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 外臺秘要
- 佚名
- 4970字
- 2015-12-29 09:34:19
又療從高墮下,損有瘀血方。
蒲黃(八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末)上二味為散,以酒服五六錢匕,日三,不知,增之。(并出第二十六卷中)近效土質汗,療折傷內損有瘀血,每天陰則疼痛,兼療產婦產后諸疾神效方。(開寶本草云血蕃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擔(一名夏枯草)上一味,揀擇去諸雜草及干葉,以新水凈洗,于箔上攤曬,令水盡,則用手捩斷,可長五寸,勿用刀切,即置鑊中,量水兩石,令水高草三二寸,則縱火煎,候益母草糜爛,水三分減其清如或中
十九
墜損方三首
廣濟療墜損骨肉,苦疼痛不可忍方。
故馬氈兩段,其氈欲得故膩者,于鐺中以酒五六升,著一抄鹽,煮令熱,即納氈于鐺中,看散,又療男子虛勞墜傷內損,吐血不止欲死,面目黑如漆者,悉主之方黃 芎 當歸 芍藥(各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姜(八兩)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六七里。(并出第四卷中)近效療墜損方。
生地黃一斤分為三份上每服取一份,熬令焦黃,以酒半升煎一兩沸,絞去滓,令溫暖得所,食前,日三,無所忌,馬墜亦療之。
十九
墜落車馬方六首
肘后療忽落馬墮車,及墜屋坑崖腕傷,身體頭面四肢內外切痛,煩躁叫喚不得臥方。
急覓鼠矢,無問多少,燒搗末,以豬膏和,涂封痛處,急裹之,仍取好大黃如雞子大,以亂發裹上,如鴨子大,以人所裁白越布衫領巾間余布以裹發外,乃令火燒,煙斷搗末,屑薄,第三千金療凡人墜落車馬,心腹積血,唾吐血無數方。
干藕根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如無,取新者搗取汁服之,尤妙。
又療墮馬及樹崩,瘀血腹滿短氣方。
大豆五升,水一斗,煮得二升半,去豆頓服,劇者不過三服。(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千金翼療落馬墮車,及諸傷腕折臂腳,疼痛不止方。
黃 芍藥(各三兩) 干地黃 當歸 附子(炮) 通草 續斷 桂心 干姜(各二兩) 蜀椒(一合汗) 烏頭(半兩炮)上十一味搗為散,先食酒服五分匕,日三。忌如常法。(本方有大黃一兩又云服方寸匕出第十九卷中)救急療墜馬落車被打,傷腕折臂,呼喚痛聲不絕,服此散呼吸之間不復大痛,三日筋骨相連,當歸散方。
當歸(熬令香) 桂心 甘草(炙) 蜀椒(汗各二分) 芎 (六分熬) 附子(炮)澤蘭(熬各一分)上七味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小兒被奔車馬所損裂,其膝皮肉決見骨,即絕死,小蘇啼不可聽聞,服之便眠,十數日便行走,其神驗如此。忌同前方。(千金翼深師同出第六卷近效療墮馬內損方。
取 藥一小兩,搗為末,牛乳一盞,煎五六沸,和服,李諫議云, 藥以羊肉汁和服,
十九
折骨方三首
肘后療凡脫折折骨諸瘡腫者,慎不可當風臥濕,及多自扇,若中風則發 口噤殺人,若已中此,覺頸項強身中急束者,急服此方。
竹瀝飲三二升,若口已噤者,可以物拗開納之,令下,禁冷凍飲料食及飲酒,竹瀝猝燒難得多,可合束十許枚,并燒中央,兩頭承其汁,投之可活。(短劇備急文仲古今錄驗同出第三卷中)千金療腕折骨痛不可忍方。
取大麻根葉,無問多少,搗取汁,飲一小升,無生青者,以干者煮取汁服,亦主墮墜打捶瘀血,心腹脹滿短氣良。(出第二十六卷中)救急療骨折,接令如故,不限人畜也方。
取鈷 銅錯取末仍搗,以絹篩,和少酒服之,亦可食物和服之,不過兩方寸匕以來,任
十九
傷筋方三首
千金療被傷筋絕方。
取蟹頭中腦,及足中髓熬之,納瘡中,筋即續生。
又方搗葛根汁飲之,葛白屑熬令黃,敷瘡止血。(并出第二十六卷中)救急續斷筋方。
取旋復草根凈洗去土,搗,量瘡大小取多少敷之,日一易之以瘥為度。(必效同出第九卷中)
十九
筋骨俱傷方七首
肘后療腕折,四肢骨破碎,及筋傷蹉趺方。
爛搗生地黃熬之,以裹折傷處,以竹片夾裹之,令遍病上,急縛勿令轉動,一日可十易,三日即瘥。(千金刪繁備急文仲古今錄驗同)又方取生栝蔞根搗之,以涂損上,以重布裹之,熱除痛止。(備急同)又方搗大豆末,合豬膏和涂之,干即易之。(并出第三卷中)深師療折腕傷筋骨,槐子膏方。
槐子中仁 秦艽 白術 續斷(各一兩) 桂心(六分) 巴豆(十枚去皮心熬) 大附子(一枚炮)上七味 咀,以醇苦酒漬槐子等一宿,以成煉豬脂二斤,于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膏成,絞十卷千金療四肢骨碎,及傷筋蹉跌方。
生地黃多少熟搗熬,以裹傷骨處,頻易。(古今錄驗同)又方豉三升以水七升漬之,絞去滓,取汁飲,止煩悶。(古今錄驗同)又方干地黃 當歸 獨活 苦參(各二兩)上四味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并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九
折腕方一首
深師卓氏膏。
大附子(四枚生用去皮)上一味切,苦酒漬三宿,以脂膏一斤煎之,三上三下,膏成敷之,亦療卒中風口噤頸項強。(出第二十六卷中)
十九
折腕瘀血方四首
千金療折腕瘀血方。
虻蟲(去足翅熬) 牡丹(等分)上二味為散,以酒服方寸匕,血化成水。
又方大黃(六兩) 桂心(二兩) 桃仁(六十枚去皮)上三味切,以酒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當下血瘥。(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千金翼療折腕瘀血方。
草汁飲之,亦可作散服。(出第十九卷中)古今錄驗療折腕瘀血方。
蒲黃(一升) 當歸(二兩)上二味搗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先食服之。(千金同出第三十四卷中)
十九
蹉跌方三首
深師療蹉跌補絕復傷,地黃散方。
干地黃(十分) 桂心 干姜 芎 甘草(炙) 當歸(各二分) 芍藥(五分)上七味搗為散,先食,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大豆(熬令黑) 大黃(各二兩) 桂心(一兩)上三味搗為散,分為三劑,酒和服。忌生蔥,又大黃一兩,生地黃三兩切熬,以水酒二升,煮取一升,頓服之瘥。(出第二十六卷中)范汪蹉跌膏兼療金瘡方。
當歸 續斷 附子(去皮) 細辛 甘草(炙) 通草 芎 白芷 牛膝(各二兩)蜀椒(二合)上十味 咀,以豬膏二斤煎,以白芷色黃膏成,絞去滓,日再以摩損處。(出第十卷中)
十九
被打有瘀血方一十三首
肘后療若為人所打,舉身盡有瘀血方。
刮青竹皮(二升) 亂發(如雞子大四枚燒灰) 延胡索(二兩)上三味搗散,以一合,酒一升,煎三沸,頓服日三四。(備急范汪同)又療被打擊,有瘀血在腹內久不消,時時發動方。
大黃(二兩) 干地黃(四兩)上二味搗散為丸,以酒服三十丸,日再,為散服亦妙。(備急文仲短劇范汪等同并出第三卷中)范汪療被打有瘀血方。
大黃(二兩) 桃仁(去皮尖熬) 虻蟲(各二十一枚去足翅熬)上三味搗,蜜丸四丸,即納酒一升,煎取七合服之。(備急肘后同)又方姜葉(切一升) 當歸(三兩)上二味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十卷中)備急若久血不除變成膿者,宜此方。
大黃(三兩) 桃仁(三十枚去皮尖)上二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當下膿血,不盡更作。(文仲肘后同)又若久宿血在諸骨節,及脅肋外不去者方。
牡丹 虻蟲(去足熬等分)上二味搗末,以酒服方寸匕,血化成水。(短劇文仲千金并翼古今錄驗同)又方大黃(如雞子一枚) 蚯蚓矢(一合)上二味,酒半升,煮取三沸,服之。
又方鐵一斤,酒三升,煮取一升,服之,又燒令赤,投酒服之。(短劇文仲肘后同出第八卷中)千金療被打傷破,腹中有瘀血方。
蒲黃(一升) 當歸 桂心(各二兩)上三味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不能酒,飲服之。(劉涓子方)又方搗莨菪子末,以敷瘡上。
又凡有瘀血者,其人喜忘,不欲聞人聲,胸中氣塞短氣方。
甘草(一兩炙) 茯苓(二兩) 杏仁(五合)上三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范汪同)又被毆擊損傷,聚血腹滿方。
豉一升,以水二升煮三沸,去滓,再服,不瘥重服之。(范汪同并出第二十六卷中)張文仲劉涓子療被打腹中瘀血,白馬蹄散方。
白馬蹄燒令煙斷,搗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亦療婦人瘀血消化為水。(肘后備急千金同)
十九
被打損青腫方七首
千金療被打頭眼青腫方。
用新熱羊肉敷之。
又方大豆黃末和敷之。
又方墻上朽骨唾于石上研摩涂之,干即易。
又方釜月下土細末涂之。
又方羊皮上臥之。
又方炙肥豬肉令熱拓上,又炙豬肝貼之,亦佳。(出第二十六卷中)文仲療被打青腫方。
以水磨桂涂之,赤則以墻中朽骨磨涂之,則平復也。(梁都督侍中傳效也出第八卷中)
十九
許仁則療吐血及墮損方三首
許仁則論曰,此病有兩種,一者緣墮打損內傷而致此病,一者緣積熱兼勞而有此病,若內傷似欲雞蘇(五兩) 生地黃(切) 青竹茹(各一升) 生姜 桑白皮(各六兩) 小薊根(切六合) 生葛根(切六合)上藥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若一劑得力,欲重合服,至四五劑尤佳,隔三四日服一劑,如未定,則宜合后桑白皮八味散服之。
桑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六兩) 生姜屑(六兩) 柏葉 雞蘇(各四兩) 小薊根(五兩) 干地黃(七兩) 青竹茹(一升新者) 地菘(三兩)上藥搗散,煮桑白皮飲和一方寸匕,日再服,漸漸加至二三匕,以竹瀝下亦得。
又此病有兩種,一者外損,一者內傷,外損因墜打壓損,或手足肢節肱頭項傷折骨節,痛不可忍,覺內損者,須依前內損法服湯藥,如不內損,只傷肢節,宜依后生地黃一味敷之法,及芥子蘇等摩之方生地黃無問多少,凈洗搗碎令爛熬之,候水氣盡,及熱以敷折處,冷即易之,如骨蹉跌,即依療折傷法,縹縛兼敷羊腦生龜生鼠等法,為有所損,此不復載,如傷損處輕,搗芥子和蘇以摩傷處,若被打墜壓傷損,急猝雖不至昏悶,腹內無覺觸,然身之中相去非遠,外雖無狀欲死每始吳升同)
十九
金瘡禁忌序一首
肘后凡金瘡去血,其人若渴當忍之,常用干食并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飲粥輩,羹眉角可療不可療作候肌肉腐
十九
金瘡預備膏散方三首
肘后療金瘡膏散三種,宜預備合,以防急疾之要,續斷膏方。
蜀續斷 蛇銜 防風(各三兩)上三味切,以豬脂三斤,于東向露灶煎之,三下三上,膏成去滓,若深大瘡者,但敷四邊,未可使合,若淺小瘡者,但通敷便相連,令止血住痛,亦可以酒服如杏子大。
又冶葛蛇銜膏方。
蛇銜 薔薇根 續斷 冶葛(各二兩) 當歸 附子(各一兩半去皮) 防風 黃芩澤蘭(各一兩) 松脂 柏脂(各三兩)上十一味 咀,以豬脂二斤煎之,別以白芷一枚納中,候色黃即膏成,去滓濾,以密器收貯之,以涂瘡,無問大小皆瘥,不生膿汁也。(出第囗卷中)深師預備金瘡散方。
干姜 甘草(炙) 桂心(各一兩) 當歸(三兩) 芎 (四兩) 蜀椒(三兩汗)上六味搗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同出第二十九卷中)
十九
金瘡方一十一首
肘后療金瘡方。
割氈方一寸燒灰,研以敷之瘥。
又方杏仁去皮尖,搗如泥,鍛石分等,以豬脂和之,淹足合煎,令杏仁黃,絞去滓,以涂瘡上,日五六遍愈。
又方燒故青布作灰,敷瘡上,裹縛之,數日瘥,可解去。
又方以蛇銜草搗敷之瘥。
又方野狼牙草莖葉熟搗,敷貼之,兼止血。(一方燼草 敷之)又方五月五日掘葛根,曝干搗末,敷瘡上,止血止痛。
又方釣樟根出江南,刮取屑敷瘡上,有神驗。
又方紫檀末以敷金瘡,止痛止血生肌。
又方燒牡蠣末敷之佳,凡裹縛瘡,用故布帛,不寬不急,如系衣帶即好。(并出第七卷中)近效金瘡或壓損斷裂方。
剝取新桑皮,作線縫之,又以新桑皮裹之,以桑白汁涂之,極驗,小瘡但以桑皮裹即瘥又金瘡灸瘡火燒瘡等方蠟(如胡桃仁) 杏子(一抄爛搗) 檳榔仁(一枚) 薰陸香(半合)上四味和搗,以豬脂煎,即以此藥涂帛上貼瘡,此方甚效。
十九
金瘡續筋骨方三首
千金療金瘡粉散,辟風水,續筋骨,止血方。
鍛石 地菘苗 細辛 旋復根 葛葉 豬膏 青蒿 麥門冬苗 益母苗(不限多少切)上九味搗取汁,和鍛石作餅子,曝干末如粉,以敷傷瘡上,止血止痛生肌,五月五日合之神效。(出第二十六卷中)必效療被斫筋斷者,續筋方。
旋復根搗汁,瀝瘡中,仍用滓封瘡上,即封裹之,十五日即斷筋便續矣,更不須開易。
(此方出蘇景仲家獠奴用效出第四卷中)古今錄驗療金瘡中筋骨,續斷散方。
續斷(五兩) 干地黃 蛇銜 地榆 杜蘅(各四兩) 干姜 蜀椒汗 細辛 桂心(各一兩) 當歸 芎 蓯蓉 芍藥(各三兩) 人參 甘草(炙) 附子(炮去皮各二兩)上十六味搗為散,以酒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菜生蔥豬肉冷水。(一方無杜蘅有牡蠣出第三十四卷中)
十九
金瘡止痛方五首
范汪療金瘡內塞止痛,地榆散方。
地榆根 白蘞(各二分) 附子(一分炮) 當歸(四分) 芎 白芷 芍藥(各三分)上七味搗散,以酒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忌同前方。
又金瘡內塞逐痛方。
黃芩 當歸(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細辛 烏頭(炮各二兩) 干姜(一兩)白芷(四兩)上七味搗篩,以酒飲服一錢匕,日三,可至二錢匕。忌同前方。
又金瘡止痛方。
馬蹄燒灰三指撮,以酒和服之。(并出第十九卷中)千金凡金瘡若刺瘡,痛不可忍者方。
蔥白一把,水三升煮數沸,漬洗瘡上,痛即止。(亦治因水入疼痛翼深師同出第二十六卷中)古今錄驗療金瘡止痛,牡蠣散方。
牡蠣(二分熬) 石膏(一分)上二味下篩,以粉瘡,痛即止。(出第三十四卷中)
十九
金瘡生肌方四首
廣濟療金瘡生肌破血,補勞消瘡輕身,紫葛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