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張旭

【作者簡介】

唐代書法家、詩人,字伯高,吳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他書法功力深厚,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當時,張旭的草書,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被稱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 因嗜酒,杜甫將其列入“飲中八仙”?!度圃姟蜂浧湓娏?。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

張旭作為書法家被世人所熟知,他的草書超絕,被譽為“草圣”。 張旭的詩歌鮮有人知,他的詩現存六首,都是描寫自然風景的絕句,這首《桃花溪》構思新穎,意境幽深,自成一格。

詩中的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縣西南桃花洞北,溪水的兩岸多桃林。暮春時節,桃花隨風飄落,漫天飛舞,宛若仙境。相傳東晉時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就是以此處為背景創作。張旭的《桃花溪》是借用《桃花源記》的意境創作的一首寫景詩歌。

“隱隱飛橋隔野煙”,詩人開篇便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場景中。曠野中野煙繚繞如云似霧,遠遠望去一座高橋仿佛凌駕在空中彩虹橋?!半[隱”極狀野煙裊裊漂浮、若有似無之態;“飛”字,寫出了在煙霧繚繞中,高橋給人帶來的視覺誤差。在縹緲的煙霧中,遠處的高橋好像臨空而飛,而當看到橋的時候又感覺周圍的煙霧好像“隔”在眼前的一層輕紗一樣。動靜相結合,暗示了詩人與橋的距離,巧妙地點出了人物和景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同時也將讀者帶入了亦真亦幻的境界中。

第二句“石礬西畔問漁船”由遠處寫到了近處,站在高橋下,溪水邊的詩人看著水中高低出落的巖石,樹上的桃花從空中輕輕地飄落在清澈的溪水中,感覺自己恍若走進了一個夢幻中的世界。詩人恍惚間以為溪水中的漁夫就是曾經尋訪桃花源的漁人,那么他一定知道桃花源的入口。于是,詩人以期待的口氣問道:桃花隨著溪水,日日夜夜不停地漂流;桃花源洞口,到底在清溪的哪段哪邊?詩人把溪水中的漁夫當成了《桃花源記》中的人物,他明知道《桃花源記》是虛構的,但他不問到底有沒有桃花源,而是直接問那通向桃花源的洞口在哪里。

這側面說明了這里的景致秀美和詩人欲尋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如果說在未見過桃花溪的景色前詩人只是向往桃花源的話,那么在親臨之后,他已經完全相信了桃花源的存在,所以也不必去問漁人是否有桃花源了。

全詩以由遠及近的順序,虛實相間的筆法,描寫了深幽山谷中,朦朧野煙,飄逸小橋,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構思婉曲,情景相融。

【大師導讀】

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

——孫洙《唐詩三百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龙胜| 滨州市| 肇庆市| 富阳市| 洪洞县| 临猗县| 延寿县| 叶城县| 海阳市| 文安县| 绥江县| 南丰县| 开化县| 广宗县| 岚皋县| 舞阳县| 福州市| 诏安县| 孝昌县| 调兵山市| 洪雅县| 顺义区| 广德县| 高州市| 雷波县| 平安县| 迁西县| 呼和浩特市| 满城县| 磐石市| 资溪县| 霍邱县| 颍上县| 宣化县| 怀安县| 丽水市| 芜湖县| 苏州市| 武宁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