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召南(4)

【賞析】

《野有死麕》一詩是《詩經》中迄今為止爭議最多的詩歌之一。以宋代經學大家朱熹為首的經學家們認為此乃“淫詩”,是惡行邪說,非圣人之訓。如鄭玄說:“貞女欲吉士以禮來……又疾時無禮,強暴之男相劫脅。”顯然,鄭玄將“懷春”之女看成了貞女,將詩中的“吉士”當成了強暴之男。而現今人們普遍認為,《野有死麕》只是一首簡單而優美的愛情詩。

《野有死麕》的文字十分樸實、率真。第一章“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大致是說茂盛的山野中有只死去的獐子,白茅緊緊地包裹著它。村子里的妙齡少女剛剛春心萌動,幻想著如夢如幻的愛情,英俊的小伙子看見可愛的姑娘們,便想著怎么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子。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這兩句是導致此詩被批為“淫詩”的根由。古時許多學者認為這是男女間淫邪的行為,有違大道。宋初歐陽修首倡此說,他認為:“紂時男女淫奔以成風俗,惟周人被文王之化者能知廉恥,而惡其無禮,故見其男女之相誘而淫亂者?!币庠谥赋鲈娭猩倥恢獧z點,莽撞少年更是無法無天,兩人光天化日的偷情之舉,實在有傷大雅。

這種理解未免有點偏激,且蓋上了后世人的思想烙印。從《詩經》所處時代的社會風尚和習慣來看,“懷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妙齡少女到了戀愛的年齡春心萌動,年輕小伙子看到自己心儀的女子想要展開猛烈的追求,這并沒有什么不妥。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這四句交代了戀愛的地點。樹林里面有一排排整齊的小樹,山野里有只死去的野鹿,用白茅緊緊捆住。容貌姣好的少女沒能抵制得了小伙子追求的攻勢,害羞地答應了他的邀約。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兩個人在一起卿卿我我時,女孩子提醒小伙子:“慢慢來,別動我的佩巾,小點聲音,千萬別惹得狗兒亂嚷亂叫。”

前兩章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描繪男女之情,如同旁白一樣娓娓道來,樸實率真。后一章則直接呈現男歡女愛時的言語,活潑生動,從側面表現了男子的熾熱直接和女子的含羞謹慎。整首詩寫得既含蓄委婉,又坦率誘人,由衷地贊美了男女之間自然、純真的愛情。

【大師導讀】

初民社會的女子多歡喜男子有力能打野獸,故第一章:“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寫出男子打死野麕,包以獻女子的情形?!坝信畱汛海空T之”,便寫出他的用意了。

——胡適

《召南·野有死麕》是一首情歌……可憐一班經學家的心給圣人之道迷蒙住了!

——顧頡剛

我以為卒章三句乃是三層意思,絕非一意復說。“無使尨也吠”,意在沒有聲音,便作幽媾。若“無感我帨兮”,本意既不在有聲音與否上面,……必須明白“舒而脫脫兮”是一層意思,“無感我帨兮”是一層意思,“無使尨也吠”又是一層意思,一層逼進一層,然后方有情致;否則一味拒絕,或一口答應,豈不大殺風景呢?

——俞平伯

第三章妙極了!……第一句無動詞,只說緩緩地、輕輕地,不知緩緩地、輕輕地干什么。第二句只說別動“我”的佩巾,未說該如何對待“我”。第三句干脆舍人講狗。這些話,全是女方囑咐男方的,靈心慧口,出神入化。她一切都未明說,但一切都可意會。正如大畫師畫出,全用樹木點染、煙云烘托,而奇峰幽壑,已令人目不暇接。

——霍松林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①?唐棣之華②。曷不肅雝③?王姬之車④。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⑤,齊侯之子⑥。

其釣維何?維絲伊緡⑦。齊侯之子,平王之孫。

【注釋】

①襛(nónɡ):花木繁盛的樣子。

②唐棣(dì):樹名,又作棠棣、常棣。一說指車帷。

③曷(hé):何。肅:莊嚴肅靜的樣子。雝(yōnɡ):雍容、安詳。

④王姬:周王的女兒,姬姓,故稱王姬;一說為美女的代稱。

⑤平王之孫:指誰無定說,一說非實指,是對男女婚姻的夸美之詞。

⑥齊侯之子:齊國諸侯之子,或謂與“平王之孫”一樣無實指。

⑦其釣維何,維絲伊緡(mín):是婚姻戀愛的隱語,或指男女雙方門當戶對、婚姻美滿,或指用適當的方法求婚。維、伊:語助詞。緡:合股絲繩,喻男女合婚;一說釣繩。

【賞析】

自古愛情都講究“門當戶對”,婚姻也總跟“般配”二字形影不離。無論是《西廂記》中的窮書生張生,沖破重重障礙終與鶯鶯修成正果,還是《紅樓夢》中循著“金玉良緣”成婚的寶玉寶釵。每段愛情都需要一個外在的“契機”,或者滿足一個般配的“條件”。《何彼秾矣》便是一首描述門當戶對的愛情的詩。

“何彼秾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边@四句的意思是說:看,前面浩浩蕩蕩的一行車隊,鑼鼓陣陣,鞭炮齊鳴,喇叭和嗩吶吹得格外起勁,喝彩聲、歡呼聲,聲聲入耳。怎么如此濃麗絢爛?如同唐棣花般嬌艷美麗。只是還有一處美中不足:太過喧鬧而有失莊重,太過輕浮而有失內斂。呵,王姬出嫁的車駕,果然“不同凡響”啊!開篇以唐棣花兒起興,意在鋪陳出嫁車輛及服飾的驕奢。“曷不肅雝,王姬之車”兩句,儼然是路人旁觀、贊嘆、驚訝、冷語諷刺等的生動寫照。

“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钡诙掠锰依钆c男女主人公相比,著重刻畫他們的光彩照人。據此,《毛詩序》以為《何彼襛矣》一詩的主旨是“美王姬”:“雖則王姬,亦下嫁于諸侯,車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猶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德也?!惫糯鷮W者多從其說。而近代多數學者大多認為此處的贊美微露諷刺之意,認為這首詩的主旨是譏刺王姬出嫁車服奢侈。

詩的第三章“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侯之子,平王之孫”,按字面理解是:什么東西釣魚最方便?撮合絲繩麻繩成釣線。齊侯之子風度翩翩,平王之孫容貌嬌艷。此處看起來似乎前后脫節,晦澀難懂,但只要結合“魚”在《詩經》中的隱喻意義,便可讀懂這四句詩。

聞一多先生曾說,“釣魚”、“吃魚”是《詩經》中戀愛、婚姻的隱語。就像古今許多民歌多以魚喻偶一樣(如《安化民歌》中的“大河里漲水小河里渾,兩邊只見打魚人。我郎打魚不到不收網,戀姐不到不放心”,便是以魚比喻愛情的例子),本詩中的“釣”字,也是用釣魚比喻愛情。作者盡管對婚禮的鋪排奢華頗有微詞,但言辭間仍流露出強烈的艷羨和稱贊之意:“齊侯之子,平王之孫”,如此門當戶對的美滿婚姻,怎不叫人贊嘆?

《何彼秾矣》通篇類比、隱語,交替運用復沓和詠嘆等手法?!褒R侯之子,平王之孫”兩句,反復吟詠,極言贊美又冷嘲熱諷。各章前后兩句一設問、一作答,具有濃郁的民歌色彩,引人入勝。

【大師導讀】

通篇俱在詩人觀望中著想。

——清·陳繼揆

《何彼襛矣》是贊頌女性美的——拿唐棣桃李來比喻——本可歸入戀歌。然細看全文,實無言情分子,序說“美王姬”一語很可采用。詩人只盛夸其家世——“平王之孫,齊侯之子”——并且對于貴族表相當的敬意。

——陸侃如

騶虞

彼茁者葭①,壹發五豝②,于嗟乎騶虞③!

彼茁者蓬④,壹發五豵⑤,于嗟乎騶虞!

【注釋】

①茁(zhuó):草初生的樣子。葭(jiā):初生的蘆葦。

②壹發:壹是發語詞。發:發矢。一說壹同“一”,射滿十二箭為一發。豝(bā):小母豬。

③騶虞(zōu yú):一說獵人,一說義獸,一說古牧獵官。

④蓬(pénɡ):飛蓬、蓬蒿。

⑤豵(zōnɡ):小豬。

【賞析】

“騶虞”又名騶吾、騶牙,通俗說就是白虎?!睹妭鳌吩疲骸膀|虞,義獸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則應之。”《玉篇》之中也有記載:騶虞是義獸,“至德所感則見”。這些說法都釋“騶虞”為義獸,與平日里人們所熟知的張牙舞爪、兇狠的老虎大相徑庭。

后世大多數學者認為,將“騶虞”理解為義獸并不妥當,因而在這種觀點之外,又出現了其他說法。

說法之一是釋“騶虞”為獵人。由此引申,“葭”為蘆葦,“蓬”為蓬蒿,“豝”為母豬,“豵”為小豬,整首詩描寫獵人就地取材,用身旁的蘆葦稈制作箭矢,一箭就射到了五只母豬。到了遼闊的大草原上,獵人用蓬蒿稈制作箭矢,一箭射到五只小豬。夸張的筆墨和描寫,刻畫出獵人技藝的高超。這樣一來,這首詩就展現出一副風光迤邐的獵人狩獵圖,從詩意的貫通來看,本詩的實質的確應是贊美獵人之作。

整首詩內容簡單,形式短小,用語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簡單幾筆就勾勒出生動形象的捕獵場面?!氨俗抡咻纭?,開篇點明田獵的背景和地點,春和景明,風和日麗。絲絲涼風吹拂著萬物,樹木成蔭,野母豬藏在密密麻麻的蘆葦之中,如此隱秘,聰明老練的獵人卻能夠“壹發五豝”。打獵也要經常換地點,隨后,獵人來到了長滿蓬蒿的原野,一望無垠的原野上,草淺獸肥,只見他“壹發五豵”,輕松地捕獲了這些小豬。地點、環境不同,相同的則是獵人高超的射獵水平和技巧。

解讀這首詩的關鍵之處在于對“發”字的理解,“發”在這里不取發達,發射之意,而取發育、生長的意思。周文王名姬發,此處有隱喻暗示之意。詩中關于草肥獸美、一派祥和的小農風光的描寫,體現出周文王統治時期,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

【大師導讀】

舊說以“騶虞”為義獸來比喻文王,真是不倫不類。三家詩以“騶虞”為掌鳥獸之官,似稍近是。

——陸侃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茶陵县| 禹城市| 龙里县| 习水县| 定南县| 临湘市| 鹤山市| 梁平县| 新田县| 临沂市| 尚义县| 营口市| 泸定县| 云霄县| 阿拉善盟| 克什克腾旗| 无极县| 礼泉县| 延边| 綦江县| 时尚| 荥阳市| 任丘市| 新丰县| 龙游县| 新竹县| 琼海市| 溧阳市| 道孚县| 托克逊县| 尤溪县| 喀喇| 海盐县| 平阳县| 新安县| 长寿区| 麦盖提县| 武义县| 永新县|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