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盧卡奇(10)

當時,我曾打算發表一篇論述我的新觀點的文章。我的計劃失敗了(這份手稿已經丟失)。由于當時我正陶醉于這種新起點的前景,對此并未十分介意。然而,我也意識到,在能夠希望從思想深處有能力糾正《歷史與階級意識》的錯誤,并對那里提出的問題作出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說明以前,我必須從事廣泛的探索,走許多曲折的道路。我已經提到過這樣一條曲折的線索:它從黑格爾研究開始,經過對經濟學和辯證法的關系的考察,而達到我今天建立一種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的嘗試。

與此同時我還產生了一種愿望,想利用我關于文學、藝術以及文藝理論的知識,去建造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美學體系。這是我同米哈伊爾·里夫希茨合作的開始。在多次討論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看清了,甚至像普列漢諾夫和梅林這樣最優秀、最有才干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未能足夠深刻地把握住馬克思主義作為世界觀的普遍性質。因此,他們不明白,馬克思也給我們提出了在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建立起一種系統美學理論的任務。這里不是描述里夫希茨在哲學和語文學領域的重大成就的地方。就我自己而言,我寫作了一篇關于馬克思、恩格斯同拉薩爾就濟金根問題爭論的論文。這篇論文雖然還是局限在一個特殊的問題上,但是這種體系的輪廓已經變得清晰可見了。這種觀點起初受到頑強的抵抗,特別是來自庸俗社會學家方面的抵抗,后來為馬克思主義學術界所廣泛接受。然而,這里無須對這一問題作進一步的討論。我只想指出,這里描述的我的世界觀中的根本哲學轉變,在我1931~1933年間在柏林作為批評家的活動中表現得很明顯。不僅是模擬問題成了我注意的中心,而且那時我首先批判了自然主義傾向,并且還把辯證法運用于反映論。因為一切自然主義都是建立在對現實的“攝影式”反映的觀點之上的。無論是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庸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都未曾強調過現實主義同自然主義之間的區別。然而,對于辯證的反映論,從而對于一種符合馬克思主義精神的美學理論來說,強調兩者之間的區別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雖然這些意見嚴格說來并不屬于這里討論的范圍,然而為了說明我由于意識到《歷史與階級意識》是建立在錯誤的假定之上而實現的那種轉變的方向和內涵,是必須提到它們的。正是這些內涵使我有權利說:這是我的馬克思主義學徒期,從而我的全部青年時期的發展最終結束的時刻。現在還需要做的,只是對我那篇關于《歷史與階級意識》的遭到許多非議的自我批評作出一些說明。我必須在一開始就承認,我若一旦拋棄我的某部著作,我就終生對它不感興趣。例如,在《心靈和形式》發表后一年,我曾給瑪加蕾特·蘇斯曼寫信,感謝她為這本書寫了評論文章。我在信中說道:“這本書和它的形式對我說來已變得完全陌生了。”對《小說理論》也是如此,現在對《歷史與階級意識》也同樣是如此。當我在1933年重新來到蘇聯時,當那里展現出從事富于成果的活動的前景時——1934~1939年間《文學評論》在文學理論問題上所充當的反對派角色是眾所周知的——從策略上講,我必須公開同《歷史與階級意識》保持一段距離,因為只有如此,我對官方和半官方的文學理論的真正游擊戰才不會被挫敗。在我看來,無論我的對手們思想如何狹隘,實行反擊總是他們的正當權利。當然,為了發表一份自我批評,我必須采用流行的官方行話。然而這是我當時所作聲明中唯一的違心成分。它也是對后來從事游擊戰的“入場券”:這次聲明同我早些時候關于勃魯姆提綱的自我批評的區別“只是”在于,這一次我真誠相信《歷史與階級意識》是錯誤的,并且直到今天我還這樣認為。以后,當這本書中的錯誤被改造成時髦的觀點時,我抵制了那些想將時髦觀點與我的本來看法等同起來的企圖,今天我仍然認為這樣做是對的。自從《歷史與階級意識》問世以來,40年過去了,在爭取真正馬克思主義方法的斗爭中,情況已發生了變化,我自己在這一時期也寫出了新的作品,這一切也許都許可我現在采取一種不那么明顯片面的觀點。當然,確定《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的某些構思正確的傾向對我以后的活動,甚至對其他人的活動在多大程度上真的造成了富于成效的結果,這不是我的任務。這里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解答,我可以平靜地留給歷史去作出判斷。

(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

***

[1]選自《歷史與階級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6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同上書,462頁。

[4]同上書,418頁。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6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33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5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這里把這種方法限制在歷史和社會領域,極為重要。恩格斯對辯證法的表述之所以造成誤解,主要是因為他錯誤地跟著黑格爾把這種方法也擴大到對自然界的認識上。然而辯證法的決定性因素,即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在作為范疇基礎的現實中的歷史變化是思想中的變化的根本原因等等,并不存在于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中。可惜在這里不可能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54~75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591~59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但是應當記住“科學的精確性”要以各種因素始終“不變”為前提。這一方法論要求早已為伽利略所指出。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232~23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存在(分為假象、現象和本質)與現實的區別來源于黑格爾的《邏輯學》。不過可惜在這里不可能討論《資本論》的概念在多大程度上是按這種區別構成的。同樣,表象和概念的區別也來源于黑格爾。

[11]同上書,923頁。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5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3]同上書,738頁。“反思聯系”這一概念也來自黑格爾的《邏輯學》。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4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5]我們想提醒對方法論問題有更大興趣的讀者,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整體同部分的關系問題也構成由存在到現實的辯證過渡。還必須指出,那里也談到的內在同外在的關系問題同樣與總體問題有關。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60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4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749~75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9]庫諾夫的特別巧妙的機會主義表現在:盡管他熟諳馬克思的著作,但是他用“總合”(Summe)來代替整體的概念(Gesamtheit,Totalitat),從而取消了一切辯證的關系。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48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2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53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63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4]黑格爾:《法哲學原理》,28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2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8、10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6]庫諾夫企圖正好在馬克思徹底克服黑格爾的地方,用從康德眼光看的黑格爾來糾正馬克思,是不足為奇的。他以黑格爾的作為“永恒價值”的國家來對抗馬克思的純歷史的國家觀。馬克思的“錯誤”,即國家應該是階級壓迫的工具的觀點,只是“歷史的事物”,“它們并不決定國家的本質、規定和目標”。在庫諾夫看來,馬克思在這方面不如黑格爾,因為馬克思“考慮問題是從政治出發,而不是從社會學家的立場出發”。顯然,機會主義者從不把馬克思克服黑格爾哲學的一切努力放在眼里。如果他們不回到庸俗唯物主義或康德去,他們就用黑格爾國家哲學中的反動成分來消除馬克思主義中的革命辯證法,以使資產階級社會在思想意識中永世長存。

[27]黑格爾對政治經濟學的態度在這方面很能說明問題。他清楚地看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問題是它的基本方法問題。但是他沒有看到藏在經濟下面的物質現實即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的極端重要性;在他看來,它仍然是“任性的混沌”,認為它的規律“與太陽系的規律相似”。

[28]恩格斯1890年9月21日致布洛赫的信,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46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1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0]黑格爾:《法哲學原理》,353、354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3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44~4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98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3]關于這點,參看季諾維也夫與蓋得的論戰以及他對施圖加特之戰的態度。還有列寧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書。

[34]選自《歷史與階級意識》,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35]《盧卡奇全集》第2卷,新維德,1968。這篇序言就是為這一卷寫的,此卷除了《歷史與階級意識》之外,還收有以下著作:《策略和倫理》、《在青年工人代表大會上的演說》、《法制和強權》、《道德在共產主義生產中的作用》、《論議會制問題》、《共產黨的道義使命》、《機會主義和盲動主義》、《工團主義在意大利的危機》、《論教育工作問題》、《群眾的自發性——黨的主動性》、《革命倡議的組織問題》、《再論幻想政治》、《列寧——對他的思想的聯系的研究》、《伯恩施坦的勝利》、《N.布哈林: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拉薩爾書信的新版本》、《K.A.魏特福格爾:資產階級社會的科學》、《莫澤斯·赫斯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問題》、《O.斯班:范疇學說》、《C.施密特:政治的浪漫》、《勃魯姆提綱》。

[36]《現代戲劇發展史》,共兩卷,1911年在布達佩斯用匈牙利文出版。

[3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124~12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8]列瓦伊·尤若夫:《文學研究》,235頁,柏林,狄茨出版社,19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临澧县| 文成县| 黄平县| 金平| 怀安县| 巴彦淖尔市| 泽库县| 延庆县| 始兴县| 华宁县| 汉源县| 从化市| 建湖县| 砀山县| 繁昌县| 泰州市| 德庆县| 大丰市| 许昌市| 米脂县| 嘉禾县| 灌云县| 寻甸| 五寨县| 青海省| 尼玛县| 黄石市| 潮州市| 宁阳县| 修水县| 莱西市| 白水县| 永靖县| 霍林郭勒市| 静安区| 白水县| 吕梁市| 越西县| 长海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