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止行為是人內心活動的一面鏡子。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就可以推知其有無教養。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就來源于對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觀察和分析。在生活中處處故作姿態、裝腔作勢是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生活小事中的舉止行為稍有不慎,也會造成全盤皆輸。優雅、大方的舉止行為是人體動態美和靜態美的造型,它來自人的本身。
(2)幾種常見的人體姿勢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體可呈現出多種姿態,如站、躺、臥、曲膝、直立等。但就一般而言,人在公眾場合常常以站、坐、走等姿勢與活動作為自己的基本造型。不同的姿勢有其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表現,反映著人的不同心態,同時也會給他人以不同的印象。為了使自己的形象更出色,人們應養成注意行為舉止的好習慣,無論是站姿、臥姿還是其他人體姿勢,都要做到端莊大方。
第一,站姿
站姿是人的靜態造型動作,是其他人體動態造型的基礎和起點。優美的站姿能顯示個人的自信,并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挺胸,雙肩稍向后放平;梗頸、收頦、抬頭;雙臂自然下垂置于身體兩側,或雙手向前相搭放置小腹前。
站立時要防止身體東倒西歪,重心不穩,更不得倚墻靠壁,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另外,雙手不可叉在腰間或環抱在胸前,貌似盛氣凌人,令人難以接受。
第二,坐姿
與站立一樣,端莊、典雅的坐姿也能表現出一個人的靜態美感。正確坐姿的基本要領為:上體直挺,勿彎腰駝背,也不可前貼桌邊后靠椅背,上體與桌、椅均應保持一拳左右的距離;雙膝并攏,不可兩腿分開;雙腳自然垂地,不可交叉地伸在前,或腿一前一后伸出,甚至呈內八字狀。雙手掌心應向下相疊或兩手相握,放于身體的一邊或膝蓋之上,頭、額、頸保持站立時的樣子不變。坐著談話時上體與兩腿應同時轉向對方,雙目正視說話者。
第三,步態
如果站姿和坐姿被稱作是人體的靜態造型的話,那么,步態則是人體的動態造型。步態,即行走的姿勢,它是運動之美。走路,每個人都會,但如果想走出風度、走出優雅、走出美來,則要靠平時的練習與注意。
古人說:“行如風。”要求人們走起路來像風一樣輕盈,就是應做到:兩眼平視前方;抬頭含頦梗脖;上體正直,收腹、挺胸、直腰;身體重心落于足的中央,不可偏斜。邁步前進時,重心應從足的中間移到足的前部;雙臂靠近身體隨步伐前后自然擺動;手指自然彎曲朝向身體。行走路線盡可能保持平直,步幅適中,兩步的間距以自己一只腳的長度為宜。
第四,其他動作姿態
①當拾撿掉落的東西或取放在低處物品時,最好走近物品,上體挺直,單腿下蹲。這樣既可輕松自如地達到目的,又能展示優美的體態。那種直腿彎腰翹臀或雙腿下蹲的取撿物姿勢都是不可取的。
②上樓或下樓時,上體均應保持直挺,且靠右行,勿低頭看樓梯,雙眼應平視正前方。落腳要輕,重心一般位于腳的前部,以求平穩。
③要進轎車時,一定要先側身坐于車座上,而后將雙腿、腳同時挪入車門,再將身體調整好,安坐待行。下車時,亦應將雙腿先行移出,再側身出來。錯誤而且極不雅的姿勢莫過于先低頭鉆進車內,彎腰翹臀,然后雙腳輪流跨入,如同爬行;下車時也是先探頭后鉆身出車。
上述這些不正確的動作姿態從個人禮儀角度分析,會影響到一個人自身形象以及別人對你的總體評價。總之,對個人來說,保持良好的人體姿勢將受益終身。
(3)個人舉止行為禁忌
在行為舉止方面,要想養成好習慣,還需要有所禁忌,也就是常被人稱之為“小節”的動作舉止。“小節”雖小,但它們不僅是影響人體整體形象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構成個人公德觀念的重要內容。因此,人們不可將這些視為毫末小事,而應給以足夠的重視。
①在眾人之中,應盡量避免從身體內發出各種異常的聲音,如咳嗽、打噴嚏、打哈欠等均應側身掩面再為之。
②在公共場合不得用手抓撓身體的任何部位。從文雅起見,不要當眾抓耳搔腮、挖耳鼻、揉眼、搓泥垢,也不可隨意剔牙、修剪指甲、梳理頭發。若身體不適非做不可,則應去洗手間完成。
③公開露面前,須把衣褲整理好。尤其是出洗手間時,外觀最好與進去時保持一致,或更好才行,邊走邊扣扣子、拉拉鏈、擦手甩水都是失禮的。
④參加正式活動前,不宜吃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食物(如蔥、蒜、韭菜、洋蔥等),以免因口腔異味而引起交往對象的反感。
⑤在公共場所里,高聲談笑、大呼小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應避免。在人群集中的地方特別要求交談者放低聲音,聲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注意為宜。
⑥對陌生人不要盯視或品頭論足。當他人進行私人談話時,不可接近。他人需要幫助時,要盡力而為。見別人有不幸之事,不可有嘲笑、起哄之舉動。自己的行動妨礙了他人應致歉,得到別人的幫助應立即道謝。
⑦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最好不要吃東西,更不要出于友好而逼著在場的人非嘗一嘗你吃的東西不可。愛吃零食者,在公共場所為了維護自己的美好形象,一定要有所克制。
⑧感冒或其他傳染病患者應避免參加各種公共場所的活動,以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影響他人的身體健康。
⑨對一切公共活動場所的規則都應無條件地遵守與服從,這是最起碼的公德觀念。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扔煙頭及其他廢棄物。非吐非扔不可,那就必須等找到垃圾桶后再行動。
⑩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趴在或坐在桌上,也不要在他人面前躺在沙發里。走路腳步要放輕,不要走得咯咯作響。遇到急事時,不要急不擇路,慌張奔跑。
以上這些不良的行為舉止,除了令人生厭外,還從根本上與良好的個人禮儀相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端莊大方的行為舉止,往往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與內涵,而保持端莊的行為舉止則需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只有在好習慣的作用下,才能給予你接觸過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給人們留下好的印象,這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5.稱呼恰當,別不把稱呼當回事
在日常交際應酬中,稱呼是禮儀的開始,是打開溝通大門的鑰匙。稱呼是聯系彼此的紐帶,每個溝通的開始都是從稱呼起步的。要想在稱呼上打動別人,就必須講究一定的分寸,只有恰當的稱呼才能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稱呼,就是對他人的稱謂。怎樣稱呼他人,既體現出禮貌問題,又體現了對待他人的態度,同時也反映了與被稱呼者的關系遠近程度。所以,在社交應酬中一定要掌握好稱呼的藝術。
由于國度不同,對待稱呼的態度也不同,而這也形成了一種習慣,例如:美國人習慣性地直接稱呼父母的姓名,這對有著幾千年傳統的中國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中國是聞名世界的禮儀之邦,恰當的稱呼是尊敬的表現,所以,人們在稱呼他人時應養成好習慣,本著稱呼恰當,講究分寸的原則行為處世。
(1)親朋間的稱呼
對于長輩來說,應以親屬稱謂去稱呼他們,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姥爺、姥姥、姑姑、舅舅等。這時如果直呼其名就顯得很不禮貌了,親戚間的關系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對平輩來說,可互稱其名或用親屬稱謂如哥哥、妹妹、姐姐、弟弟等。夫妻倆,可互道姓名;還可以用昵稱,但應注意場合,在父母、孩子面前、公開場合最好不要使用;對晚輩可稱呼其親屬稱謂,當然直呼其名也是可以的,這樣顯得更加親切。
(2)對熟人的稱呼
針對關系的密切程度,大致可按照熟人的性別、年齡、身份等來確定稱呼,如“王奶奶”、“李叔叔”、“肖哥”、“劉姐”等。
在正規的場合,可稱熟人的職務、職業,或“姓加職務、職業稱謂”、“名加職務、職業稱謂”、“姓名加職務、職業稱謂”等,如“李科長”、“肖隊長”等等。
輩分、職務較高的人對年紀較輕、職務較低的小輩稱呼姓名,這樣的稱呼顯得親切、明快。反之,輩分小、職務低的對輩分高、職務高的人直呼姓名,則顯得非常沒有禮貌,沒有家教。
(3)陌生人之間的稱呼
陌生人之間的稱呼,一般有以下兩種方式:
①根據人的具體年齡、性別、職位稱其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對男人可稱為“先生”。對未婚女性可稱為“小姐”,已婚女性可稱為“夫人”、“太太”。如果稱未婚女子為夫人,那么對方肯定會認為你在侮辱她,這是一種極不尊重的稱呼。所以,寧可把“太太”、“夫人”叫做“小姐”,也不能反過來稱呼。
②可以用親屬稱謂相呼。根據與對方的關系、性別、年齡等情況相稱。如“大伯”、“阿姨”、“叔叔”、“老爺爺”、“大嫂”、“大姐”、“大哥”等。
與人相處時,本著稱呼恰當,講究分寸的原則,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一聲親切的稱呼,一句良好的問候,一下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消除了溝通的障礙。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日常交往中的稱呼,時刻注意稱呼是否恰當,講究一些方式方法,讓稱呼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養成對人稱呼恰當的好習慣,可以拉進彼此的距離,很容易和對方溝通,留下很好的印象,這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6.笑臉不花錢,神仙也怕笑臉人
笑臉是最好看的,而“真誠的笑”是天底下最美的表情,因為笑代表著友善、真誠,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所以,人們要養成微笑的好習慣,把微笑掛在臉上。
“逢人面帶三分笑”,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能變成知己。微笑可拉近雙方的距離,傳達彼此的盛情美意,俗話說得好:“相逢一笑泯恩仇”,可見微笑的重要作用。
一個人的修養、素質,不僅體現在言談舉止、穿著打扮上,還體現在他的一顰一笑中。而面帶微笑的人則受人欣賞、歡迎。
人是感情動物,笑是人的本能,真誠的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帶動別人的情緒。當你走在大街上,迎面一個陌生人向你微笑時你的感受是什么?是否感覺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推著你跟他接近?換一個角度講,如果你看到的不是面帶微笑的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張陰沉的臉,你的感受又會怎樣呢?恐怕原本高漲的情緒也會隨之低落下來。此時,你是選擇與他接近還是疏遠呢?其結果不言而喻。
當你跟朋友吵了一架之后,忽然有一天見面時,你給她送去真誠的一笑,之前的愁云自然煙消云散;對方再還你一個友善的微笑,雙方一定可以和好如初。倘若雙方見面時,你擺著一副“苦瓜臉”,矛盾不但不能化解反而還有激化的可能,對方會認為你心胸狹窄,不懂禮貌。
的確,微笑就是有如此大的魅力,它不僅可以影響自己也能感染他人,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誤會。俗話說:微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生活中離不開笑,一個沒有微笑的世界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同樣幸福來自笑容,健康來自笑容。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必須養成微笑的好習慣,這樣才能為生活增添色彩,使他們保持一份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