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歷史(世界卷)
- 翟文明
- 2774字
- 2019-01-03 12:11:13
流血漂杵的征服戰(zhàn)
在世界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許多輝煌一時的大帝國,如波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帝國是對領土非常遼闊,統(tǒng)治或支配民族眾多,擁有極大的國際影響力的強大國家的通稱。雖然我們對帝國一詞并沒有非常精準的科學定義,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赫赫有名的大帝國無一不是通對外的軍事擴張建立起來的。由于年代久遠和當時統(tǒng)計的不重視,帝國征服戰(zhàn)爭的軍隊數(shù)字、死傷人數(shù)除了在部分戰(zhàn)爭中有所記載之外,大部分的數(shù)字都法確定。但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事實,那就是作為兵器戰(zhàn)爭的古代戰(zhàn)爭,無疑都是建立在鮮血和尸骨上面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如今,我們只能憑我們的想象,去追憶戰(zhàn)爭的慘烈,去哀悼那些在征服戰(zhàn)爭中死去的人們了。

亞述王那西爾帕二世立像
開始于亞述那西爾帕二世統(tǒng)治時期(公元前883~前859年)的亞述帝國征服戰(zhàn)爭以野蠻和殘暴而聞名于世。從亞述國王們的年代記中可以看出來亞述軍隊所到之處,城鎮(zhèn)被毀為廢墟,財富被掠奪軍民被殺戮或擄走,大片土地荒蕪,許多地方人口銳減。亞述那西爾帕二世的銘文中得意地說:“我將敵人的尸體堆滿了山谷,直達頂峰;我砍掉他們的首級,用之裝飾城墻;我將他們的房屋焚毀。我在城門前建了一座墻,并包上一層從反叛首領身上剝下來的皮;把一些人活著砌進墻里,另一些人則沿墻活著插進尖木樁……”而在毀滅了古都巴比倫的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的年代記里記載,他占領和毀滅了75座城市,并掠走了其中的人和財物。薩爾貢二世(公元前722~前705年在位)在位第一年遠征薩馬利亞時,俘虜了將近3萬人;在鎮(zhèn)壓兩河流域南部的一次起義時,把20萬人及大批財富帶回亞述;在鎮(zhèn)壓敘利亞的起義時,又把20萬人及大批財富帶回亞述。
波斯帝國是古代世界第一個通過征服戰(zhàn)爭而建立起來的、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這是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及其后代執(zhí)行征服政策的結(jié)果,同時也是用敵人和波斯軍隊的人頭堆起來的結(jié)果。在征服希臘的時候,公元前480年春末,薛西斯和他率領的軍隊用了七天七夜的時間,才全部通過達達尼爾海峽用船搭成的浮橋。他的軍隊過于龐大,其中海軍總數(shù)近10萬人、步兵人數(shù)30萬人、騎兵2萬,這些數(shù)字遠超過希臘的軍隊。但是,結(jié)果卻大大出乎薛西斯所料。帝國的海軍敗于薩拉米斯,陸軍敗于普拉蒂亞,帝國在愛琴海上米卡爾角的戰(zhàn)船被希臘人焚毀。在這場戰(zhàn)爭中,波斯陸軍逃出性命的不超過3000人。也就是說,曾經(jīng)驍勇善戰(zhàn)的波斯軍隊中的大多數(shù)都成了白骨。
世界古代大帝國的另一個驚人的巧合是,與被它們征服的民族相比,它們僅僅是占了軍事上的優(yōu)勢,但文明程度相比而言都是落后的——這也意味著戰(zhàn)爭中殺戮的極端殘酷性。代波斯帝國而起的馬其頓王國的建立者們在文明發(fā)展的道路上,比南部的希臘人遲了一大步,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們的征服戰(zhàn)爭。在腓力二世在位期間,他已經(jīng)對國家的政治和軍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從而使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為后來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腓力很快征服了周邊的許多國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希臘諸城邦和馬其頓建立希臘聯(lián)盟,以反對共同的敵人波斯帝國。這實際上使希臘落入了馬其頓的控制之下。
亞歷山大在繼承腓力的王位的時候只有20歲,但是他已經(jīng)完全能夠勝任征服者的職責。他很快夷平了在腓力去世后帶頭起義的底比斯,并將城里的居民變成了奴隸。在平定了各地的騷亂和起義之后,他的目標指向了波斯帝國。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帶著3.5萬名騎士和步兵東侵。當英勇的亞歷山大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遭遇的時候,后者怯陣逃脫,16萬波斯軍隊在馬其頓軍隊面前全線潰敗。

這是一幅表現(xiàn)不戴頭盔的亞歷山大大帝追擊大流士的圖畫。
亞歷山大在腓尼基的推羅遇到了出師以來最大的抵抗。他用了7個月的時間,終于將其攻占。隨后亞歷山大在城內(nèi)進行了極為殘暴的大屠殺,有8000人被殺死,3萬多人被賣為奴隸,令人發(fā)指的血腥恐怖連許多馬其頓人都感到不寒而栗。在離開時,他下令徹底焚毀這座城市。公元前331年夏天,亞歷山大的軍隊在尼尼微附近和波斯軍隊進行決戰(zhàn)。亞歷山大的軍隊包括4萬步兵和7000名騎兵,這在大流士三世面前可謂區(qū)區(qū)小數(shù)——后者的軍隊有數(shù)十萬步兵和4萬名騎兵。但是最后,亞歷山大采取了令人生畏的突襲戰(zhàn)術,結(jié)果,大流士三世又一次在亞歷山大面前第一個扭轉(zhuǎn)馬頭溜之大吉,然后被亞歷山大追了50多公里。最后,大流士三世的整個波斯大軍,只剩下3000名騎兵和6000名步兵跟隨他進入米底首府埃克巴坦那,其余的要么被殺,要么變成了馬其頓軍隊的俘虜。
公元前330年夏天,亞歷山大徹底征服了波斯帝國,成了“波斯帝國之王”“亞洲之王”“王中之王”。之后,亞歷山大又遠征中亞、南亞。他短短的33年的生命有12年是在東征西戰(zhàn)中度過。經(jīng)過大規(guī)模的流血漂杵的軍事遠征,亞歷山大最后在遼闊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這個大帝國的版圖,西起希臘、東至印度河流域、南至尼羅河、北抵多瑙河。亞歷山大和他的帝國的輝煌和勝利,是用踐踏和涂炭生靈換來的,也是其導演的戰(zhàn)爭和災難悲劇。
在波斯帝國、馬其頓王國之后,亞歐大陸上還先后出現(xiàn)了像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疆域遼闊的帝國,通過對其他民族的侵略和征服,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其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通過征戰(zhàn),在蘇萊曼一世時達到極盛,帝國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里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蘇丹。而成吉思汗及其后繼者則在50多年的時間里,以總數(shù)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后滅亡世界上40多個國家,征服了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shù)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達6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wěn)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公里,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公里。
這些國家的統(tǒng)治者為了達到征服世界的目的而進行的征服戰(zhàn)爭,給被征服的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zhàn)爭的鐵蹄所至,房屋變成廢墟、百姓慘遭殺戮、生產(chǎn)力遭到嚴重破壞、文明被野蠻所踐踏。而這些通過軍事征服的帝國,好像被那些在戰(zhàn)爭中喪失生命的人們的亡靈詛咒了一樣,在達到它們的頂峰之后,一個個都風雨飄搖,難以維持它們的統(tǒng)治,最后終于消失于歷史的硝煙之中。
【延伸閱讀】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公元632~1258年)是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領導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島創(chuàng)立了這個政教合一的哈里發(fā)國家。到公元8世紀中葉,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帝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麥加—麥地那,倭馬亞王朝時移至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時又遷至巴格達。公元8~9世紀為帝國極盛時期,阿拉伯商人足跡遍及世界廣大地區(qū),在繼承發(fā)展古代文明、溝通東西方文化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后因民族矛盾和內(nèi)部分裂等原因,阿拉伯逐漸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1258年,蒙古人入侵,阿拉伯帝國滅亡,被并入蒙古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