌入人生低谷。代達羅斯的迷宮建成后,人人進去都迷路,米諾斯非常滿意,希望代達羅斯一輩子為他效力。代達羅斯歸鄉心切,為突破國王的出境限制,發明了高科技的“代達羅斯之翼”——各種羽毛用蠟粘起來做成的,綁在人身上可以飛起來的“鳥翼”??墒牵麅鹤右量逅褂酶赣H做的小翅膀試飛時,不聽代達羅斯的勸告,飛得太高,封蠟被太陽融化,“鳥翼”消散,掉到海里淹死了。代達羅斯獨自一人逃到西西里島,受到當地國王的青睞,完成很多令世人震驚的技術產品和工程。但他始終沒有擺脫喪子之痛,最后在西西里郁郁而終。
“代達羅斯的迷宮”造好之后,米諾斯強迫雅典人每年選送七對童男童女供奉米諾陶諾斯。雅典老老實實納貢了兩次,第三次王子忒修斯混入犧牲中,想伺機殺死牛頭怪。在米諾斯的王宮中,忒修斯勾搭上公主,公主送給他一團線球和一把魔劍??恐€球,忒修斯沒有在迷宮中迷路??恐ΓK于殺死牛頭怪??上в⑿壑皇抢霉?,返鄉途中將其遺棄在孤島上。背信棄義的舉動最后也遭到天譴:被勝利的喜悅沖昏頭腦,忒修斯忘記換掉代表行動失敗的黑帆,海邊遙望的雅典國王悲痛投海——殺掉別人兒子的人,也得承受失去父親的痛苦!
有意思的是,“代達羅斯的迷宮”并不只是傳說,20世紀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北海岸發現了它的遺址,與傳說的諸多細節均吻合。
親愛的讀者們,我們開始面對的技術新世界,像不像“代達羅斯的迷宮”呢?在新科技的驅動下,未來終將走向何方呢?我們努力想辨明,可謎團實在太多,連新科技的發明者和創新者也深感困惑。
新科技的巨大威力,遠超米諾陶諾斯之上。
主導技術創新的新科技專家,與代達羅斯一般野心勃勃,其中不少人對新科技發展的未來愿景表現出同樣的狂熱。
面對新科技突飛猛進,感受到風險逼近的人民,在新科技迷宮中又憂又懼,呼喚著技術時代的忒修斯。
而在新世界舞臺的深處,權力如國王米諾斯一樣,興致勃勃地注視著一切,盤算著馴服一切,包括牛首人身的米諾陶諾斯。
那么,誰來扮演英雄的角色,“引領”人民控制新科技?
當下社會的知識分子注定無法脫離新科技的語境。不關心新科技問題,必定遠離時代精神,偏居一隅自娛自樂。不關心新科技問題,如何關心人,如何追求美好生活?
必須指出,知識分子的“引領”,并非包辦,亦沒有能力包辦。鑒于新科技問題的復雜性,新科技實踐的轉變牽一發而動全身,控制新科技以使之為人民服務的偉業,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技術時代,如何自處?由于影響深入個體生活,對新科技發展的社會影響及其應對,大家均非常關心。總之,走出“代達羅斯的迷宮”,必須依靠所有人的力量。
技術時代沒有英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在《技術的追問》中,悲觀主義者海德格爾說:“技術之本質居于座架中,座架的支配作用歸于命運。”技術當真是不可逆轉的天命嗎?不!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糾纏于技術可控與失控的思想爭論,而是為了控制新科技發展,現在、立刻、馬上行動起來。
即使技術真的是天命,記不記得電影《哪吒》中的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東晉的葛洪也說: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是的,我命由我不由技術!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為控制技術、為科技向善盡一份力。我以為,這是技術時代知識分子首先要高聲傳達的聲音。
進一步而言,知識分子的“引領”主要是預測、呼吁和建議。所謂預測,指的是對于新科技的社會影響,先行研究,先行估量,冷靜審度。所謂呼吁,指的是不斷提醒公眾可能出現的技術風險,提醒大家不可掉以輕心。所謂建議,指的是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的風險應對方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鑒于此,本書以“新科技的社會影響”為題,嘗試描繪技術新世界的大致畫像,略盡技術時代知識分子的本分。正如忒修斯最終殺死牛頭怪,帶領眾人走出了“代達羅斯的迷宮”,本書亦樂觀地相信:在新科技迷宮中,人類并非無所作為的。
無論如何,全社會必須進一步行動起來,為調節、引導和控制技術新世界而奮斗!
全書一共分為15個部分。序言交代寫作的緣起,引出要討論的問題。正文部分一共14章,每章圍繞一個新科技問題展開討論。
大致來說,第1章分析技術新世界中技術與科學的新關系;第2章反思元宇宙可能導致的總體性風險;第3章提煉新冠肺炎疫情對于當代科技發展的某些啟示;第4章研究日益猖獗的專家陰謀論;第5章聚焦于技術時代的科學可檢驗性問題;第6章解讀AI發展會對未來社會造成何種全局性影響;第7章闡釋當代藝術在新科技浪潮中的命運與責任;第8章思考新科技與極權政治之間的關系;第9章關心如何融合科學與人文;第10章以阿甘本疫情言論為線索,討論今日無處不在的生命政治問題;第11章剖析大家都關心的“手機囚徒”(手機成癮)現象;第12章批判技術失控論,呼吁控制技術的努力;第13章說明科研誠信與學術自由的平衡關系;第14章預測未來社會可能走向何種科學城邦。
上述問題均為我精心挑選,作為刻畫“代達羅斯的迷宮”的關鍵所在。讀者朋友們想挑重點、揀興趣點閱讀,也不影響整個閱讀。當然,類似問題的取舍,難免掛一漏萬。實際上,與新科技社會影響相關的問題,可以列出長長的清單,有待日后我繼續研究和回答。
本書亦是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通識核心課程“科學技術哲學”的授課講義,我已向學生講授過本書中的大部分思考。本書中的一小部分內容,亦曾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不好為師而人師者”上網絡首發過,引起讀者的極大興趣。另外,本書還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現代技術治理理論問題研究”(項目號:21&ZD064)階段性成果,特此表示感謝。
是為序。
2022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