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增值(“從實踐到理論”企業管理叢書·利豐系列)
- 鄭艷玲
- 652字
- 2019-11-29 22:33:14
四、基于EVA和平衡計分卡的供應鏈績效評價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是思騰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的注冊商標,是現在最流行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之一。EVA的創始者思騰(Stern)認為,公司的最終目標在于為股東創造更多的財富,使各方面利益相關的權益得到保障。因此,業績衡量應以價值為基礎,在衡量為股東創造的價值時,應考慮利潤與股東資本的機會成本之間的配比,EVA即經過調整的稅后凈營業利潤扣除其全部所用資本的機會成本后的剩余利潤。簡言之,EVA就是超過資本成本的投資回報,用公式可表示為:
EVA=稅后凈營業利潤-總資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運用EVA來衡量供應鏈績效的基本思想是:EVA為正,說明供應鏈創造了價值;EVA為負,說明供應鏈在損失資產;EVA為0,說明所獲得的收益剛好實現盈虧平衡。
EVA和平衡計分卡作為績效考核的工具和模型,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EVA和平衡計分卡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是對供應鏈的整體績效進行評價,根據平衡計分卡中的四部分并且以EVA作為財務指標的導向來對供應鏈績效進行評價,是對供應鏈戰略自上而下進行分解,這樣在供應鏈戰略與供應鏈目標之間就形成了一個雙向的改進循環,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的活動都以實現供應鏈的戰略目標為方向,節點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面都能被適時監控并及時反饋,從而實現整條供應鏈的高效運轉。
基于EVA和平衡計分卡的供應鏈績效評價一共包括五個一級指標,在每個一級指標下選取了三個關鍵的二級指標,如圖2—17所示。每個指標的計算公式如表2—7所示。

圖2—17 基于EVA和平衡計分卡的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模型
表2—7 基于EVA和平衡計分卡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