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使用手冊(男人版)
- 廉勇
- 727字
- 2019-01-03 12:02:13
男性健康觀點誤區
◎ 吃得好=營養好
這是相當一部分人存在的錯誤觀念,他們簡單地將餐桌上日益豐盛的食物等同于營養,等同于健康。
人們的飲食結構里,天天雞、鴨、魚、肉、山珍海味,而缺少蔬菜、谷類等食物。事實上,這些富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在飲食比例中過大,往往成為現代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元兇。
1996年1月,美國農業部頒布了飲食金字塔(適用2歲以上所有群體),多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少吃雞、鴨、魚、肉、蛋,少吃油、甜、咸食物。根據這一科學飲食指南,我們應該重新搭配食物,更好地安排飲食,這樣才能真正獲得營養。
◎ 預防<治療
很多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等有了病再去醫院治療。其實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可以預防的,多了解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從生活、飲食等方面進行科學預防,這遠比患病后去醫院治療要有益得多。而平時疏于預防疾病的人,往往在生活方式上埋下日后生病的禍根,以致有些疾病被發現時已經無法治愈了。比如:腦血栓、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糖尿病、腫瘤、癌癥等。
◎ 沒有病=健康
沒有病(通常是人們自己沒有感覺到疾病的癥狀)就是健康,這是認識上的一大誤區。
許多疾病不一定有癥狀,以中老年人最為常見的高血壓病為例,約有半數的患者沒有癥狀,如果不進行醫學檢查的話,患者可能意識不到體內疾病的存在,從而造成嚴重后果,這些無癥狀高血壓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就會并發中風、心肌梗死等更危險的疾病。
由此可見,無病不等于健康。
傳統的健康觀點認定的某些身無病殘,飲食、起居、工作、學習尚屬正常的人,如果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如猜忌、憂郁、悲觀、孤僻等,均屬非健康狀態。特別是某些心腦血管疾病及腫瘤、麻風、性病、艾滋病等潛伏期較長的疾病,在發病前無明顯癥狀,對這些人更要警惕“無病”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