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代史·宦者傳論

本文是《新五代史》中《宦者傳》的一篇評論。作者開門見山指出“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宦官專權(quán)比女色誤國更為可怕。接著分析了宦者亂國特點及其更為可怕的原因,并進一步明確指出“女色之惑”,“使其一悟,而去之可也。宦者之為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并以唐昭宗之教訓(xùn)作結(jié),告誡君主應(yīng)親近忠臣、碩士,千萬不要寵幸宦官。文章根據(jù)史實逐層分析,議論精辟,很有說服力。

【原文】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也近而習(xí),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zhì)。雖有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nèi)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則禍斯及矣。使其一悟,而去之可也。宦者之為禍,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禍”者,謂此也,可不戒哉?

【譯文】

自古以來,太監(jiān)攪亂人家的國家,造成的禍害(根源)比女人還深。女人,不過靠容貌漂亮罷了;太監(jiān)的禍害不止一樁。因為他們在宮里干事,跟君主接近而且親昵,他們的心專橫而兇狠。他們能耍小聰明迎合君主的旨意,靠小信用鞏固君主對他們的信任的心理,使君主必然信任而且親近他們。等到他們?nèi)〉镁鞯男湃危厝唤璧湼矶矅標(biāo)瑥亩莆账_@時候,雖然有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學(xué)問淵博的謀士在朝堂上做官,君主卻認(rèn)為他們疏遠了自己,不如生活在自己前后左右的太監(jiān)親近可靠。所以,同生活在自己前后左右的太監(jiān)一天天地更加親密,而與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學(xué)問淵博的謀士卻一天天地更加疏遠,因而君主的勢力也就一天天地更加孤單。君主的勢力孤單,就一天天地更加害怕禍?zhǔn)拢O(jiān)的權(quán)力卻一天天地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取決于太監(jiān)的喜怒,禍殃潛伏在宮廷內(nèi)部,先前可以依靠的人,竟然是造成禍害的根源。禍患嚴(yán)重才覺察他們的邪惡,想同疏遠的臣子除去生活在左右的太監(jiān),事情辦得慢就會養(yǎng)成禍亂而且加深禍亂,事情辦得快就會挾持君主把他作為人質(zhì)。這時,即使有圣人的智謀,也不能想方設(shè)法了。就是想出了辦法也不能實行,實行也不能成功,搞得不好就會兩敗俱傷。所以,禍患大的就喪失國家,小的就毀滅自身,奸雄卻能以此為借口乘機而起,直到挖出那些潛伏很深的太監(jiān)及其黨羽,把他們?nèi)繗⒐猓煜氯说男睦锿纯觳趴狭T休。史書上記載的太監(jiān)陰險亂國大同小異,并不僅僅是一個朝代啊。

那些做君主的,并不想在內(nèi)部養(yǎng)成禍害,在外面疏遠忠臣和有學(xué)問的謀士,本是太監(jiān)們逐漸積累權(quán)力,權(quán)勢形成以后使他這樣做的。而女色的蠱惑,不幸的是君主不覺悟,禍?zhǔn)虏沤蹬R。假如君主一覺悟,只要揪出她拋棄她就行了。太監(jiān)造成的禍患,君主就是想悔悟,而在形勢上也有迫不得已而暫且不能丟開他們的種種原因。唐昭宗的事情就是這樣。所以我說“太監(jiān)造成的禍害要比女人造成的禍害深”,指的正是這種情況,做君主的難道不引起警戒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区。| 莎车县| 平定县| 丘北县| 友谊县| 宝丰县| 昔阳县| 栾川县| 安陆市| 桃园市| 玉环县| 安福县| 合江县| 弥勒县| 美姑县| 丹棱县| 昭平县| 永靖县| 铁力市| 潍坊市| 林甸县| 故城县| 宣武区| 舟山市| 德化县| 逊克县| 锡林浩特市| 连平县| 云和县| 若尔盖县| 平邑县| 绍兴县| 邻水| 巴彦淖尔市| 左云县| 上林县| 阿拉善左旗| 永善县| 申扎县|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