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歷史(世界卷)
- 翟文明
- 2756字
- 2019-01-03 12:11:13
用人頭壘起的霸主寶座
歷史證明,實力強大起來的大國,其野心也會隨之一起膨脹。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們,最擅長的就是依據自己國家的實力和別人爭奪利益。有人想做全世界人類的霸主,有人想坐鎮一方;有人想把世界作為自己的市場,有人想占據一個交通要塞;有人想和別人分得一杯利益之羹,另一些人垂涎于別人手中的肥肉……這些為了爭奪霸權——世界的或地區——的國家之間的各種矛盾日益尖銳,沖突越演越烈,解決的辦法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戰爭。戰爭的結果,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霸主。
在人類文明誕生的開始,霸主們就一個個粉墨登場了。那些在世界歷史上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帝國,已經成功地圓了它們稱霸世界的美夢——雖然這段時間一般來說并不長久。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那些野心勃勃的統治者們越來越意識到,要成為世界霸主實在太難,大英帝國的國王、第三帝國希特勒等——它們把目光轉向于某一個地方和某一方面的利益,并開始努力將之據為己有。這樣,就誕生了新的區域性的霸主。不過,像所有的產生霸主的方式一樣,戰爭,仍然是它們的主要選擇——自然,戰爭帶來的災難不在它們考慮范圍之內。
在公元前3~前2世紀的時候,地中海地區的古羅馬與迦太基王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爭奪地中海霸權的戰爭,史稱布匿戰爭。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的適當的戰術幫助它們暫時戰勝了迦太基,并趁機占領了迦太基幾塊土地。為了挽回敗局,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將軍漢尼拔率領9萬名步兵、1.2萬名騎兵和37頭戰象開始了對意大利的遠征。不幸的是,當漢尼拔終于越過阿爾卑斯山的時候,他的部隊只剩下了2萬名步兵、6000名騎兵和1頭戰象。但是他的突然降臨使得羅馬人大驚,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在特拉西梅諾湖畔,漢尼拔軍隊和羅馬激戰,殺死羅馬1.5萬人,俘虜幾千人。在奧費達斯河岸的坎尼地區,迦太基消滅了7萬羅馬人,而自己只損失了5700人。這就是著名的坎尼之戰。但是在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和羅馬在扎馬城附近進行決戰,羅馬年輕的統帥西庇阿擊潰了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斬殺對方2萬人。這次戰役使迦太基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羅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半個世紀以后,羅馬害怕迦太基會復興,于是進犯迦太基,挑起了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羅馬攻破。迦太基戰死者達8.5萬人,城市被夷為平地。大火燃燒了16天,殘存的5萬人被賣為奴隸。迦太基從此在歷史上消失了。

坎尼之戰
在坎尼之戰中,漢尼拔曾動用大象作戰。
無論是羅馬還是迦太基取得了最后的勝利,都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它們的勝利是由人頭堆積起來的。無數的軍人在敵人的刀劍下喪失自己的生命,無數的家庭失去自己的親人。不過,這些霸主們并不關心。亞歷山大的一句話正好說出了這些爭霸者的需要的是什么。當他在推羅屠城的時候,他的部下勸阻這樣野蠻的行為,亞歷山大執意要兌現出征前對士兵們的許諾:“把戰爭帶到亞洲,把黃金和財富帶回希臘。”既然勝利者能夠擁有這種好處,那么爭霸的血腥似乎也就無關緊要了。
在布匿戰爭之后還有過無數的爭霸戰爭。不僅是那些年代久遠的國家之間為了爭霸而戰,在歐洲中世紀,戰爭也給本來就生活在貧苦中的人們帶來沉重的負擔。英國和法國在1337~1453年進行了一場超過百年的戰爭。這場為了爭奪王位和領土的曠日持久的戰爭,給兩國的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騎士的尸體堆滿了戰場,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遭受戰爭破壞的法國,人口比戰前減少了1/3,許多原本繁華的城市變成了廢墟。
19世紀中葉,俄國和土耳其、英國、法國聯軍在克里米亞半島進行的克里米亞戰爭可以算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爭霸戰爭之一了。在這場戰爭中,俄軍損失了52.2萬人,耗資8億盧布,使財政陷入崩潰狀態。聯軍方面也損失巨大,土軍損失40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2.2萬人。這次戰爭使得沙皇俄國從歐洲大陸的霸主寶座上跌落下來,迫使俄國將擴張的重點轉向了亞洲。
爭霸并不僅僅局限在陸地上,海上霸權也是強國們爭奪的對象。16世紀,軍事殖民帝國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它建立了一只海上艦隊,號稱“無敵艦隊”。但是與此同時,迅速發展起來的英國海軍的勢力也不可小覷,并且不斷向外擴張,觸犯了西班牙的利益。1588年7~8月,英國和西班牙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海上決戰。戰爭的結果是英國海軍大獲全勝,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西班牙在后起的英國面前俯首稱臣,“無敵艦隊”的130艘戰艦、8000名水手和1.9萬名士兵最后只剩下一半倉皇逃回西班牙。取得了海上霸權的英國海軍在后來的3次英荷戰爭中繼續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大大削弱了荷蘭海軍的實力,致使荷蘭在經濟、貿易、海運方面的實力大大下降,從而淪為歐洲二流國家。
爭奪霸權的戰爭并不全部在交戰雙方的土地上進行,有時候那些被爭奪的土地——第三國變成了戰場,爭霸給這些國家的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1494~1559年,歐洲強國法國和西班牙為了爭奪對亞平寧半島的霸權,在意大利領土上進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意大利戰爭。慘烈的戰爭對交戰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損失更大的是意大利。戰爭雙方簽訂的和約規定,意大利大部分領土并入哈布斯堡王朝,使得意大利人仍然必須面對分裂之痛。意大利遭到戰爭蹂躪后,其政治局面更加混亂,經濟益加凋敝,而且喪失了文藝復興的領導地位,結束了它的“黃金時代”。

畫中描繪了1588年侵入英國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在英國艦隊的炮火轟擊下慌張撤退的情景。
1904~1905年間,日本與沙皇俄國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史稱日俄戰爭。當這場歷時1年零3個月的戰爭以俄國的慘敗而告結束的時候,俄國在這場戰爭中一共死去了12萬人,物資消耗達26億多盧布。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在戰爭中宣布中立,使得中國東北人民蒙受了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無數的工廠和房屋被炸毀,戰爭帶來的饑荒使得流離失所的難民達幾十萬人。日俄雙方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許多人慘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做“間諜”,慘遭殺害。
“城頭變幻大王旗”,各個霸主依靠戰爭取得自己的寶座之后,來不及撫慰在戰爭中死去的那些亡魂,就馬上準備開始另一場保衛霸主寶座的戰爭。對那些爭霸的國家而言,人的生命已經無足輕重,勝負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延伸閱讀】
荷蘭——曾經的殖民霸主
荷蘭在16世紀前一直處于分裂狀態,16世紀初則受到西班牙的統治。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城市的代表在海牙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1588年,7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到17世紀中葉,荷蘭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萬個分支機構,貿易額占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