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德波林(2)

為了了解列寧的全部活動,必須看到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一般基礎。列寧是馬克思主義者,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者,他和馬克思一樣,認為要用實踐來證實思維的真理性。他曾說過:“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這種觀點必然會導致唯物主義,而把教授的經院哲學的無數臆說一腳踢開。當然,在這里不要忘記: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讓人的知識變成‘絕對’,同時它又是這樣的確定,以便同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一切變種進行無情的斗爭。如果我們的實踐所證實的是唯一的、最終的、客觀的真理,那么,因此就得承認:堅持唯物主義觀點的科學的道路是走向這種真理的唯一的道路。”[4]接著他又以同樣的精神談到馬克思的理論:“……但是,實踐標準即一切資本主義國家近幾十年來的發展進程所證明為客觀真理的,是馬克思的整個社會經濟理論,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某一表述等等,因此很明顯,在這里說什么馬克思主義者的‘獨斷主義’,就是向資產階級經濟學作不可寬恕的讓步。從馬克思的理論是客觀真理這一為馬克思主義者所同意的見解出發,所能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沿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決不會窮盡它);而沿著任何其他的道路前進,除了混亂和謬誤之外。我們什么也得不到。”[5]

請讀者仔細考慮一下這兩段引文,列寧在這里清晰而簡短地表達了作為他本人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思想。我們究竟體會到了什么呢?列寧同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漢諾夫一樣,首先強調指出必須以人類實踐的總和作為認識論的基礎。這個因素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即唯物主義的特點,而唯心主義,正如費爾巴哈所說,“只是從理論的觀點來提出和解決關于客觀性和主觀性、世界的現實性和非現實性的問題”。唯心主義哲學是在思想本身中尋求真理的標準,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卻是面向實踐。所以,唯心主義總是脫離不了毫無生氣的抽象概念,而唯物主義卻把現實生活、實踐的觀點看得高于一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兩種階級思想體系的表現。其中,唯心主義是脫離直接生產過程即脫離生產實踐的那個階級的思想體系,而唯物主義則是生產者階級(按其本身的實質來講,也就是實踐的階級)的處世態度和世界觀的表現。在唯心主義看來,真正的人類的活動只是理論活動、思想活動。而馬克思主義者卻認為實踐活動才是真正的人類的活動。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甚至這樣說過,與實踐比較起來,哲學只不過是“必要的不幸”[6]而已。

總之,列寧是以人類實踐的總和作為認識論的基礎的,但在這里必須附帶說明,列寧并不是像馬赫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那樣來理解實踐的首要作用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這個基本原理作這種不正確的理解和解釋的,不只是馬赫主義者。列寧在反對馬赫主義者時說道:“認識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為轉移的客觀真理時,才能成為生物學上有用的認識,成為對人的實踐、生命的保存、種的保存有用的認識。在唯物主義者看來,人類實踐的‘成功’證明著我們的表象和我們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觀本性相符合。在唯我論者看來,‘成功’是我在實踐中所需要的一切,而實踐是可以同認識論分開來考察的。馬克思主義者說:如果把實踐標準作為認識論的基礎,那么我們就必然得出唯物主義。馬赫說:就算實踐是唯物主義的,但理論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7]當然,庸俗的資產階級實踐主義同馬克思主義和唯物主義所理解的實踐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列寧是如何理解人類實踐的成功呢?他如何理解我們的表象與客觀現實的相符呢?正如我們的表象和概念并不是客觀現實的絕對反映一樣,人類實踐即人類活動的成功,也只是接近于客觀真理。這種正確而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證明在列寧的世界觀中根本沒有教條主義和保守主義。“遵循著馬克思的理論的道路前進,我們將愈來愈接近客觀真理,但決不會窮盡它。”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說馬克思的理論是客觀真理。無論在純理論的活動方面,還是在社會活動方面,只有經過我們的實踐證明的,才是唯一的客觀真理。通向客觀真理的另外的道路是沒有的。而列寧所談的也正是道路、方法,他卓越地理解到,任何這種真理都不是絕對真理,而是相對真理,所以導向真理的道路,即正確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的認識和活動中,我們只是逐漸接近真理。實踐標準是相當“不確定的”,足以防止教條主義和絕對觀點;同時它又是相當“確定的”,足以否定任何唯心主義,并與它們進行無情的斗爭。因此,列寧在自己的實際革命活動中總是認為用實踐來考驗某些口號、政治形式等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不是在理論上,而是通過體驗和考驗在實踐上、在現實生活上克服某些政治形式,例如民主制或立憲制,以便把它們作為在某個發展階段是“正確的”但在高級發展階段是錯誤的和靠不住的幻想加以清除。

列寧在另一篇文章中強調指出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度的歷史局限性和歷史條件性。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共產主義或其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現在已經是客觀真理,所以,議會制度、形式民主和一般國家,是客觀實在,是接近社會主義的一定階段和方式。但是同時,形式平等與雇傭奴隸制度間的矛盾會使體驗到這種歷史經驗和有關一切苦痛的群眾擦亮眼睛,群眾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理解,事實上也正在理解所有這些形式的歷史局限性,并隨著產生一切矛盾和使一切矛盾尖銳化的客觀經濟發展而逐漸接近社會主義這一客觀現實。

什么是客觀真理呢?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列寧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我們已經相當熟悉,但比較詳細地談一下這個問題還是不無好處的,因為在這方面還存在著混亂。

眾所周知,波格丹諾夫斷言真理只是一種思想形式,列寧反對這種見解,因為除人類的思想體系以外另一種思想體系是不存在的,所以從這種觀點來看,就不可能有客觀真理,即不依存于主體的真理。這種觀點的荒謬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這種觀點可以用非常明顯的事實來駁倒,列寧說道:“自然科學關于地球存在于人類之前的論斷是真理,對于這一點,自然科學是不容許懷疑的。這一點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完全符合的:被反映者不依賴于反映者而存在(外部世界不依賴于意識而存在)是唯物主義的基本前提。自然科學關于地球存在于人類之前的論斷,是客觀真理。”[8]

但是,如果真理是經驗的組織形式或只是思想形式,像馬赫主義者所斷言的那樣,那么,“地球存在于任何人類經驗之外的論斷就不可能是真理了”。自然科學同馬赫主義、實證主義、經驗批判主義是不相容的。另一方面,如果真理只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那么對于解決我們經驗的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問題就沒有任何標準。列寧說過,如果對問題保持這種看法,那么天主教也是真理了,“因為天主教毫無疑問地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他們想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把客觀性理解為普遍意義、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經驗。但是難道宗教不具有普遍意義嗎?列寧說道:“……宗教教義比科學學說具有更大的‘普遍意義’,人類的大部分至今還信奉宗教教義。天主教由于許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是‘社會地組織起來、協調起來和一致起來的’;它無可爭辯地可以‘列入’‘因果性的鏈條’中,因為宗教的產生不是無緣無故的,在現代條件下宗教得到人民群眾的信奉,決不是偶然的,而哲學教授們迎合宗教的意旨,也是完全‘合乎規律的’。如果說這種無疑具有普遍意義的和無疑高度組織起來的社會宗教的經驗與科學的‘經驗’‘不協調’,那么就是說,二者之間存在著原則的根本的差別……”[9]

如果否認客觀真理,如果抹殺科學與信仰主義亦即知識與信仰之間的差別,那就會抹殺這種根本的原則差別。那時,宗教就會與科學認識建立在同樣的認識論基礎之上。正如列寧所說的,有些馬克思主義者(列寧指的是波格丹諾夫及其伙伴),即使不是有意識地,但卻為信仰主義、僧侶主義尋找科學和哲學的基礎。唯物主義所理解的客觀真理這個概念,在宗教經驗與科學經驗之間劃定了明顯的界限;它并不抹殺這兩種經驗之間的界限,相反地,卻確定它們之間的根本的原則差別。“如果客觀真理存在著(如唯物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如果只有那在人類‘經驗’中反映外部世界的自然科學才能給我們提供客觀真理,那么一切信仰主義就無條件地被否定了。如果沒有客觀真理,真理(也包括科學真理)只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那么,這就是承認僧侶主義的基本前提,替僧侶主義大開方便之門,為宗教經驗的‘組織形式’開拓地盤。”[10]

戰斗的唯物主義者列寧當然不會對任何不可知論者作絲毫的讓步,不管他們披著什么樣的外衣,因為列寧了解到,在實證科學和技術非常繁榮、階級斗爭非常尖銳的時代,“不知”或“不可知”只是信仰主義的特殊形式,只是僧侶主義的用心極其險惡的一種姿態。列寧揭露了“不可知”的階級性和本質。工人階級的這位革命天才把所有那些像花邊一樣精致的唯心主義理論都當作腐朽的發臭的東西拋在一邊,因為它們只能沖刷和腐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稍微離開唯物主義,列寧就加以斥責,認為是信仰主義的幫兇,是向階級敵人的讓步。

否定客觀真理,就會導致不能容許的“寬容”,就會導致思想和哲學上的機會主義。而這種哲學上的機會主義,其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階級上和政治上的機會主義,就是欺騙工人,歪曲馬克思主義。“小市民式地、庸俗地、卑怯地寬容有關牛鬼蛇神、天主教圣徒以及諸如此類東西的教義”,是否定客觀真理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但不應這樣來了解問題:似乎列寧是站在“階級主觀主義”的立場上,似乎在列寧看來凡是對工人階級有利的都是客觀真理。因為,我們早已經知道,列寧認為,認識只有當它反映客觀真理時才是有益的。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為它是有益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和反映社會地組織起來的無產階級的經驗。完全相反,它之所以是有益的和“具有普遍意義的”,恰恰是因為它反映了客觀真理。在現代條件下,只有無產階級才能站在唯物主義的客觀立場之上,階級主觀主義是反動階級的特點。所以信仰主義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種唯心主義,正是這些階級的思想體系,也正是它們的學說才與自然科學發生矛盾。

至于談到馬赫主義者,那么,他們是主觀主義者和不可知論者。“他們不承認客觀的、不依賴于人的實在是我們感覺的泉源。他們不把感覺看作是這個客觀實在的正確攝影,因而直接和自然科學發生矛盾,為信仰主義大開方便之門。相反地,唯物主義者認為世界比它的顯現更豐富、更生動、更多樣化,因為科學每向前發展一步,就會發現它的新的方面。唯物主義者認為我們的感覺是唯一的和最終的客觀實在的映象,所謂最終的,并不是說客觀實在已經被徹底認識了,而是說除了它,沒有而且也不能有別的客觀實在。”[11]

客觀現實永遠也不可能被“徹底”認識。就這種含義來講,談絕對真理是荒謬的,因為“包羅萬象的、最終完成的關于自然和歷史的認識的體系,是和辯證思維的基本規律相矛盾的;但是,這決不排斥,反而肯定,對整個外部世界的有系統的認識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得到巨大進展的”[12]。無論是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者,還是形而上學的相對主義者,對于認識過程都沒有這種辯證的觀點。有些人堅持絕對真理,即被徹底認識的真理,而且毫不讓步;另一些人則認為真理和我們的認識處于發展狀態,因而否認客觀真理的存在。外部世界是不能被徹底認識的,正如列寧所說:“科學每向前發展一步,就會發現它的新的方面。”他們從這種情況和毫無疑義的事實中得出荒謬的結論,似乎外部世界本身并不存在,這真是實實在在的“翻筋斗”,而不是“飛躍”。在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者看來,世界是一成不變的、已經終結的、永遠是那樣的、僵死的、停滯不動的;它的一切范疇都具有永恒不變的性質。馬克思主義者能夠容忍這種觀點嗎?列寧這位永遠向前猛沖的和無堅不摧的現實生活的革命家,按其本身的特性及其所代表的階級的本質來講能夠接受這種一成不變的和停滯不動的世界嗎?難道不應當在革命的烈火中把這個世界焚毀以便創造一個新的更好的世界嗎?“世界比它的顯現更豐富、更生動、更多樣化,因為科學每向前發展一步,就會發現它的新的方面”,新的可能性、新的視野、新的更寬闊的前途。如果這個世界由于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而不能變更,那么當然,任何外力都不可能使它運動。依據世界變化和發展的這些規律,服從這些規律,按世界本身發展的同一方向進行活動,我們就能促使世界以更快的速度成長,我們就可參與整個的宇宙發展過程(因為人類社會也是宇宙的組成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沁源县| 景谷| 成都市| 晴隆县| 葫芦岛市| 孙吴县| 吉林市| 平南县| 漳州市| 柘城县| 工布江达县| 宜昌市| 鱼台县| 枣阳市| 宁强县| 毕节市| 伽师县| 中江县| 繁峙县| 扶风县| 翁源县| 临沂市| 蓝田县| 镇沅| 常德市| 平顺县| 深水埗区| 崇州市| 南皮县| 景德镇市| 渭南市| 垫江县| 甘肃省| 陇川县| 泗阳县| 凌云县| 威信县| 肇庆市| 昆山市|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