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3章

再,閩省前因籌備倉儲,查明省倉僅存榖六萬二千余石,經前護撫臣周開錫會同前兼署總督臣英桂于同治五年奏明提撥厘銀委員分赴臺灣、浙江等處采購,連同舊存之榖以二十萬石為度;欽奉諭旨:『戶部知道。欽此』。旋于浙、臺等處購到榖一十三萬八千三百余石,統計先后所購及舊存共榖二十萬四百余石,妥為分廒收儲,以備不時之需。

伏查此項倉榖自采辦收倉,歷經十有余年;時經曬晾,雖有折耗,為數尚屬無多,均已飭令隨時籌捐買補。詎于光緒二年五月,省垣忽遭水患;其地勢低洼之廒,率皆被淹。當于水退后,委員曬晾盤量,一面整理廒座,詳晰勾稽;輾轉查核,甫經清理就緒。正具報間,上年五月復遭水災,較甚于前。倉廒墻垣及上次未浸廒座,復有塌倒;榖石漂流,受濕霉瀾。又經委員盤曬并將挑揀濕榖酌量變價買補外,據報兩年并計共短折榖一萬二千八百九十七石零。竊思前項倉榖系屬撥動稅厘銀兩奏明采辦,現雖兩次被水絀少,出自天災;但積儲關重,亟應買補,以復原額。現已諄飭設法趕籌,一俟籌撥有款,即行如數買足,以實倉儲而期有備,上副圣主垂廑民食之至意。

茲據鹽法道會同藩司、善后局司道具詳請奏前來,除咨戶部查照外,臣等謹附片陳明,伏乞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九月初三日(公歷九月二十八日——即禮拜六)

署閩撫吳(贊誠)奏恭報接篆日期折(八月十九日京報)

署理福建巡撫督辦船政臣吳贊誠跪奏:為恭報微臣遵赴署任日期,叩謝天恩;仰祈圣鑒事。

竊臣蒙恩署理福建巡,撫奏奉諭旨「毋許固辭」,當經具折謝恩并聲明部署船政事宜,即行前赴署任。茲于六月二十一日晉省,準署撫臣葆亨檄委福州府知府延楷、署撫標中軍參將莊鎮藩赍送王命、旗牌、關防、文卷前來,臣恭設香案,望闕叩頭,祗領任事。

伏念臣迂疏薄質,羸弱庸材。荷覆幬之優容,曲加器使;竭捐埃而圖報,敢惜微軀!竊維福建地本瘠貧,況復兩遭水患。巡撫職司綏楫,兼須并顧臺防;餉需之決裂堪虞,吏治之情疲難振。雖經前撫臣丁日昌實力整頓,具有規模;如臣輇材,懼難為繼!惟有勉圖淬厲,殫竭愚誠;遇事務極籌維,用人必求核實。隨時與將軍、督臣協恭將事,力袪積弊,共濟時艱;不敢以病軀而稍涉因循、不敢以署任稍形推諉,以期仰副高厚鴻慈于萬一。

除將到任日期恭疏題報并于船政緊要事宜仍行兼顧外,所有微臣遵赴署任日期并感激下忱,謹恭折叩謝天恩,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九月初九日(公歷十月初四日——即禮拜五)

閩浙督何(璟)奏請給還總兵官掛印字樣緣由片(八月二十五日京報)

何璟等片:

再,臺灣孤懸海外,內地鞭長莫及;從前設官之時,特重總兵、巡道之權,用意正自有在。光緒元年,辦理臺灣海防大臣沈葆楨等奏以巡撫駐臺,營伍應歸統轄;請將臺灣總兵撤去「掛印」字樣,并歸巡撫節制,以一事權。經部臣該奏,欽奉諭旨允準;業于本年六月二十三日準禮部頒到改鑄「臺灣鎮總兵官關防」一顆,當經轉發在案。茲查光緒四年六月初十日,總理衙門奏準會該「前福建巡撫丁日昌奏請遵照舊章督、撫輪赴臺灣」一片內開:『文武考試,均改照舊章,歸臺灣道辦理。所有前經改設臺地武職營制暨改設憮標游擊等官,有無另行酌改之處?應由該督、撫體察情形,奏明辦理』等因,行文到閩。竊以文武囗同一律,巡道之職既復還其舊,總兵之權自不得獨輕。且海外事機呼吸,督、撫聞警遠涉,時日已有稽延;總兵統轄全臺營務,核與邊關鎮守相同。合無仰懇天恩,準福建臺灣鎮總兵仍舊掛印,兼歸巡撫節制。庶平時海防邊備,責無可辭;而撫臣輪值渡臺,權仍歸一。

除飭將新頒關防敬謹收存,俟奉到此次諭旨欽遵辦理外,所有請給還總兵官「掛印」字樣緣由,謹合詞附片陳請,伏乞圣鑒,訓示施行!

再,臺灣改設撫標左、右及一切營制應如何另行酌改之處?容由臣等體察情形、悉心會該,另奏辦理;合并陳明。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

閩浙督何(璟)奏請歸并防營統領片

何璟等片:

再,上年因閩省內地防勇太單,咨商兩江督臣沈葆楨奏調江南霆、慶兩營來閩協防。本年五月間,據報該營統領記名提督宋國永在營病故,業經專折奏懇天恩敕部該恤在案。現在霆、慶兩營統領乏人,經臣等檄飭營官提督曹志忠、副將羅天貴加意訓練,不得稍涉疏懈。查統領擢勝軍記名提督、本任漳州鎮總兵孫開華,原系霆營宿將;現雖調駐臺北,而聲氣可期聯絡;即歸并統領,以一事權。除檄飭遵照外,謹合詞附片陳明,伏乞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九月初十日(公歷十月初五日——即禮拜六)

署閩撫吳(贊誠)奏臺灣學政改復舊制并卸辦學政日期折(八月二十六日京報)

署理福建巡撫督辦船政臣吳贊誠跪奏:為臺灣學政改復舊制,委員赍送關防并臣微卸辦學政日期,恭折陳奏,仰祈圣鑒事。

竊臣于光緒四年七月初三日,承準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咨會部該奏前福建巡撫丁日昌「請照舊來年輪赴臺灣」一折內開:『臺灣文武考試,照舊仍歸臺灣道辦理;達部事件,呈由福建學政轉咨』等因。奉旨:『依該,欽此』。欽遵移咨到閩,當經分別咨行一體遵照去后。

伏查臺灣學政,自光緒元年升任兩江督臣沈葆楨奏準統歸巡撫主政。上年歲試,經前撫臣丁日昌駐臺考校。本年應屆科試,臣接篆后,本擬部署一切,早日渡臺,定期開考;現在既復舊章仍歸臺灣道辦理,所有學政關防自應送交臺灣道接受,以昭信守而符體制。茲將部頒道字一千二百一號「臺灣學政關防」一顆及文卷等件,檄委因公在省之署臺灣府經歷凌汝曾于光緒四年七月十九日領赍赴臺,交臺灣道夏獻綸接受辦理,臣即于是日卸辦臺灣學政事務。該臺灣道何時奉到關防?俟具報到日另行咨部查照。

除分咨外,合將委員赍送「臺灣學政關防」及微臣卸辦學政日期,謹繕折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九月二十日(公歷十月十五日——即禮拜二)

調兵赴臺

聞得福州之大吏現又大整師徒、廣籌軍實,將赴臺灣平定生番;故近來營兵渡洋者已不少云。

九月二十三日(公歷十月十八日——即禮拜五)

前閩撫丁(日昌)奏為解餉助賑片(九月十二日京報)

丁日昌片:

再,臺灣捐款,除四月間解過八萬余圓外,現據臺北府知府林達泉稟稱:『近又續捐三、四萬圓,可以速解』。暹羅、新加坡、小呂宋等處捐數,業已全行解清;惟新金山、越南、建幫除已解外,尚有零款未解。潮州各屬,前解過十三萬余圓。昨接李鴻章函稱:『山西已得透雨,惟籽種、農具苦無所出』。惠潮嘉道張銑閱信之余,概允湊解大批,以應晉省急需。富商同潮州府知府劉溎年、海陽縣知縣樊希元、揭陽縣知縣林兆南、前興寧縣知縣徐殿蘭等力催捐生速繳并各處借貸,計共湊成十萬圓——合銀七萬兩,于六月二十九日派員附輪船解津,俾可早為轉運;庶晉省災民得此大批解款,可以稍有指望。其余未清之款,臣仍督同經手員紳速為催繳濟賑,斷不敢稍涉遲延,以冀仰副我圣主視民如傷之意。理合附片陳明,伏乞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九月二十四日(公歷十月十九日——即禮拜六)

前閩撫丁(日昌)奏為紳士捐賑懇恩優獎片(九月十三日京報)

丁日昌片:

再,臣此次辦理晉、豫賑捐,集款既巨,繳解復速;計截至五月底止已解往天津銀五十余萬圓,六月內又經起解二十余萬。其余亦經趕緊催繳起解,一面設法擴充;皆由惠潮嘉道張銑、臺灣道夏獻綸、臺北府知府林達泉、臺灣府知府張夢元以及游擊方鱉、福建升用知府同知郭廷集、候選知府何振捷、同知銜梁云漢等認真勸辦,視公事如家事,故能集巨數以救孑遺。查夏獻綸、張夢元等饑溺為懷,體用兼備;顧全大局,嗜義若渴。此次拯救鄰災,不遺余力,非尋常泛泛勸捐者可比,臣實不敢沒其微勞。合無仰懇天恩,飭令李鴻章于事竣后擇其尤為出力者,從優酌保以示鼓勵之處,出自圣裁。

其臺灣紳士候選道林維源捐款至五十二萬元,保全災民尤多;前經戶部「請俟款項繳清,破格優獎以資觀感」,奉旨「依該」在案。現該紳除繳清本省助賑米石外,已繳之二十六萬元已由李鴻章撥解晉、豫助賑;未解之款,亦由何璟、吳贊誠等先解十萬元以賑直隸災黎。尚余九萬元,亦即可源源起解。合并仰乞天恩,飭知李鴻章、何璟、吳贊誠等俟該款繳清后,查照部該,為之破格從優請獎;庶幾四海好義紳商,尚可聞風興起。

所有勸捐尤為出力員紳懇請從優酌保及特捐巨款紳士懇請破格優獎各緣由,謹附片陳明;是否有當?伏乞圣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所有勸捐出力各員紳及道員林維源捐款,著丁日昌分別知照李鴻章、何璟、吳贊誠等奏請獎敘。該部知道。欽此』。

十月十七日(公歷十一月十一日——即禮拜一)

署閩撫吳(贊誠)恭報渡臺日期片(十月初四日京報)

臣吳贊誠跪奏:

再,臣本擬早日東渡,因事稽延,曾于前奏聲明;復因積受濕熱、兩足腫潰,醫冶月余,尚未全愈。刻下臺北軍情稍形吃緊,因與督臣商定將巡撫、船政兩署公事趕為料理,于九月初一起程東渡,先赴雞籠、艋舺一帶擇要駐扎,就近調度。現值清理庶獄之際,臬司詳結案件較多;除已經勘審者仍由臣分別題咨,其未經勘審及續到之案與此外應行奏、題、咨事件,應即循照成例,均由督臣暫為代辦。臺地如有招解之案,由臣就近勘審辦理。其巡撫日行一切公事,飭委藩司代印代行,以免積壓。雞籠距省海程較近,如遇要事,仍可隨時與督臣商辦。

除俟抵臺后再將辦理情形馳報外,謹將起程東渡日期附片陳明,伏乞圣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知道了。欽此』。

十月二十四日(公歷十一月十八日——即禮拜一)

恭錄上諭

十月十四日,奉上諭:『吳贊誠,著補授光祿寺卿,仍署理福建巡撫。欽此』。

十月二十五日(公歷十一月十九日——即禮拜二)

閩浙督何(璟)等奏為官紳捐賑銀米數目折(十月初十日京報)

閩浙總督臣何璟、署理福建巡撫臣吳贊誠跪奏:為閩省光緒三年水災官紳捐賑銀米數目恭折具陳,仰祈圣鑒事。

竊查光緒三年五月間閩省重遭水災,辦理賑撫需款甚亟,籌款倍難。臣何璟會同前撫臣丁日昌奏明勸捐濟用,虛銜、實職一并收捐;欽奉諭旨允準。當由臣何璟、前撫臣丁日昌督率司道及臺、內各屬文武倡捐廉銀一萬二千九百五兩零,另據海澄縣賴以森捐米三百一十四石零。本省紳商,則有前湖北撫臣郭柏蔭、前云南藩司陳景亮、前浙江杭嘉湖道林聰彝、前廣東惠潮嘉道邱景湘、盡先選用道吳仲翔、前江西寧都州知州陳喬榮、前代理廣東陽江直隸州知州候補同知謝玉漢、選用郎中高明遠、戶部員外郎高廉遠、商戶楊合春等共捐銀一十二萬七千一百九兩零,又捐米折銀二萬七千五百三十一兩零;以前業經專奏之前河南藩司劉齊銜、升任江蘇臬司前山東登萊青道龔異圖、前陜西督糧道趙新各認捐銀一萬兩——內劉齊銜、趙新續經病故,僅各繳銀八千兩:統計本省紳商共捐銀一十八萬六百四十一兩零。外省官紳,則有兩江督臣沈葆楨捐紋銀三千兩、江蘇學臣林天齡捐番銀七百二十五兩、署江南蘇松太道劉瑞芬勸集滬商捐規平銀一萬兩——折庫平番銀九千一百二十四兩零、本籍福建寄籍四川華錫縣運同銜候選同知陳天葆等捐川平銀一千兩——折庫平紋銀九百六十二兩零:統解外省紳商共捐銀一萬三千八百一十一兩零。又,浙江福州鎮(?)總兵吳鴻源捐米四百二十二石零。以上本省官紳以及外省,統共捐銀二十萬七千三百五十八兩零、捐米七百三十六石零。此外,尚有臺灣紳士林維源捐米一萬五千石,系在該紳認捐鐵路經費內撥抵。

臣等伏查閩省上年水患重于前年,庫藏之空虛亦較前年尤甚;地方文武捐廉,固分所當然,不敢仰邀該敘。各紳商等或情殷桑梓、或誼篤恤鄰,均能慷慨輸將,深明大義;自富有以酬其善舉。劉齊銜、趙新共未繳銀四千兩,均飭催各該家屬掃數繳清,匯同各紳商催令開送履歷及愿得官階,以便匯冊請獎,用昭激勸。據善后局司道具詳前來,除咨部外,臣等謹將光緒三年水災案內捐賑銀米數目開列清單,恭折奏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鑒!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所有地方文武各官及紳商捐輸賑款,均著照賑捐章程請獎。該部知道。單并發。欽此』。

十月二十九日(公歷十一月二十三日——即禮拜六)

臺番綏靖

十月十四日,臺灣淡水廳友人來書云:署閩撫吳中丞現駐臺北籌辦剿撫事宜,已一月于茲矣。臺灣道夏觀察,則早在臺北經畫一切。聞吳中丞擬由陸路回臺灣府治、夏觀察擬由海道言旋,所有生番滋擾之處,已一律平安矣。溯查此次致亂之由,實緣官軍購買生番土產過于欺壓,且有凌辱婦女之事,遂糾合多人到營理論;營官庇護勇丁,遽將來人誅戮,遂誓與官軍為難也。

臺南產蔗

臺灣之南,向本荒地。近有人察其土宜,謂種植甘蔗,可卜繁旺;業有謀合股簽銀、墾荒栽種者矣。

淡水疾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沙洋县| 潢川县| 汉中市| 油尖旺区| 始兴县| 民乐县| 宁化县| 柳江县| 禹城市| 嘉定区| 芜湖县| 沧源| 林甸县| 娱乐| 鄂伦春自治旗| 和静县| 濉溪县| 图木舒克市| 灵台县| 盐山县| 江口县| 乌兰察布市| 英德市| 留坝县| 泾源县| 胶州市| 廊坊市| 隆化县| 葫芦岛市| 普格县| 尚志市| 比如县| 永新县| 建水县| 临清市| 壤塘县| 道真| 奈曼旗| 马公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