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經營強項,優勢助你實現理想(2)
- 不拿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
- 凡禹
- 2759字
- 2016-02-29 16:26:52
然而,很多人會說,他知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多么的愉快,但是就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兩種選擇,一是徹底地放棄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尋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不管有多困難,都要堅持干下去。另一是在自己無法從事自己最熱衷的工作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在現有的工作中培養自己的興趣。在勉強自己一段時間之后,也許會在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工作中,找到工作的樂趣。
劉偉在學校里成績優秀,但因為家庭生活困難,只好中途輟學。對一個高中畢業生來說,要找一個好工作實在是太難了。他雖干了不少的工作,但沒有一個是他滿意的,所以他對這些工作都抱著打臨時工的心理,在什么地方都干不長。
就這樣高中畢業5年后,劉偉仍然沒有自己的事業。年齡愈大,對打雜工一類的低下工作愈不感興趣。即使有人要他去做學徒學個手藝,他也不好意思去了。在這時,他父親最后一次幫他找了一個在運輸公司開車的工作。他開始對這份工作產生了興趣,比以前做任何工作都認真。同時他也得到了老板的賞識,老板教了他很多運輸業方面的知識。后來,老板因體力原因,提前退休,把生意交給了劉偉管理。
這真是意外的幸運,劉偉由司機變成了運輸行業的經理,使他對這一行產生了更大的興趣,而且也有了很大的抱負,立志要把這個小公司發揚光大。劉偉這時候才明白,工作興趣的確是可以培養的,而且他也體會到,以前是因為自己的理想太高,老是覺得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在前面等著他。可這次,他在現實生活和父親的逼迫下,不得不勉強自己對工作產生興趣,而這一心理上的轉變,正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許多的興趣,為此,要對興趣進行選擇。因為興趣是一柄雙刃劍,很多興趣不但對成功無益,反而嚴重地影響自己的生活。例如,對賭博、吸毒興趣越大,對人的損害也就越大。所以興趣并不能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需要意志、志向的控制和引導。
列寧曾經對溜冰有很大的興趣,但這一興趣嚴重地影響到了他的學習。溜冰本身就耽誤時間,溜冰后又十分疲勞,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為此,列寧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克服了這個興趣的困擾。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讓我們感興趣的人和事,為此,我們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意志,選擇那些值得我們去追求的興趣。在這種積極向上的興趣的鼓舞下,可以促使我們自身各方面的潛能和優勢得以極大發揮從而促使我們奔向人生成功的目標。
集中優勢,而不要分散優勢
為什么有些人被稱為天才?就是因他們能專注于某一特定目標,不懈地辛勤工作,終于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獲得了一般人不能獲得的成就。集中優勢與成功存在著密切的重要關聯。
孔德·德·布芬在自然史方面取得了極為卓越的成就,他的一生證明專注才能成功這一道理。他寫作《自然史的變遷》,先后修改不少于11次,才自感滿意。他對每一部著作都深思熟慮,從不馬虎,他從事著述50年來,一直如此。他對任何細節從不馬虎,事無大小,都是如此。他還常說,天才就是有條有理,一絲不茍。作為一個偉大的作家,他的成功就在于像蜜蜂一樣不停地勞作,永無止息。正如邁登·勒克觀察所言:“布芬的成功明白無誤地表明天才就在于把全部精力專注于某一特定的目標。當布芬完成他的第一部著作時,他已十分疲憊不堪。但他強迫他自己再回到原作上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潤色,一直到他感到滿意為止。一直到他感到在這種反復推敲中感到快慰而不是厭煩和疲乏為止。他的成功是這樣換來的。”
許多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樣的法則: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以形成集中優勢,惟有如此方能在一處挖出井水來;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撓的意志、百折不回的決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各種的生存競爭中去獲得勝利。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干與他們興趣不合的工作,優勢得不到發揮,業績平平,生活平庸,時常自嘆命運不濟,他們希望機會來了,再去做稱心如意的工作。他們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業看得過分簡單,不肯集中自己全副心思去做。他們不知道,在一項事業上的經驗好比是一個雪球,隨著人生軌跡的推移,這個雪球永遠是越滾越大的。所以,任何人都應該把全副精力集中在某一項事業上,在這一方面隨時隨地作努力。這樣,在上面所花費的功夫越多,獲得經驗也就越多,形成優勢,做起事來也就越順手、越容易。
歌德這樣說:“你最適合站在哪里,你就應該站在哪里。”這句話可以作為對那些不懂用優勢出擊者的最好忠告。
那些富有經驗的園丁往往習慣把樹木上許多能開花結實的枝條剪去。為什么呢?這里為了使樹木能更快地茁壯成長,為了讓以后的果實結得更飽滿,就必須要忍痛將這些旁枝剪去。否則,若要保留這些枝條,那么將來的總收成肯定要減少數倍。
那些有經驗的花匠也習慣把許多快要綻開的花蕾剪去。這是為什么呢?這些花蕾不是同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花匠們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養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數花蕾上。等到這少數花蕾綻開時,一定可以成為那種罕見、珍貴、碩大無比的奇葩。
其實,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樣,與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許多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還不如看準一項適合自己的重要事業,集中所有精力,埋頭苦干,全力以赴,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自然也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績。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不是因為他們才干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適當的工作,他們使自己的大好精力東浪費一點、西消耗一些,而他們自己竟然還從未發覺這一問題。如果把心中的那些雜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養料都集中到一個方面,那么他們將來一定會驚訝——自己的事業上竟然能夠結出那么美麗豐碩的果實!
擁有一種專門的技能要比有十種心思來得有價值,有專門技能的人隨時隨地都在這方面下苦功求進步,時時刻刻都在設法彌補自己的缺陷和弱點,總是要想到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而有十種心思的人就不一樣,他可能會忙不過來,要顧及這一點又要顧及那一個,由于精力和心思分散,事事只能做到尚可為止,沒有形成自己的優勢,結果當然是一事無成。
優勢需要專注,不能三心二意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水和石比,繩和木比,硬度顯然相差太遠,然而只要專注,全力做好一件事,天長日久,石頭也會被水滴穿,木頭也會被繩鋸斷。做事也是這樣,只要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較完善。
在日本的江戶時代,天下非常混亂。有一個茶師很喜歡武士的裝扮。有一天,這個茶師一時興起,就穿著武士的衣著,帶著武士刀上街閑逛。不巧正碰上對面來了一個真正的武士,茶師看到武士,嚇得頭都不敢抬起來,快速地通過。武士見茶師一臉驚慌,就說:“取出劍來,我要和你比武。”茶師心想:如果跟武士比武,他一定會死,但是他也是一位得道的茶師,要死也不能死得太難看。于是,他就騙武士說:“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辦,等辦完了這事,再來與你比武。”武士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