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失陷后,李世賢奉幼主到廣德。聽王陳炳文,初與康王汪海洋俱守杭州,至是走江西。扶王陳得才,初屬陳玉成。玉成敗后,自湖北走豫南,入漢中。是年夏間,回救天京,至安徽,聞天京已陷,自殺。世賢尚未知之,勸攻湖州的堵王黃文金,同奉幼主,合海洋、炳文的兵出湖南,北連陳得才。文金必欲破湖州以泄憤。湖州破而清兵大至,文金中炮死。世賢奉幼主入福建,至延平。時汪海洋亦至福建,兩軍相距僅30里。世賢軍為清將席寶田所破,與秀成子榮椿俱走海洋軍求救。幼主隨難民行,誤投敵軍,為清營官蘇元春所得。元春要將他釋放,而事為席寶田所知,將幼主取去,有人對寶田說:“你的禍不遠了,曾國藩奏稱洪氏無遺類,你卻擒獲了幼主,他怎肯和你干休呢?”(陳恭祿《中國近代史》云:李秀成言天王家人皆死,實為免禍之計。左宗棠獲其養子,知其母、妻、幼子,均免于難。見左氏《奏疏》,據聞其子收養于外人,今尚存在)。寶田乃將幼主送交沈葆楨,為其所殺。世賢匿民間,奉秀成母以終。陳炳文為汪海洋所殺,海洋以是年十二月,戰死于廣東嘉應州。石達開自別為一軍后,出沒于安徽、江西、福建之間。太平天國九年(1859),敗于南安,入湖南,又為巡撫駱秉章所敗,入廣西。明年,入廣東,出沒湘粵間。十一年(1861),入四川。清以駱秉章為四川總督御之。達開入貴州,十二年(1862),再入四川,轉入云南。十三年(1863),再自云南入四川。將渡大渡河,為清兵所扼,又賄土司絕其退路。達開對手下的人說:“吾一人自赴敵軍,爾等可免死。”乃張黃蓋,服黃袍,乘白馬,從數人入清軍。至成都,見駱秉章,說:“吾來乞死,兼為士卒請命。”清人磔達開于市,而使諸將圍殲其兵2000余人。
太平天國自起兵至滅亡,前后共歷15年。兵鋒所至之地,共17省(內地18省,惟甘肅一省未到)。但得城多不能守。所恃為根據地的,實止自天京至九江、武漢的一線,及皖南北若干州縣。其后九江、武漢皆失,僅恃安慶與天京相犄角,而皖南北亦日受攻擊,形勢就更危險了。太平軍在軍略上的失策:(一)未能于初起時全軍北上,與清人爭一旦之命。(二)在南方又未立定規模。(三)初起時借長江的便利,未久即下天京,后來水師之利反為清人所有。至其軍隊,初起時確甚優良。廣西軍人,強悍善戰,其紀律頗嚴,并無奸淫殺掠之事,所以人民頗為歡迎。清張德堅撰《賊情匯編》稱“賊至則爭先迎之,官軍至皆罷市。此等情形,比比皆然,而湖北為尤甚”。可見光復軍興時,簞食壺漿的盛況。此時太平軍軍隊未甚多,其首領的驕奢淫逸亦未甚。所破州縣,到處都有蓄積,取之已足敷用。人民亦有自動進貢,以求免禍的,故其財政寬然有余,無事誅求。其后財政漸窘,軍隊中舊兵漸少,脅從漸多,軍紀亦漸壞,擄掠焚殺之事,遂不能免。天國四年(1854),曾國藩奏疏云:“前此官軍有騷擾之名,賊匪有要結之術。百姓不甚怨賊,不甚懼賊,且有甘心從逆者。自今年以來,賊匪往來日密,搶劫日甚。升米尺布,擄掠罄空。焚毀屋廬,擊碎釜缶。百姓無論貧富,恨之刺骨。”軍紀的好壞,影響于民心的向背和士氣的盛衰,這確是天國失敗的一個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