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上篇(6)

這并不奇怪。因為哲學中包含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可以因研究存在哲學被看成就是存在論;可以因突出對認識的研究哲學被認為就是認識論;也可以強調方法,把思維方法視為哲學的本質。在當代,強調人的問題的把哲學稱為人學,強調文化的認為文化是最重要的,而研究語言的認為哲學的語言轉向——語言哲學是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哲學家們像古代印度寓言“盲人摸象”中的一群盲人,各說其是,彼此爭論不休。

依我之見,應該把哲學問題和哲學的本質區分開來。所有的問題中都可能存在哲學問題,從存在到認識,從思維方法到人類認識中的某一個方面,如文化、語言或其他領域,都可以成為哲學的對象甚至一個時期的熱點,但不能說哲學就是這個。我們不能在哲學所涉及的問題中而要在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分界中探求哲學的本質。哲學不同于各門具體科學,它不是研究世界某一側面的規律,而是探求世界的本質和認識與改造世界的途徑。哲學中的門類和問題是很多的,它可以是研究其中的某些哲學問題,也可以是研究一般原則的運用,但只要它是哲學,歸根結底離不開世界的本性、人與世界的關系以及如何認識和改造世界。哲學本質在不同條件下通過不同的問題表現出來。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可哲學不能被實證化,它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性不會變。哲學一旦歸結為某一具體問題的探討,它就不是哲學而是具體科學。

貓頭鷹與雄雞

黑格爾把哲學喻為黃昏時起飛的貓頭鷹。意思是說,哲學是一種反思的科學,是事后的思考,他在《小邏輯》中明確地說:“哲學的認識方式只是一種反思——意指跟隨在事后面的反復思考?!边€說:“哲學可以定義為對事物的思維著的考察?!北M管黑格爾非常重視哲學,把哲學放在他的絕對觀念自我認識的最高階段,但他把哲學看成黃昏時起飛的貓頭鷹,實際上取消了它的指導功能,只是一種對既成之事的哲學思辨。

馬克思不同,他強調的是哲學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特別是對正在登上歷史舞臺的無產階級來說,哲學是頭腦,是精神武器,所以馬克思把哲學比作迎接黎明的高盧雄雞。他說,當無產階級革命條件成熟時,“德國的復活日就會由高盧雄雞的高鳴來宣布”[1]。這里雄雞是借用法國第一共和國國旗上的圖案來暗喻新的革命哲學。哲學是迎接黎明的雄雞,意味著它在黎明來到之前就已經在行動而不是等到黃昏時才起飛。這樣,哲學就由事后的反思變為事前的指導,能夠充分發揮其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467頁。

是一個主義不是兩個主義

有的學者反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由,說它是兩個主義,沒有一體化。在我看來,這個理由不能成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不是兩個主義,而是一個主義,即以實踐為基礎的辯證的唯物的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不是與辯證唯物主義相并列的另一種主義,而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革和特點的強調,它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像舊唯物主義那樣是半截子唯物主義,也不是不徹底的辯證法,它的完全徹底的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正表現在歷史領域,所以把歷史唯物主義單列出來以表示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學的特點。

列寧正是在上述意義上并列使用這個名稱的,他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特別強調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特別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列寧之所以這樣說,就是為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和它的徹底性。在上述引語之前,列寧還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特別注意的是修蓋好唯物主義哲學的上層,也就是說,他們所特別注意的不是唯物主義認識論,而是唯物主義歷史觀”[1]。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一文中,列寧把歷史唯物主義看成是對唯物主義的加深和發展,“馬克思加深和發展了哲學唯物主義,而且把它貫徹到底,把它對自然界的認識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2]我們都能記得,在《卡爾·馬克思》中有專節論述唯物史觀,列寧強調的仍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徹底性問題,他說:“馬克思認識到舊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不完備性和片面性,確信必須‘使關于社會的科學同唯物主義的基礎協調起來,并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造’。”列寧還說:“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就是“把唯物主義貫徹和推廣運用于社會現象領域”[3]??梢?,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一個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就是歷史領域中的辯證唯物主義,但為了突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貢獻,才把它與辯證唯物主義相并列。

[1] 《列寧選集》,3版,第2卷,22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寧選集》,3版,第2卷,311頁。

[3] 同上書,423、425頁。

全球問題與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

我們并不否認,由于當今世界的科技發展和經濟聯系的密切,使得許多以往局限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毗鄰國家的問題,成為世界性問題,成為所謂全球性問題,如能源問題、人口問題、生態問題、核戰爭問題,等等。但這并不表明,在這些問題上存在“共同利益”。因為在如何對待這些問題上,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某個超級大國是把自己的國家的利益擺在首位,而不惜侵犯和犧牲別國的利益,他們保護自己國家的生態環境,而把污染工業遷到發展中國家去,甚至把洋垃圾運到別的國家去。戈爾巴喬夫倡言“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并沒有感動西方,結果是北約東擴到臥榻之邊,這是現實對空想的嘲笑。我們應該懂得當今所謂全球性問題的本質。核威脅主要是來自掌握大量核武器的核大國,能源危機來自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對能源的過度需求和無止境的消耗,生態環境破壞主要來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發展和對自然的掠奪性開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使這些問題變成“全球性問題”。但全球性問題不等于全人類共同利益,因為當今世界仍然存在富國與窮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分,發達國家特別是超級大國,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是考慮自己國家、民族和階級的利益,而不是“全人類利益”,更不用說視“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

“天人合一”中的唯我論因素

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復雜的,其中確有許多豐富的給人以啟發的思想,但也有神秘主義、唯心主義的一面。例如,其中的天人相通就導致唯我主義。

古希臘羅馬哲學的特點,是以客體為對象的自然哲學,它強調客體的客觀實在性,強調主體是認識和反映客體,這種觀點自然導致唯物主義。中國哲學強調“天人合一”,它關注的重點不是客體而是主體?!疤烊撕弦弧敝挥幸揽恐黧w的內在意識及其踐履才能達到。人作為主體,是萬物的主宰,能與天地同參,而且為天地立心,成為宇宙的中心。

這樣,主體在中國哲學中處于一種特殊地位。天人所以能合一,因為主體從自己的內在需要出發,借助主體意識的活動可以通天,即體會世界的人生意義。因此,與天相比,人處于宇宙的中心,認識了人自身,也就認識了自然界的根本意義。認識不是對客體的認識,不是向外用力,而是認識自我,返回內心深處。人只要認識了自我,就窮盡了萬物之理。實際是說萬物皆備于我,不假外求。我是什么?我是人;人是什么?人就是我。了解了自我,就了解了人。了解了人,就了解了萬物。人只要認識自己的心性,就掌握了宇宙人生的真諦。很顯然,這種哲學阻礙人們對外界的探求,從而不利于科學的發展。

我們并不否認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蘊含的某些合理成分,特別是處于生態環境惡化條件下的現代人,能夠從中國的“天人合一”中得到某種有益的啟發,但我們不能按照當代生態理論的觀點來解讀和附會“天人合一”的哲學,否則,只能走向神秘主義。

費爾巴哈與超越

費爾巴哈恥于承認自己是唯物主義,而且聲稱要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他在《反對身體和靈魂、肉體和精神二元論》中說:“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生理學、心理學都不是真理,只有人類學是真理。”這里說的唯物主義是指庸俗唯物主義,因為19世紀50年代在德國到處兜售的是庸俗唯物主義,它絲毫沒有越出它的老師——法國唯物主義的范圍,而在1848年革命的時候,這種唯物主義更是江河日下。

費爾巴哈當時對待唯物主義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錯誤地把各種唯物主義混為一談。費爾巴哈也反對唯心主義,例如他批評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說“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不是別的,只是抽象的,與自己分離了的所謂有限精神”。費爾巴哈是唯物主義者,而且是19世紀上半葉的大家,可他主張超越即超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外,這是因為他不懂得這兩種哲學的根本區別所在,他的全部著作證明,他沒有超越也不可能超越。費爾巴哈的超越是時代的錯誤,可至今在我們國家還有哲學家鼓吹超越。

事實證明,當代的超越論不同于費爾巴哈。費氏是因為厭棄庸俗唯物主義而不自認為是唯物主義,可他的哲學在自然觀上是非常堅定的唯物主義。而我們國家的超越論者是厭棄辯證唯物主義,不過還是超越不了,無非是在超越的掩護下,由唯物主義轉向自我意識的主體唯心主義。

列寧在他的重要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反復強調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堅持唯物主義路線反對超越,“他們把胡言亂語、冠冕堂皇的謬論以及想在哲學上‘發現’‘新’路線和找出‘新’方向等等的無數嘗試當做垃圾毫不留情地清除掉。”[1]或許人們會說,列寧的話極“左”不足為訓,那好,請給我一個超越的例證。迄今為止,哪個哲學家或哲學派別既不屬于唯物主義也不屬于唯心主義?我看是找不出來的。

[1] 《列寧選集》,3版,第2卷,227頁。

對自然的多角度考察

從空間看,自然在人之外。

從時間看,自然在人之前。

從歷史的角度看,自然在不斷人化。

從社會的角度看,自然與社會相滲透。

從動物的角度看,動物與自然同屬客體,它們是直接的同一,動物本身就是自然界。

從人的角度看,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人雖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他與自然的統一是間接的統一,是有中介的。中介系統的日益進化,就是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當代的所謂“實踐唯物主義”的提倡者,就是把一種特定角度的考察當成唯一的,否定人之前、人之外的自然客觀性,從而與全部自然科學相矛盾。

唯心主義者也受唯物主義規律支配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兩種哲學,是兩種世界觀。作為理論形態的唯心主義的信奉者們,在實際生活中也是受唯物主義規律支配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唯心主義規律,只存在唯心主義哲學。唯心主義者也是用大腦思維,他們的思維同樣受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的規律支配,他們可以無限夸大自我的作用,實際上僅憑思維想象能力連一根稻草也拿不動。唯心主義只是一種觀點,不可能是事實。但不能說,唯心主義者是事實上的唯物主義者。因為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只能在哲學路線上使用,超出這個范圍就是毫無意義的空話。

反之,一個唯物主義哲學家,在處理實際問題時也可能變為一個唯心主義者??陬^上的唯物主義、實際工作中的唯心主義是屢見不鮮的。有的人平時講唯物主義,可一到觸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時就不實事求是;有的人有病不愿檢查,諱疾忌醫,好像病是查出來的而不是原來就有的;還有的人年老時轉向宗教,特別是快死時希望有來世、有靈魂、有天堂。

可見,做一個唯心主義者容易,做一個唯物主義者難,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更難。

自然科學及其效用

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在當今是第一生產力,講的就是效用問題,但科學的效用及其作用的大小,取決于它對客觀規律的揭示。科學的效用問題,說到底是人對規律的認識和利用的問題。因此科學效用的大小有無,不取決于人的主觀愿望或好惡,而是取決于對規律的把握。愛因斯坦說過:“科學作為一種現存的和完成的東西,是人們所知道的最客觀、同人無關的東西。”

所謂與人無關,指的是科學真理的客觀性,與人的情感無關??茖W規律并不因某些人的厭惡而喪失它的真理性,謬誤也不會因為多數人的贊同而變為真理。荀子說的“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千真萬確的??茖W是不能作偽的,偽科學是以科學為幌子的欺騙,它反映的不是客觀規律,而是作偽者的愿望。所以科學內容一旦摻入人的情感好惡,就會轉化為謬誤。

這當然不是說科學家應該是無感情的,相反,為科學真理而獻身,為人類的幸福而不辭勞苦,需要沖動,需要激情。所以對一個科學家而言,人文素養、道德情操是至關重要的。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科學無善惡,但科學家的品質有善惡??茖W的效用是客觀的,可如何利用這種效用則決定于人,而不是決定于科學本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孟连| 教育| 南安市| 琼结县| 清徐县| 宁都县| 文昌市| 巴中市| 称多县| 常州市| 竹溪县| 公安县| 榆社县| 曲周县| 时尚| 白朗县| 镇安县| 若羌县| 化德县| 稷山县| 湖南省| 额济纳旗| 永善县| 马尔康县| 元谋县| 翁牛特旗| 东源县| 福贡县| 寿阳县| 克东县| 稻城县| 方城县| 偏关县| 泸溪县| 石家庄市| 炎陵县| 沅陵县| 蒙自县| 梅河口市|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