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疊紀

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后一個紀,以其戲劇性的結束方式——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大滅絕——而著稱。

在2.86億年以前,二疊紀剛開始的時候,地球上的各大陸地板塊是連接在一起的,形成了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因為盤古大陸太過廣闊,所以陸地上的氣候條件便會有很大差異。在盤古大陸的南極,是一座從石炭紀遺留下來的冰蓋,但在整個熱帶地區和大部分北方地區,卻炎熱少雨。在這樣干旱的條件下,石炭紀的喜濕性樹木就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抗旱的針葉樹和其他一些種子植物。

□ 水分和溫度

進化是無法預先做好計劃的,所以面對二疊紀的環境變化,動物們也無法做好準備。但結果證明,爬行動物很好地適應了二疊紀開始時更加干燥的環境。它們遍布整個超級大陸,可以棲息在兩棲動物不能生存的地方。隨著進化,它們變得越來越善于節約水分,直到像現在的很多爬行動物那樣可以生活在沙漠環境里。

爬行動物還得去應付陸地上經常發生的大幅度的溫差變化。在海洋和濕地中——第一種四肢脊椎動物進化出現的地方,溫度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而且也不會升到多高的地步。但是盤古大陸上的溫度,在黎明時候接近零點,而到了中午卻會超過40℃。因為那時候的爬行動物是變溫動物(今天仍然是),或者說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隨著周圍的溫度變化而變化。黎明時候它們可能就要被凍住了,而到了中午它們又會有過熱的危險。

□ 內部進化

早期爬行動物處理溫度問題的方式跟今天一樣:冷的時候沐浴在陽光中,太熱的時候則躲藏在陰涼處。當時的一些爬行動物——尤其是盤龍——進化出了“脊帆”,可以像熱交換器一樣工作,幫助它們暖身,從而可以更早地開始一天活動。但是在二疊紀晚些時候,盤龍的后代——獸孔目動物,進化出了一種非常不同的溫度處理方式。它們開始利用分解食物來使自身產生能量,而不是靠著太陽的溫暖獲取能量。也就是說,它們是恒溫動物,或者說溫血動物。為了保持熱量,它們利用了一種非常新型的結構——毛皮。

輻鰭魚類在泥盆紀進化出現,在二疊紀持續超多樣化發。圖中古鱈魚是原始的輻鰭魚類。

□ 溫血脊椎動物

毛皮在化石中很少見,也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在二疊紀時期或者之后曾出現過帶毛皮的獸孔目動物。但有幾項證據都顯示極有這個可能。一個是,獸孔目動物出現了一些適應性變化,以提高呼吸頻率和增加氧氣供應——動物“燃燒”大量食物所必需的條件。另一個是,獸孔目動物居住在盤古大陸的南方,非常寒冷。這種條件并不可能成為冷血爬行動物的棲息之地,但對那些能夠通過“燃燒”食物來保持自身體溫的動物來說,就容易得多了。

哺乳動物是從獸孔目動物中進化出來的,但獸孔目動物本身并不是哺乳動物。即便二疊紀的動物可能會長有毛皮,但它們跟今天所知道的哺乳動物也還是不一樣的。成為溫血動物是一項重大的革新,最終使得四肢脊椎動物可以征服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環境,包括高山和極地冰川。

盤龍們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用它們豎直的“脊帆”吸收能量。這里顯示的兩個物種——異齒龍(前面)和棘龍(后面)——都生活在二疊紀初期,它們大約能長到3米。異齒龍是一種肉食性動物,有尖利的牙齒,而棘龍則是植食性動物。這兩個物種的脊帆都由骨質支柱支撐著,呈豎直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曲阜市| 商丘市| 成都市| 西乌珠穆沁旗| 易门县| 孝昌县| 万州区| 酒泉市| 长春市| 泰安市| 桐柏县| 县级市| 碌曲县| 双城市| 深州市| 古交市| 彰武县| 大连市| 芮城县| 平江县| 炎陵县| 蕲春县| 集贤县| 徐汇区| 宕昌县| 邛崃市| 本溪市| 永和县| 油尖旺区| 安顺市| 莱芜市| 高雄市| 新密市| 磴口县| 平潭县| 西贡区| 金寨县| 弥勒县| 马边|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