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辦事藝術 全知道
  • 邢群麟
  • 8字
  • 2019-01-02 20:19:04

第三章 辦事的禮儀

第一節 交際禮儀,決定著你的高貴或粗俗

談話禮節講究多

談話是人們交流感情、增進了解的主要手段,是一門藝術。談話過程中的一些禮節要特別注意:

(1)談話超過三人時,不要冷落了某個人。尤其要注意的是,同女士們談話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同許多人交談時,只同其中一位女士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2)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不要與人抬杠,也不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3)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你選擇的話題不被人感興趣時,應立即止住;當有人反駁自己時,要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看到有人想同你談話時,可主動與之交流;談話一度冷場,應設法使談話繼續下去;談話中,如急需退場,應說明原因,并致歉。

(4)談話時目光應保持平視,輕松柔和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不要直愣愣地盯住別人不放。談話應集中精力,不要讓人感到心不在焉。

(5)談話中要善于聆聽,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人講得正起勁時打斷他。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當地點頭、微笑、重復一下對方的要點,會令人感到愉快,適當地贊美對方也是必需的。

除了注意以上這些基本禮節外,選擇適合的談話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屬于隱形的禮節。當你遇見一個朋友或熟人的時候,不善于交談,實在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局面。要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面,首先就要選擇一個比較適合談話雙方的話題。

話題即談話的中心。話題的選擇反映著談話者品位的高低。選擇一個好的話題,使雙方找到共同語言,預示著談話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樣的話題才是好的話題呢?

(1)對方喜聞樂道的事情。在正式場合或非正式場合談談有關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電影電視、風景名勝之類的話題,往往是比較輕松愉快和普遍能夠接受的。孔子曰: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每個人的志趣愛好不盡相同,對此必須格外注意。

(2)笑話。人人都喜歡笑話,假如你構思了大量各種各樣的笑話,而又具有說笑話的經驗,那你恐怕是最受歡迎的人了。

(3)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聞或特殊的意見和看法,則足夠把一批聽眾吸引在你的周圍。

(4)驚險故事。特別是自己或朋友親身經歷的驚險故事,最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人們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危險。怎樣應付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樣機智地在間不容發的時候死里逃生,都是永遠不會被漠視的題材。

(5)運動與娛樂。夏天談游泳,冬天談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都能引起人們普遍的興趣。娛樂方面像盆栽、集郵、釣魚、聽唱片、看戲,什么地方可以吃到名吃,怎樣安排假期的節目等,這些都是一般人很感興趣的話題,特別是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足球隊前來表演的時候,或是有特別賣座的好戲、好影片上演的時候,這些更是熱鬧的閑談資料。

禮貌用語不可少

交談中應將禮貌用語時時掛在嘴邊。“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是社會提倡的文明交往用詞,無論遇到什么情況,用語文明,有禮貌,應成為我們的習慣行為。以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禮貌用語基本知識。

1.敬語

稱呼長輩或上級可以用老同志、老首長、老領導、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稱呼平輩可以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詢問對方姓名可用貴姓、尊姓大名、芳名(對女性)等。

詢問對方年齡可用高壽(對老人)、貴庚、芳齡(對女性)等。

在日常生活中,敬語還有一些習慣用語。如:初次見面說“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祝賀喜事說“恭喜”,請人批評說“指教”,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解惑說“賜教”,托人辦事說“拜托”,等待客人說“恭候”,看望別人說“拜訪”,賓客到了說“光臨”,陪伴客人說“奉陪”,中途先走說“失陪”,求給方便說“借光”,請人勿送說“留步”,兩人告別說“再見”。

敬語中,“請”字功能很強,能量較大,是語言禮儀中最常用的敬語,如“請”、“請坐”、“請進”、“請喝茶”、“請就位”、“請慢用”等。“請”字帶來了人際關系的順利發展,推動交往的順利進行。

2.饋贈時的禮貌用語

受人之賜說:謝謝、感謝、破費、費心、拜謝。

回敬時說:不謝、不客氣、應該的、笑納、不成敬意、惠存。

受人之恩說:雨露之恩。

回敬時說:不敢當。

謝人恩澤說:河潤。

回敬時說:過獎。

謝人幫助說:有勞、勞駕、多謝。

回敬時說:不謝、不客氣、舉手之勞。

感救命之恩說:再造、再生父母、沒齒不忘。

回敬時說:應該做的、不敢。

感德難忘說:銘刻在心、永世難忘。

3.祝賀時的禮貌用語

賀人榮歸說:錦旋、凱旋、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回敬時說:過獎。

賀人中榜說: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榜上有名。

回敬時說:多謝、僥幸。

賀人生日說:初度之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壽、壽誕、華誕、芳辰。

回敬時說:何勞掛齒、多謝。

4.謙詞

稱自己:鄙人、在下、本人、愚兄、小弟、晚生。

稱自己父親:家父、家嚴。

稱自己母親:家母、家慈。

稱自己兄弟:家兄、家弟、舍弟。

稱自己兒子:小兒、犬兒。

稱自己女兒:小女。

稱自己丈夫:外子。

稱自己妻子:內人、內子、拙荊。

稱自己的家:寒舍。

言行失誤說:很抱歉、對不起、失禮了、不好意思。

請求別人諒解說:請原諒、請包涵。

5.雅稱

胖:富態、豐滿、豐腴、發福。

瘦:苗條、纖細、清秀。

高:高挑、頎長、高大。

矮:小巧玲瓏、短小精悍。

生病:欠安、貴恙。

死:仙逝、去世、辭世。

手勢語和表情語禮儀規范

人們在交流過程中,除了使用語言符號外,還使用非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是相對語言符號而言的。其中包括手勢語、體態語、空間語及相貌服飾語等。這里,我們介紹一下手勢語和表情語的禮儀。

1.手勢語的禮儀

手勢是一種動態語,要求人們運用恰當。如在給客人指引方向時,要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并攏,手掌向上,以肘關節為軸,指向目標。

OK手勢: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成一個圓圈,在美國表示“同意”、“了不起”、“順利”或“贊揚”等意思;在日本、韓國還表示“金錢”的意思;在巴西則為侮辱人。

舉大拇指的手勢: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種手勢包含三種含義:搭便車;表示OK;如果將拇指用力挺直,會有罵人的意思。

V手勢:這種手勢使用時手掌向外。現在人們普遍用來表示“勝利”(Victory)。但如使用時手掌向內,就變成侮辱人下賤的意思了。

“右手握拳,伸直食指”手勢:在中國表示“一”或“一次”,或是提醒對方“注意”之意;在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則表示“只有一次”;在法國是“請求”、“提出問題”的意思;在緬甸除了有“請求”的意思外,還有“拜托”的意思;在澳大利亞則是示意“請再來一杯啤酒”的意思。

注意不要在社交場合做一些不合禮儀的手勢、動作,否則會給人造成蔑視對方、沒有教養的印象,從而影響彼此的交流。

2.表情語的禮儀

面部表情是人體表情最為豐富的部分,它表達了人們內心的思想感情,表達人的喜怒哀樂,對人們所說的話起解釋、澄清、糾正或強調的作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都在不自覺地用眼睛說話,也在觀察他人的眼神,面部表情中最明顯的標志是笑。為顯示你應有的禮儀,在平時的社交中主張你開展“微笑外交”。

電梯與乘車禮儀雖小,亦要重視

高層辦公場所常配有電梯,出入電梯禮儀雖小,亦要倍加重視:

出入有人控制的電梯,陪同者應后進去后出來,讓客人先進先出,把選擇方向的權利讓給地位高的人或客人。

當然,如果客人初次光臨,對地形不熟悉,你還是應該為他們指引方向。

出入無人控制的電梯時,陪同人員應先進后出并控制好開關。

酒店電梯設定程序一般是30秒或者45秒,時間一到,電梯門就會關閉。如果陪同的客人較多會導致后面的客人來不及進電梯,所以陪同人員應先進電梯,控制好開關,讓電梯門保持較長的開啟時間,避免給客人造成不便。

如果有個別客人動作緩慢,影響了其他客人,你在公共場合不應高聲喧嘩,可以利用電梯的喚鈴功能提醒客人。

和上司或客人一起乘車,座位的安排是一項重要的乘車禮儀:

如果乘坐的是前后兩排4個座位的轎車,一般司機側后靠門的座位是上座,是主賓的位置。司機正后面的座位次之,是主要陪同人員的座位。司機旁邊的位置是最低級的座位,一般是由秘書、向導或警衛人員來坐。上車時,應請上司或客人從右側門上車;陪同者要從左側門上車,避免從客人座前穿過。如果上司或客人先上車,坐到了陪同人員的位置上,也沒有必要請上司或客人挪動位置。車門應由低位者關上。下車時由最低位者先下車,打開車門等候其他人下車。

與女生一起乘車時,不論她的職務高低,一律先讓女性上車,男性坐在她的左邊。如果是由主人親自駕車,客人要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上,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上下車的正確姿勢是要側著身體向前移動,下車時靠近車門后,再從容下車。

乘坐飛機或火車時,靠窗的位置是上座。如果火車是4人對座,向著前進方向靠窗的是第一位,對面的是第二位,第一位的旁邊是第三位,對面的是第四位,如果是6人對座的位置,前進方向的中間為第五位,對面的為第六位。

中餐桌上的用餐禮儀

在用餐時,每一位用餐者均應使自己的臨場表現合乎禮儀。細而言之,享用中餐時的用餐表現可分為餐前表現與餐時表現兩個部分。

1.餐前表現

餐前表現,指的是準備用餐、等候用餐時的行為。無疑,它是用餐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要使餐前表現符合禮儀規范,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適度修飾。

外出用餐,尤其是外出赴宴或聚餐時,應適度地進行個人修飾。總的要求是:整潔、優雅、個性化。一般而言,男士可穿套裝并剃須。女士則應穿時裝或旗袍并化淡妝。倘若不加任何修飾,甚至儀容不潔、著裝不雅,則會被視為不尊重主人,不重視此次聚餐或宴請的表現。

(2)準點到場。

應邀赴宴,或參加聚餐時,一定要準點抵達現場。嚴格地講,抵達過早或過晚,均為失禮。早到的話,主人往往還未做好準備,因而措手不及;晚到的話,則會令他人望眼欲穿,甚至打亂整個原定的計劃。此外,如無特殊原因,切勿早退。

(3)各就各位。

在較正式的用餐活動中,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桌次、位次就座。倘無明確排定,亦應遵從主人安排,或與其他人彼此謙讓。切勿爭先恐后,不守座次。一般而言,在入座時,應于主人、主賓之后就座,或與大家一道就座。搶在他人之前就座,顯然是不合適的。

(4)認真交際。

大凡宴請或聚餐,其主要目的是與人交往,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快朵頤。所以在用餐前后,尤其是用餐前等候時,不要忘記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要問候一下主人,聯絡一下老朋友,并爭取認識幾位新朋友。假若一言不發,顯得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則難免會給人以“專為吃喝而來”的印象。

(5)傾聽致詞。

在正式宴會開始前,主人與主賓大都要先后進行專門的致詞。當賓主進行致詞時,務必要洗耳恭聽,專心致志。此刻開吃、閉目養神、與人交談或是打打鬧鬧,都是失禮的。若此刻離席,則更會令人生疑。

2.餐時表現

任何國家的餐飲,都有自己的傳統習慣和寓意,中餐也不例外。比方說,過年少不了魚,表示“年年有余”。和漁家、海員吃魚的時候,忌諱把魚翻身,因為那有“翻船”的意思。

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擺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這樣的舉止不但失態欠雅,而且還會破壞別人的食欲。可以勸別人多用一些,或是品嘗某道菜肴,但不要不由分說,擅自作主為別人夾菜、添飯。先不說這樣做是不是衛生,還會讓人勉為其難。取菜的時候,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揀。夾起來又放回去,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禮讓,依次而行,取用適量。不要好吃多吃,爭來搶去,應考慮別人用過沒有。夠不到的菜,可以請人幫助,不要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用餐期間,不要敲敲打打、比比劃劃。要自覺做到不吸煙。用餐時,如果需要有清嗓子、擤鼻涕、吐痰等舉動,盡早去洗手間解決。

用餐的時候,不要當眾修飾。比如,不要梳理頭發、化妝補妝、寬衣解帶、脫襪脫鞋等。如必要可以去化妝間或洗手間。用餐的時候不要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如果有事要離開,也要先和旁邊的人打個招呼,可以說聲“失陪了”、“我有事先行一步”等。

西餐上彬彬有禮

西餐,是對西式飯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統稱。客觀地講,所謂西餐其實是一個十分籠統的概念。因為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講,西方各國的飯菜都有著很大的差異,難以一概而論。不過在中國人眼里,除了與中餐在口味上存在區別之外,西餐還是有著兩個鮮明的特點的:其一,它們源自西方國家;其二,它們必須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具有以上兩個特點者,皆可以西餐相稱。

目前,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擴大,西餐已經逐漸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并受到一些人的歡迎。不論你愛不愛吃西餐,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有可能和它“狹路相逢”。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掌握一些有關西餐的基本常識。

(1)應等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后才能開始用餐。

(2)餐巾應平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餐巾較小,可以全部打開。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3)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于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到旁邊的客人。

(4)使用刀叉時,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只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5)取面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后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面包。取黃油應用黃油刀,不要用個人的刀子。

(6)吃色拉時只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面包、餅干,則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面包或餅干,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7)吃魚時要盡量用刀叉除去骨頭后再吃,如口中有骨頭,要吐在叉子上,再將它放到盤子的邊端。吃水果時,水果核應先吐在手心里,再放入盤中。

(8)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里的食物。

(9)進餐時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喝湯時可以將盤子傾斜,然后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時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里。

(10)吃飯,特別是喝湯時,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11)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聲“對不起”。

(12)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

(13)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

(14)在餐桌上,一般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干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面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15)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的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

(16)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刀叉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女主人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17)餐桌上有些食品,如面包、黃油、果醬、泡菜、干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后方可取食。

(18)用餐完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來,再一起隨著離席,男賓應幫助女士把椅子歸回原處。

舞會禮儀典范

舞會是社會交際的一種方式,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機會使自己更受歡迎呢?方法只有一個:做舞會禮儀的典范。具體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良好的個人形象

參加舞會時,要進行必要的、合乎舞會要求的個人形象修飾。修飾的重點主要有三方面:

(1)服裝。舞會的著裝必須干凈、整齊、美觀、大方。有條件的話,可以穿格調高雅的禮服、時裝、民族服裝。若舉辦者對此有特殊要求的話,則須認真遵循。在舞會上,通常不允許戴帽子、墨鏡,或者穿拖鞋、涼鞋、旅游鞋等。在較為正式的舞會上,一般不允許穿軍裝、工作服。穿的服裝不宜過露、過透、過短、過緊,這樣既不莊重也不合適。

(2)儀容。參加者均應沐浴,并梳理適當的發型。女士在穿短袖或無袖裝時須剃去腋毛。特別需要強調兩點:一是注意個人口腔衛生,清除口臭,并禁食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二是身體不適者應自覺地不要參加舞會,否則不僅有可能傷害身體,而且還會影響大家的情緒。

(3)化妝。參加舞會前,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適度的化妝。舞會大都在晚間舉行,舞者肯定難脫燈光的照耀,與家居妝、上班妝相比,舞會妝允許相對化得濃一些。但除非參加化裝舞會,否則化妝時仍須講究美觀、自然,切勿搞得怪誕神秘,令人咋舌。

2.邀舞的禮節

一個注重社交的人,交誼舞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必修課”。參加舞會向別人邀舞時要注意的禮儀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男女即使彼此互不相識,但只要參加了舞會,都可以互相邀請。通常由男士主動去邀請女士共舞。

(2)在正常的情況下,兩個女性可以同舞,但兩個男性卻不能同舞。在歐美國家,兩個女性同舞,是宣告她們在現場沒有男伴;而兩個男性同舞,則意味著他們不愿向在場的女伴邀舞,這是對女性的不尊重,也是很不禮貌的。

(3)如果是女士邀請男士,男士一般不得拒絕。音樂結束后,男伴應將女伴送回原來的座位,待其落座后,說一聲“謝謝,再會”方可離去,切忌在跳完舞后不予理睬。

(4)邀請者的表情應謙恭自然,不要緊張和做作,以免使人反感。更不能流于粗俗,如叼著香煙去請人跳舞,這將會影響舞會的良好氣氛。

3.拒舞的禮節

拒絕邀舞也能表現出一個人良好的思想修養和高雅的文化素質。應注意的禮儀如下:

(1)一般情況下,你不應拒絕男士的邀請。如萬不得已要謝絕,必須態度誠懇,表情親切地說:“對不起,我累了,想休息一下。”或者說:“我不大會跳,真對不起。”對方當然心領神會,不會強邀蠻纏。但在一曲未終時,你應不再同別的男士共舞,否則會被認為是對前一位邀請者的蔑視,這是很不禮貌的表現。

(2)如果你參加舞會時自帶舞伴,當你們跳過一場或幾場之后,有別人前來邀請你的舞伴共舞,你應開朗大方,促其接受。你的舞伴也應有禮貌地接受。

(3)如果有兩位男士同時邀請你共舞,應都禮貌地謝絕。如果同意與其中的一個共舞,則應對另一個表示歉意,應禮貌地說:“對不起,只能等下一次了。”

(4)當你拒絕一位男士的邀請后,如果這位男士再次前來邀請,在確無特殊情況的條件下,應答應與之共舞。

(5)如果你已經答應和別人跳這場舞,應當向男士表示歉意說:“對不起,已經有人邀我跳了,等下一次吧。”

4.舞會上的風采

所謂風采,指一個人由其言談舉止和作風等方面體現出來的美感程度,是一個人外在美與心靈美有機結合的自然流露。

舞會的風采,主要由人們跳舞時的姿態與表情構成,最佳風采應當是姿態優美端莊,表情明朗溫和。

無論是公關性質的舞會,或者是其他社交性質的舞會,令人賞心悅目,并加以贊許的最佳舞者風度具體表現為:

(1)表情自然,舉止文明。舞會的音樂、燈光、氣氛都營造著一種溫馨浪漫的情調,所以在跳舞時的神情姿態也應輕松自若,充溢著歡樂感。面部表情也應謙和悅目,面帶微笑,目光柔和寧靜,整個身心都顯得十分自然、輕松和愉悅。

跳舞過程中可與舞伴進行適當交談,交談內容以輕松話題為宜,比如舞廳裝飾的藝術效果、舞曲的旋律、歌手的演唱等。應有意避開工作、經濟效益、復雜的人際關系或病喪一類的沉重話題,以免影響舞蹈的情趣和舞會的效果。

交談應簡短并選擇舞曲較為輕柔時進行,聲音不可過高,更不能旁若無人地大聲談笑。舞曲激昂處要避免交談,否則便會出現不自覺地加大音量或者因聽不清楚而將耳朵貼到對方的嘴邊等不文雅之舉。

(2)舞姿端正規范、大方活潑。跳舞時,整個身體要保持平、正、直、穩,無論進退或是左右移動,都要掌握好身體的重心,如果重心不穩就會導致身體搖晃、肩膀高低不一、舞步不和諧,甚至踩了舞伴的腳,這樣舞姿就會變形走樣,既影響自身形象,同時也會給舞伴造成不快的傷痛。

起舞的正確姿態應是抬頭挺胸,雙目平視前方,收腹梗頸,使身體重心向下垂直呈平正挺拔狀。男女雙方相向而立,相距20公分左右,男士向左上方伸出左手,女士向右上方伸出右手,使手臂以弧形向上與肩部呈水平線,男士掌心向上,拇指平展,將女士掌心向下的右手平托住,而不是隨便握住或捏緊。男士用右手扶著女士的腰部,女土的左手手指部分只需輕輕落在男士的右肩頭即可,而不應滿把貼在男士的后肩或是勾住對方的脖頸。

跳舞時雙方的身體應保持一定距離,距離的大小主要由舞步決定。

無論哪種舞步,動作要盡可能舒展協調、和諧默契,以展示舞蹈的美感與魅力。

準時出席是必須遵守的會議禮儀

不管是參加自己單位還是其他單位的會議,一定要準時出席會議,這是必須遵守的會議禮儀。參加會議時最好是提前5分鐘進入會場,這樣一切都會從容應對。因為在這種高度聚焦的場合,稍有不慎,便會損害自己和單位的形象。

小劉剛來公司不久,他的公司應邀參加一個研討會,該研討會邀請了很多商界知名人士以及新聞界人士參加。老總特別安排小劉和他一道去參加,讓小劉見識一下大場面。

小劉早上睡過了頭,等他趕到會議室時,會議已經進行了20分鐘。他急急忙忙推開了會議室的門,“吱”的一聲脆響,他一下子成了會場上的焦點。剛坐下不到5分鐘,肅靜的會場上又響起了搖籃曲,是誰在播放音樂?原來是小劉的手機響了!這下子,小劉可成了全會場的明星……

沒過多久,小劉只能另謀高就了。

作為職場中人,在公司里,一定要養成顧全企業大局的習慣。除開公司和部門內部的會,職場人士也有機會參加其他一些公司以外的會議,因此,在參加會議之前,要做好準備。

開會前,如果你臨時有事不能出席,必須通知對方。參加會議前要多聽取上司或同事的意見,做好參加會議所需資料的準備。

開會的時候,如果讓你發言,你的發言應簡明扼要。在你聽其他人發言時,如果有疑問,你要通過適當的方式提出來。在別人發言時,不要隨便插話,破壞會議的氣氛,開會時不要說悄悄話和打瞌睡,沒有特別的情況不要中途退席,即使要退席,也要征得主持會議的人同意。要利用參加會議的機會,與各方面疏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在工作中,你可能經常要被派去參加會議的籌備,所以,也要了解一些籌備會議的要點:準備好參會人員名錄,是否參會最后給予確認;進入會場時給客人領座位,如果沒有確定座位,就讓參會者從最里面坐起;整理、分發會議資料,準備好黑板、粉筆等會議用品;看參會者是否有私人物品(如冬天的大衣、帽子等)需要保管,準備好茶水飲料及水果;如果會議中途外面有人找,用紙條或耳語通知當事人;會議中途,不能沒人值班,如果自己有事走開,要請人替代。

職場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要遵循會議中的禮儀,具體表現為:

如果有工作裝,應該穿著工作裝。比規定開會時間早5分鐘左右到會場,而不要開會時間到了,才不緊不慢地走進會場,對別人造成影響。

開會期間,應該表現出一副認真聽講的姿態。開會也算是在工作,認真聽講的姿態不僅表現你的工作態度,也是對發言者的尊重。那種趴著、倚靠、打哈欠、胡亂涂畫、低頭睡覺、接打電話、來回走動以及和鄰座交頭接耳的行為,都是非常不禮貌的。

在每個人發言結束的時候,應該鼓掌以示對他講話的肯定和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盐源县| 黄石市| 镇平县| 平阴县| 东海县| 东光县| 全南县| 虎林市| 万安县| 图片| 邹平县| 遂川县| 义乌市| 大化| 南投市| 泰州市| 泰州市| 河源市| 乌兰浩特市| 治多县| 沿河| 玛纳斯县| 达拉特旗| 宿松县| 潞城市| 祁东县| 平潭县| 隆尧县| 洛隆县| 张家界市| 江口县| 陕西省| 道孚县| 汶上县| 江西省| 牡丹江市| 罗田县| 焦作市| 沙洋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