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群體心理(4)

這一情況當然是存在的。但為什么會呈現出這樣一種情形呢?原始時期的人所具有的野蠻和破壞性的本能被傳承過來,它潛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單個的個體在生活中是不可能滿足這一本能的,因為這是十分危險的,而當他加入到沒有責任感的群體,并預判到自己不會受到懲罰時,就完全地釋放這一本能。在生活中,破壞性的本能當然不能施向自己的同類,于是就在動物的身上發泄。群體在捕獵時表現出來的熱情與兇殘,與之同根同源。群體會慢慢地殺死沒有反抗能力的落難者,這種殘忍手段看起來十分怯弱。但是哲學家卻認為,這種殘忍和幾十個獵人聚在一起,用獵犬追捕并殺死一只不走運的鹿時表現出的殘忍,兩者之間的關系異常緊密。

群體既能夠做到無惡不作,又能做到舉動極為高尚,例如獻身、犧牲和拋卻名利——這是獨處的個體根本做不到的。以名譽、榮耀和愛國主義做旗號,對群體中的個人影響最深,甚至可以讓他們不懼死難。類似于十字軍遠征和1793年的志愿者,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不勝枚舉。只有集體才能夠產生偉大的獻身精神,人們可以為之而置名利于不顧。群體可以為自己將信將疑的信仰、信念而不懼死亡并放棄生命,這樣的事例有多少啊!人們持續舉行示威,或許不是為了要求增加薪水來維持生計,最有可能是為了聽命于一個號令。而獨立的個體開始行動時的唯一目的,幾乎只有私人的利益,而這卻很難成為群體運動的動力。有多少次的戰爭都是人們難以理解的,其中支配群體的絕不可能是一己之私。在這種戰爭中,人們甘愿肝腦涂地、遭人殺戮,此時的每個人都像小鳥一樣被獵人催眠了。

常常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他們即便是一幫兇神惡煞一樣的惡棍,只因為組成了一個群體,其中的每個個體也會在短時間內表現出嚴格遵守道德紀律的風尚。泰納提到過這樣一個事實值得我們加以關注,完全可以解釋群體不是受一己之私的誘惑:九月大屠殺中的暴徒把錢包和鉆石——這是他們從那些死難者身上翻找出來的——擺放在會議的桌子上,其實他們完全可以輕易把這些東西放到自己的口袋里歸為己有,但他們沒有這么做。1848年革命期間,人們攻占了杜伊勒里宮,但只是匆匆走了一遍,而沒有去攫取里邊的物件,本來這些東西是讓他們心潮澎湃的,因為其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讓他們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的生計。

群體對其中的個體有一種道德凈化的作用,但這注定不是一種常態,然而事例也是經常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即便在一個寬松的環境和氛圍下——不像剛才我提到的那么激烈嚴酷,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前面提到過,劇院里的觀眾會對上演的作品有一個渴求,沿望其中的英雄形象的道德是高不可及的。一般來說,一次集會,即便組成人員的品行低劣,我們通常也會看到他們表現得有模有樣。一個浪蕩子、一個靠妓女養活的皮條客,或者一個干脆就粗魯至極之人,一旦進入到沒什么危險的情景或談話中,也會一下子變得輕聲細語,也許與他們慣常的談話相比,這種情境是不會造成什么傷害的。

雖然群體經常自暴自棄地回到低級的本能狀態,他們還是不時地會確立起崇高道德行為的典范。如果無私、放棄和絕對獻身于真實或虛幻的理想都算是美德的話,那么可以說群體一直都具備這樣的美德,甚至這一美德的水平即使最賢良的哲學家也達不到。毫無疑問,他們在無意識地踐行這些美德,但這不重要。對群體被無意識因素主導,不進行理性思考,我們都不能抱怨太多。在特定的情況之下,如果他們開始思考算計自己的直接利益,那么根本不會有文明之樹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生長出來,人類將沒有屬于自己的歷史了。

第三節群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

1.群體的觀念

我們在前一本著作研究群體觀念對各國發展的影響時已經指出,每一種文明都是屈指可數的幾個基本觀念的產物,這些觀念很少受到革新。我們說明了這些觀念在群體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影響這一過程是多么困難,以及這些觀念一旦得到落實所具有的力量。最后我們又說,歷史大動蕩就是這些基本觀念的變化所引發的結果。

我們已經用大量篇幅討論過這個問題,因此我現在不想舊話重提。這里我只想簡單談談群體能夠接受的觀念這一問題,以及他們領會這些觀念的方式。

這些觀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那些困于一時的環境影響來去匆匆的觀念,比如那些只會讓個人或某種理論著迷的觀念;另一類是基本觀念,它們因為環境、遺傳規律和公眾意見而具有極大的穩定性。如今,被我們的父輩視為人生支柱的那些偉大的基本觀念,正在搖搖欲墜。它們的穩定性已喪失殆盡,同時,建立于其上的制度也發生了嚴重的動搖。每天都在形成大量我剛才說過的那種過眼煙云一般的觀念,但是看來它們很少具有生命力并很少能夠發揮持久的影響。

給群體提供的無論是什么觀念,只有當它們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時,才能產生有效的影響。因此它們都會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這種形式,它們才能為群眾所接受。在這些形象化的觀念之間,沒有任何邏輯上的相似性或連續性,它們可以相互取代,就像操作者從幻燈機中取出一張又一張疊在一起的幻燈片一樣。這解釋了為什么能夠看到最矛盾的觀念在群體中同時流行。隨著時機不同,群體會處在它的理解力所及的不同觀念之一的影響之下,因此能夠干出大相徑庭的事情。群體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也察覺不到這些矛盾。

這種現象并不是群體所特有的。根據不同的場合,這一套或那一套觀念就會表現出來,并伴之以相應的言談舉止,這會讓同一個人顯得極為矛盾。不過,這些矛盾與其說真正存在,不如說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只有世代相傳的觀念才能對孤立的個人產生足夠的影響,變成他的行為動機。只有當一個人因為不同種族的通婚而處在不同的傳統傾向中間時,他的行為才會不時表現得截然對立。這些現象雖然在心理學上十分重要,不過在這里糾纏它們并無益處。我的意見是,要想充分理解它們,至少要花上十年時間周游各地進行觀察。

觀念只有采取簡單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體所接受,因此它必須經過一番徹底的改造,才能變得通俗易懂。當我們面對的是有些高深莫測的哲學或科學觀念時,我們尤其會看到,為了適應群體低劣的智力水平,對它們需要進行多么深刻的改造。這些改造取決于群體或群體所屬的種族的性質,不過其一般趨勢都是觀念的低俗化和簡單化。這解釋了一個事實,即從社會的角度看,現實中很少存在觀念的等級制,也就是說,很少存在著有高下之分的觀念。一種觀念,不管它剛一出現時多么偉大或正確,它那些高深或偉大的成分,僅僅因為它進入了群體的智力范圍并對它們產生影響,便會被剝奪殆盡。

不過從社會的角度看,一種觀念的等級價值,它的固有價值并不重要,必須考慮的是它所產生的效果。

甚至當一種觀念經過了徹底的改造,使群體能夠接受時,它也只有在進入無意識領域,變成一種情感——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產生影響,其中涉及的各種過程,我們將在下文予以討論。

切莫以為,一種觀念會僅僅因為它正確,便至少能在有教養者的頭腦中產生作用。只要看一下最確鑿的證據對大多數人的影響多么微不足道,立刻就可以搞清楚這個事實。十分明顯的證據,也許會被有教養的人所接受,但是信徒很快就會被他的無意識的自我重新帶回他原來的觀點。人們將看到,過不了幾天他便會故態復萌,用同樣的語言重新提出他過去的證明。實際上他仍處在以往觀念的影響之下,他們已經變成了一種情感;只有這種觀念影響著他們的言行舉止最隱秘的動機。群體中的情況也不會例外。

當觀念通過不同的方式,終于深入到群體的頭腦之中并且產生了一系列效果時,和它對抗是徒勞的。引發法國大革命的那些哲學觀念,花了將近一個世紀才深入群眾的心中。一旦它們變得根深蒂固,其不可抗拒的威力盡人皆知。整個民族為了社會平等、為了實現抽象的權利和理想主義自由而做的不懈追求,使所有的王室都搖搖欲墜,使西方世界陷入深刻的動蕩之中。在20年的時間里,各國都內戰不斷,歐洲出現了甚至連成吉思汗看了也會心驚膽戰的大屠殺。世界還從未見過因為一種觀念的傳播而引起如此大規模的悲劇性后果。

讓觀念在群眾的頭腦里扎根需要很長時間,而根除它們所需要的時間也短不了多少。因此就觀念而言,群體總是落后于博學之士和哲學家好幾代人。今天所有的政客都十分清楚,我剛才提到的那些基本觀念中混雜著錯誤,然而由于這些觀念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強大,他們也不得不根據自己已經不再相信的真理中的原則進行統治。

2.群體的理性

不能絕對地說,群體沒有理性或不受理性的影響。

但是它所接受的論證,以及能夠對它產生影響的論證,從邏輯上屬于十分拙劣的一類,因此把它們稱為推理,只能算是一種比喻。

就像高級的推理一樣,群體低劣的推理能力也要借助于觀念,不過,在群體所采用的各種觀念之間,只存在著表面的相似性或連續性。群體的推理方式類似于愛斯基摩人的方式,他們從經驗中得知,冰這種透明物質放在嘴里可以融化,于是認為同樣屬于透明物質的玻璃,放在嘴里也會融化;他們又像一些野蠻人,以為吃下驍勇敵首的心臟,便得到了他的膽量;或是像一些受雇主剝削的苦力,立刻便認為天下所有雇主都是在剝削他們的人。

群體推理的特點,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體的事物普遍化。知道如何操縱群體的人,給他們提供的也正是這種論證。因此不妨說,他們并不推理或只會錯誤地推理,也不受推理過程的影響。讀讀某些演說詞,其中的弱點經常讓人感到驚訝,但是它們對聽眾卻有巨大的影響。人們忘記了一點,它們并不是讓哲學家閱讀的,而是用來說服集體的。同群體有密切交往的演說家,能夠在群體中激發出對他們有誘惑力的形象。只要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便達到了自己的目的。20篇滔滔不絕的長篇論證——它們總是認真思考的產物——還不如幾句能夠對它試圖說服的頭腦有號召力的話。

沒有必要進一步指出,群體沒有推理能力,因此它也無法表現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說,它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它們的判斷,而絕不是經過討論后得到采納的判斷。在這方面,也有無數的個人比群體水平高明不了多少。有些意見輕而易舉就得到了普遍贊同,更多的是因為大多數人感到,他們不可能根據自己的推理形成自己的獨特看法。

3.群體的想象力

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樣,群體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強大而活躍,并且非常敏感。一個人、一件事或一次事故在他們頭腦中喚起的形象,全都栩栩如生。從一定意義上說,群體就像個睡眠中的人,他的理性已被暫時懸置,因此他的頭腦中能產生出極鮮明的形象,但是只要他能夠開始思考,這種形象也會迅速消失。既然群體沒有思考和推理能力,因此它們不認為世上還有做不到的事情。一般而言,它們也會認為,最不可能的事情便是最驚人的事情。一個事件中不同尋常的、傳奇式的一面會給群體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原因便在于此。實際上,分析一下一種文明就會發現,使它得以存在的真正基礎,正是那些神奇的、傳奇般的內容。在歷史上,表象總是比真相起著更重要的作用,不現實的因素總是比現實的因素更重要。

只會形象思維的群體,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動。只有形象能吸引或嚇住群體,成為它們的行為動機。

因此,最能活靈活現反映人物形象的戲劇表演,總是對群體有巨大的影響。在羅馬民眾的眼里,面包和宏大壯觀的表演構成了幸福的理想,他們再無所求。在此后的所有時代里,這種理想很少改變。對各種群體的想象力起作用的莫過于戲劇表演。所有觀眾同時體驗著同樣的感情,這些感情沒有立刻變成行動,不過是因為最無意識的觀眾也不會認識不到,他不過是個幻覺的犧牲品,他的笑聲與淚水都是為了那個想象出來的離奇故事。然而有時因為形象的暗示而產生的感情卻十分強烈,因此就像暗示通常所起的作用一樣,它們傾向于變成行動。這類故事我們時有所聞:大眾劇場的經理僅僅因為上演了一出讓人情緒低沉的戲,便不得不在扮演叛徒的演員離開劇院時為他提供保護,以免他受到那些對叛徒的罪惡義憤填膺的觀眾的粗暴攻擊,盡管那罪行不過是想象的產物。我認為,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是群體心理狀態,尤其是對其施以影響的技巧之最顯著的表現。虛幻的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幾乎象現實一樣大。他們有著對兩者不加區分的明顯傾向。

侵略者的權力和國家的威力,便是建立在群體的想象力上的。在領導群體時,尤其要在這種想象力上狠下功夫。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是因為對群體的想象力產生強烈影響所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后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桃园县| 兴仁县| 聂拉木县| 泰兴市| 锡林郭勒盟| 勐海县| 印江| 桐城市| 昌邑市| 紫金县| 扎兰屯市| 襄樊市| 阳春市| 应城市| 綦江县| 铁力市| 郯城县| 临沭县| 安溪县| 营口市| 霍林郭勒市| 龙游县| 梨树县| 山阳县| 萨迦县| 徐闻县| 高邮市| 翁牛特旗| 清徐县| 丽江市| 镶黄旗| 安陆市| 天柱县| 衡水市| 乡城县| 嵊州市| 张掖市| 罗源县| 九龙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