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儀表要得體,第一印象很重要(1)
- 改變你的不良習慣
- 張易山
- 4887字
- 2016-03-11 16:13:56
改掉不注重儀表的習慣
儀表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個性。初次見面,良好的儀表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社交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要改掉邋遢的壞習慣,養成注重儀表的好習慣。
1.把好第一關,做個禮貌體面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想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在與人交往時非常注意言行舉止,其實能否在初次見面時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尤為重要。
所謂第一印象,就是素不相識的人初次接觸時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包括表情、姿態、服飾、舉止、言語等,是別人經過觀察決定是否與之繼續交往的重要依據。因此,第一印象對于人際關系和公關辦事的影響很大。
第一印象是在沒有外界作用力的情況下形成的,是發自人內心的真實感受,具有相當的確定性。所以在社交場合中善于處世的人在初次見面時都力圖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贏得對方的好感,從而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和合作。
那么如何才能在初次見面時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呢?
(1)顯得有活力
不管是年輕還是年老,在公關辦事中都要表現得很有活力,一個死氣沉沉的人很難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頭發梳理得整齊干凈,面部表情自然而有生氣,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狀態良好,行動間顯得很有干勁,充滿活力,這樣的人在初次與人接觸時往往更容易贏得好感。
(2)充滿熱情
有人說:“熱情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熱情是行動的信仰,有了這種信仰,我們就會無往不勝。”的確,沒有什么東西比熱情更能打動人心、引起別人好感的了。一個做事積極主動的人,一個處處都能表現出辦事熱情的人,在初次見面中,無疑能給對方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3)利索能干
在初次見面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在言談舉止上顯得干凈利索,處事有條有理,對方往往會感覺他非常能干,而這將有利于將來的交往和合作。因為利索能干的人將會給對方帶來更大信心。相反,如果一個人做事遲鈍、緩慢,就很難給人留下好印象。
(4)充滿自信
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不僅對自己充滿信心,還可以讓別人對你充滿信心,而這個信心往往就是將來彼此交往與合作的基礎。一個瞻前顧后、畏畏縮縮的辦事者不但顯得對自己沒有信心,也會讓別人對其失去信心。
(5)顯得有分量
從人的一般心理上講,沒有幾個人希望自己跟無關緊要的人打交道,因為這也意味著事情的效率將很難得到保證。而跟一個很有分量的人共事,不僅能夠給他帶來信心,而且還會使他覺得能夠提升自己的地位。所以,如果一個人顯得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將很難引起別人的重視。而一個看起來很有分量的人,即便是表面上的,也更能讓人重視,別人也更愿意與其合作。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之外,在初次見面中的服飾打扮、言談舉止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穿著打扮大方自然,言談舉止禮貌得體,切忌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采取一些極端的方法,如身著奇裝異服,說話的嗓門過大等,這樣的做法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只會惹人反感。
第一印象能一定程度上影響雙方將來的交往,但它僅僅是一種首要效應,并不是本質的,更不是不可改變的。有時第一次接觸的時候給對方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甚至很糟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彼此間進一步了解,對初次見面時的壞印象也會有所改觀,但這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所以人們還是要注意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
2.給人留個好印象,別讓儀表丟分
注意儀表雖說只是一種行為方式,但需要以習慣為基礎,只有養成注意儀表的好習慣,才能獲得一個好口碑。
一個人的外貌雖說對個人總體形象有影響,但不是很大。只要穿著得體就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別人看到你整齊的外表,自然會感覺很舒服。
有的人認為內涵是最重要的,至于人的儀表是小問題,大丈夫就應不拘小節。這樣想的人其實錯了。試想,一個連自己的儀表都打理不好的人,怎么會成大事呢?不修邊幅、不懂禮節的惡名就會戴到你的頭上,這對任何方面的發展都沒有一點好處。如果你注重自己的形象,衣著整潔、穿著大方得體,在和別人的交往的時候就能很快獲得別人的好感。
相貌是天生的,但相貌的作用也不是絕對的。沒有良好的內在素質和真才實學,再漂亮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接觸久了會讓人覺得庸俗、膚淺、沒有頭腦。而過分地注重自己的相貌,不僅會使你失去更高貴更持久的東西,也會影響工作業績。
為了給對方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就要有良好的儀表氣質。
總之要讓整個人看起來有氣質。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外表可以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個裝束典雅、整潔利落的人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同去辦一件事,結果可能會大相徑庭。前者恐怕會遭人冷落、受人白眼,而后者很可能受到熱情的接待,從而順利地完成任務。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是有的時候外貌確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當然這里所說的“貌”是特指儀表。
整齊的著裝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氣質與情操,這些內在因素完全可以通過儀表表現出來。所以,在尚未與人接觸時,個人的修養、內涵已經體現出一部分了。因此,人們應該在著裝方面下一點工夫,這樣才有助于辦成事。
邋遢的形象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他人不尊敬的表現。人們見到衣冠不整的人,一般會聯想到落魄、失敗,誰會愿意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呢,朋友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或許也同時離自己遠去。
有一位行為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現在同一個地點。當他身穿西裝以紳士模樣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或問時間的人,大都彬彬有禮。當他打扮成無業游民時,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漢,或是來對火的,或是來借煙的。這說明,一個人的儀表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會部分地反映出他的個性、愛好和人品。因此,一個有著良好品格和品位的人,不會對他的形象掉以輕心。反過來說,對自己外在形象的約束、裝飾,也是一個人良好品格和品位的必然表現和自然流露。當然,這種修飾不是矯飾,而是服從于人品修養的發自內心的自然舉動,所謂“于細微處見精神”,或精神顯露于舉手投足之間。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勸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事實證明,大多數人仍在以貌取人。所以,為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人們除了要注重衣著整潔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保持牙齒清潔
白凈的牙齒是外表整潔的第一表象,會給人們增添幾分意想不到的魅力。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滿口黃牙自然會降低你的自信心,別人看在眼里同樣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不了解你的人很可能認為你是個不注重外表的粗人,甚至認為你對他不夠尊重。
(2)注意不良氣味
口臭、腋臭、煙味、酒味、鞋臭味等不良氣味是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之一,這些氣味都會使你看起來骯臟、邋遢,令人覺得不舒服。要時刻注意自己是否有讓人產生厭惡的氣味,一旦發現及時處理。
(3)注重手和指甲的清潔
手可以說是人的第二張臉,在與人交往時,與人行握手之禮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你伸出一雙臟兮兮的手,別人很可能對你產生想法,和你握手吧,臟兮兮的手讓人看了生厭;不與你握手吧,一片盛情讓人難以推卻。這就會造成彼此間的尷尬,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要時刻注重手的清潔衛生,尤其是指甲的清潔與護理。
說到對指甲的在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歌手濱崎步了,據說她單單在指甲上的化妝就需要花費5個多小時。當然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像她一樣,但是對指甲的清潔和修剪卻是萬萬不可馬虎的。因為,指甲的清潔與否直接體現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對禮儀的重視程度。干凈、漂亮的指甲,給人以輕松、舒適之感,這樣便會拉近與人的距離。
3.在著裝上花點兒心思
個人形象可以真實地體現出自身的教養和品位,個人形象也可以客觀地反映出自身的精神風貌與生活態度。這就需要人們注意著裝禮儀,恰如其分地展現出自己的品位。
著裝,從文字上看,就是服裝的穿著。但從禮儀的角度看,著裝不能簡單地等同于穿衣。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
著裝是根據不同的時間、場合、目的,在一定條件下對所穿的服裝進行精心地選擇、搭配和組合。在各種正式場合里,注重個人著裝的人能體現儀表美,讓人看著舒服,這在交際中會給自己增分不少。相反地,一個穿著不當,舉止不雅的人,往往會降低自己的身份,損害自己的形象。由此可見,著裝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等。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每逢大型文藝晚會均有民族服裝的展示,比如說舞蹈,舞者身上的著裝展示的不僅僅是服裝,更是一種文化,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這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要文明大方,忌穿過露、過透、過短和過緊的服裝。身體部位的過分暴露,不但有失自己的身份,而且也失敬于人,使他人感到多有不便。雖然著裝是自己的事,但是落在別人眼里的,可能就不只是你自己的事。所以,穿衣還是莊重點好,把自己的修養和氣質穿出來。
對我們來說,著裝自然得體,協調大方,符合氣質,彰顯魅力就是最得體的了。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也要保持整齊、整潔,還要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也就是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場合和目的這三個要素,并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場合、目的協調一致。
我們穿衣要恪守服裝本身及鞋帽之間約定俗成的搭配,在整體上盡可能做到完美、和諧,展現著裝的整體之美。使得身上各個部分相互呼應,相得益彰。除此之外,還要注重顏色的搭配,一般說來,暖色調(紅、橙、黃等)給人以溫暖、華貴、熱烈的感覺,冷色調(紫、藍、綠)則給人涼爽、恬靜、安寧、友好的感覺,中和色(白、黑、灰)給人平和、穩重、可靠的感覺。我們要學會色彩的搭配,穿出最有活力、最有自信的自己。
俗話說:“鞋襪半身衣。”想象一下一套光鮮的衣服配一雙骯臟的皮鞋,其形象可想而知。可見鞋襪的搭配對人的重要性。所以,在穿著美觀方面,細節的搭配很重要,合適的著裝還要配上合適的鞋襪。我們自己要特別注意這個地方。
五光十色的服裝被千姿百態的人們演繹的同時,衣裝已經不再是一種沒有生命的遮羞布。它不僅是布料、花色和縫制的組合,更是一種社會工具,它向社會中其他成員傳達出信息,人們可以通過衣著向他人展示:你是個什么個性的人?你是不是很重視儀表?你是不是重視工作?等內涵。
好的著裝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魅力、審美魅力、知識魅力以及行為規范的魅力;也能讓服裝在無形中協調人際關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職位升遷的機會等。
著裝要個性鮮明。個性特征原則要求是一個人的著裝要與他的年齡、體形、職業和所在的場合吻合,表現出一種和諧,這種和諧能給人以美感。揚長避短,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和保持自己獨有的風格,即在不違反禮儀規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可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不能盲目地追逐時髦,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
要想展現出自我的風采,懂得著裝禮儀是一個快捷的方式,做一個會給自己形象加分的人吧,讓自己變得富有魅力,這將會對自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4.舉手投足,要有成熟穩重之感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古人很早就對人的舉止行為做過要求。隨著人類文明的提高,人們對自身行為的認識也在日益加深。禮貌的舉止行為既是個人教養的體現,也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一個人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如果有得體的行為舉止,無疑會使人眼前一亮。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可以體現出自身修養,端莊的行為舉止則是長年累月培養的結果,是習慣下的產物,如果一個人能隨時隨地把端莊的行為舉止展現在別人面前,這表示他已經將注重自身的行為舉止當成了一種習慣。擁有這種好習慣的人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更容易成功。
(1)行為舉止及其意義
所謂舉止行為,就是指一個人的活動以及在活動中各種身體姿勢的總稱。它主要由躺臥式、曲膝式、直立式及其他一些輔助性姿勢與活動組成。人通過身體各種姿勢的變化來完成各項活動,以此展現人所獨具的形體魅力。
行為舉止的好壞美丑,除了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外,對人的心理狀況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行為舉止也是一種語言,盡管它是無聲的,但有時比有聲的言語更富表現力。
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會有不同的身體姿勢,或靜或動,或快或慢;同一種姿勢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面前也會有極其細微的差別。這種種變化都代表著寓意各異的信號,向人們傳遞著不同的信息。然而,行為舉止的變化,最終還是由人的心態變化所引起的,任何一種舉止行為都毫不掩飾地反映了人當時的某種心理狀態和一個人的內在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