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培養對待拖拉的正確心態
- 1分鐘能做什么?:不可思議的“戰拖”心理學
- (美)杰夫·戴維森
- 10420字
- 2016-03-22 11:11:39
1
門走不通,還有窗
“我們培養了某些習慣,這些習慣也會開始培養我們。”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如果人們覺得某件事情做起來很困難,如不愉快或者要做艱難的選擇時,他們會更傾向于推遲行動。這是不是說到你的心坎里了呢?
當你為了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必須要采取一些行動的時候,得到結果之前的過程總是不會那么順心的。不管為了減小腰圍參加慢跑,還是為了省錢減少開支,任何時候做這些事情都不會讓你感覺好受。不過,等到驗收成果的那一天,當你的腰圍終于纖細了,而整個人也變得更加苗條了,或者你終于節省出了足夠多的錢平衡財政,你肯定會明白為什么“陽光總在風雨后”。
如果哪天你卡殼了,特別是在工作上,其中一個把自己發動起來的辦法,就是采取一些不那么常規的方法來處理它。當湯姆·沃爾夫這個喜歡穿整潔的全套白西裝的小說家過了截稿日期也沒能給《時尚先生》雜志交出文章時,雜志編輯用一個絕妙的方法解決了問題:他要求沃爾夫給他寫一封信,描述下他打算怎樣完成這篇文章,準備寫些什么內容。于是沃爾夫遞交了一篇類似信件的文章。
結果不出所料,只需去掉開頭的一兩個段落,保留主體部分,編輯就得到了足夠的材料。就像沃爾夫一樣,完成某項工作對你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關鍵是如何開始。當你轉換思維,嘗試一些不同的方法時,問題可能就變得非常容易把握了。
克服寫作障礙
在很多人的“必定拖拉任務”名單上,都能看到寫作的名字,或者更準確地說來,就像湯姆·沃爾夫一樣,不知該如何下筆。“作者心理阻滯”,這個描述與寫作有關的拖拉的詞就像一片濃密的烏云,懸掛在很多想要成功的人頭上。如果你也正為老板上周交代的項目報告還沒寫出一個字而焦慮的話,下面這些建議——有些會貫穿整本書——將會幫助你即刻行動起來:
想象你自己正在寫最后一句話。通過在大腦中想象你完成了寫作時的情景,這會讓你從一直要把你拽回起點的鎖鏈中掙脫出來,然后真正地開始著手處理工作(詳見建議6中關于形象思考的力量)。
把你的想法列成提綱。先寫一個提綱,或者在紙上只用10個關鍵詞來概括你全部的想法,這能指導你去準備和完成一篇文章。你可以專門抽出一些時間來準備報告提綱,或者像寫劇本一樣寫幾個連續的分鏡頭。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它能幫助你做足準備去完成一個成熟的作品(詳見建議35關于約翰·格里森姆詳細的列提綱方法)。
先寫上幾分鐘。先把所有的借口都扔到一邊,之后再看看會發生什么。如果連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把借口說出口,又有誰愿意聽呢?你可以設置一個4分鐘的鬧鈴,然后坐下來開始寫作。一般來說,4分鐘過后,你會發現自己根本都不愿意停下來(詳見建議40)。可見,讓寫作變得缺乏效率的關鍵障礙,就是人們沒法讓自己開始。
如果你掌握了這個“幾分鐘技巧”,你就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把“作者心理阻滯”這個詞從你的詞典里踢出去。這個方法極為有效,即使有些文件你不能坐下來一氣呵成,但比起其他方法來,它也能讓你更快、更容易地完成工作。
2
拒絕鴕鳥心態
“逆境最有利于激發人的天分,而安逸的環境只會讓它冬眠。”
—賀拉斯
如果你在最近幾天發現自己拖拉的情況嚴重了一些,先別擔心。當面對過多的任務或者過多的事情需要處理時,拖拉是許多人都有的普遍傾向。有些任務其實很簡單,但如果它們在你面前堆積過多,也會變得困難重重。
順便說一句,別在你的日程表上塞太多事情。
首先,你應該對自己誠實一點,承認你確實有拖拉的毛病。如果想讓自己的感受更真實,你可以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你好,我是××(你的名字),我是個喜歡拖拉的人。”如果你總是尋找借口,讓自己遲遲不開工的行為合理化,那你就是在為更多的拖拉行為敞開大門;如果你對自己保持誠實,能夠認清自己什么時候是在拖拉,那你離行動就更近了一步。要知道,在追逐遠大的目標的時候,哪怕一點小的行動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當各式各樣的壓力把你推來搡去時,解決拖拉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妨礙你的根源,并坦誠地直面它。使你無法展開一項工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幾個月前,弗里達·波拉特在她的新書《有創意的拖拉:重新編排你的生活》中,指出了許多人們拖拉的原因:
害怕得不到認可、失敗、出錯、道德上受到譴責;
擔心“槍打出頭鳥”,既想受到關注,又怕受到關注;
面對一些未知的狀況時,我們想要負責,但又擔心暴露自己的不足;
接受一項過難的任務時遇到麻煩,擔心結果不完美;
被拒絕、被批評導致情緒低落。
上面的情況是不是有一個或多個讓你感覺熟悉呢?如果是的話,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引起恐懼的根源所在。在你之前的工作或生活中,是否發生過什么讓你沒有辦法振作起來,重整旗鼓的事情呢?你是不是擔心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好,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呢?
記住,如果某件事情極其重要,即使有失敗的風險也必須去做。你不僅要允許自己接受不那么完美的開始,對于不斷變幻的進程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就好比乘船時我們要對暈船有所準備,想要嘔吐的時候就嘔吐好了,但不管怎樣,船還是會繼續航行。
在面對一個重要的任務時,即刻行動的人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要想取得實實在在且持續的成績,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精力和責任感(嗯,可能拖拉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在向著最終的目標不斷前進時,你要不時地提醒自己保持清醒,通向成功的道路絕不是一片坦途,或者說,它曾經平坦過嗎?所以,你一定要對不同程度的打擊做好充分的準備。和你的預期比起來,前進兩步就倒退一步或許才更加現實。
有時候,要學會對自己好一點,容忍自己的錯誤,畢竟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成功的機會就是零——一個完美的鴨蛋。
或許你在一些事情上沒法即刻行動,因為你沒能準確找出那些給你施加負面影響的事情,這其中包括:
認為一件任務太過復雜;
覺得某件任務對你來說沒有必要或沒有價值;
對于要履行的承諾感到非常憤怒,因為你從一開始就想說卻不能說“不”。
如果能找出那些潛伏在拖拉背后的原因,那克服它們的機會顯然要大得多,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你確認了這些造成拖拉的原因后,再問問自己,如果還不開始做這件事,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如果覺得后果不是很嚴重,那么你很有可能繼續拖拉;如果你認識到結果的重要性,那就立刻開始行動吧!
有時你偶爾出現拖拉現象,是因為你覺得手頭的事并不那么迫切地需要處理,就算不行動也沒什么大不了。不過等等,朋友,我教給你這些,可不是為了讓你更方便地為推遲工作和開脫責任尋找借口。
當然,有時你的猶豫確實是有充分的理由,比如有些任務確實需要推遲:
1.不需要做
2.不需要你來做
3.不需要按這種方式來做
4.不需要現在做
如果有以上情況,那么恭喜你,拖拉就是正確的決定。
3
亨利五世的忠告
“人若喜歡,再忙也不煩。”
—約翰·蘭卡斯特·斯波爾丁
看過肯尼斯·布拉納的電影《亨利五世》嗎?如果沒有,趕緊去租一張DVD吧,這場戰爭史上令人振奮的經典大逆轉絕對值得一看!在阿金庫爾戰役中,法國軍隊的數量遠遠多于英國人,但亨利國王做了一場非常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演講,激發出了他的軍隊的強大能量,擊敗了看起來不可能戰勝的對手。
國王的演講圍繞著英格蘭的光榮歷史以及日后人們將會怎樣看待這一天進行。如此,他成功地為士兵們重構了即將到來的戰斗,因為這場他們只有很小取勝幾率的戰役同時也會成為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事件,無論輸贏,他們都將作為勇敢的軍人被永遠傳誦。這些好處可能沒法驗證真偽,不過確實把人們調動了起來去戰斗。
同樣的,我們經常看到球隊教練在中場休息時把隊員們聚集在一起,用充滿激情的話鼓勵他們去爭取勝利。如果你沒親眼見過,也肯定在電視里看過類似的場景。
一般來說,令人不快的任務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令人愉快。許多被不斷推遲的任務,比如清理馬廄,拖拉得越久,就會變得越糟糕。
所以,如果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事,不如現在就開始動手,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遲,絕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當你覺得某個任務看起來非常困難,令人為難、害怕時,問題就會出現,這個時侯,你最容易把自己的思維調成“拖拉模式”。如果你能夠重構自己看待這項哪怕很平凡的任務的視角,把它看做是獲得幸福、成長、升職或內心平靜的必經階段,那么你會在處理它時變得更有效率。
不過,你可能會抗議:“一個平凡的任務怎么可能變得崇高起來呢?”事實上,重要的不是任務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東西,例如:
信守承諾展現你的職業精神
堅持個人原則
為他人樹立榜樣
打破過去的魔障
記住,即使是一粒小種子,也能長成參天大樹。
4
快樂的泥瓦匠
“許多人被上帝邀請,但卻只有很少的人被選中。”
—《馬太福音第 22 卷第 14 章》
在超級暢銷書《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我在幼兒園里都學過了》中,作者羅伯特·福爾格姆塑造了一個泥瓦匠,他總是樂呵呵地干著自己的活兒,而其他人在做這單調乏味的工作時都顯得無精打采。有人問這樂天的泥瓦匠,到底是什么讓他在炙熱的太陽底下辛苦地干了一整天的活還能笑得出來?他的同伴們可看起來對這份工作一點也不滿意。泥瓦匠回答說:“他們只是在砌磚,而我是在建造一座輝煌的教堂來歌頌無所不能的上帝啊!”
沒有人知道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以及這個泥瓦匠是不是腦子“短路”了。我想要說的是,無論何時,當你面對一件非常想要用拖拉來對待的工作時,請試著去尋找工作背后的偉大的意義。沒錯,有些工作內容看起來確實沉悶和缺少刺激,不過你的表現一定會影響你的團隊,團隊一定會影響部門,部門會影響到公司,而公司最終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影響,這樣的影響會循環往復,直到無限。
你可以在紙上用簡單的圖表和流程圖來展現你的所作所為對周圍的人形成什么樣的影響,他們的影響又如何擴散出去。把這張圖表和流程圖牢牢地記在心里,這樣,你早晨再也不會感覺去工作就像上斷頭臺了。
我這一輩子寫過超過3打的書,我打賭你絕對說不出來有多少個早晨我連一個字都不愿意寫。我承認,我也會時常受到不斷發作的拖拉癥的折磨,不過幸運的是,我寫作本書的過程極其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什么精神上的障礙!
我用來掃清潛在的威脅以及變得積極主動的一個秘訣,就是思考每一章的完成對于整本書的進程來說具有多大的意義,這意味著我能盡快地完成這本書。沒錯!更重要的是,我向已經簽過合同的出版商自豪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出版商在巴巴地等著我的書稿,這樣他/她才能進行文字編輯、請設計師進行設計、安排插畫師的任務。
這本書必須按計劃出版,每個圖書銷售和配送鏈條上的人才能開始他們的工作,讓這本書到達每個幸運的讀者手上,最終使讀者們能夠從我的智慧結晶中受益。但假使我躲在辦公室里,只是盤算著怎么才能開始,那么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好吧,我的事說得夠多了。但在職業生涯中無論你處理了什么樣的任務或項目,都會對他人產生影響,這是事實,別否認了。認識到那些將受到你的影響的人和相關的事物,會讓你更容易地行動起來并堅持下去,即使是遇到非常“誘人”的把事情推遲一會兒的理由,你也不會動搖。
5
站在過去的肩膀上
“自然界中的每個存在,都會對其他存在施加影響。”
—貝內迪特·斯賓諾莎
許多年前,我搬到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堂山,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觀迪恩·史密斯中心。這個中心以之前的一位殿堂級教練命名,是北卡大學男子籃球隊的主場。
場館里沒有柱子、旗子,或者其他阻擋視力的障礙物,坐在21750個座位中的任何一個上,你都能對整個場地一覽無余。館里的音響系統也是一流的——沒有回響或靜電干擾,你也聽不到場館里有人在大聲咕噥著什么聽不懂的話,只有現場DJ清楚脆亮的聲音。這里的燈光、比分板、通風系統以及其他任何方面的設施都十分完美。
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場地房梁上懸掛下來的東西。不,當然不是杜克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籃球隊的主要對手)隊員的肖像,如果是的話反而更值得說一說。房梁上懸掛的是北卡大學球隊退役的著名球員的球衣以及提醒人們球隊在某些賽季取得輝煌戰績的標語。你可能會覺得,懸掛標語這樣的做法有點太過時了,但就像老教練迪恩·史密斯一樣,僅他的執教生涯就累積了879場勝利,僅次于鮑比·奈特的902場。
不管是大西洋海洋聯盟常規賽的冠軍、邀請賽的冠軍、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聯賽的第一輪、第二輪、16強、8強、半決賽、決賽及最終的冠軍(北卡大學在1957年、1982年、1993年、2005年取得過),北卡羅來納大學焦油踵隊的每一次成績,都懸掛在那里,讓所有人都能看得見。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體育部門非常懂得,不管是大成功還是小進步,球隊都應該得到應有的贊賞。沒有一支隊伍能夠永遠是冠軍——每年都有許多有競爭力的球隊在競爭這樣的榮譽。但不管現在的隊員是否需要,那些展示迪恩·史密斯個人成就的標語都在提醒他們要在隊伍中做得更好,只要是盡力而為,無論是奪取冠軍還是在比賽中走得盡可能遠一點,都是值得稱贊的。
那些標語整齊地懸掛在那里,為現在的教練、球隊和其他與球隊相關的人們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它們告訴新入隊的成員:“我們擁有光榮的傳統。我們是冠軍,我們還會繼續奪取冠軍。”它們讓現在的成員們看到之前的冠軍成員,以此來鞭策他們去為這座場館增添更多的標語。
那么,這些和你又有什么關系呢?如果你面對問題無法即刻行動的話,就找出你之前完成某項工作或項目時,因為令人欽佩的努力而得到的表揚信或者獎狀吧。好好想想過去你度過的那些困難的日子——當你最終開始行動時發生了什么,以及當你終于完成想要完成的工作時的美好感覺。
當你重新審視自己獲得的榮譽或者簡單回味下那些滿足、幸福和成功的感覺時,你就能進入到征服困難任務的成功模式中。說到這里,我不免要恭維你幾句,你真是個很棒的讀者!
6
想象療法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確信,那些不帶著熱情去完成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沒意思的事。”
—喬治·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假如你非常討厭公開發言,但又不得不準備在幾天后的宴會上做演講,這簡直是太可怕了。你會不停地逃避去準備這件事,甚至因為在演講前太焦慮,連東西都吃不下去。
想象療法是解救你最好的辦法(我指的可不是讓你去想象下面的觀眾只穿著內衣坐在那里!)。你肯定聽說過一些奧林匹克運動員會采用想象的方法來提高比賽成績,那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方法如果用在你身上也會一樣有效果?想象療法會幫助你打破沉默,在觀眾面前滔滔不絕;也會幫助你戰勝在從事一些長期項目時拖拉的毛病。
奧運會選手德懷特·斯通斯大約35年前曾代表美國參加過奧運會的跳高比賽,他大概是運動員中對于想象療法最忠實的擁護者和實踐者了。他用這個方法獲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因此成了許多人效仿的對象。當然,這并不是說只有爭取金牌的奧運會運動員才應該使用這種方法,德懷特的故事可以幫我們為下面的討論開個好頭。
不管是在練習中還是在正式的比賽中,每一次跳躍之前斯通斯都會先測量好起步的距離,站定后安靜地待上幾秒鐘。然后,他開始在腦海中呈現自己怎樣一步步地接近橫桿并最終越過它。在電視上播放的比賽中,特別是在奧運會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斯通斯的頭在一上一下地擺動,看起來就像是在數步子,實際上那就是他在想象自己跑動和跳躍的畫面。
當他“邁出”起跳前的最后一步,你可以看到他在思考自己應該從什么角度接近橫桿,應該在哪里蹬地,怎么利用手臂和上半身來制造向上的牽引力。這看起來確實有點不可思議,但在他身上卻真的奏效了!斯通斯頭部的擺動已經預先告訴人們,他打算輕松地躍過橫桿,在正確的位置背部著地,然后心滿意足地享受成功。
正是通過想象療法,德懷特·斯通斯成功地創造了記錄。當然,他并不是在每次、每一個高度上都能夠成功,他也失敗過很多次——撞上了橫桿,甚至有時會中斷起跳。不過,失誤和失敗并不是重點,成功才是!
同樣,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按計劃做好了每一個環節:寫作底稿、到達會場、接近講臺、吃點午餐,然后在講臺上高談闊論,最后迎接熱烈的掌聲,給人們帶來一次精彩的演講。不論是一場演講,還是在工作或生活的其他方面,除了個人努力外,采用想象療法也能幫助你表現得更好,一步步接近理想的目標。真為那些不會使用這個絕招的人感到可惜,因為他們是永遠不會明白你是怎么打敗那些“攔路虎”的。
像邁克一樣
下面是另一種可能對你有用的想象療法:單純地觀察。在邁克爾·喬丹的籃球事業進入全盛期后,他開始得到了為商品做廣告的機會。其中一個早期的商業伙伴提供了一條最著名的廣告語:“像邁克一樣!”這則廣告在告訴人們,如果你購買和使用了這款產品,你就可以像喬丹一樣,因為他也購買和使用同樣的產品。
我們當然成不了籃球場上的喬丹,但如果我們在工作場合像他那么耀眼,不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嗎?
當你變得更加積極主動的時候,辦公室里就出現了一個“邁克爾·喬丹”——即使他沒有6英尺5英寸的身高,但是人們一樣會尊敬他勇于承擔責任的態度。在人們看來,他永遠不會拖拉什么,起碼不是以人們能看到的方式;他總是“勇往直前”,面對復雜和緊迫的任務會毫不猶豫地一頭扎進去;他簡直就和奧茲國歷險記里的那頭膽小的獅子完全相反。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榜樣,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生活的勝利者。我們可以在電視、報紙和雜志上看到他們,甚至走在路上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盡管之前你沒有認識到去觀察和學習這些有行動能力的成功人士的價值,現在還不算晚,趕快做好準備吧!
通過觀察在辦公室或其他地方找到的榜樣可以讓我們從中學習到什么呢?當然是學習他們如何開始那些艱苦的任務以及如何把想要拖拉的念頭粉碎。和內心的自己做一次坦誠的交流,仔細想想為什么他們可以這么迅速地投入到很有挑戰性的任務中,并認真地收集他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透露出來的智慧碎片。
如果你在某個項目上一再拖拉,就想想身邊那些更能干的人吧,如果是他們面對這個項目的話會怎么做呢?有時候只是想到這樣一個人以及他們會采取的行動,就足夠讓你啟動起來了。不論是邁克或是莫比、米哈伊爾、瑪麗安妮……總而言之,你應當像你身邊任何一個值得去學習的人一樣。
7
恐懼是行動的催化劑
“在每一天,每一個方面,我都在變得越來越好。”
—埃米爾·庫埃
蘇珊·杰夫斯博士在《如何戰勝內心恐懼》中談到,那些偏離了我們精神舒適區域的任務或行為常常會讓我們感到不自在。這種不自在是完全合理的——這是人類應對那些看起來有點不尋常的事物時的正常反應。
杰夫斯建議,當你遇到一個看起來充滿困難的任務時,你應該讓自己正面地去感受它對你引起的所有感覺。你感到不舒服嗎?頭昏目眩嗎?胃里開始翻江倒海了嗎?渾身發抖了嗎?或者說,你感到害怕了嗎?
杰夫斯說,當你能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感覺時(也就是恐懼),你就可以讓自己行動起來。通常,如果你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那么那些你原本可以克服的恐懼和障礙,都會膨脹到讓你難以應付的程度。
千萬不要故意把某種情況或任務引起的恐懼感人為地削弱,當該死的最后期限一步步接近你的時候,沒有必要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到沙子里自欺欺人。事實上,如果你允許自己去體驗因為推遲某個任務而產生的恐懼感時,不管是哪種恐懼(因錯過最后期限受到處罰或錯過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等等)都能讓你把自己擺在更有利于啟動的位置。所以,讓自己盡情地享受恐懼吧!
汽車點火之前,除非你的汽車采用的是熱線點火,否則你都先要轉動鑰匙。在你戰勝拖拉的習慣之前,你也許會經常感到焦慮。不過如果你能習慣這些恐懼的感覺,它就能變成你手里的一個有效的武器。等到下次你再為某個新項目擔心時,就好好讓自己體驗下所有的負面情緒并想辦法解決它吧。
如果引起拖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你害怕成功的話,那你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好好地認清這次的成功將會對你的職業和人生產生多么重大的影響。你可以和那些有過類似成功經驗的人交流交流,或者與你的同事和朋友們談談這件事,在紙上把你看到的未來好好地呈現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我相信,你看到的東西肯定和別人看到的一樣美好。不管在任何時候,把你的想法寫在紙上都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會減輕你的焦慮和不安。
在嘗試了這些建議之后,你發現體驗恐懼不但不會把你嚇倒,反倒能讓你更容易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現在我要恭喜你,你已經在即刻行動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感受恐懼。
8
“必須”、“本來可以”和“應當”
“知而不行,是為不知。”
—禪宗格言
在我們的語言中,有些詞匯,如“必須”、“本來可以”和“應當”,都有點兒不那么積極的意思。那些咒罵的話當然也是,不過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從小你的父母和老師就告訴你應該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或者你本來可以做什么,我很難想象你不會把類似的告誡當做是命令或壓力。作為一個成年人,你可能還是會無意識地使用這些詞,甚至在和自己交流時也是如此,完全不理會它們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
接下來,我會做進一步的闡述。如果你對自己說:“我必須在周四前完成ABC的報告。”你其實不自覺地把完成ABC的報告當做了一件煩人又繁重的負擔,就像是父母命令你整理自己的床或是對自己的妹妹好一點兒一樣。
每次你對自己說:“我應該……我必須做……”你對這件事情投注的熱情和能量絕對比你換種想法時要低得多。你可以把“我必須在周四前完成ABC的報告”換成“我選擇在周四前完成ABC的報告”、“我想要在周四前完成ABC的報告”或者“我會在周四前完成ABC的報告”。堅持這樣做,積極主動的選擇絕對會讓你的精神煥然一新,充滿迎接困難的能量。
假設你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客戶想得到一些信息,你不必說:“我不得不把那個文件翻出來給你。”而可以說:“我非常高興能把那個文件放到您面前。”你的話會把樂觀積極的信息傳達給打電話的人,更重要的是,它會讓整個任務看起來輕松有趣多了。
如果你能改變用語來重新定義你的想法或與其他人的交流方式,它會非常神奇地提升你啟動自己的能力。以后,如果你覺得自己很不情愿去解決什么難題,那就是時候展現“我選擇”、“我想要”、“我會的”、“我非常高興去”的魔力了,看看你的熱情和態度會使這件事發生怎樣戲劇性的變化吧!
這時,我覺得你應該說一句:“好吧杰夫,我非常高興能接受你的這些建議。”
9
有創造性的拖拉
“浪費時間等同于自殺。”
—喬治·薩維爾
每個人時不時都會出現拖拉的情況,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這也包括你在內,因為這完全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為了充分利用你用于拖拉的時間,你可以安排做些比你想逃避的工作更加重要的工作。盡管你沒法解決正在占據你注意力的事情,但你利用了這段“有創造性的拖拉”時間處理了一些最終都要去處理的事情,沒有讓時間白白浪費過去。
當有拖拉的情況發生時,我不會只是坐在那里看著時間溜走,而是應試著把比較大的任務先放到一邊,動手處理一些比較小的任務。很多人在拖拉的時候不僅會把主要任務丟開,也會把其他一些始終都要去完成的小任務也一并丟掉,然后開始閑逛、上網沖浪、打棒球。
如果你把次要的任務完成了,那么當你終于開始主要任務并把它完成時,所有的任務就全部完成了。人們購買電腦,都希望拿到一個完整的整機,可不是只有主板或CPU就行了;同樣,假如你先完成了主要任務,卻在次要任務上拖拖拉拉,那你還是在繼續原地踏步。所以,打起精神來吧!你要明白,你才是拖拉的主人,而不能讓拖拉控制你,這樣你才會變得更有效率!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一種時間轉移,關鍵在于督促自己在拖拉的時候不停地去做一些事,這要比無所事事地混日子重要得多。
一旦開始應對更大的項目或任務時,你可以想:“我已經把所有其他的事都弄完了,現在桌上已經干凈,是時候開始做點更重要的事了。”如果你在某個項目上沒辦法開動,不如先把其他遲早要做的次要任務解決掉,如此一來,你最起碼也在做些有用的事情。當你最終開始,完成了那個你一直逃避的更大、更重要的任務時,那些所有較小但同樣是必需的任務早都已經完成了。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嗎?
有時你想要推遲原本打算處理的事務而先去處理其他事情,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特別是在有些短期的、更優先的事情插進來的情況下。不要因為出現了意外就亂了陣腳——這種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當“其他事情”處理完畢,你可以再回來做該做的事,它肯定還在那里等你——就算你不打算再面對它,它自己也不會跑到別的地方。
10
學會跟自己對話
“小心你對自己說的話。”
—沙德·黑爾姆施泰特《對自己說什么》一書中,作者沙德·黑爾姆施泰特寫道:80%或者更多的你和自我的對話都是關于你的缺點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總是對自己說些負面的話。比如“我做得不對。”“我的領帶不見了。”“我本來應該把那封郵件寄出去的。”“我真是肥死了。”“我沒把這個工作做好。”或者“他們一定覺得我很蠢。”假如讓別人聽到我們對自己說的這些話,他們肯定以為我們精神崩潰了。
為什么不給自己一些積極的信息呢?我的意思是,你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糟糕,不是嗎?
向自己傳達下面這樣的信息,在激發自我即刻行動上非常有效,不妨一試:
“我愿意選擇輕松地完成這件事。”
“我愿意選擇在完成這件事的過程中感覺舒服自在。”
“我愿意選擇掌控這件事。”
“我愿意選擇在工作的其他方面也更加積極。”
設想你已經學會了如何在工作時操作新的儀器,但結果花費的時間卻比你預期的要長,現在你快要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了。你開始傾向于把工作先放一放,不想再繼續下去。你可能正想向自己傳達下面這樣的訊息:
“我受不了。”
“真希望趕緊到別的地方喘口氣。”
“我做不來這個。”
“趕快讓我離開這兒吧。”
但你完全可以對自己這樣說:
“我會坦然地接受這個挑戰。”
“我可是控制過比這還糟糕的局勢。”
“我知道怎么讓機器達到最佳狀態,我一定能變得更有效率。”
“等明天再回頭看,這絕對是個小case。”
要想讓自我對話對你產生好的效果,特別是幫你即刻行動,你一定要更加注意對自己都說了些什么。如果你感覺對自己說積極的話有些困難,那就花點時間把一些能用到的句子列成清單寫到紙上或者用錄音記錄,用清單上的句子取代你以前經常對自己說的負面的話。讓更加積極、更能激勵自我的話語加入到你的自我對話中,會使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更少的壓力。
另一點值得慶幸的是,當你沒有辦法開始采取行動的時候,所有這些選擇只需要你自己默默地完成就好(如果大聲說出來,估計所有人都會盯著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