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2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83字
  • 2015-12-29 09:34:19

十八

蠱注方三首

病源蠱注者,住也,言其病遲滯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蠱者是聚蛇蠱之類,以器皿盛之,令其自相啖食,余有一個存者為蠱也,而能變化,人有造作欽事之者,以毒害于他,多于飲食內而行用之,中之者心悶腹痛,其食五臟盡則死,有緩有急,急者倉猝,十數日便死,緩者延引歲月,游走腹內,常氣力羸憊,骨節沉重,發則心腹煩懊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變化為蠱,漸侵食腑臟盡而死,死則病流注染著旁人,故為蠱注也。(出第二十四卷中)范汪療蠱注百病, 瘕積聚,酸削骨肉,大小便不利,猝忤遇惡風,臚脹腹滿,淋水轉相注,殫門盡戶,延及男女外孫,醫所不能療,更生十七物紫參丸方。

紫參 人參 半夏(洗) 藜蘆 代赭 桔梗 白薇 肉蓯蓉(各三分) 石膏(一分) 大黃(一分) 牡蠣(一分熬) 丹參(一分) 蝦蟆灰 烏頭(炮四分) 野狼毒(一分)上藥搗篩,蜜和為丸,以飲下如小豆一丸,日三服,老小以意減之,蜂蠆所螫,以涂其上神良。忌羊肉冷水。(一方無蝦蟆有干姜四分出第十四卷中)短劇雄黃丸,療蠱注,四肢浮腫,肌膚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狀,漏泄死后注易家人方,一名蠱脹方。

雄黃(研) 巴豆 莽草(炙) 鬼臼(各四分) 蜈蚣(三枚炙)上五味搗篩為末,蜜和,更搗三千杵,藥成,密器封之,勿令泄氣,宿勿食,服如小豆一丸,蔥豉粥集驗療鬼注蠱注,毒瓦斯變化無常,鮫魚皮散方。

鮫魚皮(鵲魚斑皮是) 犀角 麝香(研) 龍骨 丹砂(研) 雄黃(研) 荷葉 鹿角(炙各一分) 蜈蚣(一枚炙) 椒(一分汗) 干姜(一分) 貝子(十枚) 雞舌香(一分)上十三味搗篩為散,空心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出第一卷中)

十八

蠱毒雜療方五首

短劇療蠱似蛔方。

雄黃(研) 麝香(研)上二味各如大豆許,取生羊肺如指大以刀開,取雄黃等末,以肺裹吞之。(崔氏集驗古今錄驗同)又療人食菜及果子,中蛇毒方大豆末以酒漬,取汁半升服之,又以雞血和真鐵精,吞如梧子大一丸。(古今錄驗同)又療有人食新變魚取飽中毒,病心腹痛,心下堅,發熱煩冤,欲得水沃身,動搖如魚得水狀,有人診病云,是蠱,家云,野中相承無此毒,不作蠱療之,遂死。(并出第四卷中)千金療人得藥雜蠱方。

斑蝥(六枚去足翅熬) 桂心(一片如指大) 釜月下土(如彈丸大) 藜蘆(如指大炙)上四味搗散,水服一錢匕,下蟲蛇蝦蟆蜣螂白蟲。

又療有人中蠱毒,腹內堅如石,面目青黃,小便淋瀝,變狀無常方犀角(一兩) 芍藥(一兩) 黃連(二兩本方一兩) 梔子仁(十枚) 荷葉(四兩半)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翼古今錄驗同出第二十五卷中)古今錄驗療食中有蠱毒,令人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方。

爐中取鐵精,細研,別搗烏雞肝和之,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三丸,日三服,甚者不過十日愈,微者便愈。(肘后崔氏同出第四十五卷中)

十八

貓鬼野道方三首

病源貓鬼者,云是老貍野物之類,變為鬼蜮,而依附于人,人畜事之,猶如事蠱以毒害人,其病狀,心腹刺痛,食人腑臟,吐血痢血而死,又野道者,是無主之蠱也,人有畜事蠱以毒害人,為惡既積,乃至死滅絕,其蠱則無所依止,浮游田野道路之間,有犯害人者,其病發猶是蠱之狀,但以其于田野道路得之,故謂之野道。(并出第二十五卷中)千金療貓鬼野道病,歌哭不自由方。

五月五日取自死赤蛇燒作灰,研,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一服。

又療貓鬼,眼見貓貍,并耳有所聞方。

相思子 蓖麻子 巴豆(各一枚) 朱砂(末) 蠟(各四銖)上五味搗作丸,取麻子許含之,即以灰圍患人,前頭著一斗灰火,吐藥火中,即畫火上作十字,其貓鬼并皆死矣。忌豬肉蘆筍生血物。(翼方有硝粉出第二十六卷中)古今錄驗療妖魅貓鬼,病患不肯言鬼,鹿角散方。

鹿角屑搗散,以水服方寸匕,病者即言實也。(出第四十五卷中)

十八

自縊死方一十五首

病源人有不得意志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縊,以繩物系頸,自懸掛致死,呼為自縊,若覺早有得而則易肘后葛氏療自縊死,心下尚微溫,久猶可活方。

徐徐抱解其繩,不得斷之,懸其發,令足去地五寸許,塞兩鼻孔,以蘆管納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有頃其腹中礱礱轉,或者通氣也,其舉手撈人,當益堅捉持,更遞噓之,若活了能又方皂莢末蔥葉吹其兩鼻孔中,逆出,復納之。(千金備急文仲同)又方以蘆管吹其兩耳,極則易人吹,取活乃止,若氣通者,以少桂湯稍稍咽之,徐徐乃以少粥清與之。(并出第三卷中)仲景云,自縊死,旦至暮,雖已冷必可療,暮至旦小難也,恐此當言陰氣盛故也,然夏時夜短于晝,又熱,猶應可療,又云,心下若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活,皆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微動之呼乃稍止,兼令兩人各以管吹其兩耳彌好,此最善,無不活者,并皆療之。(肘后備急文仲古今錄驗同)備急方。

以 衣若氍 濃氈物覆其口鼻抑之,令兩人極力吹其兩耳,一炊頃可活也。(肘后千金文仲集驗短劇同)又方懸牽其頭發,塞兩耳,勿令通氣,以蔥葉針鼻中,兩人極力痛吹之,嚙其兩腳踵,即活,亦可塞鼻而吹口活也。(短劇古今錄驗同)范汪療自縊死方。

懸其發,令足裁至地,一時許即活。

又方急手掩其口鼻,勿令內氣稍出,二時許氣至即活。(備急文仲古今錄驗肘后同)又方以絹急絞身體令堅,以車牛載行三十里許,使人于車上行踏肩引發吹耳。

又方以松子油納口中,令得入咽中,則便活。

千金療自縊死方。

以藍青汁灌之,又極須安定身心,徐徐緩解,慎勿割繩抱取,心下猶溫者,刺雞冠血滴口中,即活,男用雌雞,女用雄雞。

又方雞屎白以棗許,酒半盞和,灌口鼻中即活。

又方梁上塵如大豆,各納一筒中,四人各一筒,同時吹兩耳鼻中,極力吹之即活。

又方尿鼻口眼耳中,并捉頭發一撮如筆管大掣之,立活。(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刪繁療五絕死方。

一曰自縊,二曰墻壁所迮,三曰溺水,四曰魘魅,五曰產乳,皆取半夏一兩搗篩,吹一大豆許納鼻孔中,即活,心下溫,一日者亦可活。(千金同)

十八

熱方七首

病源夏月炎熱,人多冒涉途路,熱毒入內,與五臟相并,客邪熾盛,郁瘀不宣,致陰氣猝絕,陽氣暴壅,經絡不通,故奄然悶絕,謂之 也,然此乃外邪所擊,真臟未壞,若遇便療救得宣(并出第二十三卷中)肘后夏月中熱 死,凡中 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療之方。

以屈革帶繞 人臍,使三四人尿其中,令溫,亦可用泥土屈草,亦可扣瓦碗底若脫車以著人尿泥暖又方灸兩乳頭各七壯。(千金同)又方取道中熱塵土,以積 人心下,多為佳,少冷即易,通氣也。(千金同)又方搗菖蒲汁飲之一二升。

又凡此療自經溺 之法,并出自張仲景為之,其意理殊絕,殆非常情所及,亦非本草之所能開悟,實拯救人之大術矣,傷寒家別復有 病,在上仲景論中,非此遇熱之 。(文仲同出千金療熱 方。

可飲熱湯,亦可用少干姜橘皮甘草煮飲之,稍稍咽,勿頓使飽,但以熱土及熱灰土壅其上佳。(古今錄驗同)文仲療夏月 死方。

濃煮蓼汁,灌三升,不瘥更灌之。(肘后千金同)古今錄驗療熱 方。

令人口噓心前令暖,易人為之。(肘后同)

十八

溺死方九首

病源人為水所投溺,水從孔竅入,灌注腑臟,其氣壅閉,故死,早拯救得出,即泄瀝其水,令氣血得通,便得活,又云,經半日及一日猶可療,氣若已絕,心下暖者亦可活。(出第二肘后療溺死一宿者,尚可活方。

以皂莢末,綿裹納下部中,須臾出水則活。(古今錄驗同)又方倒懸解衣,挑去臍中垢,極吹兩耳,即活。(集驗千金短劇文仲備急同)又方倒懸死人,以好酒灌鼻中,立活。(千金備急文仲古今錄驗同)又方取甕傾之,以死者伏甕上,令口臨甕口,燃以蘆火二七把,燒甕中當死人心下,令煙出,小入死者鼻口中,鼻口中水出盡則活,蘆盡更益為之,取活而止,常以手候死人身及甕,勿令乃以濕即短劇療溺死若身尚暖者方。

取灶中灰兩石余以埋人,從頭至足,水出七孔即活。(備急千金肘后同)又方便脫取暖釜覆之,取溺人伏上,腹中出水便活也。(肘后同并出第十卷中)千金療落水死方。

以灶中灰布地,令濃五寸,以甑側著灰上,合死人于甑上,使頭小垂下,炒鹽二方寸匕,納管中,吹下孔中,即當吐水,水下,因去甑,以死人著灰中擁身,使出鼻口,即活矣又方掘地作坑,中熬灰數斛,納坑中下死人覆灰,濕徹即易之,勿令灰熱烙爆人,冷即易之,半日即活。

備急療溺死方。

屈死人兩腳著人肩上,以死人背向生人,背負持走,吐出水,便活。(肘后云亦治凍死千金肘后文仲集驗短劇古今錄驗同出第八卷中)

十八

凍死方一首

病源人有在途路,逢凄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陰氣閉于內,陽氣絕于外,營衛結澀,不復流通,故致噤絕而死,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又云,凍死一日猶可活,過此即不療。(出第二十三卷中)肘后療冬天墮水凍,四肢直口噤,裁有微氣出方。

以大器中多熬灰,使暖囊盛,以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氣通,目則得轉,口乃開,可溫尿粥清,稍稍含之即活,若不先溫其心,便持火炙其身,冷氣與火相搏則死。(集驗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同)

十八

入井冢悶方二首

肘后云,此事他方少有其說,且人為之寡,不俟別條,今于水凍之后,附此,乃是地氣熏蒸,蓋亦障霧之例,服諸解毒犀角,雄黃,麝香之屬,豉豆竹瀝升麻諸湯,亦應為佳。(出第三卷中)短劇療入井冢悶冒方。

凡五月六月,井中及深冢中皆有伏氣,入中令人郁悶殺人,如其必須入中者,先以雞鴨雜鳥毛投之,直下至底,則無伏氣,毛若徘徊不下,則有毒瓦斯也,亦可納生六畜等居中,若有毒然后體即千金療入井冢毒瓦斯方。

取他井中水灑身上,至三食頃便活,若東井取西井,南井取北井中水用之。(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九

從高墮下方三首

千金療丈夫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傷絕崩中皆主之方。

阿膠(炙) 干姜(各二兩) 艾葉 芍藥(各三兩)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入膠令消,分二服,羸人三服女人產后崩中傷下血過多虛喘,腹中絞痛,下血不止,服之悉愈。

又療從高墮下瀉血,及女人崩中方當歸(二分) 大黃(一分)上二味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范汪同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千金翼膠艾湯,主男子傷絕或從高墮下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瘡經內絕者方阿膠(炙) 艾葉 芍藥 干地黃(各三兩) 干姜 當歸 甘草(炙) 芎 (各二兩)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令烊,分再服,羸人三服,此湯正主婦人產后崩中傷,下血多,虛喘欲死,腹痛血不止者,服之良。(出第十九卷中)

十九

從高墮下瘀血及折傷內損方一十八首

廣濟療從高墮下,內損瘀血,消血散方。

蒲黃(十分) 當歸 干姜 桂心(各八分) 大黃(十二分) 虻蟲(四分去足翅熬)上六味搗為散,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再,漸漸加至一匕半。忌生蔥豬犬肉。(出第四卷中)肘后療猝從高墮下,瘀血脹心,面青,短氣欲死方。

取胡粉一錢匕,以水服之。(備急文仲同)又方煮大豆或小豆令熟,飲汁數升,和酒服之,彌佳。(千金備急文仲同一云大豆二升煮令熟取汁二升去豆以醇酒六七升和飲之一日飲盡小豆亦佳)又方生干地黃二兩熬末,以酒服之。

又方生地黃搗取汁,服一升或二升,尤佳。

又方烏鴉翅羽二七枚燒末,酒和服之,即當吐血也,如得左羽尤佳。

又療從高墮下,若為重物所頓笮得瘀血方豆豉三升沸湯二升漬之,食頃,絞去滓,納蒲黃三合,攪調,頓服之,不過三四服。神良。(刪繁短劇文仲備急集驗千金同)又方烏梅五升去核,以飴糖五升煮,稍稍食之,自消。(文仲備急千金同)又方取茅連根葉搗絞,取汁一二升服之,不過三四服愈。冬用根。

又方刮琥珀屑,酒服方寸匕,取蒲黃二三匕,日四五服良。

又方末鹿角,酒服三方寸匕,日三。(千金同)又方取敗蒲薦燒灰,以酒服方寸匕。(并出第三卷中)深師療從高墮下傷內,血在腹聚不出,療下血方。

取好大黃(二兩) 桃仁(三十枚)上二味搗,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去血后,作地黃酒服,隨能服多少,益血,過百日成微堅者,不可復下之,虛極殺人也。

又療墮落瘀血桃枝湯方。

桃枝(一握中指長銼) 芒硝(五分) 大黃(四兩) 當歸 甘草(炙) 桂心(各二兩)虻蟲(二十枚去翅足熬) 水蛭(二十枚熬) 桃仁(五十枚去尖皮熬)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內消。

又療墮落積瘀血,消血理中膏方。

大黃(二兩) 豬脂(二斤) 桂心(一兩) 干姜(一兩) 當歸(二兩) 通草 亂發(各一兩)上七味切,以膏煎發令消盡,搗藥下篩,須令絕細,下膏置地,納諸藥攪勻,微火煎之,三上三下,即藥成,去滓,以好酒服一兩,日二服,一方不去滓。(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千金療從高墮下,及被木石所迮,或因落馬,凡是傷損血瘀凝積,氣急欲絕,無不療方。

凈土五升蒸之令極熱,分半,以故布數重裹之,熨病上,勿令大熱,恐破肉,候冷即易之,以痛止即已,但有損傷,并以此法療之,神效,已死不能言者,亦活,三十年亦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前旗| 津南区| 武汉市| 两当县| 沙田区| 吴堡县| 吴堡县| 龙海市| 陕西省| 米易县| 德清县| 娱乐| 武功县| 广州市| 民县| 虹口区| 长宁县| 九江县| 达尔| 封开县| 白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台中县| 武宁县| 宣恩县| 隆子县| 正定县| 长治县| 宝鸡市| 云龙县| 呼和浩特市| 当阳市| 南江县| 忻城县| 双峰县| 桐梓县| 舞阳县| 连江县| 绵竹市| 沂水县| 周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