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乙集(3)

又曰。文中子曰。婚娶而論財。夷虜之道也。夫婚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也。今世俗之貪鄙者將娶婦。先問資裝之厚薄。將嫁女先問聘財之多少。至于立契約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以求售其女者。亦有既嫁而復欺紿負約者。乃駔儈賣婢鬻奴之法。豈得謂之士大夫婚姻哉。其舅姑既被欺紿。則殘虐其婦以攄其忿。由是愛女者務厚其資裝以悅其舅姑。殊不知彼貪鄙之人不可盈厭。資裝既竭。則安用汝女哉。于是質其女以責貨于女氏。而貨有盡。而責無窮。故婚姻之家。往往終為仇讎矣。是以世俗生男則喜。生女則戚。至有不舉其女者。用此故也。然則議婚姻有及于財者。皆勿與為婚姻。可也

納采【納其采擇之禮即今所謂定也】

主人具書。夙興奉以告于祠堂。乃使子弟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見。使者。遂奉書以告祠堂。出以復書授。使者。遂禮之。使復命壻氏。主人復以告于祠堂

納幣【幣用色絹貧富隨宜令人更用釵釧羊酒】

具書遣。使如女氏。女氏受書復書。同納采之儀

親迎

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張陳其壻之室。厥明壻家設位于室中。女家設次于外初婚壻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馬至女家俟于次。女家主人告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壻入奠鴈。姆奉女出登車。壻乘馬先婦車。至其家導婦以入。壻婦交拜就坐飲食畢。壻出。復入脫服。燭出。主人禮賓

婦見舅姑

明日夙興。婦見于舅姑。舅姑禮之。婦見于諸尊長。若冢婦則饋于舅姑。舅姑饗之。

廟見

三日主人以婦見于祠堂

壻見婦之父母

明日。壻見婦之父母。次見婦黨諸親。婦女禮壻如常儀

喪禮畧

治棺

溫公曰。棺欲厚。然太厚則重而難以致遠。不必高大。原地使壙中寬。易致摧毀。宜深。加之槨。雖圣人所制。自古用之。然板木歲久終歸腐爛。徒使壙中寬大。不能牢固。不若不用之為愈也。孔子葬鯉有棺而無槨。又許貧者還葬而無槨。今不欲用。非。為貧也。乃欲保安亡者耳

程子曰。雜書有松脂入地千年化為茯苓。萬年化為琥珀之說。蓋物莫久于此。故以涂棺。古人已有用之者

置靈座設魂帛

溫公曰。古者鑿木為重以主其神。今令式亦有之。然士民之家未嘗識也。故用束帛依神謂之魂帛。亦古禮之遺意也。

世俗皆畫影。置于魂帛之后。男子生時有畫像。用之猶無所謂。至于婦人生時深居閨門。出則乘輜軿擁蔽其面。既死豈可使畫工直入深室。揭面之帛執筆訾相。畫其容貌。此殊為非禮。又世俗或用冠帽衣履裝飾如人狀。此尤鄙俚。不可從也

高氏曰。古人遺衣裳必置于靈座。既而藏于廟中。恐當從此說。以遺衣裳置于靈座。而加魂帛于其上可也。文公曰。三禮圖有畫像可考。然且如溫公之說。亦自合時之宜。不必過。泥于古也

立銘旌

以絳帛為銘旌。廣絳幅。三品以上九尺。五品以下八尺。六品以下七尺。書曰。某官某公之柩。無官即隨其生時所稱。以竹為杠如其長。倚于靈座之右

喪杖

父喪杖用竹。母喪杖用木。

按五禮新儀曰。父杖竹。長與孝子心齊。助孝子之衰朽無力。竹有節。孝子有節哀之文。禮云。父喪杖竹。用自死竹為之。謂竹性不可改為。竹斬斷而不能接續。蓋母有接人之體。其杖用木。能接續之意也。白虎通云。母喪用桐為之。謂無根能生。又桐子生而不離枝葉。禮云。桐同也。取其同而有別。痛有致切也。敬親之道。故圣人以竹木別之。梧桐之子隨枝葉而生。取其母子無絕道也

成服

一曰斬衰三年

斬。不緝也。衣裳皆用極麄生布。旁及下際皆不緝。正服則子為父也

加服。則嫡孫父卒。為祖若曾高祖承重者也。父。為嫡子當為后者也。

義服。則婦。為舅也。夫承重則從服也。為人后者。為所后父也。為所后祖承重也。夫為人后。則妻從服也。妻為夫。妾為君也

二曰齊衰三年

齊。緝也。其衣裳制并如斬衰。但用次等生麄布緝其旁及下際

正服。則子為母也。士庶之子。為其母同。而為父后則降也

加服。則嫡孫父卒為祖母若曾高祖母承重者也。母為嫡子當為后者也。義服。則婦。為姑也。夫承重則從服也。為繼母也。為慈母。謂庶子無母而父命他妾之無子者。慈己也。繼母為長子也。妾為君之長子也

杖期

服制同上。但又用次等生布

正服。則嫡孫父卒祖在為祖母也。降服則。為父卒繼母嫁則己從之也。夫為妻也。子為父后。則為出母。繼母無服。繼母出。則無服也

不杖期

服制同上。但不杖。又用次等生布

正服。則為祖父母。女雖適人不降也。庶子之子為父之母。而為祖后則不服也。為伯叔父也。為兄弟也。為眾子也。為男女也。為兄弟之子也。為姑姊妹女在室及適人而無夫與子者也。婦人無夫與子者。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也。妾為其子也。加服。則為嫡孫若曾元孫當為后者也。女適人者。為兄弟之為父后者也

降服。則嫁母出母。為其子。子雖為父后。猶服也。妾。為其父母也

義服。則繼母嫁母。為前夫之子從己者也。為囗叔母也。為夫兄弟之子也。繼父同居父子皆無大功之親者也。妾。為君之眾子也。舅姑。為嫡婦也

五月正服。則為曾祖父母。女適人者。不降也

三月正服則。為高祖父母。女適人者不降也

義服則繼父不同居者。謂先同今異。或雖同居而繼父有子。己有大功以上親者也。其元不同居者。則無服

三曰大功九月

服制同上。但用粗熟布無負版

正服。則。為從父兄弟。姊妹。謂伯叔之子也。為眾孫男女也

義服。則。為眾子婦也。為兄弟子之婦也。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之子婦也。夫為人后者。其妻。為本生姑舅也

四曰小功五月

服制同上。但用稍細熟布

正服。則。為。從祖祖父。從祖祖姑。謂祖之兄弟姊妹也。為兄弟之孫為從祖父從祖姑。謂從祖祖父之子。父之從父兄弟姊妹也。為從祖父兄弟之子也。為從祖兄弟姊妹。謂從祖父之子。所謂再從兄弟姊妹者也。為外祖父母。謂母之父母也。為舅。謂母之兄弟也。為甥。謂姊妹之子。為。從祖母。謂母之姊妹也為同母異父之兄弟姊妹也

義服。為從祖祖母也。為夫兄弟之孫也。為從祖母也。為夫從兄弟之子也。為夫之姑姊妹適人者不降也。女為兄弟侄之妻已適人。亦不降也。為娣姒婦謂兄弟之妻相名。長婦謂次婦曰娣。姒婦謂長婦曰姒婦也。庶子為嫡母之父母兄弟姊妹嫡。母死則不服也。母出則為繼母之父母兄弟姊妹也。為庶母慈己者。謂庶母之乳養己者。為嫡孫若曾玄孫之當為后者之婦。其姑在則否也。為兄弟之妻也。為夫之兄弟也

五曰緦麻三月

服制同上。但用極細熟布

正服。則為族曾祖姑謂曾祖之兄弟姊妹也。為兄弟之曾孫也。為族祖父族祖姑。謂族曾祖父之子也。為從父兄弟之孫也。為族父族姑。謂族祖父之子也。為從祖兄弟之子也。為族兄弟姊妹。謂族父子之所謂三從兄弟姊妹也。為曾孫玄孫也。為外孫也。為從母兄弟姊妹。謂從母之子也。為外兄弟謂姑之子也。為內兄弟謂舅之子也

降服。則庶子為父后者。謂其母。而為其母之父母兄弟姊妹。則無服也

義服。則為族曾祖母也。為夫兄弟之曾孫也。為族祖母也。為夫從兄弟之孫也。為族母也。為夫從祖兄弟之子也。為庶孫之婦也。士為庶母。謂父妾之有子者也。為乳母也。為婿也。為妻之父母。妻亡而別娶亦同。即妻之親母雖嫁出猶服也。為夫之曾祖高祖也。為夫之從祖祖父母也。為兄弟孫之婦也。為夫兄弟孫之婦也。為夫從祖父母也。為從父兄弟子之婦也。為夫從兄弟之妻也。為夫從父姊妹適人者不降也。為夫之外祖父母也。為夫之從母及舅也。為外孫婦也。女為姊妹之子婦也。為甥婦也

一殤服

凡為殤服以次降一等。凡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應服期者。長殤降服大功九月。中殤七月。下殤小功五月。應服大功以下以次降等。不滿八歲為無服之殤。哭之以日易月。生未三月則不哭也。男子已娶。女子許嫁。皆不為殤也。

凡男為人后。女適人者。為其私親。皆降一等。私親之。為之也亦然。女適人者降。服未滿被出。則其本服。已除則不復服也。

作神主式

伊川程先生作神主式云。作主用栗。取法于時月日辰。趺方四寸。象歲之四時。高尺有二寸。象十二月。身博三十分。象月之日。厚十二分。象日之辰。【身趺皆厚一寸二分】剡上五分為圓首。寸之下勒前為額而判之。一居前。二居后。【前四分后八分】陷中以書爵姓名行【曰某故某官某公諱某字某弟幾神主陷中長六寸圓一寸】合之植于趺【身出趺上一尺八分并趺高一尺二寸】竅其旁以通中。如身厚三之一【謂圓徑四分】居二分之上【謂在七寸二分之上】粉涂其前。以書屬稱【屬謂高曾祖考稱謂官或號行如處士秀才幾郎幾公】旁稱主祭之名【曰孝子某奉祀】加贈易世則筆滌而更之。【水以洗改之】外改中不改

士喪禮疏曰。麻在首在要皆曰绖。分而言之。首曰绖。腰曰帶問绖腰之制。朱先生曰。首绖大一搤。只是拇指與第二較小絞帶。又小于腰绖腰绖象大帶兩頭長。垂下鮫帶象革。帶頭一有彄子。以一頭串于中而束之。朱先生曰。首绖右本在上者囗囗绖之制。以麻根處著頭。右邊而從頭前向左圍。向頭后卻就右邊。元麻根處相接。以麻尾藏在麻根之下。麻根搭在麻尾之上。有纓者以其加于冠外。須著纓方不脫落也。

囗父八母服圖。同居囗父齊衰不杖期。謂子無大功之親。從母適人所囗囗亦無大功服。不同居繼父囗繼母囗父齊衰三月。謂先隨母與繼父同居后異者。元不同居者則無服囗喪杖期。謂繼母嫁而子從子囗育者。老不從或繼母出無服養母嫡母囗母慈母齊衰三年。謂養同宗及遣棄之子同親母齊衰三年。謂妾生子喚父正室母曰嫡母齊衰三年服。是謂父再娶之母與親母同齊衰三年。妾無子妾子無母父命之為母嫁。母囗母齊衰杖期。謂父亡囗母改嫡嫁人者。其母為子乃齊衰不杖期齊囗杖期。謂父在而棄別被出之者。其母為子乃齊囗不杖期囗母囗母緦麻三月。謂小年囗乳哺己者。謂之乳母。緦麻三月。父有子之妾所生子喚曰庶母。乙集四十九。

外族服圖

母舅【小功】  舅之子【緦麻】  甥婦【緦麻】

外祖【小功】妻父母【緦麻】    妻周年    女婿【緦麻】    外孫【緦麻】

母姨【小功】  姨之子【緦麻】  姑子【緦麻】

夫族服圖

夫伯叔【大功】    夫兄弟【大功】  妯娌【小功】

夫祖【大功】夫父母【三年】    夫三年    夫侄【小功】  侄婦【緦麻】

夫姑【小功】  夫姊妹【小功】  堂侄【緦麻】

五服之圖

三從            三從兄弟              三從

再從        從堂伯叔從堂兄弟 從堂侄男          再從

從      堂伯叔祖堂伯叔    堂兄弟  堂侄男  堂侄孫          從

親  曾祖伯叔伯叔祖    親伯叔    親兄弟  親侄男  親侄孫  曾侄孫    親

高祖始祖曾祖父母祖父祖母父母  己身  子婦  孫婦  曾孫  玄孫

親  曾祖姑    祖姑  親姑  親姊妹  親侄女  侄孫女  曾侄孫女      親

從      堂祖姑    堂姑  堂姊妹  堂侄女  堂侄孫女      從

再從        從堂姑    從堂姊妹 從堂侄女          再從

三從            三從姊妹              三從

三從兄弟【緦麻三月其妻無服】

從堂伯叔【父母并緦麻三月服】

從堂兄弟【小功五月其妻無服】

從堂侄男【緦麻三月其妻無服】

堂伯叔祖【父母并緦麻三月服】

堂伯叔【父母并小功五月服】

堂兄弟【大功九月妻緦麻服】

堂侄男【侄小功五月服緦麻】

堂侄孫【緦麻三月其妻無服】

曾祖伯叔【父母并緦麻三月服】

伯叔祖【父母并小功三月服】

親伯叔【父母并齊衰不杖期】

親兄弟【齊衰不杖期婦大功】

親侄男【齊衰不杖期婦大功】

親侄孫【侄孫小功孫婦緦麻】

曾侄孫【緦麻三月其妻無服】

高祖始祖【齊衰三月】

曾祖父母【齊衰五月】

祖父祖母【齊衰不杖期嫡孫承祖父同父祖母同母】

父母【斬衰三年齊衰三年】

己身【謂為人后者父斬衰三年祖承重亦如之】

子婦【長子斬衰囗子杖期囗囗杖期眾婦大功】

孫婦【嫡孫杖期嫡婦小功庶孫三功婦三月服】

曾孫【緦麻三月】

玄孫【緦麻三月】

曾祖姑【緦麻三月姑夫無服】

祖姑【在室小功出嫁緦麻】

親姑【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親姊妹【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親侄女【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侄孫女【在室小功出嫁緦麻】

曾侄孫女【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堂祖姑【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堂姑【在室小功出嫁緦麻】

堂姊妹【在室大功出嫁緦麻】

堂侄女【在室小功出嫁緦麻】

堂侄孫女【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從堂姑【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從堂姊妹【在室小功出嫁緦麻】

從堂侄女【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三從姊妹【在室緦麻出嫁無服】

治葬

三月而葬。前期擇地之可葬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孟村| 东丽区| 衡阳市| 孟村| 周宁县| 公主岭市| 都兰县| 宜章县| 彰武县| 甘泉县| 新建县| 普格县| 朝阳市| 广元市| 深泽县| 深圳市| 文山县| 原平市| 蕉岭县| 黔西县| 武隆县| 德阳市| 永福县| 泽普县| 古浪县| 大同市| 乡宁县| 安达市| 含山县| 大余县| 沈阳市| 石渠县| 浦北县| 濮阳县| 固始县| 伊春市| 宝清县| 尼勒克县| 宝兴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