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梁敦彥的清室奇遇

他感慨道:“我在美國十年,何嘗不知民主的好,但中國不行,民眾沒有教育。要干,只能君主立憲。”

梁敦彥祖籍廣東順德,但也可以說是香港人。香港1842年開埠之前,僅僅是個小漁村,滿打滿算,沒有幾個人。居民大多是開埠從四方來的,其中的一個就是梁敦彥,他父親當時在香港經商,把他送進了香港的一所書院讀書。正好趕上容閎替曾國藩辦理幼童留美事宜,滿天下找不到樂意去美國讀書的人家。徐潤這些買辦,在自己的家鄉湊了一些,不足之數只好在香港找了。于是,幸運就這樣降臨在了梁敦彥頭上。

梁敦彥在美國十年,從一個香港少年變成了美國人。相對來說,他比那些內地來的同學,基礎更好,因為在香港多少學了一點英文,思想也更開化。據說,就是因他帶頭剪了辮子,才惹得留學監督陳蘭彬告了黑狀,讓朝廷把好端端的幼童留美事業給腰斬了。留學計劃結束時,這些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歐陽庚兩人大學畢業,別的人都還沒完成學業,有的人還在讀中學。梁敦彥當時在耶魯大學,學的是法律,還差一年畢業,也只好回國。盡管當年的中國,根本沒有幾個留學生,但這些稀罕的寶貝,還是給發到下面,從基層做起,好些人做了水師兵艦上的水手。梁敦彥還算幸運,被發到天津北洋電報學堂做了英文教習,同為教習,但比老外待遇差一截。干了沒多久,便借父喪開溜,回到廣州不回單位了。

梁敦彥在廣州,無事可做,荷包漸癟,一天正在街上溜達,聽到有人喊他梁老師。回頭一看,原來是他在天津電報學堂的學生。這位學生現在在兩廣總督張之洞麾下做電報房的頭兒。于是,梁敦彥就屈尊在昔日的學生手下,干起了電報事業。不久,就被張之洞發現,拉入其幕中,然后一步步升了上去。到了1907年,已經被任命為駐外公使。在赴任前,接受皇帝召見。西太后一見,一下子發現這位喝過洋墨水的先生相貌堂堂,而且對答如流,博學得很。這下子,不用走了,留下在御前公干,給西太后娘兒倆講課,做顧問。活兒也不能白干,賞頭品頂戴,然后升外務部右丞,再升右侍郎,實際負責主持外務部工作。前后不過兩個月工夫,梁敦彥就成了朝廷的重臣。轉眼到了宣統朝,攝政王載灃當家,但按照西太后留下的懿旨,梁敦彥升任外務部尚書。成立責任內閣,一共才四個漢人大臣,就有梁敦彥一個,任外務大臣。耶魯大學也湊趣,給這位當年沒有畢業的學生,補發了畢業證,還賞了榮譽博士學位。

當年眾多留美幼童,多半被袁世凱收在帳下。袁世凱一倒,大家都受牽連,唯有梁敦彥是張之洞的人,所以雖然改朝換代,他反而春風得意。在清朝覆滅之際,他是當年留美幼童中,官位最高的一個。

進入民國之后,袁世凱待他也不薄,讓他做了當年最肥的交通總長。可惜,這個位置競爭太激烈。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過去長期在鐵路上干,視之為禁臠。所以,梁敦彥沒干多久,就去職他去,再次成為閑人。因此,在梁的記憶中,最受重用的時刻,恰是清末的時光。而待他有知遇之恩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那個人人討厭的西太后。

這就可以理解,為何1917年張勛復辟,這個留美十年的洋學生,住洋房,最早有私家車和私人游艇的人,會“從逆”做了復辟小朝廷的外務部尚書兼議政大臣。當年被派了“偽職”的人多了,一半以上什么都沒干,但梁敦彥可是真的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地為張勛打開外交僵局,成為小朝廷中最活躍的人物。復辟失敗,張勛被拖進了荷蘭使館,他也在里面,一并成為國民政府的通緝犯,幾個月后才解除通緝,從此再也沒有重返政壇,直到1924年去世。

晚年,人們問及復辟之事。他感慨道:“我在美國十年,何嘗不知民主的好,但中國不行,民眾沒有教育。要干,只能君主立憲。”在他眼里,張勛復辟的小朝廷,恰是他君主立憲理想的一種寄托。這種寄托,只能放在清室上面。其實,有這樣想法的人,當時還真的不少。但是,發動復辟的張勛,也是這樣想的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宁乡县| 阿克苏市| 剑河县| 定兴县| 灵寿县| 津市市| 会同县| 清远市| 长兴县| 桃江县| 齐齐哈尔市| 会理县| 盐山县| 台州市| 伊吾县| 望谟县| 凌云县| 秭归县| 滕州市| 正蓝旗| 定日县| 宁国市| 大名县| 穆棱市| 保定市| 绵阳市| 涡阳县| 册亨县| 唐海县| 万安县| 长岛县| 延安市| 达拉特旗| 来宾市| 景东| 孝感市| 荔波县| 富民县| 浦江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