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3章 東林學案四(2)

  • 明儒學案
  • 黃宗羲
  • 2502字
  • 2015-12-29 09:33:59

北辰是天之樞紐,中間些子不動處,仍不是不動,只動處還在元處。

今日會講,各人須細細密察,為文學而來乎?為理學而來乎?為道學而來乎?為文學來,不過學業上討些悟頭,這不中用;為理學來,研窮意義,亦是訓詁學究伎倆,也不中用;為道學來,實踐躬行,才有中用。這便是所安。又為先生而來乎?為圣賢而來乎?為自己而來乎?為先生而來,先生有出山時節,這靠不得;為圣賢而來,圣像有不懸時節,圣人之書有不對面時節,亦靠不得;為自己而來,立志在身心命,這才靠得。這便是所安。此是君子小人親筆供狀。

言顧行,行顧言,今人之言,大抵勦襲之言,今人之行,大抵趨逐之行,自己一毫不與其間,此之謂不相顧。

知只在心地上明白,不在義理見聞上夸張。

張二無云:“無諂無驕,未免在境上打點,自己未有實受用在。一經夫子指點,使覺本地風光,時時現前,非心地上打掃十分潔凈,何以有此切磋琢磨?正是樂與好禮得力處。子貢見到此,直能因苗辨種,飲水知源,三百篇皆無字之經矣。故夫子許以言《詩》,告往知來,正與《大易》數往知來,不隔一線。”

二無云:“《詩》之為用,自閨房靜好,以至郊廟登歌,其人自耕夫游女,以至藎臣哲后,其事自檃括蟲魚草木,以至感格天地神明,真是無隱不披,無遠不屆,卻只人人一點不容已之思耳。思起處,原無邪,緣染而后有邪,只用此無緣染之思,抽引不盡,何止充天塞地?”

心本是仁,非是二物,私欲引去,心便違仁,私欲既無,心原是仁。

郎中華鳳超先生允誠

華允誠字汝立,別號鳳超,無錫人。天啟壬戌進士。授工部主事,告歸。崇禎己巳,補任轉員外郎,調兵部。上疏言:“國家罷設丞相,用人之職,吏部掌之,閣臣不得侵焉。今次輔溫體仁,冢臣閔洪學,同邑朋比,驅除異己,閣臣操吏部之權,吏部阿閣臣之意,庇同鄉則保舉逆案,排正類則逼逐講官。”奉旨回話,因極言其罪狀。又言:“王化貞宜正法,余大成在可矜。”上多用其言。體仁、洪學雖疏辨,無以難也。尋以終養歸。南渡,起補吏部,署選司事,隨謝去,在朝不滿一月。改革后,杜門讀《易》。越四年,有告其不薙發者,執至金陵,不屈而死。

先生師事高忠憲,忠憲殉節,示先生以末后語云:“心如太虛,本無生死。”故其師弟子之死,止見一義,不見有生死,所以云本無生死。若佛氏離義而言無生死,則生也為罔生,死也為徒死,縱能坐脫立亡,亦是弄精魂而已。先生居恒未嘗作詩,蒙難之春,為二律云:“緬思古則企賢豪,海外孤臣嚥雪毛,眼底兵戈方載路,靜中消息不容毫。默無一事陰逾惜,愁有千端枕自高,生色千秋青史在,自余誰數卻勞勞。振衣千仞碧云端,壽殀由來不二看,日月光華宵又旦,春秋遷革歲方寒。每爭毫發留詩禮,肯逐波流倒履冠,應盡只今祈便盡,不堪回首問長安。”是亦知死之一證也。

中書陳幾亭先生龍正

陳龍正字惕龍,號幾亭,浙之嘉善人。崇禎甲戌進士。授中書舍人。戊寅,熒惑守心,先生一言“民間死罪,細求疑情”,一言“輔臣不專票擬,居恒則位置六卿,有事則謀定大將。”己卯十月,彗星見,先生進言曰:“事天以實不以文,臣更進之曰:事天以恒不以暫。何為實?今日求言恤刑之實是也。何言恒?自今以后弗忘此求言恤刑之心也。”其年十一月,上將郊天,先生請正郊期。“古帝王郊天,不用至日,《家語》孔子對定公曰:‘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以上辛。’《郊特牲》曰:‘郊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王肅曰:“周之郊祭于建子之月也。用辛日者,以冬至陽氣新用事也。’臣謹按上辛,謂日至之月,第一辛日,如冬至在十一月下旬,則用仲辛,冬至在十一月初旬,本月無辛,則用十月下旬。如崇禎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辛巳冬至,宜十八日辛未郊也。”上命諸臣議。先生又上《郊祀攷辨》,上從之,以辛巳南郊。明年乞休,不允。壬午上言:“勦寇不在兵多,期於簡練,殲渠非專恃勇,藉于善謀。所云招撫之道,則更有說,曰解散,曰安插。解散之法,仍屬良將,安插之法,專委有司。賊初淫殺,小民苦賊而望兵,兵既無律,民反畏兵而從賊,至於民之望賊,而中原不可收拾矣。”及墾荒之議起,先生曰:“金非財,惟五穀為財。興屯不足以生穀,惟墾荒可以生穀。起科不可以墾荒,惟不起科可以墾荒。五穀生則加派可罷,加派罷然后民生可安。”上以先生疏付金之俊議之。甲申正月,左遷南京國子監丞。國變后,杜門著書。未幾卒。先生師事吳子往志遠、高忠憲,留心當世之務,故以萬物一體為宗,其后始湛心于性命,然師門之旨又一轉矣。

學言

最初最簡最盡,一盡于太極,再盡于陰陽,三以下不能無遺矣。羲畫最盡,發揮其最初也。后圣有言,皆發揮於圖畫之后者也,故曰:“言不盡意。”圣人欲使反其初,觀其盡者,又曰:“予欲無言。”人心惟寂然不動,斯太極矣乎?寂無不藏,感無不通,彼空虛者,其以為有,不能生陰陽萬物之太極也。質無常存,氣無常分,開非始有,混非終無,有無從不相離,故不言二之。是以言之有無二,視天下之物無不二,人我二矣,心亦二矣,體用二矣,切而生死亦二,浮而得喪毀譽亦二,二之所從來遠矣。

日無定中,月無定滿,人無定強,方至即行,長極即消,斯須不得留,留則有息矣。人形氣不得不衰也,心不得不自強也。形氣似月,心似日。

天地自不滿,生天地之中者疇能滿?諸山川無全吉,人形無全美,世福無全享,極之唐、虞,不能使朝無孔壬,野無矜人,古今亦無全治,惟堯、孔心德居其全爾。不可全者物,而眾求之,可全者德,而莫之求,惑矣夫!

天授人性,其有形以后,天人疏而親,隔而通之際乎?天,主上也;人,臣庶也,性,職事也。奉職循理,謂之忠良,曠厥職而朝夕致禮焉,明主聞之,以為忠乎?媚乎?

止者心之常,艮背亦止,行庭亦止;靜者太極之常,生陰亦靜,生陽亦靜。主靜者,艮止之義乎?心合于艮之謂太極矣!

心載性而宰身,然性視心則心奇矣,惟性最庸,故學不從心而從性。身視心則心微矣,惟身斯顯,故學不本正而本修。其從性也,照異端之病也;其本修也,坊百世之逃也。

返百慮於何慮,學問之道;不知其道,反益其慮。化有事為無事,經濟之道;不知其道,反生其事。

睹聞道以無妄念為候。妄念因于嗜欲,嗜欲因於有身。嗜欲無味,無足想矣;物物有然,無容想矣。忽若有見,而念起不禁者,悟與?思誠者,自反之謂也。主于自得,不期誠而誠,主于得名,不期偽而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郁南县| 赫章县| 永州市| 水城县| 花垣县| 文山县| 洛宁县| 纳雍县| 荣成市| 高淳县| 阿坝| 延庆县| 遂宁市| 东乡县| 兴山县| 博客| 东宁县| 宣武区| 海晏县| 泰宁县| 思南县| 吕梁市| 得荣县| 介休市| 双峰县| 南江县| 乌苏市| 大丰市| 龙州县| 宜黄县| 凤山县| 磐安县| 光山县| 北碚区| 渭源县| 镇沅| 闽清县| 郴州市| 拉萨市|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