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1)

從漢末大亂到隋代統一,歷時約40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分裂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思想自由活躍,各種學說同時并興,某些異端思想也得以流行。這是繼戰國“百家爭鳴”以后,我國歷史上又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興盛,道教的風行,有力地促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魯迅稱“曹丕的時代”是“文學的自覺時代”。隨著社會思想的變化,文學日益改變了它作為宣揚儒家政教工具的性質,而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表現作家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追求。由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帶來了文學的繁榮。這一時期文學繁榮的另一標志是文學集團的空前活躍。先后出現了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鄴下集團”,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包括陸機、左思在內的“二十四友”,包括沈約、謝朓在內的“竟陵八友”等。這些文學集團的出現促進了文學的興盛,造成一些新的文學現象的產生,促進了文學風格的多樣化。

“三曹”、“七子”并世而出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漢沛國譙(今亳州)人曹操組建青州兵,挾持漢獻帝,統一北方,社會有了比較安定的環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學修養,由于他們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學有了新的生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為中國詩歌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在當時建都的鄴城,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詩、賦、文創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詩歌,吸收了漢樂府民歌之長,情詞并茂,具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漢末的社會現實以及文人們的思想情操。

曹操

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是建安文學的領袖和杰出的代表。曹操現存詩歌20余首,文140余篇。此外,還撰有軍事著作《孫子略解》《兵書要略》《兵法接要》等。還精通書法、音樂、圍棋。

曹操詩歌的思想內容反映了時代的亂離和人民的疾苦,如《嵩里行》《苦寒行》等。這類詩歌以其反映現實的真實性和深刻性,被譽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曹操的詩歌也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與理想,抒寫自己的雄心壯志。如《步出夏門行》《短歌行》等。這類詩歌以政治家的氣度書寫了他的胸襟和抱負。

曹操的詩歌具有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與強烈的抒情性相結合的特點。也具有慷慨悲涼、古樸剛勁、沉郁雄渾的藝術風格。詩人的氣質中流露著王者的雄霸之氣。前人評論曹操“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沉雄俊爽,時露霸氣”;“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其詩豪邁縱橫,籠罩一世”,都恰當地概括了這一藝術風格。曹操詩歌的形式都是樂府,是學習漢樂府的結果,多是借樂府古題寫時事。其詩有四言、五言、雜言,四言詩在曹操的筆下又重放異彩,也帶動了五言詩的創作。曹操的散文大多是令、表、書、奏一類的實用文體,求實致用,不尚文采。具有清俊通脫、簡練明快的特點。

《短歌行》是曹操詩歌的代表作之一。此詩大約作于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以后,這次戰役曹操雖然遭到失敗,但他并沒有灰心,仍要繼續招賢納士,再圖進取,以期實現統一國家的雄心壯志。詩歌感嘆人生的短暫,時光的流逝,抒寫了渴望招納賢才的急切心情,以及統一天下的宏偉抱負。曹操唯才是舉的主張是一貫的,他曾多次下求賢令,廣羅人才。詩歌的主題與曹操平素的政治主張和對人才的認識是一致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深得《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之精髓,將慷慨悲涼之情,貫于純正質樸的語言之中?;蚪韫乓灾S,化而用之,或托物遣興,古為今用。詩歌意境深遠而優美,風格別致而多姿,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曹丕和曹植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詩歌委婉悱惻,多以愛情、傷感為題材。兩首《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其所著《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著作。

曹植是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流傳下來的詩賦文章共有100多篇。曹植的生平以曹丕即位分為前后兩期。前期曹植因聰明慧悟、才華橫溢,深得曹操的賞識和寵愛,幾被立為太子。但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終未能得立。前期貴公子的生活和地位,使他的人生中充滿著理想,后期受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的監控和壓制,一直處于被壓抑的苦悶之中,深感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最終抑郁而死。曹植創作以生平的前后期分為兩期。前期詩歌的主要內容是表現他的理想和抱負,充滿了豪壯的樂觀氣息和浪漫的情調,如《白馬篇》。同時也有表現他貴公子生活的詩篇,如《名都篇》《公宴》《斗雞》等。后期詩歌則大多是反映他內心痛苦,多為慷慨悲憤、哀怨惆悵之音。有抒發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憤懣的,如《贈白馬王彪》;有抒寫自己被壓抑而壯志難酬的苦悶的,如《雜詩》;有借思婦或棄婦題材來寓托自己的身世遭際,以抒發內心悲苦的,如《七哀詩》《雜詩》《美女篇》等;有借游仙題材幻想解脫的,如《游仙詩》《仙人篇》《遠游篇》等。

佳作賞析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栋遵R篇》

《白馬篇》是曹植前期詩歌的代表性作品,洋溢著少年意氣,充滿著樂觀向上的情調,也是他前期人格精神的寫照。本篇主要運用鋪敘描寫的方法,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不惜為國捐軀的青年英雄形象。詩歌的風格雄勁爽快,充溢著豪俠之氣和凌厲的氣勢。語言精工,辭采華茂,也有偶句的運用。

曹植的詩歌廣泛地吸納、融匯前代詩歌藝術,遠借《風》《騷》,近取漢樂府和《古詩十九首》,并形成了具有時代特點和鮮明個性特征的藝術風格。他的詩既有慷慨悲涼之剛健,也有委婉含蓄之柔美,是剛健與柔美的完美結合。鐘嶸《詩品》評價曹植詩歌說:“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彼窃姼枋飞系谝晃淮罅懽魑逖栽姷脑娙?,現存九十余首詩中,就有60多首五言詩,他的寫作完成了樂府民歌到文人詩的轉變,推動了文人五言詩的發展。

除了詩歌方面外,曹植在文、賦的創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散文以書表最佳,文采絢麗,抒情性很強,好用排偶、典故,駢儷成分較重,對駢體文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其賦詠物、抒情、敘事,各類小賦均有,有《洛神賦》《靜思賦》《懷親賦》等。其中《洛神賦》是其代表作。賦中通過夢幻境界的描寫,講述了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全篇詞采富麗,想象豐富奇特,描寫細膩,充滿了一種濃厚的神話夢幻色彩。

“建安七子”

在曹氏父子的影響下,文學創作蔚然成風,較為著名的是漢末建安時期七位文學家,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后人將其并稱“建安七子”。又因他們同居鄴中,多為鄴下文人集團的成員,故又稱“鄴中七子”。

七子中以王粲成就最高。他的《七哀詩》真實記錄了漢末軍閥混戰給人民帶來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登樓賦》抒發了客居荊州時的思鄉之情,希望世道太平,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干。其作品歷來為人們所傳誦。其他作家,如孔融長于奏議,體氣高妙,詞采飛揚。陳琳、阮瑀以書檄聞名,前者剛勁,后者曉暢。他們還有樂府詩名世,其中《飲馬長城窟行》和《駕出北郭門行》都是反映離亂的杰作。劉楨在當時詩名甚高,時人并稱曹(植)劉(楨),其代表作《贈從弟》。

建安七子的詩歌以五言為主。他們在創作上各有特色,但也具有一些共同的風格:內容上深刻地反映時代的亂離,藝術表現上悲涼慷慨,剛健有力,內容與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結合。后人因其創作風格集中體現了建安文學的時代風貌,稱之為“建安風骨”。

“竹林七賢”開一代風氣

魏晉之交,戰亂頻仍,世事紛擾,在這種大環境大背景下,中國的思想領域發生了一次大裂變,由此也形成了一個強勁的思想解放浪潮,隨之亦產出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群體,這個群體被人們稱之為“魏晉名士”。他們向往理想的社會,推崇高尚的人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深受儒學思想熏陶,卻鄙視功名,輕視名教;不少名士身居高位,權勢顯赫,卻否定權威,糞土富貴,崇尚自然,高揚自我。他們尚清談,喜服食,好飲酒,能文學,擅音律,風度高邁,氣概不凡,開一代風氣,顯一世風流。而“竹林七賢”則是這個群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魏晉名士

魏晉之交,戰亂頻仍,世事紛擾,在這種大環境大背景下,中國的思想領域發生了一次大裂變,由此也形成了一個強勁的思想解放浪潮,隨之亦產出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群體,這個群體被人們稱之為“魏晉名士”。

魏晉名士們生于亂世,卻向往理想的社會,推崇高尚的人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深受儒學思想熏陶,卻鄙視功名,輕視名教;不少名士身居高位,權勢顯赫,卻否定權威,糞土富貴,崇尚自然,高揚自我。他們尚清談,喜服食,好飲酒,能文學,擅音律,風度高邁,氣概不凡,開一代風氣,顯一世風流。而“竹林七賢”則是這個群體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竹林七賢”常集于山陽竹林之下,肆意酣暢。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態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山濤、王戎等則是先后投靠司馬氏,歷任高官,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心腹。在文章創作上,以阮籍、嵇康為代表。

阮籍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少時就博覽群書,對《老子》和《莊子》尤為喜愛,所以崇尚自然;他對曹魏末年的政治腐敗深感不滿,對名教道德禮俗更為不屑,史載他會“青白眼”,對禮俗之士就以白眼視之,對同道之人才以青眼相看。阮籍為人狂放不羈,任情自適,整日以酒為友,昏昏沉沉,但在消極避世下面掩藏的是他在黑暗的社會政治中無法施展的才華和雄心,在乖張的行為背面藏著的是無法宣泄的對社會對人生不滿的苦悶心情。

阮籍的《詠懷》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組詩。其中有些詩反映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種種醉態、狂態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有些詩表現了詩人害怕政治風險,希冀避世遠禍的思想面貌;有些詩借古諷今,寄托了對時政的抨擊或感慨,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切;還有些詩嘲諷了矯揉造作的虛偽的禮法之士??偟膩碚f,阮籍的《詠懷》詩以“憂思獨傷心”為主要基調,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在藝術上多采用比興、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辭賦和散文。今存散文9篇,其中最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文章借著給“大人先生”立傳的機會,激烈地抨擊了統治階級的“禮法”制度,宣泄了內心的積郁,寄托了自己不與物交、神游自得的意趣。

嵇康

嵇康是天生奇才,可以無師自通。由于他少年喪父,少有人對他進行管教,所以形成了倨傲狂放的性格。他和阮籍一樣對社會現實充滿了不滿,可是采取的方式卻迥然不同;阮籍只是一味地消極避禍,但是言語非常謹慎,嵇康則公開對抗,直言不諱,出言不遜。后來阮籍為保全自己不得已入仕為官,而嵇康卻毫不妥協,終究招來殺身之禍。《晉書》中記載了他行刑那一天的情形:嵇康看看日頭,覺得時間還早,就和監斬官要了一張琴,神態自若地彈了一曲《廣陵散》,并說道:“從前袁孝尼要向我學這曲《廣陵散》,我沒有教他,可嘆《廣陵散》就此絕傳了!”以此嵇康超邁的性格可見一斑。

嵇康散文的代表作是《與山巨源絕交書》。山巨源就是山濤,阮籍入仕后他也去做官了,并且在升遷之后還推薦嵇康來頂替自己原來的職位。所以嵇康就作此書,表達自己決不屈節妥協的態度,更多的是借此抒發自己憤世嫉俗的情懷以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見解。

嵇康的詩歌今存60余首,內容上主要表現其“輕世肆志”的人生態度,形式上多受《詩經》影響,以四言為主,其代表作為《贈秀才入軍》18首和《幽憤詩》。風格峻切,詩如其人。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題材

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志著古樸的詩歌所能達到的高度,同時他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并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的題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翁牛特旗| 始兴县| 德化县| 乐业县| 邢台市| 齐河县| 普兰县| 时尚| 东明县| 靖安县| 邵阳县| 普陀区| 小金县| 兴城市| 东港市| 镇江市| 望江县| 双峰县| 个旧市| 卓尼县| 洛南县| 琼中| 贺州市| 定远县| 南投市| 八宿县| 宜州市| 西华县| 曲阜市| 即墨市| 襄汾县| 富锦市| 马关县| 正蓝旗| 襄垣县| 新化县| 探索| 三门县| 乌鲁木齐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