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探索人性(3)

幫助他人,成就自己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與生俱來的善良。時刻保持這種善良而不丟棄,每向他人伸出一次援助之手,就會存貯一份助己之力。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來到一家旅店。他們行裝簡陋。

老先生對旅店伙計說:“我們跑遍了其它的旅店,結果全都客滿。我們想在這里借住一晚,可以嗎?”

年輕的伙計解釋說:“這幾天恰好有三四個會議同時在這個地方召開,所以附近的旅店才會家家客滿的。不過,今天天氣實在糟糕,沒個落腳處也不方便。”

伙計邊說邊把兩位老人往里請:“我們旅店也客滿了,如果您兩位不介意,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呢?”老夫婦異口同聲地問。

“我年輕,身體很好,在桌子上趴一會兒或者在地上搭個鋪都可以的。”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給這個伙計房錢,伙計堅決不收,他說:“這是我自己的床鋪,不是用來贏利的,我怎么可以收你們的錢呢?”

老先生說:“小伙子,你可以成為美國第一流旅館的經理。過些天也許我會給你蓋個大旅館。”

小伙子聽后開懷大笑起來,他感覺這個老人和藹而幽默。

兩年后的一天,這個旅店的小伙子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還附著一張到紐約的雙程機票,邀請他回訪兩年前在那個雨夜借宿過的客人。

年輕人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兩位老人。老人把他帶到紐約市中心第五大街和第三十四街的交匯處,指著一幢高樓說:“小伙子,這就是我們為你蓋的旅館,你愿意做這個旅館的經理嗎?”

是的,那位當年的小伙子就是今天大家都熟識的紐約首屈一指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的經理喬治·波爾特,而那位老人則是威廉·奧斯多先生。

所以說,你不會因幫助別人而失去什么。幫助別人,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別人獲得了幫助,而你在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可能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時刻懷著助人之心,隨時收獲助己之力。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惟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

堂堂正正做人

對于一個人來說,無論他取得的成就有多大,最令他驕傲和欣慰的事就是他從來沒有不良記錄。

羅斯福年輕時就時常告誡自己,絕不做有損自己聲譽的事情。工作的時候,結交朋友的時候,甚至日常生活中,他從不允許自己做出有損名聲的事情,就算那樣會讓自己失去部分財富,失去一些朋友,也在所不惜。在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政績顯赫的總統前他對自己的要求始終如一。

在政治生涯當中,只要他不那么正直、不那么秉公執法,只要他稍微利用一下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權力……他便有很多發大財的機會。然而,羅斯福卻從不這么做,他從不做違背良心和有損聲譽的事情。他不想讓自己的政治生涯乃至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污點。如果在某一個職位就必須放棄自己做人原則時,他會選擇放棄那個職位。他從不允許自己去拿一分來路不明或者不干凈的錢。盡管這么做會讓他得罪很多人,會給他制造很多麻煩,但是他依然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則而不改變。事實上,許多人雖然記恨他“不給情面”,但卻又真的從內心敬佩他的正直和誠實。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能夠看到一個人是否精明能干,是否聲名顯赫,而忽視他的人品。對于那些誠實、正直、勇敢的人,人們往往敬佩不已,卻又很少這樣要求自己。其實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人品,是其他東西無法代替的。一個人不論擁有多少財富,也無論執掌多大的權力,倘若沒有好的人品,他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人們提到他的名字時,也許會充滿羨慕,但不會有敬佩。

有些商人成了大富翁,卻難以得到員工的愛戴和崇敬,因為這些富翁在金錢和物質財富上雖然占有優勢,但是在人格上卻處于劣勢。他們惟利是圖,很少真正設身處地為自己的員工考慮,有時候甚至不惜借用卑劣的手段剝削員工為自己謀取財富。人們向來尊重那些人格高尚的人。誠實正直的人即使沒錢財,沒權位,也同樣會受到人們的愛戴。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無論你遭遇什么情況,都要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一個人首先應該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并且一生都要為此努力奮斗。

只有偉大的人格,才有偉大的風格。

——歌德

有知識,更要有美德

生命短暫,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的后世。

偉大的懷疑主義者休謨還是一位優秀的老師,他的學生個個學富五車。

晚年的休謨也不放棄對學生的教導。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由于對學生們頗有些放心不下,就把他們一一召集在一起準備給他們上最后一課。

學生們都到齊了,他們圍著老師坐下來。休謨問:“現在我們坐在何處?”

“坐在曠野里。”

休謨又問:“曠野里長著何物?”

學生們異口同聲道:“雜草。”

“那么請告訴我,你們怎樣才能把這些雜草除掉?”

弟子們面面相覷,他們有些愕然。沒有人能夠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和世界奧妙的哲學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課居然問一個這么簡單的問題。

一個學生首先開口道:“老師,我認為只要有鏟子就足夠了。”休謨聽后點了點頭。

另一個學生也開口道:“我看用火燒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休謨聽后也微笑了一下,然后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學生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第四個弟子說:“斬草要除根,只要把根全部挖出來就可以了。”

等學生們一一發言后,哲學家站了起來,他微笑著對大家說:“課就上到這里了,你們回去后,各自按照各自的方法去清除一片雜草。一年后,再來這里相聚吧。”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學生們又按照當時老師的囑托來到去年上課的地方,不過此處已不再是雜草叢生的曠野,而是長滿了谷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谷地坐下,等待老師的到來,而此時,他們的老師,那個偉大的哲學家早已去世了。

休謨給他的學生們留下了一本書,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要想除掉曠野里的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靈魂無紛擾,方法也只有一種,那就是用美德去占據它。”

原來,哲學家的最后一課是想告訴學生們:即使是學富五車,如果沒有美德,則你的知識毫無意義。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肅然起敬。

——培根

寬容是財富

所謂公平,并非做錯事后要得到報應。人與人之間應彼此寬容,誰都有弱點和缺陷,都會犯下這樣那樣的錯。竭力避免傷害他人,以博大胸懷寬容他人。

一個富翁,有3個兒子,他感到自己年事已高,就決定把自己的全部財產留給3個兒子中的1個。可是,到底要留給誰,他犯難了。后來,這個富翁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告訴3個兒子,每個人都要花一年的時間去游歷世界,回來之后看誰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可以繼承全部財產。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3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富翁要他們一一講述自己的經歷。

老大得意地說:“我游歷世界時,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對我非常信任,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不幸的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于是我千方百計地找到他的家人,并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奉還。”老二也自信地說:“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落,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掉到湖里了,于是我立即跳下馬,從河里把他救了起來,并送給了他一筆錢。”老三猶豫了一下,說:“我,我沒有遇到哥哥們遇到的那樣的事情,不過我在旅行的路上卻遇到了一個人,他總想得到我的錢袋,并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被他害死。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發現他正好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只要抬一抬腳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將他踢下懸崖,可是后來我覺得不能這么做。剛要走,又一想睡在這里會很危險,擔心他一翻身就掉下懸崖,于是就把他叫醒了,然后我們繼續趕路。這實在算不上是什么有意義的經歷。”富翁聽完孩子們的經歷后,點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品質,稱不上是高尚。然而對于一個一再加害自己的人,有機會報仇卻放棄,還幫助對方脫離險境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全部的財產都是老三的了。”

有仇必報,甚至于恩將仇報的事情是屢見不鮮的;然而以德報怨的人和事總屬少數。冤冤相報何時了,只要人們看到這一點,然后學著寬容、豁達,惟有如此,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寬容是一種美德,一旦具備了這種美德就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困擾,始終懷著一種愉悅的心情去生活;寬容是一種人生境界,能夠做到寬容的人都是智力超群之人,他能看到廣闊多彩的前景,能感覺到所有的人都在沖他微笑。

寬容是這樣一種德行:不為個人所受的傷害進行報復而且不看重這些傷害,也不去抓住報復的機會,即使在這種機會已經出現的時候。

——包爾生

寬容是修養

人無完人,有再多優點的人也會有缺點、也會犯錯誤,這時,誰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諒解和寬容。推己及人,請先寬容他人。

南京多寶寺內彌勒佛旁的一副對聯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寬容別人的無理,寬容別人的傲慢,寬容別人的自私,寬容別人的淺薄。

公元前279年戰國時代,趙國的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大功,被拜為上卿,位于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自恃功高,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說,就常常稱病不上朝,不想跟廉頗爭位。有時藺相如坐車外出,碰見廉頗就遠遠地避開。門客看了很生氣,以為他膽小怕事。藺相如回答說:“秦王那么厲害,我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不成?我考慮的是,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入侵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和廉頗這兩人在。如今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勢必會削弱抵御外敵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將軍,就是因為我們的內部不能不團結,否則就給了對方以可乘之機。”不久,這話傳到了廉頗耳中,廉頗感覺很慚愧,便袒胸露背,登門負荊請罪。廉頗說:“我為人低賤,志量狹淺,得罪了相國,相國能如此寬容,我就是死也不足以贖罪。”于是將相重歸于好,而且成了生死之交。

古人說:“自謙,人們就越服從,自夸,人們就越懷疑。我恭敬就可以消除人的怒氣,我貪婪就可以引發人們的爭端,這都是在于我的為人而已。”

所以說,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快樂,懂得了寬容,你就會明白生活中比才智更難能可貴更能觸動人心的是人格的魅力,比人格的魅力更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是寬容的力量。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屠格涅夫

化干戈為玉帛

不能寬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過的橋。

有一間小雜貨店一直生意興隆,直到一天,在它的對面新開了一家大型的連鎖商店,小雜貨店的店主感到這家商店即將搞垮自己的生意。于是他去找牧師訴苦。

牧師說:“倘若你對這家連鎖商店心存畏懼,那么你肯定會仇視他,而這時仇恨便成了你真正的敵人。”

雜貨商慌亂地問:“那我該怎么辦呢?”

牧師建議說:“最好的辦法是,每天早上站在你的商店門前,祝福你的商店生意興隆,然后再轉過身去,也同樣祝福那家連鎖商店生意興隆,去當眾擁抱你自己的敵人。”

雜貨商聽后,氣憤地說:“我為什么要去擁抱我的敵人?”

牧師平靜地回答:“因為你的任何祝福都會變成福氣最終回歸于你。同樣的道理,倘若你有詛咒,也同樣會將自己導向失敗。”

過了一段時間,正如雜貨店老板所預料的,他的商店因連鎖商店的沖擊被迫關門了,但是他卻被聘請到那家連鎖店做經理人,收入比以前更好。

每個人都脫離不了他賴以生存的社會,倘若沒有一顆寬恕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所支配,這樣損人且不利己。一顆寬容的心靈可以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度過難關,邁向新的起點。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余地,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

——福萊

節儉是美德

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約翰小時候很自卑,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舊的:舊衣服、舊畫板、舊書包……那時候的他總認為父母的節省是一種恥辱,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逐漸被父母的節省所“傳染”。漸漸地,他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比父母還要節儉的人,而且這種節儉幾乎是無法控制的。他從一開始的認為這是一種恥辱而非美德,到后來的逐漸愿意承認節儉是美德,直至最后開始享受這種美德給自己帶來的心靈豐裕的感覺。

最初約翰在一家出版社供職。他發現這個出版社的前任美編留下了許多美麗的作品,約翰感到并相信這個美編一定是個非常優秀的人,因為一家小小的出版社,其實不需要美編如此努力。像這樣“不因善小而不為”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很好的發展。后來,約翰聽說她考進一家薪資高、福利好的大公司,約翰相信以她的能力她一定能過得更充實而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肃北| 行唐县| 台中县| 太仆寺旗| 漠河县| 大兴区| 鹤山市| 嵊州市| 呼和浩特市| 漯河市| 大渡口区| 永定县| 双牌县| 乃东县| 金平| 阳山县| 石嘴山市| 高尔夫| 甘孜| 梅州市| 隆林| 家居| 沁水县| 洞头县| 桃园市| 获嘉县| 八宿县| 高台县| 岚皋县| 乐东| 麻栗坡县| 双桥区| 山西省| 晋州市| 铜梁县| 应城市| 巢湖市| 芮城县| 南郑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