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現實狀況(2)

所以,這些川菜不川,粵菜不粵,不倫不類的,美其名曰適合桂林人口味的菜肴,不但把這些菜系的美名弄煳了,也把地道的桂林菜弄沒了。說它破擊了桂林飲食文化,我想是不算過分的。

破擊之一,以為湖南菜就是桂林菜。自從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建制始安縣起,就隸屬零陵郡。桂林的資源、全州、灌陽、興安幾縣也都屬零陵郡,也算是湖南人了吧?而且還有大量遷入的正統湖南人。所以,這幾個縣的飲食,當然也是湖南飲食、湘菜系統,咸、辣成為主味,熏、臘成為主技,至今仍然如此。桂林冬日所制的臘味,也有再行熏烘的。據說,一是為了能保存長久,另一當然是口味了。不過不像湖南、桂北用老糠(谷殼)、柴火熏,且又大多掛在廚房灶頭上熏,我們是用一大瓦缸,用甘蔗渣熏。但多數桂林人家,做的臘味不烘熏,保持著臘香的本味。

接著是廣東菜破擊桂林菜。從廣東傳入的燒烤、臘鹵,占領桂林菜盤數百年,至今不衰。廣東的烤乳豬、叉燒、燒肉、燒鴨、白斬雞、臘味、鹵味等等,除香、鮮之外,又用糖,無論何種菜肴,都放糖,都有或多或少甜味。桂林人做臘腸的腌料除了鹽、酒之外,就是糖了。不過,桂林人用的是高度三花酒,氣味芬芳,防腐保鮮很好。廣東人用的米酒,沒有桂林三花好。這算是在廣東菜的破擊下,桂林菜留下的最后一個堡壘。白斬雞從蒼梧郡傳來,實則由廣州傳來。但桂林人做的叫白切雞。廣東白斬雞只五六分熟,骨子里還有鮮紅的血,這和廣東人喜好生、猛的口味有關,真正的桂林人都不敢吃這帶血的白斬雞,要煮透了,見不到血絲了,才放心下箸。而且那白切雞的味碟也和廣東人只放豉油不同,桂林人沾白切雞的汁子,除生曬醬油外,還有白醋、小蔥粒、蒜蓉、鮮沙姜蓉,還擱進一點煉過的花生油,這大概也是廣東菜對桂林的征服戰中,難于破擊的一個小碉堡吧。

四川菜是強勢入桂的,因為辣、咸、鮮和湘菜頗有幾分相似,但它又麻了起來,這一麻,就很讓桂林人害怕。所以,數百十年來,為了適合桂林人的口味,開川菜館的老板們互相告誡:莫那門麻啵!但是,從前開在老十字街西北角的美麗川菜館,就是以麻而美麗,以麻為川菜,以麻而馳名的。惹得桂林一幫不怕麻辣的好漢,嗜麻成癮。所以這個老店,食客如云,甚至到了一席難求的地步。這就是川菜徹底占領了桂林這一幫食客的菜盤子了。

不過,川菜也好,粵菜也好,它們真正離桂林很遠,吃吃有滋味,做做就難了。你在家里有烤乳豬、燒鴨鵝的家伙么?你在家中找得到新鮮的、上等的花椒么?要想一嘗川、粵美味,只有上館子去,而這些館子又不粵不川,怎么是好呢?

那就只有湘菜即湖南菜了,鹽不用說,是有的,辣椒也有的,又辣又咸,烹飪十分方便,所以湖南菜破擊成功。不算眾多湖南籍的桂林人,就是本土桂林人的菜盤子,基本被湘菜所占領。直到今日,我們無須到湘情、湘妹館去,就是在普通飯店吃的,在家中自己做的,就是這種口味的菜了。

那么,湖南菜就是桂林菜么?

四、“新概念”桂菜新在哪里?

到底什么才是桂菜呢?

有人動起了腦子。想,到底什么是桂菜呢?他說不清也說不好又說不出,可是腦筋急轉彎,就在如今流行的幾個菜上打主意吧,美其名曰:“新概念。”

“概念”這個詞,我懂,《辭海》說:“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而且這個“概念”,也是不斷變化的。可是,桂菜這個本質屬性是什么呢?它的內涵是什么呢?它的外延又延多寬、多長、多遠呢?

不知道。桂菜這個概念到底弄清楚了沒有?如果弄清楚了,那么,“新”才有了根子。如果連什么是桂菜也還不盡然,那又何“新”之有?

所以,我認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桂菜,它與其他菜系的菜有何區別,特別是在口味上、樣式上有何獨具的特色,它的食材、主料、配料和調料,以及獨特的烹飪技藝,甚而至于菜名、宴席菜品、主食及菜肴的組合、飲品菜品的搭配;飲食文化諸元的體現,如儀節,格局、食功、食藝以及酒令和禁忌。

這么多的文化因素,總和起來,才能叫某某菜,如川菜、粵菜、蘇菜、魯菜、京菜、徽菜……因此,千萬不要說這一個菜是桂菜,那一個菜不是桂菜,這么簡單化的認識是很不對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故此,我贊美有人敢于提出“新概念”桂菜這個口號來。我當然明白,他這個新的意思就是說,我的桂菜,與時俱進,產生于新時代,適合桂林人的新口味。有沒有在傳統的地道的正宗的桂菜基礎上出彩呢?用料、技藝、形式與口味的出彩有沒有呢?我品嘗得太少,可說是孤陋寡聞,在這里,就不敢妄下斷語了。

五、現時“桂菜”的口味與形式

俗話說,“眾口難調”。這個“口”當然是指“口味”的口,千人千面,千人千口,千人就有一千種口味。所以,一個數口之家,也各有參差,就別說一桌菜,一個飯莊,一個食堂了。所以,食客上門,總是問小二,你們店的招牌菜呢?特色菜呢?拿手菜呢?有的精明的飯莊往往不時報出什么今日特色菜,或者廚師推薦菜。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羈旅之人,日思夜想的,就是家鄉的菜,第一章說過明朝詩人韓雍的一首《桂江鯽甚巨甚美食之有作》,他說在桂林吃到了甚巨甚美的桂林鯽魚,卻驀然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江蘇蘇州的“松江一尺鱸”。所以“鯽美終非故鄉物,臨風長嘯憶三吳”。

又有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南來已有六七年光景,但思鄉之情愈加深切,就連江南的美味:“休說鱸魚堪膾”了。這種思念家鄉的美味之情,又在這首《水龍吟》詞中把另一位極端例子引了出來:“盡西風,季鷹歸未。”季鷹、張翰,晉朝吳郡(蘇州)人,在洛陽做官,秋風起了,想起家鄉的鱸魚膾和莼菜羹,不做官了,辭職回家了。

由此可見,家鄉菜當是一地人魂牽夢繞的物事。當然它不僅是那家鄉菜獨特的風味,更重要的在這菜品里頭蘊含著文化的精髓啊!

所以,人們常說自己的家鄉好。山好水好民情風俗無一不好,最好的當然就是那熟悉而又獨特的家鄉菜的風味。

鄉味就是一地人的口味,久而久之,形成了菜系。一個菜系也就在總體上代表了一個地方的口味,在鄉味的基準下,眾口是可調的了。

那么,菜系,口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們在第一章第一節就講到甑皮巖的桂林先民吃的是什么,也就是那時先民們擁有什么食材,這是口味的物質基礎。人們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山上的人,多以捕獵采摘為食,傍水而居的人,當然吃的就是魚蝦蛤蚌了。久而久之,當然就形成了獨特的口味,晉人張華《博物志》說:“東南之人食水產,西北之人食陸畜”,“食水產者,龜蛤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也,食陸畜者,貍兔鼠雀以為珍味,不覺其膻也”,說的就是因這種食材的不同而發生的口味上的差異。

進而,又與這一地的地理氣候環境有關系,高寒陴濕之地,當然需辛辣之物以鼓之;平熱干燥之地,當然需涼淡之品以平之。還與這一地方山林牧農魚的生長有關系。出生何種類的食材,又配以相應的烹調技藝,如是,自然形成各種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色彩的菜系了。

有研究者認為,秦漢時代各地菜肴始有明顯的風味特色。就口味來說,北方偏咸鮮,川蜀好辛辣,吳越喜酸甜。經過近千年的發育,從宋代開始,菜系基本形成。分出“南食”、“北食”來了。明清時期,六七百年間,各大菜系基本形成,《清稗類鈔·飲食類·各省特色之肴饌》說:“肴饌之有特色者,為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蘇、蘇州、鎮江、揚州、淮安。”這就包括我們的幾大菜系了。

那么,桂菜的口味是什么呢?

有人說,沒有了酸辣,就做不成桂菜,這也的確有道理,這酸辣當然是從湘菜中來,但沒有那么酸,也沒有那么辣。咸淡適中,又略調以甜味。紅燒肉比韶山肉,鮮亮而又微甜。燒、煸、炒、炸、燉、蒸、燜、扒皆擅其美。最重要的是燴。

比如炒茭白,主料是茭白,配料是木耳、紅蘿卜、瘦肉片,那么,至少要分三四回煸炒:先炒木耳、紅蘿卜,再炒茭白,一一鏟起,再爆炒肉片,然后三份合炒,這就叫燴。最后調味,勾芡,裝盤,淋小麻油,大功告成。這個用幾種食材燴成一鍋,吃起來,既保留各種食材的本味,又顯得豐富而多彩。白(茭白)、紅(胡蘿卜)、黑(木耳),色彩絢麗,形美味香。這應該就是一個桂菜。

這就講到了烹調的技藝,也就是樣式的問題了。因為口味與樣式的問題,在下編桂菜論的第四章還要詳加討論,故而在此打住。

六、桂菜其名,雜味紛呈

“大雜燴”,又稱雜燴、雜割、碎雜等,這是各地都有的傳統菜肴,一般是指畜產下水(肺、肝、腸、肚等等內臟)燴制而成。因其用料雜,高檔的海參、魷魚,一般的豬、牛、羊下水都可用,燴成一鍋,找好味口,加調料,湯、菜共食,脆嫩兼備,鮮咸醇香,深受人們喜愛。四川的牛血旺、桂林的牛八寶、羊八寶,還有攢絲雜燴,紅燒雜燴,什錦雜燴。而我幼童時因母親在大戶人家做廚娘,飯畢收拾殘羹冷炙,一張大荷葉包了,拿回家中全倒進鍋里一煮,魷魚也有,海參也有,蝦仁也有,圓子也有,扣肉、骨頭、肝、腸、肚子、雞、鴨塊件也有,應有盡有,酸、辣、苦、咸、甜五味俱全,其味絕美,此時,我們姐弟倆,無比自豪,好像神仙一樣,其樂陶陶。這是又一種窮人享用的大雜燴了。

不過,這里講的“大雜燴”,倒不是向大家介紹一道菜,我的意思是說,桂菜夾雜東南西北中,混合京魯川蘇粵,所以叫桂菜為大雜燴。

三鮮鍋巴,川菜;糖醋鯉魚,蘇菜;酸炒大腸,湘菜;燒鴨燒鵝,粵菜;醬鹵牛肉,魯菜;菊花里脊,徽菜;烤鴨三吃,京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就是素炒青菜,也是從廣東傳來,原名叫炒油菜。我的一個在國旅做事的學生告訴我,炒油菜的訣竅,就是要油多,青菜上面裹上厚厚一層油,那才叫油菜。其實那是用油泡個半熟,再將油潷去,放入蒜蓉爆香,翻炒幾下,擱些酒糖,再加雞精而成,不但保持了青菜的青綠,而且十分脆嫩,當然爽口好吃,不過,油多了,也非好事。

所以,我說的桂菜是“雜味紛呈”,當是現在的實情;所以,你要問,什么是桂菜,當然不是答錯就是答不出來。這樣“大雜燴”的桂菜,當然不是南北,也不是東西。其實,“雜味紛呈”正是時下桂菜的確評。

在這里,我要申明一下,這“大雜燴”、“雜味紛呈”的詞語,并非我惡意攻擊,說了現狀,應催人奮進,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努力發掘,開發出正宗的桂菜來,為山水名城、文化古城作一點貢獻,正是我們桂林烹飪師的光榮使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雄市| 通道| 东乡族自治县| 延津县| 贵定县| 临潭县| 万山特区| 德安县| 马尔康县| 兴隆县| 兴安盟| 古交市| 舒兰市| 霍林郭勒市| 兴安县| 阿荣旗| 黄冈市| 横峰县| 三原县| 长乐市| SHOW| 东宁县| 探索| 栾城县| 平遥县| 文成县| 大厂| 西和县| 福清市| 临汾市| 岑巩县| 和田县| 福安市| 锦州市| 蒙自县| 涿州市| 仙居县| 德州市| 加查县| 民乐县|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