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相州晝錦堂記

韓琦是北宋名臣,曾出鎮西北邊境抗擊西夏入侵,頗有戰功,入朝后又曾與范仲淹等人一道推行慶歷新政,官至宰相。韓琦為官頗重名節,為時人所重。歐陽修對韓琦推崇備至,懷著崇敬的心情寫下了這篇歌功頌德之文。

作者先說衣錦還鄉是今昔相同的“人情之所榮”。接著用“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一句話把上文撇開,著力歌頌韓琦的“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豐功盛烈”。最后贊美他“不以昔人所夸者為榮,而以為戒”,指出他的榮耀“乃邦家之光”。

【原文】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于其嫂,買臣見棄于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后,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于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惟大丞相魏國公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馀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煙之人,僥幸得志于一時,出于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夸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桓圭袞冕,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后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豈止夸一時而榮一鄉哉?

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于相,乃作晝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詩于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夸者為榮,而以為戒。于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余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于是乎書。

【譯文】

做官做到大將軍或者宰相,富貴還鄉,這在人們心理上認為是榮耀的事,無論現在和從前都一樣。大凡讀書人不得志的時候,艱難困苦地待在家鄉,平常的人甚至孩子們都可以輕易地輕視他,欺侮他。如蘇秦的嫂嫂不以禮相待蘇秦,朱買臣被妻子拋棄。突然有一天發跡了,回鄉時,乘坐用四匹馬拉的高大車子,前邊有旗幟引導,后邊有騎兵跟從護衛,街道兩旁的人擠在一起,肩并肩、腳跟腳地抬頭觀看,連聲贊嘆。那些無知的男女,奔走相告,驚駭流汗,羞愧得低頭跪倒,在車塵和馬蹄之間表示自己的懊悔,責罵自己。這是一個窮讀書人得意于當時,因而意氣風發,場面之盛的情況,從前的人把這比作衣錦還鄉的榮耀的事情。

大丞相魏國公卻不是這樣。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德,好幾位祖先在當時都是著名的大臣。公在年輕時就已經考中進士,逐步登上顯赫的高位。全國的讀書人在下面聽到他的名聲、仰望余輝的時間,大概有好多年了。上面所說的做官做到將相、富貴回到家鄉,都是公本來應該早就有的。不像窮困的人,僥幸在一時得志,出于平常男子和無知婦女的意料,因此大吃一驚而夸耀這件事情。但是對公來講,大將的牙旗和儀仗隊的大旗,不足以顯示公的榮耀;大臣們手里拿的桓圭和身上穿的袞衣和頭上戴的冠冕,不足以顯示公的高貴。只有德澤普及人民,功勛延續到國家,然后在金石上鐫刻功績,在詩歌中播唱他的恩德,以他的光輝照耀后代,而且一直傳揚下去,沒有盡期。這就是公的志向,讀書人也按照這個志向對公寄予殷切的希望。怎么是在一個時期內夸耀、在一個鄉里顯示榮耀呢?

公在至和年間,曾經以武康軍節度使的名義來治理相州,就在官署的后園中建造了一座晝錦堂。隨后又在石碑上刻了詩,把它留給相州人,他在詩中認為滿足于報答恩仇,夸耀自己的名譽,都是可鄙的。原來他不把從前人們的稱贊引以為榮,而是引以為戒。從這里可以看出公是怎么樣看待富貴了,他的志向哪能容易估量到呢?所以,他能夠出將入相,勤奮勞苦地為王家辦事,無論太平或者危險的時候都一樣。做到面對大事,決定大策時,袍帶不動,穩拿手板,真是從容鎮定,不動聲色,卻把天下安放得好比泰山那樣的穩定,可以說是國家的棟梁之臣了。他的豐功偉績,用來銘刻在彝鼎上、譜寫到樂章中,是國家的光彩,不僅僅是鄉里的榮耀啊。我雖然不能登上公建造的晝錦堂,幸而曾經私下讀過公的詩,高興地看到公的志向逐漸實現,因而愉快地向天下人說說公的事跡。因此,我寫下了這篇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高平市| 福贡县| 电白县| 萝北县| 蒙自县| 建德市| 娄底市| 博白县| 侯马市| 连云港市| 修文县| 巴青县| 汉源县| 遵化市| 乐平市| 宁陵县| 凤凰县| 老河口市| 平远县| 平顶山市| 疏勒县| 和政县| 北京市| 晋州市| 桂林市| 武城县| 北票市| 永嘉县| 琼海市| 武宁县| 紫阳县| 黑河市| 凯里市| 黑河市| 北海市| 贡山| 比如县| 普兰店市| 班戈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