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中國近世史前編(16)

至于政治,則天國諸人都起下層社會中。大凡下層社會中人,都抱有均貧富及平等的思想。起事之后,乃表現于其宗教及政治制度中。拜上帝會規制,入會的男稱兄弟,女稱姊妹,一律平等。天京建后,創立田制,分田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上田一畝等于下下田三畝),各地方有無相通(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又此處荒,則移彼豐處,以振此荒處,彼處荒亦然。此即所謂移粟移民),民年十六則受田。自食有余,概歸公庫。二十五家立一庫,婚喪等事,均用庫中款項。軍士有得財貨的,則概歸天朝圣庫。又立女館,凡處女、寡婦及從征軍士眷屬,均居于其中。禁煙、禁酒、禁賭。又禁女子纏足。禁妾媵及娼妓。并禁賣買奴婢。其思想不可謂不正。案當隆古部族時代,人民生活,本有一定規則。此時內部安和,而對外亦能講信修睦,即孔子所謂大同。其后各部族接觸日多,漸以兵力相爭奪。戰敗的,固夷為農奴及奴隸。戰勝的,亦因其生活日流于淫侈,并且專以爭斗為事(讀《禮記·文王世子》篇可知。這一篇是述古代公族,即國君的同族的生活的),而其風紀日趨于敗壞。此即所謂封建時代。然部族時代良好的規則,仍有存留。民間生活,仍有其合理的軌范。即貴族亦不能不俯就其范圍,此即古人所謂禮(古代的所謂禮,并非指應對進退等,此乃所謂儀。知儀的,古人亦謂其不能冒稱知禮。《左傳》議論魯昭公的話,即其一例。所謂禮,實指大眾生活的軌范。如兇荒札喪之歲,貴人的生活亦不能不貶損;豐登之年,大眾的生活仍不能奢侈等便是。所以《禮記·禮器》說:“年雖大殺,眾不恇懼,則上之制禮也節矣。”)。所以此時的生活,尚非全不合理。封建制度完整之世,孔子亦稱為小康。封建時代之后,再加以資本的侵蝕,生活的軌范,無人留意及之。即有覺其不安,欲去其太甚的,其所欲建立者,讓步已至極點,然仍不能實行。此實為社會不安的根本原因。此等病根,上中流社會中人,因其處于壓迫地位,生活較為優裕,往往不能覺得。只有下層社會中人身受切膚之痛,會有矯正的思想。歷代借宗教以煽惑人民的,除迷信的成分外,總尚略能改正經濟制度,示人民以生活的軌范,即由于此(如漢末的張魯便是。可看《三國志》本傳《注》引《典略》)。這個并非迂闊,實可說是社會真正而且迫切的要求,但其事經緯萬端,斷非徑行直遂的手段所能有濟。起于草澤的英雄,思想雖純,而學識不足,運用其簡單的思想、直率的手段,想達到目的,無怪其不能有成了。天國諸人,宗教思想頗為濃厚,凡事皆欲稱天以濟之。故其國稱天國,京稱天京,軍稱天軍,法律亦稱為天條。軍行所至,輒設高臺講演,謂之講道理,又印行講道的書頗多。那更陷入極端的觀念論了。嘗開科以取士,所命題目,亦極可笑(其命的題目,有《貶妖穴為罪隸論》等。案天王嘗有詔,貶直隸省為罪隸省)。其官制,則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又有丞相、軍師、錄尚書事等名目。外官有州牧、郡守、縣令,又有行省。軍制以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又有監軍、總制、將軍、指揮、點檢等名目。今古雜糅,一望而知為鄉曲學究所定。此等制度,亦多未能實行。實際的政治,則因天王入天京后,百事不管,朝內又無能主持之人,以致紊亂。總而言之,天王之為人似只長于宗教,而短于政治及軍事。天王手下,亦無此等人才。只有一個李秀成,而用之太晚,且不能專。實為太平天國失敗最大的原因。且如天王的宗教思想,在當時,絕不能得多數人的贊同。民族革命之義,如能始終標舉,是可以引起一部分人的歸向的。太平軍出湖南時,亦曾發布討胡之檄,后竟未曾再提,而仍欲推行其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政教,即此就可見得不認識環境,難于有成了。然事雖失敗,畢竟替民族革命播下了種子。到孫中山革命時,其余黨還有存留海外的。

第三節 捻黨始末

當太平天國和清軍在江域相持時,直、魯、豫、蘇、皖間,又有捻黨。捻黨的起源:有的說是鄉民逐疫,“裹紙然膏”,后來因而行劫,故稱為捻。有的說皖北人稱一聚為一捻,因稱為捻。二說未知孰是。其起源頗早,清仁宗嘉慶年間,河南巡撫,已經奏定“結捻”三人以上,加等治罪了。然此時所謂捻黨,人多勢盛之時,偶出攻打州縣,官軍到又回原居,和平民無異。并不正式和官軍對敵。到天國興起后而其勢乃漸盛。其渠魁張樂行,居雉河集(渦陽縣,捻平后設縣),李兆受居霍邱。清官令人民筑寨自保。諸寨既無力抵抗捻黨,而官軍又殘暴,乃依違于兩者之間。又有本系土匪,亦借團練為名的,局勢復雜。壽州苗沛霖,本系諸生,后為練總,反側于太平天國和清軍之間,曾受天國之封為奏王,尤為跋扈。

捻黨雖據數省,其最大的根據地,則猶在安徽。清朝迭派大員進攻,都無效(清朝初命周天爵駐徐、宿,旋代以袁甲三,駐潁、亳,又命牛鑒駐陳州,而以河南巡撫英桂總其成。太平天國五年〈1855〉,即清咸豐五年,罷袁甲三,命英桂進攻安徽。明年,又起甲三助英桂。至七年〈1857〉,勝保督安徽軍務后,仍命袁甲三管蘇、魯、豫三省事。均無功)。太平天國七年(清咸豐七年,1857),命勝保總督安徽軍務。張樂行走依李兆受。兆受偽降,苗沛霖亦陽受撫。然其盤踞恣肆如故。勝保所帶馬隊,且有降于捻黨的。捻黨行動益敏捷。天國九年(1859),出擊山東。還道河南,攻周家口。十年(1860),陷清江。清漕督等皆遁走。是年,英、法和議成。清命僧格林沁移兵而南。初戰亦不利,后乃從魯南入蘇北,進至亳州。天國十二年(清同治元年,1862),苗沛霖合太平軍攻潁州,為湘軍所敗。陳玉成走依沛霖,沛霖將其執送清軍,被殺。安徽局勢稍定。而陳得才合捻眾入陜西,攻商、華。勝保及多隆阿奔命。勝保旋遭逮治。降捻宋景詩,因之叛于郃陽,聲稱為勝保訴冤,自山西入直隸。附從者甚多。清調劉長佑督直。到明年,才把他打平。是年,僧格林沁亦陷雉河集,殺張樂行。又殺苗沛霖。樂行從子宗禹入鄂豫。又明年,陳得才回援天京。至英、霍間,聞天京已陷,自殺。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柱本名化邦,亳州人,最勇猛善戰。據《太平天國戰紀》:僧格林沁伏誅后,宗禹等共矯天國幼主詔,封宗禹為沃王,柱為魯王),均與宗禹合。于是捻黨得天國之名將以指揮之,而其用兵的方略一變。

遵魯二王和張宗禹既合,再道湖北入河南。天京陷之明年(清同治四年,1865)入山東。時清倚僧格林沁為主力,而僧無將略,專恃蒙古馬隊,和捻黨相馳逐。步不及馬,駑馬不及良馬,其隊伍遂參差不齊。軍行不赍糧秣,專責成州縣供應,州縣因兵荒不能具,則剽掠于民間,因行淫殺。人民控訴的,僧格林沁概置不理。人民恨之切骨。捻黨知其如此,專引之東奔西走,以疲敝其兵力,而僧格林沁不悟。是年,兩軍相遇于曹州。宗禹弟小黑,年19,與任柱猛攻之。僧軍發炮,彈如雨下。小黑及任柱不顧,令馬隊脫銜猛沖。僧兵大敗,僧格林沁伏誅。捻黨之誅僧格林沁,事見羅惇曧《太平天國戰紀》。此書系將韋昌輝嫡子以成所著《天國志》刪潤而成。于天國亡后所記事極疏略。蓋由無記注,專恃傳聞記憶而然。然僧格林沁的伏誅,系兩軍爭斗中的一大事,所記捻黨一方面的軍情,該不會有誤。況且《戰紀》說僧格林沁系墮馬為亂兵所殺,宗禹兄弟至,又刃碎其尸;而清薛福成所撰僧格林沁《死事略》,亦說其死在麥塍之中,身受數傷。二說符合,可見《戰紀》之不誣。僧格林沁是科爾沁郡王,因攻捻晉爵為親王的。科爾沁是蒙古諸部中最早投降清朝的,清人與之世通婚姻。清朝的宗旨是要封鎖東三省及蒙古地方,合滿蒙二族之力,以制漢族的。僧格林沁一軍,尤為當時清朝所倚恃的勁旅。任柱、張小黑,功雖不成,然能殲此渠魁,亦足以寒猾夏者之膽了。

僧格林沁死后,清朝命曾國藩督直隸、河南、山東軍務。曾國藩說:捻黨已成流寇,與之馳逐非計。主張“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乃以徐州、臨淮關、濟寧、周家口為四鎖。自沙河、賈魯河,北抵汴梁,南接運河,筑成長墻一道(自周家口下至正陽關守沙河,上至朱仙鎮守賈魯河。朱仙鎮經開封抵黃河,掘濠而守),實行其所謂“圈制”之法,而捻黨的厄運乃漸至。捻黨將其汴梁一段防線突破,進攻運墻,不克,乃分為二:任柱、賴文光東行,張宗禹西上。天國亡后二年(清同治五年,1866),曾國藩回兩江總督本任,李鴻章繼其任,左宗棠督辦陜西軍務。明年,東捻突破運防。清軍反守運河西岸。旋又扼之膠萊河及濰河之東。其濰河一段,仍為捻黨所突破。然卒不能越運河而西,乃自魯南入蘇北。清軍云集,任柱死于贛榆,賴文光在揚州被執,東捻亡。西捻入陜西后,渡渭而北,入延、綏,自宜川渡河。下河東,入豫北。天國亡后四年(清同治七年,1868)入直隸。左宗棠隨之而東,李鴻章亦北上會攻,令直隸人民筑寨自保,實行堅壁清野之法。又沿黃、運二河,自天津至茬平,筑長墻以蹙之。西捻乃被困于黃河、徒駭河之間而滅。案《太平天國戰紀》說:僧格林沁死后,捻黨議仍入漢中。左宗棠扼河筑長墻拒之,乃仍入汴。文光等聚謀,言“敵軍甚眾,江南我兵絕跡,不如渡黃河,直搗燕京,成則取其國都,不成死耳”。乃履冰而過,清兵逐之,一戰大敗。任柱、小黑皆死,宗禹不知所終。此其記事自極疏略,然賴文光等當日有直搗燕京之志,事當不誣。不過有志未遂耳。賴文光逃揚州被獲,《戰紀》并不諱飾,則其謂張宗禹不知所終,事或得實,而清朝一方面的記載,謂其赴水而死,恐實不足信了。

綜觀捻黨,自太平天國滅亡以前,和天國滅亡以后,其用兵的方略絕不相同,即可知其縱橫馳驟于直、魯、山、陜、豫、鄂、蘇、皖八省,使清朝的君臣為之旰食者數年,實由天國的名將指揮駕馭而然。當天京淪陷,幼主殉國之后,而天國的余威猶如此,可見天國初起時,不能悉眾北上,及其后天王不從李秀成之言,出征贛鄂的可惜了。清朝攻擊捻黨時,其殘暴仍與其攻天國時無異。曾國藩奏疏說:“官兵騷擾異常,幾有賊過如篦,兵過如洗之慘。民圩仇視官兵,于賊匪反有恕辭。”西捻再入直隸時,左宗棠寫給他兒子的信說:“大名、順德、廣平一帶,和山東、河南接壤各處,民團專與兵勇為仇,見則必殺,殺則必毒。”清人所自言如此,倘使其敵國方面,有人執筆記載,未知又當如何?太平天國和捻黨,不免有殘暴的行為,我們誠不能為諱,然至少并不甚于清兵,則是事實。而從前論史的人,都把這一個時期的破壞,專歸罪于天國及捻黨方面,真可謂清朝的忠臣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芜湖市| 安庆市| 正镶白旗| 古浪县| 张北县| 永泰县| 繁昌县| 静乐县| 宁城县| 鄂尔多斯市| 马鞍山市| 嵊州市| 图们市| 内丘县| 万盛区| 兰考县| 枣庄市| 滨海县| 新乐市| 千阳县| 临清市| 若羌县| 建平县| 河曲县| 麦盖提县| 白玉县| 体育| 太仆寺旗| 揭东县| 富宁县| 泰和县| 海城市| 禄劝| 扬中市| 崇阳县| 潼关县| 黎川县| 乡宁县| 内江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