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使用手冊(男人版)
- 廉勇
- 1369字
- 2019-01-03 12:02:23
食管:食物的通道
食管為消化管最狹窄的部分,是前后扁窄的長管狀器官。它上端與咽部相連,下端與胃相接,全長約25厘米,大部分在胸腔內。食管各部位的口徑大小不一,有3個狹窄處:第一狹窄在食管起始部,距門牙約15厘米;第二狹窄在與左支氣管交叉處,距門牙約25厘米;第三狹窄在膈肌食管裂孔處,距門牙約38厘米。這些狹窄處是較大的異物容易停滯和癌腫的好發部位。
食管的管壁是富有彈性的組織,由黏膜上皮質、黏膜下皮質和肌肉層組成,通過柔軟、有彈性的食管肌肉的蠕動收縮,將食團送入胃內。食管腔最里面的一層是黏膜上皮層,既薄又軟,它直接同食物接觸,因此很容易受到食物的多種刺激。例如過于熱燙、過于粗糙的食物在通過食管、接觸黏膜上皮時,會燙傷或擦傷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病變。但黏膜上皮會很快地增生來修復已破潰發炎的黏膜上皮。

食管的結構
如果經常反復使黏膜上皮受到這種不良的刺激時,黏膜上皮就會在反復增生、頻繁修復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在形態、功能方面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而這些不正常的細胞積累多了,就會向壞的方向發展,逐漸發生惡性變化,不斷地擴展和增殖,在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出現突出、增生、破潰、出血。在黏膜上皮癌變不斷發生過程中,癌組織在擴大,逐漸向食管壁中間發展,人們在吞咽食物過程中會發生漸進性吞咽困難。即當初在吞咽食物時感到有阻塞感,咽不下,需用力或用水沖下;然后在吃半流質食物時也有明顯的吞咽困難;在食管癌晚期時,癌組織幾乎堵塞了食管腔,連咽一口水也相當困難。
◎ 常見健康問題
返流性食管炎
返流性食管炎是消化液返流腐蝕食管黏膜上皮而發生的消化性炎癥,俗稱燒心,因為正常情況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當返流入食管時灼燒或刺激食管而產生“燒心感”。常常發生于飯后,因為食管括約肌張力減弱或胃內壓力高于食管而引起。
◆ 病因
胃炎、潰瘍病及各種原因的幽門梗阻。
● 裂孔疝。
● 先天性食管下端括約肌發育不良等先天畸形。
● 醫源性病因,如胃大部切除術等。
● 食管下端括約肌關閉不全、食管靜脈曲張、嚴重燒傷等。
◆ 防治
● 減小腹腔壓力,少食多餐而不一餐多食。避免辛酸食物、煙酒及高脂肪油膩食品。
● 飯中、飯后保持坐立。避免餐后平臥,睡前禁食。
● 情緒平穩,忌煙、酒、咖啡。
● 喝飲料,將返流至食管的食物沖走。
● 應用制酸藥,中和胃內的酸性物。
● 應用抗組胺藥,如質子泵抑制劑,來減少胃酸分泌,緩解上腹部燒灼痛。
● 如果返流是因為食管裂孔疝,應考慮手術。
◎ 保健和護理
食管是人體內的一條重要通道,它擔負著輸送食物、水分、飲料及大多數藥物的重要任務,從不懈怠,總是在承上(上連口腔)啟下(下接胃)、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食管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據粗略計算,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多噸食物、飲料,通過這約38厘米的管道進入胃中。如果用汽車來裝載的話,8噸的解放牌卡車要裝滿3輛!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一定要呵護好食管。
● 吃飯時當心魚刺、雞骨,因其輕者可刺傷食管,重者可穿通食管引起縱隔炎癥,甚至扎入鄰近的大血管、氣管。
● 細嚼慢咽少摩擦。如果吃東西時狼吞虎咽,那么食管難免會受到損傷。
● 戒煙酒、慎用藥,以免損傷食管。
● 盡量吃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少食用鹽腌菜,因為鹽腌菜含有致癌物。
● 避免重大精神刺激和體力過勞。
●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缺鐵性貧血、病毒感染、口腔疾病等,有利于減少食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