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你對“胃”了解多少(1)

  • 養胃就是養精元
  • 王靜
  • 4850字
  • 2016-10-25 15:37:30

PART 1 認識你的胃

人的消化道從口腔開始到肛門結束,大約長10米,是一條連續的有彈性的管道,胃是這條管道上最膨大的一段。胃的上端與食管連接部叫賁門,下端與小腸連接部叫幽門。

胃的主要功能有貯存食物和消化食物兩方面。一個成年人的胃可以裝1500毫升左右的食物。如果有人一下子吃進2000~3000毫升的食物,并不是說此人的胃容量大,而是一邊吃一邊往小腸里排了。

食物進入胃后,通常5分鐘左右通過幽門向小腸流動。正常人飯后2~3小時胃內的食物就全部排空進入了小腸,然后,胃空后它會休息著等待下一次的進食。如果餐后半小時胃就排空了或5小時還不排空,表示胃動力過強或過弱,這都是不正常的。

胃黏膜屏障的自我保護

胃黏膜處于高酸和胃蛋白酶的環境中,卻并不被消化,是由于存在著自我保護機制,稱為黏液-碳酸氫鹽屏障。

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的上皮細胞每10天左右全部更新一次,這種正常的細胞更新,保證了胃的特殊的屏障保護作用,才使胃黏膜、胃壁免受各種有害物質的損傷。

有一種胃病叫潰瘍。我們見過口腔潰瘍吧?那是口腔中的某一個部位出現了一個小凹陷,這就叫潰瘍。100多年前,醫學家們認為是胃酸高了導致潰瘍,因為胃酸能把胃黏膜燒壞。但這個結論在30年前被推翻,醫生發現了引起潰瘍的細菌——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在胃里面感染就會導致胃黏膜的上皮細胞壞死,然后就會爛一個窟窿。得了潰瘍病不可怕,通常胃黏膜7~10天就能修復,胃潰瘍10天左右可自愈。你越擔心它就越不好,安心休息,適當調養,潰瘍大多可以自己愈合。

促進消化的神奇胃液

胃在休息時,里面并不是空的,而是始終保持著約50毫升的胃液。純凈的胃液是一種無色酸性液體,酸堿度約為0.9~1.5,正常成人每天分泌的胃液量約為1500~2500毫升。保持胃液的量和酸堿度對于進入胃內食物的殺菌和消化是保持胃健康條件,胃液多了少了或酸度高了低了都會出毛病。比如,過酸了就會感覺“燒心”,酸度不夠食物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停留在胃里而感覺“胃脹”。胃液正常運動時應該往小腸里流,如果倒過來向食管反流,就會“燒”壞賁門和下端的食管,就叫做“胃食管反流病”。

胃里面的食物通過幽門到小腸里去,小腸里的液體是堿性的。如果幽門口關不緊,小腸里堿性液體倒流到胃里來,對胃膜造成損傷,就叫“反流性胃炎”。

胃腸年齡才是你的真實年齡

胃腸年齡即胃腸道的真實年齡。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它是有智慧的,人體100%的營養和90%毒素要靠它吸收和排出,它還控制著人體70%的免疫細胞,因而胃腸道與人體“生老病死”息息相關。

每個人的胃腸道年齡與實際年齡是不同的,根據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身體質素會導致胃腸道年齡和實際年齡的差別。有的人有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胃腸道負荷小,生活環境佳則會到達理想的胃腸道狀態,與實際年齡相吻合。

但是某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熬夜、久坐、運動不足、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等,不好的飲食習慣如多食肉類、奶油類、油炸類等,身體機能就可能出現問題如宿便、肝臟解毒功能差等,生活環境不佳如汽車尾氣量大、食品農藥殘留、水質污染等都會導致胃腸道的超負荷和不正常運作,使實際的胃腸道年齡高于實際年齡。

想要保持良好的腸道健康,需要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一個好的生活態度,讓我們為自己的胃腸道健康敲響警鐘,關注被忽視的健康角落——胃腸道健康!

胃如何保持其正常位置

我們知道胃是一個空腔器官,正常情況下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它像一個球囊一樣,具有很強的收縮性。充盈時,形似一個飽滿的茄子;空虛時,縮小成小管狀,與黃瓜相似。那么它是怎樣維持在腹腔內正常的位置呢?

胃小彎與肝門之間有肝胃韌帶;胃大彎以大網膜起始部的胃結腸韌帶與橫結腸相連;在胃結腸韌帶之后即為橫結腸系膜,兩者緊密相貼;胃賁門部以膈韌帶與膈肌相連,位于膈肌圓頂下方的胃底以胃脾韌帶與脾相連;在胃竇部后壁有與胰體頸部相連的腹膜皺襞,稱為胃胰腺韌帶。以上這些韌帶使得胃與人體中其他器官絲絲相連,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固定胃的作用。

當這些韌帶松弛時,將會導致胃扭轉或胃下垂。

特殊人群,特殊的胃

腸胃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營養吸收的核心,是人體的“加油站”。不過,隨著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胃腸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一些特定的人群更要注意自己的腸胃健康。

酒桌族。對于不少人來說,終日輾轉于酒桌上忙于應酬已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研究表明:酒精可使食管黏膜受刺激而充血、水腫,形成食管炎;更會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刺激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增加,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和糜爛,引起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燒心、胃痛、胃酸、胃脹、嘔吐、食欲差等癥狀。因此,常飲酒者要當心自己的腸胃。

上班族。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平時運動量少,進食不規律,這都可能會引起植物神經的功能性紊亂,胃及十二指腸壁的平滑肌和血管就會痙攣、收縮,使胃腸組織供血不足,營養供應發生障礙,這時胃及十二指腸黏膜的抵抗力減弱,反酸、飽脹、噯氣等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調整,就有可能形成胃潰瘍、胃炎等一系列的疾病。

出差族。因為工作的關系,不少人成了“空中飛人”。經常出差,不斷面對舟車勞頓,適應不同的環境,調整作息習慣,這樣就比其他人更易出現腸胃的健康危機。此外,經常出差外地還存在水土不服、飲食不得當等健康隱患,導致腸胃經常出現不適癥狀。

開車族。隨著汽車的普及,開車族日益壯大。開車時,血液被供應到緊張的肌肉和大腦里,流到腸胃的血液不多,長時間駕車的人經常吃過飯就開始開車,時常處于這種狀態,極易出現腸胃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噯氣等癥狀。出租車司機、長途運輸的司機及其他專業駕駛員是這種情況的高危人群,應當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腸胃功能。

老年人。專家表示,上了年紀的人由于胃腸功能的減弱,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脹、堵、悶的情況。隨著年紀的增長,老年人消化腺分泌功能降低、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減退,餐后食物長時間不能消化,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內飽脹。胃內飽脹會使橫膈的活動受阻,引起呼吸困難,增加心臟負擔,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之類的癥狀。

對于患有腸胃疾病的人以及上述的特殊人群來說,家中不妨常備一些腸胃藥,藿香正氣系列藥品中的太極藿香正氣液就是一個口碑很好的調節脾胃功能紊亂、治療脘腹脹痛、嘔吐泄瀉效果不錯的藥物。

PART 2 五臟六腑胃來主導

《靈樞·五味篇》指出:“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比艘晕笟鉃楸荆饧聪瘷C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說明胃氣在人體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時,歷代醫家都重視要保護“胃氣”,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強調對腸胃機能衰弱的人在處方時要盡量避免用苦寒瀉下、有損于胃氣的藥物。指脈的胃氣,脈以胃氣為本,正常人脈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從容和緩,節律一致,稱之為有“胃氣”。

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

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連累五臟。中醫里有一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肝與脾胃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藥也不管用。其實,這通常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郁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于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于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里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撐,饑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

胃是發動機,更是健康根基

胃在我們每個人身體里的作用,相當于汽車的發動機。但也有人經常說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

其實,心臟在人體只是一個助推器,是交換推動血液循環的一個器官,但胃就像是馬達一樣,是人體力量之根源,健康之基礎。我們每天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這些食物想轉化成熱量被人體所吸收利用,就必須要依靠胃這個發動機來消化,這正如汽油不能直接被汽車所用,而需要發動機轉換一樣。延伸比喻來講的話,如果你的汽車底盤磕了,輪胎扎了,暫時都不影響駕駛,但是如果發動機出了大毛病,肯定是寸步難行。

很多朋友都有過自己或者身邊有親戚朋友住院的經歷,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有時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反映在胃上,但是,幾乎所有的病都與胃有關,這種關系或大或小,但醫生會在患者住院過程中,特別提醒患者注意保養自己的胃。

比如,在產婦生產完,或患者剛做完手術后,醫生或護士一定都會提示家屬產后或術后幾日注意膳食,不能食用油膩湯水,而是要食用米粥等流食。那為什么不能立馬進補,還要吃這些所謂“廉價”的食材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有這么一句話說得好:“存得一分胃氣,保得一份生命?!币馑际?,只要把飲食和腸胃調整好,便可最大限度降低手術或化療的副作用。休養期間的患者,身體機能整體下降,脾胃對大魚大肉的吸收并不完全,容易生“火”,生“痰”,對患者來說,無異于火上澆油。

所以,這些看似“廉價”的食材,首先幫助恢復了胃的動力,調理了人體,這是健康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由此可見,身體就像一部汽車,若想開動起來,必須先把胃調理好,讓“發動機”正常運轉起來。

食物入口之后胃最忙

胃分為四部分,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胃有吸納食物、調和食物、分泌胃液以及內分泌機能,產生一些激素,促進腸胃活動。一般成人的胃,可以容納6千克食物。當你吃的食物到達胃部時,胃將分泌大量的胃酸對食物進行腐蝕、溶化,并為進入十二指腸吸收做好準備。

胃排空食物有差異。對于蔬菜水果類,一般3小時排空一次;對于白色肉類,如魚類、雞類,大概3.5小時排空一次;對于混合型食物,4.5小時排空一次;對于紅色肉類,卻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排空一次。也就是說,豬肉、牛肉、羊肉、狗肉等等,如果晚上8:00點吃下去,經過12小時之后排空,應該是早上8:00點才能全部到達十二指腸。假設早上、中午又吃不少的紅色肉類,你就會發現,全天你的消化系統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休息,除了消化分解分泌還是消化分解分泌。所以,長年累月吃紅色肉類的人群,最容易出現腸胃消化功能下降,胃酸分泌混亂,膽汁分泌失常,慢性病自然最喜歡找上門了。當慢性病出現,病人就要服用藥物,當藥物到達胃區時,胃部到處是紅色肉類的天下由于胃來不及排空紅色肉類,最終使得藥物無法準確到達目標器官,無法有效吸收并發揮藥效,于是藥物就會在胃的胃竇區囤積起來。一些斷食療法的臨床發現,有的病人出現嘔吐時,竟然將十多年前的藥物團吐出來,怪不得藥物對這些病人失去效果。更可怕的是,西藥的本性呈酸性,病人由于藥效沒有幫助,會認為是藥的分量不足,加大了服藥的分量,最終使得胃部酸度過高,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堅強的胃黏膜、胃壁損傷或者潰瘍。長期服藥人群,也表現出了體質偏酸的特性。酸性體質是最容易得慢性病的體質。如果你不愿意放棄紅色肉類,那就少吃為好,而且還要適量增加蔬菜水果的分量予以配合。

有好胃口身體才能好

中國是講求“民以食為天”的國家,勤勞的中國人不僅會吃,而且也會把食物烹制得很美味。胃不好的人面對美味也只好自嘆命運如此不公了。

一個人如果腸胃不好,那么他的消化肯定不好;一個人的消化不好,那么他的吸收肯定不好;一個人的吸收不好,那么他的全身養分肯定供應不足,然后就表現出很多病癥出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齐齐哈尔市| 海城市| 东源县| 乌兰浩特市| 蓬溪县| 五华县| 报价| 改则县| 安陆市| 新源县| 菏泽市| 常宁市| 巨野县| 新余市| 新平| 沧源| 栖霞市| 新晃| 阿瓦提县| 佛坪县| 漠河县| 博白县| 睢宁县| 定西市| 安义县| 定西市| 垣曲县| 九寨沟县| 江都市| 通辽市| 利川市| 自贡市| 仁布县| 紫云| 明光市| 广安市| 福贡县| 鄂尔多斯市| 丰都县| 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