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2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857字
  • 2015-12-29 09:34:19

取蓖麻葉切搗,蒸薄裹之,日二三易即消,蓖麻子似牛萆蟲。故名蓖麻也,若冬月無蓖麻,取蒴 根搗碎,和酒糟三分,根一分,合蒸熟,及熱,封裹腫上如前法,日二,即消,亦治不仁頑痹。

又若腫已入 ,至少腹脹小便澀少者方。

取烏特牛尿一升一服,日再服,取消乃止。(翼方云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浮結乃服之)又若腫已消,仍有此候者,急服此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 半夏(一兩洗) 生姜(五兩) 射干(二兩) 獨活(三兩) 犀角(一兩屑) 羚羊角(一兩屑)麻(一兩)吳茱萸(一升) 茯上十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四升,分五服,相去二十里久,中間進少粥以助胃氣,此湯兩心,七卷又大金牙酒,療瘴癘毒瓦斯中人,風冷濕痹,口 面戾,半身不遂,手足拘攣,歷節腫痛,甚者少腹不仁。名曰香港腳,無所不療方。

金牙(一斤) 側子(三兩炮) 附子(三兩炮) 天雄(三兩炮) 人參(二兩) 蓯蓉(三兩) 茯苓(二兩) 獨活(半斤) 當歸(三兩) 白術(三兩) 防風(三兩) 黃(三兩) 薯蕷(三兩) 細辛(三兩) 桂心(三兩) 茵芋(二兩) 石南(三兩) 芎 (三兩) 地骨皮(三兩) 五加皮(三兩) 磁石(十兩) 丹參(五兩) 杜仲(三兩)萆(三兩) 牛膝(五兩) 狗脊(三兩) 葳蕤(三兩) 薏苡仁(一升) 白芷(三兩) 麥門冬(一升) 生石斛(八兩) 濃樸(三兩炙) 枳實(三兩) 桔梗(三兩) 生地黃(切二升) 蒴(四兩) 黃芩(三兩) 遠志(三兩去心) 荊子(三兩)上三十九味切。以酒八斗浸七日,溫服一合,日四五夜一,石藥細研如粉,別絹袋盛,共藥同漬,藥力和善,主療極多。凡是風虛四體小覺有風 者,皆須將服之,無不療者,服者一第七又小金牙散,療南方瘴癘疫氣,腳弱,風邪鬼注方。

金牙(五分) 牛黃(一分) 天雄(二分) 萆 (二分) 黃芩(二分) 麝香(二分) 蜀椒(汗二分) 由跋(二分) 雄黃(二分) 朱砂(二分) 烏頭(二分) 細辛(三分) 葳蕤(三分) 桂心(二分) 莽草(二分) 犀角(二分) 干姜(三分) 黃連(四分) 蜈蚣(一枚長六寸者炙)上十九味搗篩,合牛黃麝香搗三千杵,溫酒服錢五匕。日三夜二,以知為度,絳囊盛帶,男左女右一方寸匕,省病問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晨昏霧露亦涂之,忌豬肉冷水生血物生菜等。(出第十二卷中)延年療得嶺南瘴氣,熱煩短氣,心悶氣欲絕方。

香豉(一升) 梔子(十四枚擘) 升麻(二兩)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為三服,即定也。

又嶺南瘴氣面腳腫,乍寒乍熱似瘧狀,腳腫氣上,心悶咳嗽,攤緩頑痹方。

大麻仁(一兩綿裹) 升麻(一兩) 射干(一兩) 菖蒲(一兩) 甘草(一兩炙) 麻黃(一兩去節) 大黃(一兩別浸) 豉(三合綿裹) 芒消(半兩)上九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乃納芒硝,分三服,微利一二行,解毒熱,忌羊肉餳海藻菘菜。(并出第十九卷中)蘇唐豉酒,若能常飲此酒,極利腰腳,嶺南常服此酒必佳,及卑濕處亦準此,又恐有腳氣似著,即宜服之方。

香豉(三升) 美酒香者(一斗)上二味。先取香豉三升,三蒸三曝干,內一斗酒中潰三宿,便可飲,隨人多少,用滓敷腳良。

又方大豆新者(一斗九蒸九曝)上一味。以美酒三斗,漬三宿,便可隨性多少,飲盡復作,常服甚佳。

又方香豉(三升) 犀角(八兩末之)上二味。其豉如前,用一生絹袋貯,用好美酒九升,漬之五日許,其犀角末散著袋外,每服常攪,令犀角味入酒中,服三合,量性增減,日三服,其酒夏月勿作,多恐壞,可用此方,酒任。

香港腳腫滿方二十九首

病源此繇風濕毒瓦斯,搏于腎經,腎主水,今為邪所搏,則腎氣不能宣通水液,水液不傳于小腸,致水氣壅溢腑臟,浸漬皮膚,故腫滿也。(出第十三卷中)千金翼溫腎湯,主腰脊膝腳浮腫不隨方。

茯苓 干姜 澤瀉(各二兩) 桂心(三兩)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忌酢物生蔥,又療香港腳初發,從足起至膝脛腫骨疼者方。

烏牛尿一服一升,日二服,腫消止,羸瘦者二分尿一分牛乳合煮,乳結乃服之。

又方生豬肝一具細切,以淡蒜齏食之令盡,若不盡者,分再食之。(并出第十六卷中)崔氏療香港腳遍身腫方。

大豆(二大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豆) 桑根白皮(一握切) 檳榔(二七枚碎) 茯苓(二兩切)上四味。將三物以前豆汁浸經宿,煮取二升,絞去滓,添酒二合,納藥中,隨多少服之,忌酢物。(救急同)又療遍身腫小便澀者,用麻豆方主之,療腳腫氣。

烏豆(一斗水四斗煮取一斗半去豆) 桑根白皮(切五升) 大麻子(二升熬研碎)上三味。以豆汁納藥,煎取六升,一服一升,日二服,三日令盡。

又方烏豆(五升) 桑根白皮(切四升二物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去滓) 大麻子仁(一升熬)橘皮(二兩) 升麻(二兩) 杏仁(二兩) 豬苓(二兩) 丹參(三兩) 生姜(二兩切)上九味切。將七物納前桑皮豆汁中,煮取四升,朝二服,相去如三食久,藥消進食,食消又更進二服。(此二方并唐尚書送)又療香港腳,及腰腎膀胱宿水及痰飲,桃花散方。

收桃花陰干,量取一大升,但隨虛滿,不須按捺,搗為散,紗羅下之,溫清酒和,一服令盡進腳大都消息,慎生。

冷酸滑五辛酒面,及粘食肥膩,四五日外,諸食復常,又余見古方論云,香港腳但腫不悶,經服利藥,法令人渴,但腫縱不服利藥,亦遣人渴,宜利方。

取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一大升,別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納麻汁,更煎三五沸,渴即飲之,冷熱任取,安穩,饑時啖豆亦佳,而利小便止渴消腫,大良,烏二六文仲大麻子酒方,療香港腳上,腳腫小腹痹。

大麻子一升碎研,清酒三升漬三宿,溫服隨性,兼療頭風,補益。此一方傳用大良。(備急同)又療香港腳滿,小便少者方。

檳榔(四十枚切) 大豆(三升) 桑根白皮(切二升)上三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間粥亦得。若冷脹加吳茱萸二升,生姜二兩用亦良。(備急同)又療香港腳,非冷非熱,老人弱人脹滿者方。

檳榔殼汁中,或茶飲中豉汁中,服檳榔仁散方寸匕。利甚快穩良。(備急同)又香港腳滿方。

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之令熟,去滓,取桑根白皮切一大升,和豆汁重煎之,濃薄如酪,布絞去滓,空腹日再。(備急同)又徐王枳實散,宜春秋服,消腫利小便,兼補療風虛冷脹不能食方。

枳實(半斤炙) 桂心(一斤) 茯苓 白術(各五兩)上四味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二匕,忌生蔥酢物桃李雀肉等。(備急同)又手腳酸痛兼微腫方。

烏麻(五升微熬碎之)上一味。以酒一升漬一宿,隨多少飲之,盡更作大佳。(備急同)又若身腫氣攻心者方。

生豬肉去脂,以漿水洗,于兩板中壓去汁,細切作膾,蒜齏啖之,日二頓,下氣除風,此方外國法。(備急同)又捋腳方。

搗烏麻碎,水煮漬捋大驗。

又方水煮杉木浸捋腳,去腫滿,大驗。(備急同)又腳洪腫方。

取小豆一升,和 楮心一握熟煮,吃三二升即瘥,如湯沃雪良。此二方經用效。(備急同并出第九卷中)救急療風水毒瓦斯遍身腫方。

楮白皮(三兩) 橘皮(一兩) 桑根白皮(五兩東引者) 紫蘇 生姜(各四兩) 大豆(二小升)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大升,絞去滓,分為四服,其藥并須暖,不過三劑必當瘥,百日來唯禁大酢。(出第七卷中)必效主香港腳數發,通身滿妨氣急者方。

取大麻子一升碎,以小便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蘇唐徐同出第三卷中)蘇恭療下焦冷,腫滿胸塞,吐不下食者,兼去溫毒方。

防己 芍藥(各二兩) 枳實(炙) 獨活 防風 桂心(各三兩) 生姜(八兩) 葛根(三兩) 半夏(一升洗)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作四服,相去八九里久,中間食少粥,一方無防己枳實,加附子二兩炮,余依本方,忌羊肉餳生蔥。(出上卷中)唐侍中療苦香港腳攻心,此方甚散腫氣,極驗。

大檳榔(七枚合子碎) 生姜(各二兩) 橘皮 吳茱萸 紫蘇 木瓜(各一兩)上六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分再服。忌如藥法,又葶藶丸,療水氣,及腳并虛腫方。

葶藶子(七分生用) 牽牛子 澤漆葉 海藻(洗去咸炙) 昆布(如上炙) 桑根白皮(炙) 甘遂(熬) 椒目 郁李仁(各三分去皮) 桂心(一分)上十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一服十五丸,日再服,加至二十丸,其藥用桑白皮切五合,赤小豆一合,通草一兩切,水二升,煮取一升下藥,忌生蔥。(出下卷中)蕭亮療香港腳腫盛,因生瘡積年不瘥,膿血長流,依狀是風毒瓦斯,為冬間服藥酒擁滯,散在腠理,宜服此方,療風癢及舊癬疥百病,輕腰腳,兼通大腸,療肺中熱毒瓦斯方。

漏蘆 葳蕤 烏蛇脯(炙各二十四分) 枳實(十二分炙) 秦艽(九分) 苦參(一斤搗去筋脈取粉) 漢防己(八分) 玄參(二十二分) 干麥門冬(十二分去心) 白術 黃(各十二分) 大黃(二十四分) 黃芩(八分)上十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四十丸,日再,漸加至五十丸,無問食前食后服,酒浸藥下之。

又方牛蒡根(切二大升) 枳實(八兩炙) 磁石(一斤) 薏苡仁(一升) 玄參(六兩)烏蛇脯(六兩炙) 生地黃(切二大升) 烏豆(小粒者一大升)上八味細切。絹袋盛,以好無灰酒一大斗,浸經三日,任性多少,將以下前藥。

又洗方。

漏蘆(一大升) 白蘞(五兩) 甘草(三兩炙) 蒺藜子 槐白皮 五加根皮(各一大升)上六味切。以水二大斗,煮取六升,納芒硝半大升,癢即洗,其湯微溫如人體,如瘡熱濕布 上。忌海藻菘菜。

又解風毒入腰腳暴悶痛飲子方。

生犀角(屑) 蜀升麻 黃芩 干藍 漢防己 枳實(炙各二兩) 漏蘆(三兩炙) 白蘞(一兩) 梔子仁(十個) 甘草(原缺分兩)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三合,絞去滓,分溫三服,不問食前后。忌海藻菘菜酢。(此方忌酢恐更有茯苓)又 方。

取前方加大黃三兩,梔子四十顆,取軟白布剪作三二十筒孔,納藥汁中浸濕,敷瘡上,干即換。

近效療香港腳,兩腳腫滿,暴破沖心,眾醫不瘥方。

小便(三升) 黍(三斤)上二味相和煮三五沸,將浸腳,日三四度,極神效,其藥于水盆中盛,下著火暖之,如池甕法,周回泥塞,然后浸腳,捋使汗出,立效。

香港腳腫滿小便澀方三首

蘇恭防己湯,主通身體滿,小便澀,上氣上下痰水不能食,食則脹者方。

桑白皮(五兩) 大豆(五升以水二斗并桑白皮煮取一斗去滓) 防己 橘皮 赤茯苓麻黃(去節各三兩) 生姜(五兩) 旋復花(一兩) 杏仁(八十枚) 紫蘇莖葉(二兩切)上十味切。以前件藥汁,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力弱者,分為五服,相去六七里久,微覆當大汗,小便利,腫氣消下,冷多加茱萸四兩,熱多加玄參四兩。忌酢物。

又腫滿小便少者,湯方。

檳榔(三十枚合子碎) 大豆(三升) 桑根白皮(二升) 生姜(一斤合皮)上四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半,去滓,分為六七服,各相去十里久,再服,小盒飯利,腫即消,瘦弱不能忍者,時復以少粥止之。

又紫蘇湯方。

紫蘇莖(一兩) 甘草(炙) 橘皮(各一兩半) 生姜(三兩) 檳榔(五枚)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相去十里久。若能長服之,永令氣消下。忌海藻菘菜。(并出上卷中)

香港腳上氣方五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瓦斯,初從腳上,后轉入腹,而乘于氣,故上氣也。(出第十三卷中)張文仲 砂牛膝三物散,療香港腳上氣方。

砂 牛膝 細辛(各三兩)上藥為散,酒和服方寸匕,日再,經四五服即效,此方敕賜慕容寶節將軍,服者云神效,蘇恭香港腳方云,是婆羅門法。(備急必效同)又香港腳上氣入腹腫方。

野椒根(除上皮細銼一升)上一味。以酒二升,投安瓶中,泥頭 火,燒得一沸,然后溫服一盞,甚效,唯忌冷肥物,其余不禁。(并出第九卷中)蘇恭香港腳散,主腳弱上氣,痹滿不能食,常服方。

牛膝 砂 細辛 丹參 白術 郁李仁(各三兩去皮)上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主脹腫下氣,春秋冬三月時得服,夏熱不可服,春秋冬消腫利小便,兼補療風虛冷脹不能食。忌桃李雀肉生菜。(出上卷中)唐療上氣,檳榔湯方。

檳榔(二七枚) 杏仁(四七枚去皮尖搗)上二味。以小便一大升,煮取半升,分為二服,相去五六里許。此方甚下氣,一日一服之佳,如腹中欲須利,檳榔并子捶碎,如前煮取汁,服之即快利也。

又風引湯,療痹滿上氣,遍身脹,膝疼,并去風濕痛方。

大豆(三升) 附子(三兩炮) 枳實(炙) 澤瀉 橘皮(各四兩) 甘草(炙) 茯苓防風(各二兩)上八味切。以水二斗,酒二升,煮大豆取一斗,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劑腫消,去大豆澤瀉,更服三劑瘥。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并出上卷中)

香港腳心腹脹急方四首

病源此由風濕毒瓦斯,從腳上入于內,與藏氣相搏,結聚不散,故心腹脹急也。(出第十三卷中)蘇恭諸香港腳定時候間滿腹脹不能食者,四時俱得服,下氣消脹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信宜市| 双流县| 赣州市| 英山县| 长葛市| 石阡县| 永仁县| 民乐县| 兴义市| 兴安县| 梁山县| 建阳市| 石嘴山市| 隆安县| 满城县| 任丘市| 剑河县| 邹城市| 获嘉县| 广河县| 西充县| 平泉县| 腾冲县| 罗源县| 林芝县| 琼中| 亳州市| 申扎县| 沾化县| 温宿县| 苏尼特右旗| 夹江县| 出国| 广饶县| 韶关市| 越西县| 林周县| 资中县| 富顺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