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用幸福的姿態(tài)生活(2)

美國舒勒博士在他《快樂的態(tài)度》中揭開了永遠快樂的秘訣,其中之一就是:熱心幫助別人。正如泰戈爾所說:“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唯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丈夫去世不久,兒子又墜機身亡,對50歲的黛比來說生活似乎顯得有些殘酷,她被悲傷和自憐的感情所包圍,久而久之得了憂郁癥,甚至產(chǎn)生了自殺的念頭。一位智者勸她去做些能使別人快樂的事情。

可是,一個50歲的女人能做些什么呢?黛比想了一整夜,終于想到一個主意。她過去喜歡養(yǎng)花,自從丈夫和兒子去世后,花園都荒廢了。她聽了別人的勸告,開始修整花園,撒下種子,施肥灌水。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花園里很快就開出了鮮艷的花朵。從此,她每隔幾天便將親手栽種的鮮花送給附近醫(yī)院里的病人,插在他們床前的花瓶中,讓芳香充滿整個病房。她給醫(yī)院里的病人送去了愛心和溫馨,換來了一聲聲的感謝。這些美好的感謝輕柔地流入她的心田,治愈了她的憂郁癥。她還經(jīng)常收到病愈者寄來的卡片和感謝信。這些卡片和感謝信幫助她消除了孤獨感,使她重新獲得了人生的喜悅。

有心理學家認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憂郁癥患者,只要愿意幫助別人,就能夠治愈自己。斯賓塞說:“善是靈魂上的健康。”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與人為善”對身體的健康也同樣有益。所以,我們在與人為善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善報。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以自己的一部分力量幫助別人。一次微笑、一句親切的話,或是發(fā)自內心的溫暖的感激、喝彩、鼓勵、信任和稱贊就可讓人感受到快樂。

當我們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時,我們留下的東西就會擴大和增加。因此,我們要與別人分享好的和值得向往的東西。幫助的人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甚至是重獲生命。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中的那對年輕夫婦,一個剪掉了頭發(fā),換來了一個表鏈;一個賣掉了金表,買了一套發(fā)梳。他們互贈的禮物都變成了最無用的東西,但他們卻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愛,這就足夠了。因為付出,他們快樂著。在漫漫的人生路上,你如果覺得孤寂,或者覺得道路艱險,那你不如每天都想辦法能使別人快樂,這樣快樂就會飛到你的身邊,使你遠離精神科醫(yī)生。

《圣經(jīng)》里有句話,叫“施,比受更幸福”。所以,如果想獲得真正的快樂,那么就要學會不計回報地為他人付出。從個人的利益圈中跳出來,關心他人,奉獻社會。付出意味著發(fā)自內心、超越自我的一種持續(xù)的快樂,它的長久來自于對過程的體驗。正所謂“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懂得付出和給予的人,不僅能溫暖照亮他人的路,也會滋潤自己的心。正如羅曼·羅蘭說的:“快樂和幸福不能靠外來的物質和虛榮,而要靠自己內心的高貴和正直。”

不要過于糾結那些小事

謹記

人生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努力追尋,抑或是認真體會的事情,每個人都應當將這些事情放在自己的人生計劃當中,而不應在那些瑣碎的小事上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兩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利克里就曾經(jīng)留給人類一句忠言:“請注意啊,我們已經(jīng)將太多的精力糾纏于一些小事情了!”這句話,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仍然很值得品味和借鑒。所以不要太過于糾纏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使你困在情緒的旋渦中,那不僅會令你的生活不愉悅,更讓你失去了體會快樂的機會,困在煩惱中無法自拔,這樣的結果是可悲的。

你和我一樣,每天都會面臨著無窮無盡的瑣事,從積極意義上來講,也正是這些紛繁的瑣事,才構成了我們忙中有閑的生活,有滋有味的人生。但若是處理不好,這日常的瑣事也會變成一種讓你無法釋懷的壓力。

譬如,你正在一條街上,恰好被樓上居民隨手扔掉的一個果皮砸到了頭;你去買菜,有人不小心弄臟了你漂亮的新裙子;你擠公共汽車時,有人不小心踩到了你的腳;在上班的途中遇到堵車,下班途中,汽車的輪胎突然被放了氣……這些小事看似很小,但卻足以吞噬我們一時乃至一天的好心情。受這種煩躁不安的情緒引導,你就會感覺到看任何東西都不順眼,從而將自己變成情緒的奴隸。蘇珊就因為這樣的瑣事而毀掉了自己原本應該非常愉快的周末。連續(xù)忙了幾個月,這個周末蘇珊終于可以歇息一下了。早上起床的時候本想打個電話問候一下自己的閨密羅斯,可是她兩個調皮的孩子總是在身邊不停地動來動去,或者拽著她的衣角,或者問她一些問題,把她弄得心煩意亂,煩躁的她終于忍不住向孩子大喊一聲,然后粗暴地掛上電話,抓過孩子們就是一陣打罵,孩子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錯,只好在那兒不停地抽泣。

蘇珊的大好心情也因此被破壞了,她想著早上的事情,倒牛奶的時候不小心灑出來燙到了自己,心里不斷嘀咕:“都怪這兩個淘氣的孩子。”洗碗的時候心不在焉,她打碎了一只杯子,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蘇珊十分火大,認為都是因為兩個孩子的吵鬧使她的心情變得十分糟糕。事情還不止這樣,洗衣服的時候,蘇珊發(fā)現(xiàn)她心愛的毛衫上面那顆漂亮的扣子居然出現(xiàn)了一道裂痕,她簡直要崩潰了,就這樣,她幾乎一天都沒有什么好心情,帶著火氣擦地、整理衣物,時不時教訓著兩個孩子,她的周末就在自己的憤憤不平中過去了。晚上的時候,丈夫回來,她沒有心情說一句話,打了個電話約出朋友羅斯就摔門而去,剛回家的丈夫被她奇怪的舉動搞得一頭霧水。

蘇珊見到羅斯,立即開始訴苦,不斷抱怨這一天發(fā)生的事情,一邊說一邊生著氣,不斷重復著那句:“都是這兩個搗蛋鬼,弄得我心情一整天都非常糟糕。”羅斯微笑著聽完她講述的一切,說道:“孩子有什么錯呢?不高興的事情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更何況,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啊!你為什么把自己弄得不高興一整天呢?”

蘇珊這才反應過來,孩子還小,纏著大人是常事,為什么自己今天的表現(xiàn)如此糟糕,難道自己果然為了早上的一件小事情而不愉快一整天了?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在你憤憤不平地向好友抱怨某個同事怎樣對你另眼看待,向父母抱怨妻子或者丈夫有多么不理解人之時,卻得到這樣的回應:“就這樣的小事情呀。”其實,生活中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煩心事,而是你將一件本來無足輕重的小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大,然后為自己套上精神枷鎖,不但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還影響到身邊的人的情緒,長此以往,你會發(fā)現(xiàn)令你生氣的事情是越來越多,而你的朋友卻越來越少。在另一方面,瑣事是由很多雜亂無章的小事組成的,并且它通向的往往也是一個很小的、無足輕重的目標。比如,你要做一道工藝很復雜的菜肴,要通過幾道,甚至十幾道工序,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而它的終極意義仍不過是一道菜。但如果你因為做菜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而影響了你接下來還要去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很顯然花時間做菜就不是什么明智之舉了。

哈斯從小長在鄉(xiāng)下,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人,為了使家庭生活過得更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在城里學到了做廚師的手藝,但當時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又回到了鄉(xiāng)下。

有一天,一位城里的朋友給他捎來口信,說城里的一家大酒店正在高薪聘請一名廚師,要他馬上趕去報名應聘。但此時此刻的哈斯卻在家里忙得不可開交:地里的莊稼還沒有收完;樹上的果實還沒有收獲;幾頭牛越冬的草料還沒有備足,等等。

于是他不分日夜地苦干了三天,將這些事情全部做完了,才匆匆忙忙地趕到城里,但可惜為時已晚,那家酒店已經(jīng)聘用到了其他廚師,他只好又回到了鄉(xiāng)下。幾乎是整整一個冬天,哈斯都是懷著極大的心理壓力待在家里,為這次錯失良機而懊悔不已。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千變萬化的,每一件事情在操作起來時都有它不同的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我們在處理一些瑣事的時候,也必須按照其特點規(guī)律去運作。生活中,有些事情的本質常常被許多小事所掩蓋,在處理這種事情時,就像剝一只蔥頭,只有先將老皮層層剝去,才會露出里面的鮮嫩,而這外面的老皮就好比是在辦一件事時遇到的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或壓力。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分清事情的大小輕重,抓住重點,按規(guī)律、分層次地去做,并在運作過程中不斷地放松自己,化解自身的壓力,放下包袱,按預定的目標不懈地努力。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煩瑣的小事中走出來,成為不被那些小事所迷惑的人,消除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更加專心致志地完成工作或者事業(yè)上的大事。

遺忘所有不愉快的事

謹記

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只要你心向那些美好、光明的事物,就不會被陰暗所困擾,就像一個籃子里裝不下太多雞蛋。

在一個太陽鐘的表盤上刻著這樣一句話:“我只記錄陽光的時刻。”如果所有人都能這樣,那么世界上可能就不存在什么煩惱了。

然而,一些人的心靈世界就像雜貨店,里面既有價值連城的貨物,也有一文不值的垃圾,堆放得雜亂無章。他們不敢扔掉任何東西,因為擔心某個時候會用得著,以至于他們的舊貨店被各種垃圾堵住了門口,陽光無法進入。如果這些人能夠定期清理貨倉,把所有垃圾和價值可疑的貨物都扔掉,把剩下的值錢東西都整理好,他們可能會積累起一筆不菲的財富;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做好這項工作。

請清理掉那些精神垃圾吧!不要一輩子都背負著毫無意義的沉重的垃圾。有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的頭腦就像公共馬車。車夫既可能搭載漂亮的男人或女人,也可能搭載醉漢或惡毒的婦人。換句話說,車夫搭載他所發(fā)現(xiàn)的每一位顧客,而從不在意這位顧客的人品是好還是壞。而我們的頭腦正是按照這種邏輯對待各種思想的,不管好的、壞的或中性的思想,我們都來者不拒,就像一塊海綿,所有靠近它的液體都一概吸收。這樣的頭腦如果想要保持清潔、純凈,不受敵對思想的影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每個人都應當將忘掉所有不愉快的、不幸的事情視作一條人生戒律。我們應當從記憶中抹去所有使我們消沉、痛苦、討厭的事情,我們要杜絕讓人泄氣的可怕情景再次浮現(xiàn)在腦際。對于那種傷心的、有害的經(jīng)歷,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徹底埋葬它,即把它遺忘。

整天想著那些不幸的經(jīng)歷和錯誤,只會使它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可怕。忘掉它們,把它們從你的記憶中驅逐出去,就像你把一個盜賊從你家里趕出去一樣。

我們都曾經(jīng)一度被自己主觀臆測的一些可怕事情弄得煩惱不斷。一個神經(jīng)過敏、疑神疑鬼的人能幻想出各種各樣可怕的情景以及各種各樣折磨人的邪惡情景,似乎這些情景是真實的事情一樣。

痛苦、憂郁就像疾病一樣有違于我們的本性。我們隨處都能看到一張張憂郁、愁眉緊鎖快樂不起來的面孔,我們隨處可見一副副憤憤不平的表情,絕不能認為有這些情形就會破壞這一個充滿歡樂的美麗世界,這有違人類的本性。事實上,這些掠奪我們幸福、阻礙我們前行腳步的敵人原本就不存在,這些敵人僅僅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不和諧。

一位曾經(jīng)遭受重創(chuàng)的女士說過:“我下定決心,絕不會讓別人因我的遭遇而難過。在該哭泣的時候,我反而放聲大笑。每一次的不幸,我總是微笑面對。我努力讓每個接觸我的人都充滿希望和快樂。快樂可以催生更多的快樂,如果我當初只是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現(xiàn)在的結果肯定非常不幸!”

當你陷入深深的憂郁與絕望,并幾乎準備放棄一直為之奮斗的理想時,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一個人?他快樂、自信、幽默,由于他的影響,頃刻之間,你的整個世界都變了樣,所有陰暗的東西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在他的感染之下,你也變得幽默風趣,心情開朗,好像變了個人似的。這樣的改變源自你想法的變化——你心里產(chǎn)生了更強大的動機與情感。我們心里要清楚,這種更強大、更高尚的動機會把那些較弱小、較低俗的動機驅除掉,由于對立面的替換,我們會迅速地將心中那些懷疑、絕望、焦慮、緊張和游移不定的陰云掃清。

上天賜給我們很多寶貴的禮物,其中之一即是“遺忘”。只是我們過度強調“記憶”的好處,卻反而忽略了“遺忘”的功能與必要性。只要忘卻那些于己不利的想法,我們就不會受到它們的侵害,更不會受制于它們。相信這一點,并且反復強化、思考,使這一信念在我們的心中深深扎根發(fā)芽。

例如,失戀了,總不能一直沉溺在憂郁與消沉的情境里,必須盡快遺忘。股票失利,損失了不少金錢,當然心情苦悶提不起精神。此時,也只有嘗試著去遺忘。期待已久的職位升遷,人事令發(fā)布后竟然不是你!情緒之低落可想而知。解決之道無他,只有勉強讓自己遺忘。

可見,“遺忘”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然而想要遺忘,卻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遺忘是需要時間的。只不過,如果你連“想要遺忘”的意愿都沒有,那么,時間再長也無濟于事。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遺忘歡樂的時光,但對于哀愁的經(jīng)歷卻經(jīng)常憶起,這是對遺忘哀愁的一種抗拒。換言之,人們習慣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對于痛苦的記憶,卻總是銘記在心。為什么呢?難道我們真的如此笨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焦作市| 阜新| 公安县| 自贡市| 大埔县| 灵石县| 石河子市| 渝北区| 永康市| 宝鸡市| 新沂市| 武冈市| 长岭县| 当阳市| 连平县| 黔西| 逊克县| 汉川市| 阿克陶县| 阳山县| 元谋县| 兴和县| 鹤岗市| 台江县| 三穗县| 阿坝县| 长武县| 庄浪县| 扎兰屯市| 鹿泉市| 乌拉特中旗| 抚宁县| 改则县| 延庆县| 万源市| 宜黄县| 平潭县| 汤阴县| 双城市| 华池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