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擁抱快樂,好情緒造就快樂人生(3)
- 受益一生的情緒管理課
- 張易山
- 2648字
- 2016-03-15 17:20:11
這當兒,我才發(fā)覺自己是幸運的,我有兩只腳,我能走路,還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一個雙足俱殘的人,都沒有喪失快樂、開朗和信心,我是一個肢體健全的人,為何不能做到這樣呢?一想到這里我的心情立即放松了下來。
回到商店后,我以愉快的心情與每一位顧客打招呼;回到家里,當太太看到我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把大衣掛在衣柜里時,她主動上前擁抱了我;還有我的寶貝女兒珍妮,也給了我一個甜甜的吻。現(xiàn)在,我感覺到放松心情的好處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并不是遭遇了多大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煩惱者的內(nèi)心世界。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松綁,從心理上調(diào)適自己,避免煩惱成心病。
8.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俗話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確實,生活中有許多煩惱完全是你自找的。
有一次在火車上,偶然聽到一段愚蠢的對話。這段談話長達一個小時,而焦點一直集中在這兩個人的明天以及接下來的一周將會有多累。這兩個人像是在彼此說服對方,或是說服自己,強調(diào)他們在工作中將會用多少時間、費多少力氣,他們會睡不了幾小時,最重要的是他們會疲倦得不得了。他們兩個都說了些類似的話,如“老天!明天我會累死了!”或“我不知道下星期要怎么過!”及“今天晚上我只能睡三小時了!”他們談到晚上加班、缺乏睡眠、不舒服的旅館床鋪、大清早的會議等等。他們已經(jīng)覺得精疲力竭了,而我相信事情也就會照他們所預期的那樣發(fā)生。我不敢確定他們是在吹牛還是在抱怨,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這樣的對話繼續(xù)下去,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疲倦。他們的聲調(diào)很沉重,似乎即將缺乏睡眠的問題已經(jīng)影響到他們了,就連我只是聽了一陣子他們的對話,也覺得疲倦得不得了。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人不論用什么方法想象自己的疲勞,都只會產(chǎn)生加重疲勞的后果。一個人預想自己的疲倦,就向大腦發(fā)出了一個信號,提醒大腦發(fā)出疲倦的反應,這就是說,你的疲勞正是對你自己胡亂想象的一種報應。你的煩惱是自找的。一個人把煩惱寄給流逝的時光,收到的是天天煩惱;把煩惱轉(zhuǎn)嫁給別人,到頭來仍然是自尋煩惱;把煩惱流放到云天沃野,最終,你會感到,人生處處充滿煩惱。
還有的人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自尋煩惱的。
有兩個窮人一道趕路,邊走邊聊。其中一個人說:“老兄,咱倆這么窮,要是能拾到一筆錢該多好啊。喂,你說,要真拾到錢,咱倆該怎么辦?”另一個人說:“怎么辦,那還用說,見面分一半唄,咱倆一人一半。”
“不對,”第一個人說,“錢這東西,誰拾到就是誰的,憑什么我要分你一半呢?”
“嘿,咱倆一塊出門趕路,拾到錢,你還要獨吞不成?真是個守財奴,不夠朋友。不夠朋友的人其實就是衣冠禽獸。”另外一個越說越激動。“你說什么?衣冠禽獸?你再說一遍。”“說就說,我怕你呀,衣冠禽獸。”
話音未落,兩人就扭打在了一塊,你一拳我一腳,不可開交。這時從對面走過來一個人,見狀上前拉架。二人竟不肯住手,口中也還在叫罵。勸架的好不容易弄明原因,不禁哈哈大笑,說:“我還當真拾到錢了呢,還沒拾到就打得鼻青臉腫呀?”
兩人這才回過神來,打了半天,其實沒拾到錢,耽誤了趕路不說,衣服弄臟弄破了,而且搞得鼻青臉腫,真是何苦。這正是自尋煩惱者的典型表現(xiàn)。
但有時候盡管你不愿意尋找煩惱,煩惱也會找上門來。正所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煩惱這杯苦酒,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望著遠處的群山漸漸變得渺茫,黃昏悄悄爬上心頭;往昔含情嬌羞的目光,如今已是滿眼掛著寒霜;撫摸征程中被荊棘刺破留在心中那隱隱作痛的感傷……你忽然覺得,煩悶會從天而降,苦惱也在心中激起巨浪。
面對煩惱,如果不進行及時調(diào)節(jié),就會對人造成身體傷害。運用下面方法也可以自我調(diào)節(jié)心理煩惱,走向健康生活。
其一就是運用豁達法。這是指一個人應有寬闊的心胸,豁達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平時做到性格開朗、合群、坦誠、少私心、知足常樂、笑口常開,這樣就很少有愁悶煩惱。
其二是使用松弛法。這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方法。具體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煩惱時,迅速離開現(xiàn)場,做深呼吸運動,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訓練,甚至可做氣功,訓練放松,以意導氣。逐漸入境,使全身放松,摒除腦海中的一切雜念。
其三是學會節(jié)怒法。這是一種自我節(jié)制怒氣的方法。主要靠高度的理智來克制怒氣的暴發(fā),可在心中默默背誦名言。
其四是懂得平心法。這是保持自我心情平靜的一種方法。可以盡量做到“恬淡虛無”“清心寡欲”。如果你與世無爭,不為名利、金錢權(quán)勢、人情所困擾,不貪不沾,看輕身外之物,同時又培養(yǎng)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使自己常常處于恬淡、怡悅的寧靜心境之中。
其五是運用自悅法。這是一種自尋愉悅、自找樂趣的方法。經(jīng)常參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來培養(yǎng)生活的樂趣。做到勞逸結(jié)合,在工作學習之余,應常到公園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賞鄉(xiāng)野風光,體驗大自然的美景。
其六是保持心閑法。通過閑心、閑意、閑情等意境,來消除身心疲勞,克服心理障礙。不要活得太累,人生無非就是瀟灑走一回。心情豁達,遇事想得開,何來煩惱?
9.享受生活,知足常樂
人如果想活得快樂些,就必須學會知足常樂,在現(xiàn)實條件許可的范圍內(nèi),充分享受生活,而不為得不到的而苦惱。這才是適宜的人生觀。
孟子道:“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寡矣。”佛典《大智度論》中也說:“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zhuǎn)劇,如火灸疥。五欲無益,如狗咬炬。五欲增爭,如鳥競?cè)狻N逵麩耍缒骘L執(zhí)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后世受無量苦。”面對難填的欲壑,我們應盡量享受已有的。這樣生活就會是真實的,富有質(zhì)感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每日太陽都是新的。
追逐欲望的滿足是一種自我放逐,欲望會帶來更多更大的欲望。
如果我們?yōu)橛笥遥瑸橛牟荒軡M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還有什么滋味?因此請你務必謹記:
貪婪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知足者常樂”曾經(jīng)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人生哲學。
周大新先生的短篇小說《無疾而終》述說了一個平常而簡單的故事,然而這篇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生活況味的深刻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瞎爺——瞎爺并不是全瞎,瞎爺?shù)挠已圻€凜凜睜著,放出箭一樣的光。我想,那瞎的一只眼便是——人要裝糊涂的象征,而左眼即是對生活底蘊的洞察吧。瞎爺?shù)纳顟B(tài)度簡單地說就是知足常樂。這“無疾而終”便是知足常樂的最好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