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志向與思想(2)

關尹子曰:“好仁者,多夢松柏桃李;好義者,多夢兵刀金鐵;好禮者,多夢簠簋籩豆;好智者,多夢江湖川澤;好信者,多夢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然者?!?

關尹:《關尹子·六匕篇》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李太白全集》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李白:《李太白全集》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曾子:《大學·八章》

故為蔽: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深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

荀況:《荀子·解蔽》

夢者之義疑,或言:夢者,精神自止身中為吉兇之象?;蜓裕壕裥?,與人物相更。今其審止身中,死之精神亦將復然。今其審行,人夢殺傷人,若為人所復殺,明日視彼之身,察己之體,無兵刃創傷之驗。夫夢用精神,精神,死之精神也。夢之精神不能害人,死之精神安能為害?

王充:《論衡·論死篇》

人之死也,其猶夢也。夢者,殄之次也;殄者,死之比也。人殄不悟則死矣。案人殄復悟,死復來者,與夢相似,然則夢、殄、死,一實也。人夢不能知覺時所作,猶死不能識生時所為矣。

王充:《論街·論死篇》

心者何,即唐虞相傳之道心也。人心者,道心中之人心也。離人心則道心見矣,道心見,則即人心皆道心矣。見道心,故謂之悟,即人心皆道心則修也。悟到即修到,非有二也。圣賢之學,期于悟此道心而已矣。此乃至靈至覺,至虛至妙,不生不死,治世出世之大寶藏焉。

袁中道:《珂雪齋近集·傳心篇敘》

夢者,魂之游也。魄不靈而魂靈,故形不靈而夢靈。事所未有,夢能造之;意所未設,夢能開之。其不驗,夢也;其驗,則非夢也。夢而夢,幻乃真矣;夢而非夢,真乃愈幻矣。人不能知我之夢,而我自知之;我不能自見其魂,而人或見之。我自覺其夢,而自不能解,魂不可問也;人見我之魂,而魂不自覺,亦猶之乎夢而已矣。生或可離,死或可招,他人之體或可附,魂之于身,猶客寓乎?至人無夢,其情忘,其魂寂。下愚亦無夢,其情蠢,其魂枯。常人多夢,其情雜,其魂蕩?;水悏?,其情專、其魂清。精于情者,魂與之俱;精于術者,魂為之使。嗚呼,茫茫宇宙,亦孰非魂所為哉!

馮夢龍:《馮夢龍詩文·敘·情幻類》

孔宣父云:“我則異于是,無可無不可,可者適意,不可者不適意也。君子以布仁施義,活國濟人為適意。縱其道不行,亦無意為不適意也。茍身心相離,理事俱如,則何往而不適?!?

王維:《王右丞集·與魏居士書》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相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去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張載集·張子語錄》

志不可不篤,亦不可助長。志不篤則忘廢。助長,於文義上也且有益,若于道理上助長,反不得?!皟灦嶂棺郧笾?;厭而飫之,使自趣之;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后為得也?!?

程頤、程顥:《二程集·遺書》

夫眾人日有所思,夜則或夢,設或不思而夢,亦是舊習氣類相應。

程頤、程顥:《二程集·遺書》

進則安居以行其志,退則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則是進亦有為,退亦有為也。近世士大夫,惟狃于進,退則昏然無所猷為,甚而茹愧懷慚,蹙縮不敢一出戶。夫軒冤,古人以為儻來之物也,其有也何所加,其無也何所損。不思良貴在我,唯假于物以為重輕焉,則其人品之卑下,不待論而可知矣。

徐元端:《吏學指南·進退皆有為》

“志”者,氣之帥也。此志一提醒,如大將登壇,三軍聽命,更何眾欲紛擾之有。

張岱:《四書遇·論語》

立志之始,在脫習氣。習氣熏人,不醪而醉。其始無端,其終無謂。袖中揮拳,針尖競利,狂在須臾,九牛莫制。豈有丈夫,忍以身試?彼可憐憫,我實慚愧。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廣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羈絡?何所拘執?焉有騏駒,隨行逐隊?無盡之財,豈吾之積。目前之人,皆吾之治。特不屑耳,豈為吾累。瀟灑安康,天君天系。亭亭鼎鼎,風光月霽。以之讀書,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親,所養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義。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光芒燭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壽考維祺,念之不昧。

王船山:《王船山詩文集·示子侄》

昔歌行路難,閉門誰知霜雪寒。君不見門戶蕭條任東里,塋上蕪花墜紅紫??粘诸伱鎲柡稳?,相顧悠悠如逝水。丈夫有恩必有怨,五岳須臾起方寸。生子能如孫仲謀,張昭猶勸做降侯。何況六朝金粉客,晨越東阡復西陌。彥升文藻散寒煙,枯木不留霜后碧。酌君酒,向君笑,蜀道干盤皆陡峭。飛鳥啄屋無定方,安得金丹駐年少。

王船山:《王船山詩文集·后行路難》

仁無術而不行。堯、舜之政,周、孔之教,神農之藥,皆術也,皆所以行其仁也。使堯、舜、周、孔、神農雖仁其民如嬰兒,而無術以及之,其奚能為?雖然,后之人為政教醫藥,其歷民加倍焉。豈古人之術不仁與?曰:仁者見之謂之仁也。見何在?志是已。孔子稱志于道,孟子稱尚志,又曰:“夫志,氣之帥也?!敝局冢惶鼗哿εc俱,而精誠之至,天亦相之。今之為政教醫藥者,推其志果可以見周公、孔子、神農乎?然則其術之不工也,乃其志之不仁也。

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送醫者韓生序》

立德、立功、立言、立節,謂之四不朽。自夫雜霸為功,意氣為節,文詞為言,而三者始不皆出于道德,而崇道德者又或不盡兼功節言,大道遂為天下裂。君子之言,有德之言也;君子之功,有體之用也;君子之節,仁者之勇也。故無功、節、言之德,于世為不耀之星,無德之功、節、言,于身心為無原之雨;君子皆弗取焉?!对姟吩唬骸吧鈨n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魏源:《魏源集》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五之業,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是故頑民梗化則憂之,蠻夷猾夏則憂之,小人在位,賢人否閉則憂之,匹夫匹婦不被已澤則憂之,所謂悲天命而憫人窮,此君子之所憂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饑飽,世俗之榮辱得失、貴賤毀譽,君子固不暇憂及此也。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家中境地雖漸寬裕,切不可忘卻先世之艱難,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資有恒。儉字工夫,第一莫著華麗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貴賤智愚老少,皆貪于逸而憚于勞,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經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經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羞,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勉?!稛o逸》一篇,推之于勤則壽考,逸則夭亡,歷歷不爽。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已饑已溺,一夫不獲,引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載,過門不入,墨子之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稱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勞也。

曾國藩:《曾國藩教子書》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恒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當以力鑒戒,現在帶勇即埋頭盡力以求帶勇之法,早夜孽孽,日所思,夜所夢,舍帶勇以外則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讀書,又想中舉,又想作州縣,紛紛擾擾,千頭萬緒,將來又蹈我之覆轍,百無一成,悔之晚矣。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扶持世教,利國利民,正是士人分所應為。宋范文正、明孫文正,并皆身為諸生,志在天下。國家養士,豈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曉經術,明于大義,博考史傳,周悉利病,此為根抵。尤宜討論當時事勢,方為切實經濟。蓋不讀書者為俗吏,見近不見遠;不知時務者為陋儒,可言不可行,即有大言正論,皆蹈古史所論高而不切之病。

張之洞:《張文襄全集·輶軒語》

古人卻向書中見,

男子要為天下奇。

黃興:《黃興集·為陳家鼐書聯》

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凡兩相比較者,皆不可無標準。今欲即人之行為,而比較其善惡,將以何為標準乎?曰:至善而已;理想而已;人生之鵠而已。三者其名雖異,而核之于倫理學,則其義實同。何則?實現理想,而進化不已,即所以近于至善,而以達人生之鵠也。

……

吾人既以理想為判斷之標準,則理想者何謂乎?曰:窺現在之缺陷而求將來之進步,冀由是而馴至于至善之理想是也。故其理想,不同人各不同,即同一人也,亦復循時而異……

理想者,人之希望,雖在其意識中,而未能實現之于實在,且恒與實在者相反,及此理想之實現,而他理想又從而據之,故人之境遇日進涉,而理想亦隨而益進。理想與實在,永無完全符合之時,如人之夜行,欲踏已影而終不能也。

惟理想與實在不同,而又為吾人必欲實現之境,故吾人有生生不息之象。使人而無理想乎,夙興夜寐,出作入息,如機械然,有何生趣?是故人無賢愚,未有不具理想者。惟理想之高下,與人生品行關系甚巨。其下者,囿于至簡之作用達之,及其不果,遂意氣沮喪,流于厭世主義。且有因而自殺者,是皆意力薄弱之故也。吾人不可無高尚之理想,而又當以堅忍之力向之,日新又新,務實現之而后已,斯則對于理想之責任也。

蔡元培:《理想論》

心之官則思,一息不思,則官失其職,故人無思而無乎不思。絕無所為,思慮未起之時,惟物感相乘而心為之動,則思為物化,一點精明之氣,不能自主,遂為憧憧往來之思矣,如官犯賊,乃溺職也。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子劉子學言》

人類之生,其性善辯,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獸顓顓冥愚,不辯不思。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在此。智人之生,性尤善辯,心尤善思,惟其圣也。民生顓顓頑愚,不辯不思。君子所以異于小人者在斯。

康有為:《康有為全集》第1卷《教學通義》

要個性發展,必須從思想解放入手。怎樣叫做思想解放呢?無論什么人向我說什么道理,我總要窮原竟委想過一番,求出個真知灼見;當運用思想時,絕不許有絲毫先入為主的意見束縛自己,空洞洞如明鏡照物,經此一想,覺得對,我便信從,覺得不對,我便反抗?!霸浭ト耸?,議論安敢到。”這是韓昌黎極無聊的一句話。圣人做學問,便已不是如此,孔子教人擇善而從,不經一番擇,何由知得他是善?只這個“擇”字,便是思想解放的關鍵。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專集·歐游心影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咸丰县| 武陟县| 宜阳县| 永德县| 惠安县| 芒康县| 彭泽县| 荣昌县| 张掖市| 纳雍县| 若羌县| 沾益县| 犍为县| 盐亭县| 洪雅县| 虞城县| 增城市| 郸城县| 阳原县| 萨迦县| 沅江市| 新余市| 观塘区| 荥经县| 平南县| 钟祥市| 泰和县| 临城县| 丹棱县| 高阳县| 错那县| 曲周县| 商水县| 什邡市| 秦安县| 乌鲁木齐县| 汝州市| 汉寿县| 晋宁县|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