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左傳

——中國史學敘事傳統的開山之作

作者介紹

左丘明像

《左傳》是研究春秋歷史的最重要典籍;而且在文學史上也有極高的價值。然而這樣一部史學和文學的名著,它的作者究竟是誰,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自西漢以來的許多記載,都說《左傳》是左丘明所撰。司馬遷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中稱:“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即《春秋》),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左氏傳》三十卷”。班固自注云:“左丘明,魯太史。”劉歆亦謂:“《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然而這個說法是大成問題的。《論語·公冶長》篇載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據此,左丘明是孔子尊重的前賢,不是孔丘的弟子,年齡不會小于孔子。但《左傳》記事,卻說到晉“知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還稱趙無恤之謚為“趙襄子”。知伯之滅在孔子死后26年,趙無恤之死更在其后,左丘明怎么能活到那時?再說,《左傳》的文風絕不同于孔子。可見《左傳》的作者決不會是與孔子同好惡的左丘明。在清代和近現代,還有一些學者如劉逢祿、康有為、徐仁甫等,認為《左傳》是劉歆竄亂他書的偽作而托之左丘明。這種說法因論據不足而多為人所不取。 究竟《左傳》是左丘明寫的,或是左史倚相、子夏、吳起所纂,還是哪些人的集體創作?要作一個明晰的結論,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鑒于《左傳》所記涉及孔子死后數十年之事,而其文風又駁雜浮夸,故歷來有不少學者,如唐人趙匡,宋人葉夢得、鄭樵等,都認為《左傳》的作者不是左丘明,而是戰國時代的另一個左氏,卻又說不出他的名字。目前一種較有影響的說法,認為《左傳》是由吳起纂集而成。此說源自清代的姚鼐、章炳麟,而現代學者郭沫若、童書業、錢穆等都贊同之。

經典概述

《左傳》全名《春秋左氏傳》,或稱《左氏春秋》,是我國古代記述春秋時期周王與各諸侯國事跡的編年體史書。全書共有18萬余字,始于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四年(前464年),前后長達259年。《左傳》一書,豐富多彩。其主要內容為春秋列國的政治、外交、軍事各方面的活動及有關言論。其次則為天道、鬼神、災祥、卜筮、占夢之事,作者認為可資勸戒者,無不記載。

《春秋左傳正義》書影

《左傳》的記事文體大概可分三類,每類的來源不同,其史料價值因之而異。第一種是文字比較簡短,但有月日,此類應出自當時史官記事,其史料價值最高。其次是一般記事,包括那些零星的故事,一般無時間記載,多半出自各國私人記錄,史事與傳說都有,一般是可信的,少數是后人插入的,那就不可信了。再其次是一些長篇大論的文章,類似《國語》,很像后人借題發揮,其可信度就很小了,有的是不可信的,當分別觀之。

《左傳》敘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敘述事件的過程和因果關系。《左傳》敘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寫戰爭。《左傳》的戰爭描寫,全面反映了《左傳》的敘事特點。《左傳》一書,記錄了大大小小幾百次戰爭,城濮之戰、崤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等大戰的描述歷來被人們贊不絕口,不計其數的小戰役也寫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動。一般說來,《左傳》寫戰爭,不局限于對交戰過程的記敘,而是深入揭示戰爭起因、醞釀過程及其后果。《左傳》對事件因果關系的敘述,還常有道德化與神秘化的特點。《左傳》是一部歷史著作,但作者有時就像一個故事講述者,把事件敘述得頗具戲劇性。大量生動的戲劇性情節,使這部作品充滿故事性。不僅如此,《左傳》有的敘事記言,明顯不是對歷史事實的真實記錄,而是出于臆測或虛構。《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左傳》在戰爭描寫中還有許多與整個戰局關系不大的事,這些事只是反映了戰爭的一些具體情狀,在戰爭中并不具有重要意義。《左傳》還在復雜的戰爭過程、政治事件中,大量描寫細節。作為歷史著作,這些描寫內容完全可以不寫或略寫,但《左傳》卻大量地描寫了這些瑣事細節,它們在敘事生動和人物刻畫方面具有文學意義。

百花潭宴樂漁獵攻戰銅壺紋飾

紋飾上層為采桑圖;中層為宴樂圖;下層為攻戰圖。

由于春秋戰國間社會變革的影響,《左傳》通過人物言行所表現的進步思想是很顯著的。首先是民本思想,例如衛人逐其君,晉侯以為太甚。師曠說:“或者其君實甚……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將安用之?弗去何為?”又說:“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從(縱)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襄公十四年)師曠這番議論,在從前是不可想象的。他表面上似乎沒有擺脫天道鬼神的觀念,但實際上卻是根據人民利害來發表他的政見的。其次是愛國思想。弦高遇秦兵侵鄭,機智地以犒師為名,因而保全了鄭國(僖公三十三年)。吳師入郢,昭王奔隨。申包胥如秦乞師,七日夜哭不絕聲,勺飲不入口。秦竟出兵,敗吳而復楚(定公四年)。作者記載這些動人的歷史事件,就是有意表揚他們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王車仗出行圖 南宋 馬和之

精華內容

【原文】

曹劌論戰

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遂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春,齊國軍隊前來攻打我國,莊公準備迎擊。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人說:“大官們會來謀劃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見識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見。

曹劌問莊公憑什么來作戰。莊公說:“衣著吃食的享受,不敢獨自享用,必然分給別人。”曹劌答道:“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從不敢虛報,必說實話。”曹劌說:“小的誠實不能使神靈信任,神靈是不會賜福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官司,雖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做到合情合理。”曹劌答道:“這屬于為百姓盡心辦事的行動,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讓我跟隨您一起去。”

長勺之戰示意圖

莊公和他同乘一輛兵車。魯軍與齊軍交戰于長勺。莊公將要擊鼓進軍。曹劌說:“不行。”齊軍擊鼓三次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莊公又要下令追擊,曹劌說:“不行。”他下車看了齊軍戰車的輪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撤退的情況,這才說:“可以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以后,莊公問他其中的緣故。曹劌回答說:“作戰靠勇氣。擊第一通鼓的時候軍隊的士氣便振作了起來,擊第二通鼓的時候士氣便開始減弱了,等到擊第三通鼓的時候,士氣就枯竭了。敵人的士氣枯竭而我軍的士氣旺盛,所以能夠戰勝他們。大國難于捉摸,恐怕藏有伏兵。我看到他們戰車的車轍雜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了,確實是在敗退,所以追擊他們。

介之推不言祿

【原文】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民國《焚綿山》戲畫

舞臺上的山片靠在椅靠上便可代表崇山峻嶺了。戲中人惟妙惟肖的表演加入微微踉蹌的臺步把介子推背母上山的艱難和決心展現無疑。

【譯文】

晉文公獎賞跟隨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求爵祿,而賞賜爵祿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君侯還活在世上了。晉惠公、晉懷公沒親近的人,國外、國內都厭棄他們。上天還沒有想讓晉國滅亡,所以晉國一定會等到賢明的君主。能主持晉國祭祀大典的人,不是君侯又能是誰呢?這實在是上天要立他為君,而那幾個人卻認為是因為自己的力量所致,這不是欺騙嗎?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竊,何況是貪上天之功以為是自己的力量所致呢?下面的人把自己的罪過當成是正義,上面的人又獎賞他們的奸欺,上下相互蒙蔽,難以和他們相處。”他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一樣去請求賞賜呢?就這樣死去,又能怨恨誰呢?”介之推回答說:“明知錯誤而去效仿,罪過就重了。況且我已口出怨言,不能再吃他的俸祿了。”他母親說:“也要讓君侯知道一下此事,怎樣?”介之推答道:“言語,是用來表白自己的。自身將要隱退,哪里還用得著表白?這樣做就是想要求得顯達了。”他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嗎?我同你一起隱居吧。”于是便隱居到死。

晉文公尋訪他們不到,就把綿上作為他的封田,說:“用這來記錄我的過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宜都市| 革吉县| 来宾市| 博野县| 阿拉善右旗| 蓝田县| 通化县| 海宁市| 西平县| 神农架林区| 环江| 太原市| 舒兰市| 商水县| 古丈县| 改则县| 咸阳市| 镇宁| 班戈县| 南丹县| 云梦县| 安达市| 墨江| 万山特区| 宝鸡市| 喀喇沁旗| 顺义区| 天柱县| 通化县| 双柏县| 峡江县| 海林市| 义马市| 承德县| 克拉玛依市| 漳平市| 佛坪县| 二连浩特市| 庆云县|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