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7章

  • 外臺(tái)秘要
  • 佚名
  • 4901字
  • 2015-12-29 09:34:19

六曰狐瘕,狐瘕者,婦人月水當(dāng)日數(shù)來,而反悲哀自恐,若以遠(yuǎn)行,逢暴風(fēng)疾雨,電雷驚恐。被濕罷(音疲)倦少氣,心中恍惚未定,四肢懈墮振寒,若寤寐脈氣絕,精神游亡,邪氣入于陰里不去,則生狐瘕之聚,食人子臟,令人月水閉不通。少腹瘀滯,胸脅腰背痛,陰中腫,小便難,胞門子戶不受男精,五臟氣盛。令人嗜食,欲嘔喜唾,多所思,如有身狀,四行以毒藥,有法瘕當(dāng)下即愈矣。

又療狐瘕方。

取新死鼠一枚,裹以新絮,涂以黃土,穿地坎,足沒鼠形,置其中,桑薪灼其上,一日一夜出,分去絮,納桂心末六銖,酒服二方寸匕,病當(dāng)下,甚者不過再服,瘥止。

七曰蛇瘕,蛇瘕者,婦人月水已下新止,適閉未復(fù),胞門子戶勞動(dòng),陰陽未平,營衛(wèi)分行,若其中風(fēng)暴病羸劣。飲食未調(diào),若起行當(dāng)風(fēng),及度泥涂,因沖寒大早,若坐濕地,名曰陰陽亂,腹中虛,若遠(yuǎn)行道路,伏飲污井之水,不潔之食,通吞蛇鼠之精,流落不去,則生蛇瘕之聚,上食人之肝心,苦病長大,條條在臍下,上還絞左右脅,不得吐氣,兩股脛間苦疼,少腹多熱,小便赤黃,膀胱引陰中攣急,腰背俱痛,難以動(dòng)作,喜發(fā)寒熱,月水或多或少,有此病者,不復(fù)生子,其瘕手足成形者殺人,未者可治之,療有法度,行以毒藥,瘕當(dāng)下即愈矣。

又療蛇瘕方。

大黃 黃芩 芒硝(各半兩) 甘草(大如指一尺炙) 烏賊魚骨(二枚) 皂莢(六枚去皮子尖)上六味搗,以水六升煮之三沸,下絞去滓,下硝,適寒溫服之,十日一劑,空腹服之,當(dāng)下。

八曰鱉瘕,鱉瘕者,婦人月水新至,其人劇作罷音疲勞汗出。衣服潤濕,不以時(shí)去之,若當(dāng)風(fēng)睡,足踐濕地,恍惚覺悟,踱立未安,顏色未平,復(fù)見所好,心為開蕩,魂魄感動(dòng),五內(nèi)脫消,若入水浣洗沐浴,不以時(shí)出,而神不守,水氣與邪氣俱入至三焦之中,又暮出入,玉門先閉,津液妄行留落不去,則生鱉瘕之聚。大如小杯,令人少腹內(nèi)切痛,惡氣左右走,上下腹中苦痛,若存若亡,持之躍手,下引陰里腰背亦痛。不可以息,月水不通,面目黃黑,脫聲少氣,有此病者,令人絕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殺人,未者可治之,療有法度,以長針按療又療鱉瘕方。

大黃(六分) 干姜 側(cè)子(各半分) 附子 人參(各九銖) 蟲(一寸匕熬) 桂心(一兩六銖) 細(xì)辛 土 (各十八銖) 白術(shù)(一兩)上十味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以上八般瘕疾。(出古今錄驗(yàn)第三十卷中)

十四

肉方二首

集驗(yàn)療婦人臍下結(jié)堅(jiān),大如杯升,月經(jīng)不通,寒熱往來,下痢羸瘦,此為 氣,不可療,未生 者可療方。

生地黃(三十斤取汁) 干漆(一斤熬)上二味,搗漆為散,納地黃汁中微火煎,令可丸,酒服桐子大三丸至七八丸,即止。

刪繁療女人子門不開,血聚腹中,生肉 筑筑如物,此呼為 氣,臟寒所致,生地黃煎破血丸方。

生地黃(汁一升) 生牛膝(汁一升) 干漆(一斤半熬)上三味,搗漆為散,納地黃等汁中攪,微火煎,取堪為丸止,停攪,丸如梧子,一服三丸,以酒服,日再,若覺腹內(nèi)過痛,食后乃服之。

十四

婦人崩中方一十一首

短劇療婦人崩中,晝夜十?dāng)?shù)行,醫(yī)所不能療方。

芎 (八兩)上一味切,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飲酒,水煮亦得。

千金療崩中方。

白茅根(二斤) 小薊根(五斤)上二味切,以酒五升,煮取四升,分稍稍服。

又療婦人白崩中方。

芎 阿膠(炙) 桂心 赤石脂 小薊根(各二兩) 干地黃(四兩) 伏龍肝(雞子許七枚)上七味切,以酒六升,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 分為三服,日三。(并出第四卷中)千金翼療婦人白崩中,馬通方。

白馬通(汁二升) 干地黃(四兩) 伏龍肝(如雞子大七枚) 桂心 芎 阿膠(炙)小薊根 白石脂(各二兩)上八味切,以酒七升合馬通汁,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服,日三。

又療婦人崩中及痢,一日一夜數(shù)十起,大命欲死,多取諸根煎丸,得入腹即活,若諸根難悉得者,第一取薔薇根令多,多仍合之,遇有酒以酒服,無酒以飲服,其種種根當(dāng)?shù)枚鸀榧眩N薇根煎方。

懸鉤根 薔薇根 柿根 菝 (各一斛)上四味銼,合釜中以水淹,使上余四五寸水,煮,使三分減一,去滓,無大釜,稍煮如初法,都畢,會(huì)汁煎,取可丸,丸如梧桐子,酒服十丸,日三良。(并出第八卷中)文仲療婦人崩中漏下,去青黃赤白,使人無子方禹余糧(研) 赤石脂(研) 牡蠣(熬研) 桂心 烏賊魚骨 灶下黃土(各等分)上六味為散,以清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忌生蔥。

又方鹿茸(炙) 當(dāng)歸(各二兩) 蒲黃(半兩)上三味搗散,酒服五分匕,日三度。

又方取好書墨為末二匕,若燒露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

又方常炙豬腎食之。(并出第九卷中)必效療崩中方。

丁香(一百顆) 好酒(一大升)上二味煮,取三兩沸,去滓頓服。

又療婦人崩中無久近,悉主之方。

伏龍肝(一斤先于盆中以水二斗研令碎澄清取一斗二升用煮諸藥) 小薊根 桑寄生 續(xù)斷地榆 艾葉(各三兩) 阿膠 當(dāng)歸 赤石脂(研) 濃樸(炙各二兩) 生姜(五兩)上十味切,以伏龍肝水,煮取三升,絞去滓,分三服。(忌如常法)

十四

崩中去血方一十三首

廣劑療崩中去血日數(shù)升方。

龍骨(研) 赤石脂(研各六分) 烏賊魚骨 牡蠣(粉) 肉蓯蓉(各五兩) 龜甲(炙) 芍藥上八味搗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漸加之,加干地黃十分佳。

又療崩中下血不止,并主男子卒痢血方。

取東南引桃枝三握,細(xì)銼,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未瘥,更服良。

刪繁療婦人崩中,泄血不斷,淋瀝連年不絕,黃瘕傷損,芍藥散方。

芍藥(四分) 牡蠣(熬) 干地黃 白術(shù) 干姜 烏賊魚骨 附子(炮) 桂心 黃龍骨(各八分研)上十味搗散,酒服方寸匕良。

短劇療崩中去血方。

春生薊根汁一升,溫服之,亦可以酒煮,隨意用之。

又療婦人暴崩中去血不息方牡蠣(熬令赤) 兔骨(炙各十分)上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妙。

集驗(yàn)療婦人女子忽暴崩中,血不斷,或如鵝鴨肝者方。

小薊根(六兩) 阿膠(炙) 當(dāng)歸 芎 續(xù)斷 青竹茹(各三兩) 灶中黃土 地榆根(各四兩) 生地黃(八兩) 赤馬通(汁一升)上十味切,以水八升合馬通汁,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未全止,服三四劑后,服此丸方。

續(xù)斷 甘草(炙) 鹿茸(炙) 小薊根 丹參(各五分) 干地黃(十分) 芎 阿膠(炙)赤石脂 當(dāng)歸 地榆(各六分) 柏葉(四分熬) 秦牛角腮(炙黃) 龜甲(各十二分炙令黑)上十四味搗篩,蜜丸如桐子,以酒服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忌如常法千金同)千金療婦人崩中去血,積時(shí)不止,起死人方。

肥羊肉(三斤去脂) 干姜 當(dāng)歸(各三兩) 生地黃(汁二斤)上四味切,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黃汁合藥煮,取三升,分為四服,尤宜羸瘦之人服妙。

又療崩中去血,產(chǎn)后余疾,丹參酒方。

艾(五斤) 生地黃 地榆(各五斤) 丹參(五斤) 忍冬(五斤)上五味合搗之,以水漬三宿,去滓煮取汁,以糯米一石釀酒,飲服之。

又溫經(jīng)湯療崩中去血一斗,服之即斷,月水過期不來者,服之亦佳方。

吳茱萸(三兩) 麥門冬(一升去心) 半夏(八兩) 當(dāng)歸 芎 人參 芍藥 牡丹桂心阿膠(炙) 生姜 甘草(各二兩炙)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服,忌如常法。(并出第四卷中)千金翼療婦人崩中去血不止,薊根酒方。

大小薊根各一斤,酒一斗漬五宿,任意多少服之良。

又療婦人崩中下血,櫸柳葉湯方。

櫸柳葉(三斤) 麥門冬(去心) 干姜(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 干棗(十枚)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櫸柳葉,取八升,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并出第八卷中)救急療崩中下血數(shù)斗,氣欲絕方。

伏龍肝(五升) 人參(一兩) 麝香(二兩) 生姜(四兩)上四味切,以水一大斗,煮取二升,下藥煎,取一升半,更別研伏龍肝一雞子許并香,納湯中,攪令調(diào),分服。

帶下方一十首廣濟(jì)療帶下病方。

芍藥七大兩,熬令黃黑為散,以酒服三錢匕。

千金療帶下方。

枸杞根(一斤) 生地黃(五斤)上二味切,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為三服。

又方燒牛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耳燒令黑,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豉酒亦佳。

又方燒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燒狗頭骨灰亦佳。

又方以水煮甑帶汁,服之亦佳。(并出第四卷中)救急療帶下方。

以灶下黃土,水和為泥作彈子丸百枚,曝干,以火燒熱徹,以三年酢漬一丸,綿裹納玉門中,唯深,待冷即易之,新患者三十丸瘥,久者五十丸,余皆自知即佳。

必效療婦人帶下方。

取兔皮燒令煙斷為末,酒服方寸匕妙。

婦人虛羸及月病不能食方三首千金療婦人虛羸短氣,胸脅逆滿風(fēng)氣,石斛生地黃煎方石斛 甘草(炙) 紫菀(各四兩) 桂心(二兩) 生地黃(汁) 淳酒(各八升) 茯苓(一斤) 大黃(八兩) 麥門冬(二升去心) 桃仁(半升去皮尖熬)上十味搗末,合盛銅器中,加炭火,納鹿角膠一斤,數(shù)攪之得一升,次納飴三斤,白蜜三升,合和調(diào),更于銅器中釜湯上煎攪之。以生竹抄,無令著器,攪令盡相得,藥成,先食酒服如彈丸,日一服。

又鐘乳澤蘭丸,主婦人久羸瘦,四肢百體煩疼,臍下結(jié)冷,不能食,面目瘀黑,憂恚百病,悉主之方。

澤蘭(九分) 芎 甘草(炙) 山茱萸 白芷 牛膝 當(dāng)歸 薯蕷 本(各五分)柏子仁 人參 干地黃 麥門冬(去心) 石膏 石斛(各六分) 細(xì)辛 桂心(各四分) 蕪荑(二分) 艾葉(三分)上十九味搗篩,蜜和丸如桐子大,服二十丸,加四十丸,酒下,忌如常法。(并出第四卷中)救急療婦人月病不調(diào),或一月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臍絞痛,面色萎黃,四體虛吸羸瘦,不能食方。

當(dāng)歸 牛膝 桃仁(去皮尖) 牡丹皮 大黃(別漬各三兩) 芎 土瓜根(各二兩)芍藥樸硝 桂心(各二兩) 虻蟲(去翅足熬) 水蛭(熬各半兩)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服,忌如常法。

十四

婦人陰蝕及疳方八首

千金療陰蝕瘡方。

當(dāng)歸(二兩) 地榆(三兩) 甘草(炙) 芎 芍藥(各二兩)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洗之,日三夜一。

又方蒲黃(一升) 水銀(一兩)上二味研之以粉上。

又方肥豬肉三十斤,以水三石煮取熟,去肉,入盆中浸之,令即易,不過三二度。(并出第三卷中)崔氏療陰蝕,洗拓湯方。

甘草(炙) 干漆(各一兩熬) 黃芩 干地黃 芍藥 當(dāng)歸(各二兩) 龜甲(五兩炙)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半,去滓,以綿帛納湯中,以拓瘡處,良久即易,日二度,每拓湯,可行十里許,即 干,捻取甘濕散薄敷瘡上使遍。可經(jīng)半日,又以湯拓,拓訖,如前敷藥,其內(nèi)甘濕散,是蚺蛇膽等六味者,是在前療甘濕卷中,余家婢遇此疾,百方療不瘥,蝕處作兩瘡,深半寸,余于涓子方中,檢得此甘草湯方,仍以自處蚺蛇膽散用,不經(jīng)七日,瘡乃平復(fù)甚效,凡救十八人。手下即活,遇斯疾者,請(qǐng)廣流布傳之。(出第十卷中)又療疳頻用大效方。

蚺蛇膽(真者研) 青木香 石硫黃(研) 鐵精 麝香(各四分) 舊用五月五日蝦蟆(麝香臨時(shí)分之多少入用緣麝香辟蛇毒若先以相和蛇膽即無力也)上六味等分,搗篩為散,更細(xì)研,有患取如三棋子和并花水。日再服,服訖,先令便利了,即以后方桃枝熏下部訖,然后取散如二棋子納竹管里,深吹入下部中,亦日再,老小量減,其熏法每日一度,不用再為之,甚良。

又療疳蟲食下部及五臟方。

取桃東南枝三七枚,輕打頭使散,以綿緩纏之,又搗石硫黃為末,將此綿纏桃枝捻轉(zhuǎn)之,令末少濃又截一短竹筒先納下部中,仍以所捻藥桃枝熟然熏之。(并出第三卷中)文仲療陰蝕欲盡者方。

蝦蟆兔屎等分,末敷之良。

古今錄驗(yàn)療婦人陰蝕,苦中爛傷,野狼牙湯方。

野狼牙三兩 咀,以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納苦酒如雞子中黃一杯,煎沸,適寒溫,以綿濡湯以瀝瘡中,日四五度即愈。

十四

陰中腫痛方四首

肘后療陰中腫痛方。

炙枳實(shí)以熨之。

經(jīng)心錄療婦人陰中腫痛不可近者,湯洗方。

防風(fēng)(三兩) 大戟(二兩) 艾(五兩)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洗陰中,日可三度良。

古今錄驗(yàn)療婦人陰腫堅(jiān)痛,礬石散方。

礬石(二分熬) 甘草(半分炙) 大黃(一分)上三味搗篩,取棗大綿纏,導(dǎo)陰中,二十日即愈。

又療婦人陰腫,苦瘡爛,麻黃湯洗之。

麻黃(去節(jié)) 黃連 蛇床子(各一兩) 酢梅(十枚)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洗之。

十四

陰中瘡方五首

集驗(yàn)療婦人陰中痛生瘡方。

羊脂(一斤) 當(dāng)歸 杏仁(去皮尖) 白芷 芎 (各一兩)上五味細(xì)切,羊脂和,置甑中蒸之,藥成,取如大豆一枚,綿裹藥納陰中,日一度。

肘后療女子陰中瘡方。

末硫黃敷瘡上。

又療女子陰中瘡方。

杏仁(燒末) 雄黃 礬石(燒各二分) 麝香(半分)上四味和敷之,日三度。

古今錄驗(yàn)療婦人陰中生瘡,黃芩湯洗方。

當(dāng)歸 黃芩 芎 大黃 礬石(各二分) 黃連(一分) 雄黃(二分)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四升洗瘡,日三度。

又療婦人陰中生瘡,雄黃散方。

芎 藜蘆 雄黃(研) 丹砂(研) 蜀椒(汗) 細(xì)辛 當(dāng)歸(各一分)上七味搗篩散,取方寸匕,綿裹納陰中,又敷外瘡方。(忌如常法)

十四

陰癢方五首

廣濟(jì)療苦產(chǎn)門癢無計(jì)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勐海县| 冕宁县| 宜川县| 明光市| 平罗县| 新田县| 宁化县| 沂水县| 三门峡市| 彰化县| 汤阴县| 安阳县| 灵山县| 兴海县| 丰镇市| 蓬安县| 安宁市| 玉树县| 福建省| 玛沁县| 海原县| 葵青区| 榆中县| 永宁县| 北票市| 岳阳县| 遵化市| 马山县| 凌云县| 上犹县| 海林市| 衡水市| 丰宁| 新宁县| 喀喇沁旗| 镇雄县| 高碑店市| 杭州市| 陆川县| 五常市|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