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是最好的醫生全書(彩圖精裝)
- 慈艷麗
- 104字
- 2019-01-02 17:00:20
上篇 自己是最好的保健醫生
本篇從營養、運動、睡眠、休閑娛樂、醫療自救、排毒抗病、自我體檢、心理保健等內容出發,全面囊括日常生活保健知識,旨在讓您牢固掌握健康密碼,科學有效地做好各個年齡段的保健,使健康相伴一生。

第一章 做自己的保健醫生
●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二是對疾病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心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什么是健康
1 健康的含義和層次
在競爭和壓力日益加劇的今天,健康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珍愛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珍愛健康首先要全方位地理解究竟什么是健康。
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勻稱,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工作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心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兩方面都具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
如果想徹底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還要進行健康診斷。健康診斷的基本內容有整體性健康診斷和身體健康監測兩個方面。
整體性健康診斷包括疾病診斷、生理功能檢測、體能檢測以及包括健康危害因素和健康不利因素在內的健康行為診斷。
身體健康監測是對身體健康狀況進行動態檢測、分析、判斷,以掌握身體健康的發展情況。身體健康監測可以為制定健身運動方案,進行促進健康的活動提供依據。
一般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診斷和監測身體健康水平。
(1)身體形態發育水平調查。體型是否勻稱,有無發育缺陷;營養狀況是否良好。
(2)疾病診斷。各器官系統有無疾病。
(3)生理功能測試。機體新陳代謝水平,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
(4)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測試。速度、力量、耐力、反應、協調性、柔韌性、平衡性等素質;跑、跳、投、攀爬等運動能力。
(5)健康維護能力調查。考察對疾病的抵抗力,對生活中不利健康和危害健康因素的了解程度。
健康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來理解,這幾個層次分別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健康。
(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礎,它是人們對健康最基本的認識和要求。生理健康主要指人體組織結構及其生理活動功能正常。人體生理活動是以組織結構為基礎,以維護人體生命為目的的運動形式,它是人賴以生存的前提條件。
(2)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為基礎并高于生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發展。心理健康的人,對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與打擊有較強的耐受力,心理創傷后有較強的康復能力。
(3)道德健康是健康的升華。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健康的最高標準是“無私利他”;基本標準是“為己利他”;低標準是“單純利己”;不健康的表現是“損人利己”和“純粹害人”。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為基礎,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
(4)社會適應健康是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為基礎的高級健康層次。社會適應主要指社會角色適應,包括職業、婚姻、家庭角色,以及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等適應。
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不僅具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而且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不僅能勝任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而且能創造性地取得成就以貢獻于社會,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在健康的4個層次中,生理健康是所有健康的基石,心理健康則是生理健康的發展,道德健康是更高一級的健康要求,而社會適應能力是健康的最高要求。這幾個層次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社會適應主要指社會角色適應,包括職業、婚姻、家庭角色等。
健康的標準
為了能更準確地衡量一個人的健康情況,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了健康的10條標準,具體標準如下所述。

健康要靠自己捍衛
1 自我保健最明智
一個人要想真正得到健康,最關鍵的一點是了解自己,了解疾病,針對自己的體質,有意識地防病、抗病。
許多人把自己的健康寄希望于醫生,其實醫生所能做的大多是對疾病的診斷,而并非防患于未然。疾病大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或許已經顯出某些異常,此時僅靠醫學儀器不一定能檢測出疾患。這些預示著疾病的異常應當靠自己去發現。
這是因為我們能夠了解自身的體質、個性,我們也熟悉周圍的生活環境,知道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最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只有自己才能最好地把握自己的身體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及時發現異常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
另外,整個人群全都依靠醫學界的保健服務也是不現實的。世界人口中,健康人群與疾病人群各占1/4,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人群約占2/4。目前醫學界只承擔著對1/4有病人群的有限服務,其余2/4中間人群與1/4健康人群的保健服務,還遠遠無法滿足。而這3/4人口,同樣迫切地需要保健服務。日益提高的公眾健康要求與醫學界相對狹窄的服務范圍形成了一對突出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便是多數人實行自我保健。
換一個角度來看,很多疾病在早期都是很難被發現的,有些疾病一旦發病,醫院可能也無法治愈,比如腦血栓、腎臟疾病、肝臟疾病、癌癥等。況且,如果任疾病發展到住院的程度,還可能要面臨手術的風險和高額的醫療費用。
人的保健費用和治療費用之比是1∶15,也就是說在預防疾病上投資1000元的保健費用,就會節約15000元的醫療費用。所以,無論從主觀、客觀,還是減少痛苦、節省費用的角度來看,自我保健都是最明智的。
2 多學保健知識才能做自己的保健醫生
自我保健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和養生保健手段,依靠自己的力量對身體進行自我觀察,對某些疾病進行積極地預防。我們要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養生方法,以達到健身祛病、延緩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只有更多地掌握和儲備保健知識,人們才能準確地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效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遺憾的是,我們掌握的保健知識與其他任何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識相比是何等的貧乏。生活中,我們常見無數飽學之士專注于工作、學習,卻連最起碼的保健知識都沒有,不懂得自我保健,一旦病魔纏身,終身而不能酬志,只能讓人嘆息。
自我保健知識包括攝取身體所需營養;合理運動鍛煉;科學睡眠和休息;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放松身心;注意心理健康,加強自律,增強求知欲,激發自己的信念和耐力等。
自我保健意味著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知道什么樣的疾病可以借助自身免疫力達到自愈;什么樣的疾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逐步調理以恢復健康;什么樣的疾病必須盡快到醫院就醫,就醫時應該做什么。另外,自我保健也意味著懂得改善周圍的環境,避免不良環境因素對身體的侵害,如避免被動吸煙、盡量不接觸污染物等。
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儲備足夠的保健知識,及時排除健康隱患,逐步養成有益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在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
對于老年人來說自我保健知識重點要了解到:
①排便一次。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暢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證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只有更多地掌握和儲備保健知識,才能有效預防各種疾病。
②睡覺兩次。上了年紀,晚上睡眠質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間損失可在午間補。
③工作三小時。老年人不能閑著,要找自己喜歡的事做,閱報、看書、寫字、唱歌、上網、下棋、逛街,或當義務工,做志愿者等,快快樂樂每一天。
④進食四次。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 下午宜增加一次點心,這是因為老年人胃內納少,宜多次少量飲食。
⑤喝五杯水。老年人體內水分逐漸減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動飲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鹽開水,洗腸清胃,上下午各飲兩杯水,潤腸補津。
⑥晨練六十分鐘。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會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3 自我保健要秉承順應自然的原則
自我保健時要多了解身體保養的知識,秉承順應自然健康的原則。
①陽光。充分利用天然保健手段,陽光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沐浴15分鐘陽光,就能獲得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維生素D能使人體骨骼堅固。當然,過度曬太陽也是有害的。所以,進行日光浴要適度。
②空氣。每天都要呼吸新鮮空氣。將這一習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去商店時,以步代車;與朋友相邀散步時,不要一見面就坐下喝咖啡;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1個小時,冬天也不例外;一有機會,就離開城市,去呼吸清新的空氣。
③水。為了凈化消化系統,要多喝水。但是,在飯前30分鐘或1小時,飯后1小時之內,最好不要喝水,以免水將胃酸稀釋。還要定期地洗溫水澡,并逐漸過渡到沖涼水澡,這樣可以將毛孔打開,使細胞活躍,能刺激體液流動。
④營養。健康程度隨體內吸收的物質發生變化。大多數困擾現代人的疾病,比如心臟病、高血壓、某些癌癥、癱瘓性中風等,主要是飲食不合理所致。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最簡單易行、最廉價的,即吃天然食物,這些食物包括各種谷物、豆類、堅果、水果和蔬菜等,而且每周要變著花樣吃。

◎每天一定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這樣才能健康長壽。
⑤休息。人體所有的系統和器官都需要休息。比如,消化系統一般需要5小時才能將食物完全消化掉,所以理論上,在兩餐之間不應該加餐進食。如果需要,可以喝飲料或茶水。5小時后飽餐一頓,細嚼慢咽1小時,再讓消化系統進入休息狀態。到了晚上,喝點水或茶,或吃一點易于消化的小吃就可以了。
整個身體也需要休息,充分休息后,才能更好地工作。每晚要有充足的睡眠,午夜前每個小時的睡眠一般要比午夜后的睡眠效率高得多,所以,早睡早起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每周至少要從事一天休息式的活動。在休息日,可以同家人外出旅行或者在家附近放松,也可以看看書或做些其他有趣的事情。要想過一種比較平衡的生活,就必須堅持休息的原則。

◎早睡早起對身體有好處,充分休息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⑥鍛煉。定期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在新鮮的空氣中鍛煉身體有助于排除體內的各種毒素和廢物。找一種自己喜歡的、適合的運動,比如步行或騎車去商店。
⑦適度。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過度。有的人一聽說應該鍛煉身體,就出去跑到筋疲力盡為止。有的人則玩命地節食,以致得了厭食癥。有的人極端地注意食品衛生,甚至連到別人家里吃飯也不敢。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記住這個原則:有益的東西,要適度;有害的東西,要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