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致廣洽法師

(一九三一年九月,上海)

廣洽大師慈鑒:

前上明信,想達慈覽。本擬即往廈門,茲因上海友人勸阻(因時局不寧),暫緩動身。以后有他處寄與弘一之信函及書籍等送至尊處者,乞暫為收貯。俟明年春夏之際(或遲至下半年)至寧波時,再當奉復,覓便轉寄可也。種種費神,感謝無盡。性愿老法師處,乞代致意。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一九三一年十月廿一日,慈溪)

廣洽法師:

前呈信片,想達慧覽。今歲擬即在金仙寺過冬,俟明年覓得同伴,當偕來閩南。因行李繁重,一人乘搭輪船,上下殊困難也。前有僧眾發起律學院,欲令音任講解。音自顧難以勝任,而彼內部亦有意見,故已決定停辦矣。前托性愿法師轉奉上《華嚴經集聯》一冊,想已收到。謹達,順頌

法安

音和南

十月廿一日

(一九三一年舊十一月十三日,慈溪)

廣洽大師慈鑒:

昨奉惠書,及轉寄信件等,感謝無盡!前月欲往廈門,雖值阻緣,但其后即返五磊寺。遂由友人幫助,言說調停,即將律學院事完全取消。以后音之身體,可以自由無礙,誠幸事也。爾后往廈之期,尚未能定。俟有因緣,即當與人偕往,親近法座也。謹復,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舊十一月十三日

(一九三二年三月十四日,慈溪)

廣洽法師慈鑒:

惠書,欣慰無已。承詢所需,至用感謝!將來如需用時,當以奉聞。音本擬在此過夏,乃昨夕忽有友人來此,諄諄約往遠方一游。義不容辭,擬于明晨動身。大約至遲于中秋前返法界寺。料理一切。然后再動身往廈門,親近法座也。

上海佛學書局(在北火車站寶山路口),已印音所書寫之《地藏經見聞利益品》一冊。《地藏經》(地神護法品、囑累人天品)橫披二張(已出版)。尚有已付印(尚未出版)音所書寫之佛經數種,及將付印之數種并對聯等,大約兩三個月內可以印齊。書局于每種僅贈音十份,不敷分贈諸友人。倘仁者及他緇素諸德,愿得拙書石印各種佛經對聯(內有一種系珂羅版),乞直接向佛學書局請購可也。彼處非謀利,故定價甚廉。附以奉聞。瀕行匆忙,草草復此。順叩

法安

演音頂禮

三月十四日

如晤性愿老法師時,亦乞代達此意。

覺斌諸大師前,均乞代為問安。

(一九三二年舊十月十八日,溫州)

廣洽法師慈鑒:

前寄函,想已收到。音自十四日夜聞,患痢疾,至今未愈。倘近日可以痊愈,即搭次班新鎰利輪船往廈。倘一時未能痊愈復元者,則更須延期也。所帶行李不多,乞座下勿至碼頭迎接。因病猶未痊,動身之日難確定也。知勞遠念,謹以奉聞。順頌

法安

演音和南

舊十月十八日

當家大師,均此致候。

(一九三三年,泉州)

廣洽法師道鑒:

《續藏經》三包,乞為寄還溫州。每包貼郵票二角三分,系單掛號。重量已秤,每包七冊,能符郵章。

溫州地址:溫州大南門外慶福寺,寂山老和尚、因弘法師同收

演音寄

又余所藏圖章,前年已允許贈與鎮海印西法師。彼倘索取,酌以分贈可也。附陳。

(一九三三年二月,廈門)

普潤法師慈鑒:

前音在妙釋寺居住之房內幾上,尚存有佛書,及床頂上種種書物等,乞皆檢出,俟仁者移居時,一齊帶下。幾上有大本宣紙精印《地藏經》—冊,敬贈仁者。鎖門用小洋鎖一把,亦乞帶下。費神,至感。順頌

法安

演音疏

外包經用紙一束,附呈。

(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日,泉州)

普潤法師道鑒:

承惠施夏衣、食物、郵券、名香等,悉收到,敬謝。茲寄上《華嚴二地章》二包,乞檢受。聞仁等在廈募請《宋藏經》,諸事順利,至用欣慰。謹復,順頌

法喜

演音和南

六月二十日

瑞金法師乞代致候。

前存萬壽巖書架中《華嚴經綱要》四套(外有紙包),乞于尊駕來泉時帶下為感。

(一九三三年底,晉江)

廣洽法師道鑒:

年終二十七日,曾交工人信一件,付安海郵局。本擬掛號,彼不允許,故僅貼郵票五分,未知已收到否?信內所述者,懇為惠施三物:

一、綠豆一大口袋(做稀飯用)。

二、石炭酸一瓶。

三、血清藥水(系內服者)一打,計十二瓶。

因此次生外瘡,血已污濁不清。故今全身常癢,又生小瘡甚多。故必須多服血清藥水,令血清潔,自然諸病自愈矣。但不知血清藥水(內服者)以何種為最好?乞為請問陳天恩。

演音

(一九三五年正月六日,廈門)

廣洽法師道鑒:

飲食如常,精神日旺,但外癥等須漸漸而愈,未可著忙也。醫士或其他有名之西醫,精為選擇。乞先購十二瓶帶下至感。是瘡甚輕,現已漸愈,乞勿念!

惠安講經之信,至今未收到。未知尊處已寄與福埔站否?近已托人到惠安詢問。倘必欲講(《地藏經》)者,惟有懇求瑞今法師代往。俟消息確定后,即托傳貫師之父親廣謙師到廈門,迎陪瑞今法師同往,乞先為致意。若不講者,即不來也。順頌

法安

演音啟

正月六日

(一九三五年正月初八日,廈門)

廣洽法師道鑒:

瑞今、曦二法師來,攜到文物,已收到,感謝無盡。仁者不甚康健,可以緩來(不久即立春)。以后有藥水等,托他人帶來可也。近向日本請經甚多,共計七八百冊,寄至南普陀寺弘一收。乞仁者費神代領。但書太多,恐海關留難,乞托郵局黃居士為之設法何如?又上海不久匯洋四十元至尊處,轉交余收,亦乞代領。圖章一方,托瑞今法師面交,以備領書領款時用。以后有他處寄與之信件,皆乞仁者一一拆閱(恐內有匯票,又恐有他要事也)。謹陳,不宣。

演音啟

正月初八日

附一函致夏居士,乞為掛號寄去,至感。

(一九三五年正月,廈門)

廣洽法師:

仁者下次來時,乞將南普陀功德樓上之大油布帶下(即是曬在樓上者)。此達。

演音上

(一九三五年春,泉州)

廣洽法師道鑒:

前存南普陀后山書架有《圣德大觀》《寒笳集》,乞檢出若干冊,交便人先帶至泉州為感!附二紙,乞交本妙法師。不宣。

演音疏

初四夕

(一九三五年舊五月十日,惠安)

普潤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靈感錄》題字已寄去。《九華示跡圖》,大約可以寄二十冊來。乞以十冊存仁者處,隨意贈人。所余十冊之中,其五冊,依前寫之人名送去。尚有五冊,乞檢出一冊,贈與轉法老和尚(由瑞澄師轉交)。其余四冊之中,乞先付郵局寄下二冊。余有二冊仍存尊處,俟他時帶來可也。付郵寄地址:本省惠安縣東門外黃坑鋪港仔街回春號藥店劉清輝居士轉交凈峰寺弘一收。劉居士為菜友,甚可靠也。但距寺八里余,須俟香客帶來耳。

近來身體康健,乞勿念。

演音啟

舊五月十日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一日,惠安)

普潤法師:

近來惠邑多風,地瓜稍有損失。無有水災也。夏季山中不熱,蚊蟻亦少。余居凈峰,每日標點研究《南山律》約六七小時。精神尚好,無有疾病。足慰慈念。謹上。

演音啟承寄《九華示跡圖》,不久即可收到。預以奉復。附白。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一日,惠安)

普潤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講稿奉上,乞贈陳丹初居士。

瑞今法師,乞為致候,不一。

音疏

七月十一日

(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三日,惠安)

廣洽法師道鑒:

前上信片,想已收到。今午奉惠書,具悉一一。居凈峰,眠食甚安。八月底仁者來惠安時,乞將南普陀后山大書架中,所藏《行事鈔》六冊(書旁標題紅字者)、《羯磨疏》六冊、《含注戒本疏》六冊(共計十八冊)帶下。附奉上明信片一紙,乞為轉寄。將來徐居士寄《南山律要》全部來時,乞為存置后山書架中,無須帶來也。近研習律學甚忙,未能書寫《地藏經》。(衰老日甚,未能往滬。)自明年正月元旦始,編輯《南山律在家備覽》(有廣略二種)約一年編竟。(以上之意,便中乞告沈、李二居士。)順頌

法安

音啟

七月十三剃度日

(一九三五年七月,惠安)

普潤法師慧鑒:

惠函及經二冊,悉收到。附一紙,乞轉交王正邦居士,并乞彼為講解《觀經》發起因緣。(并說明求生西方者,非只一人求快樂,應發愿,愿一切眾生悉皆離苦得樂,往生西方,云云。)名師韋者,即師法韋提希求生西方之迫切也。韋提希當日,亦因家庭多故,生厭離心,而求往生,與今正同也。仁者值橫難而無大損傷,是因平日戒行堅固,常有善神護衛,故能轉危為安,至用欣佩!凈峰寺道風日隆,住出家人五人,皆持不非時食戒。午后,廚灶不再舉火(炊飯之事,亦出家人自任之。)余自前日始,講《戒本疏行宗記》。身體甚健(左臂已漸痊愈),乞勿念。不宣。

一音啟

(一九三五年九月廿五日,惠安)

普潤法師道鑒:

前函想已收到。余約于十月初十日以前到草庵,乞仁者于初十后惠臨。前所托攜帶羅甸紙及《金剛經》(南普陀后山大書架中上層所藏之梵本)乞帶至草庵。余于今冬擬書寫此經,以贈與仁者為紀念也。應依敦煌本寫,或依普通流通本寫,乞仁者詳酌之。謹達,順頌

法安

演音謹啟

九月廿五日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廿九日,晉江)

普潤法師道鑒;

居草庵,甚安。已講《梵網經》一卷。自明日始,講《藥師經》。

前存萬壽巖書架中各種書籍、紙件(大張宣紙二包)、信函、香等,皆乞檢出包好,托人帶至泉州。其外,如缽、硯、爐諸器具,皆仍存萬壽巖可也。王、高諸居士,皆乞代為致候。謹陳。順頌

法安

演音

十一月廿九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四日,晉江)

廣洽法師道鑒:

此次往惠安弘法,諸事順利,圓滿成就。昨日到草庵。大約于本月十五日以前,惠安科山寺有掛號信寄與仁者轉交朽人。務乞仁者俟收到此信后,再來草庵。因此信甚要緊也。(內述明年正月講經大會之日期。但余體弱,不能作長期之講演,擬請性老人代往。)

余俟面談,謹達,不宣。

演音啟

十二月四日

(一九三五年,惠安)

廣洽法師道鑒:

送上信一封,書一包,皆乞掛號寄去。費神,至感。

演音啟

(一九三五年,惠安)

廣洽法師:

《佛教大辭匯》六冊,《佛教大辭典》一冊,乞于暇時送下。請往他處之信,勿送來;有請托不合宜之事者,勿送來。

演音上

(一九三六年夏,鼓浪嶼)

廣洽法師道鑒:

曩承枉談,諸荷慈念,感謝無盡。近詳細思維,擬先偕仁者同往泉州一次,到彼觀察情形,現在且勿決定也。倘仁者病愈,乞于下午到日光巖一宿,次晨即可偕往也。不宣。

音啟

(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八日,鼓浪嶼)

普潤法師:

前函想已收到。茲寄上致李圓凈居士一紙,致李鴻梁居士二紙(彼寓紹興省立第五中學),致鼓山一片,乞仁者閱畢,代為寄出。鼓山所托抄寫《梵網·賢首疏》圈點及封面后之題字,又《盜戒科表》等。乞仁者費神代為設法,由仁者及諸友人任之。他日抄畢,并乞寄去為感。(不久彼處將《賢首疏》二冊寄至尊處。)謹懇,不宣。

演音啟

七月十八日

(一九三六年九月一日,鼓浪嶼)

廣洽法師道鑒:

尊恙想已痊愈,甚念。高文顯居士現在編輯書籍,宜居幽靜之處。鄙意擬請彼移住功德樓上(韋馱殿旁),既可用功,亦可為余守護書物。乞仁者向南普陀執事者言之,以為余守護存彼書物之名義,請文顯移居功德樓上,當可獲允許也。乞酌之。謹陳,不宣。

九月一日為靈芝律師涅槃日

附一紙,乞交高居士。又郁居士托代訂《佛教公論》一份,乞仁者代付大洋一元交訂,住址附呈。訂單乞直接寄與郁居士。此費,俟他日晤時奉還也。

演音啟

(一九三六年九月望日,鼓浪嶼)

廣洽法師、勝進居士同覽:

《清涼歌集》已寄到。茲奉上三十冊,乞收入。此書內容甚好。芝峰法師《達旨》,契理契機,可稱杰作。曲調亦甚適于當代青年之嗜好,當可風行一時也。此三十冊中,乞分十五冊,交與忠儒居士,轉贈閩南諸中學音樂教師,雖不解文學者亦可贈之。彼唯見此曲譜,則如飲甘露矣。所余十五冊,乞分贈閩南諸青年學生。(外江,可以不送,彼等可見故;出家人處,亦可不送。若不解音樂而甚喜此書者,亦可贈之。)

葉慧觀處,乞贈二冊:一冊贈彼,一冊托彼轉送彼校之音樂教師也。中山公園內藝術學校,亦可由勝進居士便中送與一冊。《韓偓》稿已改就,俟洽師來時帶上。《總目錄》甚善。謹陳,不宣。

演音啟

九月望日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鼓浪嶼)

廣洽法師道席:

爾來諸事尚未結束。至十二月初旬,能往南普陀否,尚難決定。昨日承攜去之水仙花,乞以分贈諸友人可也。因余處尚有四棵存貯。謹達,不宣。

演音啟

(一九三六年,鼓浪嶼)

廣洽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諸承費神,感謝無盡。

日本來信及書籍等寄到時,乞為轉送泉州。其他各地寄來之信函及書等,皆存貯仁者之處,乞勿送下。因以后擬不披閱信件,亦不寫回信也,并乞告佛學院及妙釋寺云:凡有他處寄與弘一之掛號信及書,皆乞勿收,原件退回。

附奉上致大醒法師掛號信一件,乞為付郵掛號寄去。(倘須增加郵票五分,乞為代貼。)謹陳,順頌

法喜

演音啟

附一紙,乞交勝進居士。

(一九三七年四月,廈門)

廣洽法師道席:

前承談及住中巖之事。余曾先后在佛前占察三次,皆示不宜,想是因緣尚未成熟也。乞仁者往晤會泉老法師,代陳此意,并致歉忱。倘仁者因病未能往,即托高居士代往亦可。費神,至感,不宣。

演音啟

(一九三七年四月,廈門)

廣洽法師道鑒:

惠書誦悉。承施資,甚感。朽人現未能出洋,仍擬居住國內也。謹復,并謝。不宣。

演音上

(一九三七年夏至日,青島)

廣洽法師道席:

來齊州已一月余,身體精神日益強健(傳貫師等亦然,甚肥胖)。寺中同住者近九十人,皆廢止晚食,而大半體胖力大。或由多餐面食有以致之歟?昔本擬托代講,到湛山寺后,因學者多有程度,無人愿任代講之事。故由朽人一人擔任,已近一月。終日忙碌,亦不覺疲勞,稍前大不同也。茲將每周課作略寫如下:每日課作時間,約七八小時:

星期日,預備功課。星期一,上午講律,以后寫字或編講義。

星期二,預備功課。星期三,同星期一。

星期四,預備功課。星期五,同星期一。

星期六,寫字或編講義。每星期共講三次。

演音疏

夏至日

(一九三七年六月廿四日,青島)

廣洽法師道席:

惠書誦悉。承寄抄寫受戒式一冊,已收到。乞以前存仁者處之《佛學叢刊》一部,贈與抄寫者,以酬謝其勞也。四川成都,乞再掛號寄(珂羅版)《金剛經》二冊。封面上寫:

四川成都少城小通巷五號曾孝谷居士收。

王居士囑寫之件,稍緩寫就寄上。并有印老法師像一幅,贈與王居士。又寫稿一卷,交與高文顯居士。共為一包。大約半月后可以寄上也。講律事,已托人代講。近來天氣悶熱,較閩南尤甚。略復,不宣。

演音啟

六月廿四日

(一九三八年二月,泉州)

廣洽法師:

在草庵過年。近到泉州,緇素來晤談者甚多。已托善契法師將仁者所存彼寺之《金剛經》僅留兩包,其余皆帶至泉州,由朽人分贈諸善信。此事未能先與仁者商量,至用歉然。想仁者必甚歡喜贊成也。稍遲或往惠安講經。以后惠書,乞寄泉州承天寺覺圓法師轉,至妥。不宣。

音啟

《普賢行愿品梵文考》,久已印就(尚未裝訂,工事停頓),稍遲再裝訂寄下。其原本存上海蔡丐因居士處,乞勿念。

(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永春)

普潤法師澄覽:

惠書誦悉。承施資,感謝無盡。朽人已移居永春近一月,居普濟寺。文顯仍居菲島信愿寺,近來身體衰弱。

朽人近一年余,在各地弘法事跡,前已陸續寫與文顯。乞仁者便中托彼抄寫一份交與仁者,為紀念可也。子愷在廣西宜山浙江大學,久未通信。附致郁居士箋,乞轉奉。謹復,不宣。

音啟

三月二十三日

(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永春)

廣洽法師道席:

數奉惠書,具悉一一。尤居士書已收閱。乞代復尊師瑞等上人一函,述明不能往星洲之意(以后亦不能往,因老病故),并代致謝忱。

尤居士處,乞代托性老法師于致函時,附筆致謝。前在養正院講稿,已交世界書局修改付印。尊處所存附印之資,乞匯交蔡丐因居士。朽人居此甚安。高(勝進)居士前寄照相,已收到,乞為致候。

謹復,不宣。

演音疏

五月三日

(一九三九年農歷七月十四日,永春)

廣洽法師道席:

惠書誦悉。承施十金,至用感謝。朽人現住山頂寺中,方便閉關。性常法師等,皆住山下普濟寺中。前函及圖,皆收到。文顯寓大乘信愿寺。畫集尚未著手。郁居士函已收到,至用感謝,乞代為致候。不宣。

音啟

農歷七月十四日

(一九四〇年二月初十日,永春)

廣洽法師道鑒:

別來三載,至用懸念。頃奉惠書,悉仁者欲返祖國,至用歡忭。五十金已受收,感謝無盡。略復。余俟晤談。不宣。

音啟

二月初十日

性常法師現往泉州,附白。

(一九四〇年,永春)

廣洽法師道席:

所談之事,由余思維。《金剛經》序文,請費范九居士撰并書寫。彼之文字書法皆佳。其序文之意,即依仁者所寫示者告彼,由彼斟酌變通可也。簽條,擬請子愷居士寫。經名為正行,下方或寫“弘一書寫”字樣。因余之名字,若冠于經名之上,似不恭敬也。其式如下: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書寫……

演音疏

此簽條可以題字大寫,印時再隨宜縮小也。

(一九四二年三月卅日,泉州)

廣洽法師慧覽:

變亂后,久不通訊,甚念。拙書《藥師經》,前七年曾以贈與仁者,存貯日光巖木箱中。去年曾聞已借與聶居士影印。近因覺圓師擬建大藥師寺,擬請仁者以此經轉施與大藥師寺,至為適宜。謹陳,不宣。

音啟

壬午三月卅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源县| 南安市| 伊宁市| 花莲市| 百色市| 教育| 龙门县| 游戏| 孙吴县| 孝昌县| 永川市| 霍城县| 阿图什市| 锡林郭勒盟| 阿坝县| 巴林左旗| 长岛县| 夏津县| 驻马店市| 安福县| 大石桥市| 山阴县| 龙井市| 如皋市| 望奎县| 柯坪县| 武汉市| 迁西县| 徐州市| 碌曲县| 中牟县| 永吉县| 武乡县| 视频| 胶州市| 大同市| 吴旗县| 涟源市| 凉城县| 滨海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