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掌握了中醫(yī)養(yǎng)生,也就找到了防病治病的捷徑(5)
- 細節(jié)決定健康大全集
- 蔡亞蘭 慈艷麗
- 4987字
- 2016-02-26 15:45:08
生姜紅糖水也是補氣血的不錯選擇,《本草衍義補遺》中有:“干姜,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濕,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故血虛發(fā)熱、產后大熱者,用之。止唾血、痢血,須炒黑用之。有血脫色白而夭不澤,脈濡者,此大寒也,宜干姜之辛溫以益血,大熱以溫經。”生姜補氣血,還能治痛經,食用時把姜削成薄片,放在杯子里,加上幾勺紅糖,然后加開水沖泡后,放在微波爐里熱得滾燙后再喝,這樣最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喝生姜紅糖水最好不要選擇晚上,民間有“晚上吃姜賽砒霜”的說法,生姜能調動人體內的陽氣,讓人處于亢奮狀態(tài)以致影響睡眠,危害健康。
2.穴位補血法
補氣血也可以用穴位按摩法,最重要的補血穴位是血海穴。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屈膝時位于大腿內側,用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下面便是此穴。血海穴為治療血癥的要穴,具有活血化淤、補血養(yǎng)血、引血歸經之功。
每天上午9~11點刺激血海穴最好,因為這段時間是脾經經氣的旺時,人體陽氣處于上升趨勢,所以直接按揉就可以了,每側3分鐘,力量不要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要以輕揉為原則。
養(yǎng)生之道的根本就是常留一分血氣能量給自己
人體的氣血和手機電池的原理一樣,手機電池充電一次約兩三個小時,可以使用兩三天,使用時間是充電時間的數十倍。人體血氣其實也能這樣儲存,只要掌握了人體造血機能的各項條件,很快就能使血氣能量迅速上升。所以,即使長期處于透支狀態(tài)的人,如果其幼年時儲存了足夠的血氣能量,也可以支持其數十年的消耗。
人體在利用儲存的血氣能量時,有點像大樓停電時使用的備用能源系統(tǒng)。由于備用能源系統(tǒng)的儲存量有限,而且力求能夠用最長的時間,因此在使用備用能源系統(tǒng)時,通常只供應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大樓中的照明系統(tǒng)和消防系統(tǒng)等,耗電量大的空調系統(tǒng)則停止運行。同樣,當人體的血氣不夠,開始啟用備用能源系統(tǒng)時,也僅供應必要的人體功能,消耗能量大的人體診斷維修系統(tǒng)就暫時停止能源的供應,當然也停止運行了。
由于使用備用能源時,診斷維修系統(tǒng)幾乎停止運行,人體沒有不舒服的疾病癥狀,于是許多人就誤認為自己身體很好,從來不生病,可以任意透支體力。也有些人,平常忙起來不生病,一旦停下來休息,立刻渾身不舒服,就是因為平常都使用備用能源,休息下來,血氣能量多了,診斷維修系統(tǒng)開始運行,人體就有不舒服的疾病癥狀。所以,越是忙碌,越應該注意氣血的儲存。下面就為你提供一些簡單、有效的氣血儲存方法。
1.好好吃飯
中醫(yī)講究: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yǎng)好才行,而好好吃飯就是調養(yǎng)脾胃的基礎。所以,一日三餐要注意飲食營養(yǎng)的搭配,堅持喝山藥薏米芡實粥。
2.好好睡覺
肝臟的特點是:臥則回血,坐立向外供血。因此,一定要好好睡覺,養(yǎng)護肝臟。
3.好好休息
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積極休息,保持心態(tài)平和,快樂生活。如果是心理疲勞,千萬不要濫用鎮(zhèn)靜劑、安眠藥等,應找出引起感情憂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脫。
養(yǎng)生之道的根本,就是經常留一分血氣能量給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快樂生活,就能有一個健康的人生。
當歸,補血活血的“有情之藥”
唐詩有云:“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傳說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的母親思念兒子,便給姜維寄去當歸,以示盼子速歸的急切心情。民間有一則謎語:“五月底,六月初,佳人買紙糊窗戶,丈夫出門三年整,寄來書信一字無。”謎底是四種中藥:半夏、防風、當歸、白芷。其中“丈夫出門三年整”一句,打的就是當歸,丈夫出門已三年,應當趕快歸來。當歸寄托了思念和盼歸的情思,所以說它是“有情之藥”。
關于當歸的名稱由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古人娶妻為嗣續(xù)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當歸的功效:
1.當歸甘溫質潤,為補血要藥,包括血虛引起的頭昏、眼花、心慌、疲倦、面少血色、脈細無力等。著名的當歸補血湯,就由當歸和黃芪組成。如果再加入黨參、紅棗,補養(yǎng)氣血的功效更強。
2.當歸能活血,最宜用于婦女月經不調。由當歸與熟地黃、白芍、川芎配伍而成的四物湯、就是婦科調經的基本方。經行腹痛,可加香附、延胡索;經閉不通,可加桃仁、紅花。
3.當歸也宜用于疼痛病證。因為當歸有溫通經脈、活血止痛的功效。無論虛寒腹痛,或風濕關節(jié)疼痛,或跌打損傷淤血阻滯疼痛,都可使用當歸。
4.當歸也常用于癰疽瘡瘍。因為當歸活血化淤,能起到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的功效。治療瘡瘍的名方仙方活命飲,就以當歸與赤芍、金銀花、炮山甲等同用。
5.當歸還宜用于血虛腸燥引起的大便秘結,因為當歸有養(yǎng)血潤腸的功效。常與肉蓯蓉、生首烏、火麻仁等潤腸藥配伍同用。
但是,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的道理,所以即使功效再多、性能再溫潤的藥也同樣有人不適合。所以,在服用當歸前,大家應先咨詢醫(yī)生,特別是老人和孕婦要慎服。
“七傷”致病:調控好情緒利健康
在中醫(yī)學里,有“七傷”之說,那么,什么是“七傷”呢?“七傷”是憂愁思慮傷心,大怒氣逆?zhèn)危鋫危箫杺ⅲ縿谶^度、久坐濕地傷腎,恐懼不節(jié)傷志,風雨寒暑傷形。總的說來,這些均為諸虛百損之癥。
憂愁思慮傷心。一個人如果過于憂愁思慮就會傷心神。
大怒氣逆?zhèn)巍R粋€人在大怒的時候對肝臟損傷很大,除此之外,即使大怒時憋著、忍著也會傷肝,所以最好不要生氣。
寒冷傷肺。我們現在太多人不估計自己的身體大量喝冷飲,這樣對肺氣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也傷胃。有一些孩子臉上有痤瘡,就是因為過度喝冷飲造成的。
大飽傷脾。一個人如果吃得過飽就容易傷脾,脾的運化功能不好了,就會傷及身體。
房勞過度、久坐濕地傷腎。如果行事頻繁或者久坐濕地就會傷腎。所以在辦公室感覺疲憊的時候可以伸懶腰,這樣對調動身體的氣機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是因為雙臂向上伸拉的是膽經,膽經是生發(fā)之機。
恐懼不節(jié)傷志。如果一個人整天處于恐懼的狀態(tài)下,就會傷及一個人的腎臟,從而影響一個人的志氣,因為腎主志,為什么小孩子志向都很遠大啊,就是因為他們的腎精非常足,而成人以后腎精就沒那么足了,所以,志氣也大不從前了。
風雨寒暑傷形。如果一個人不根據氣候變化來改變穿衣,那么對他的形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有些女孩子有時候覺得小腿肚比以前粗了,其實就是因為經常不保護好腿部,讓其受寒,為了抵御寒冷,更多的脂肪就會積聚在腿部。
造成“七傷”的原因很多,有的還與食品的“五味”、節(jié)令的“四時”,甚至風向的方位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中醫(yī)認為:人們在養(yǎng)生時,要注意酸、甜、苦、辣、咸的適量,切不可偏食;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節(jié)的交替、冷暖,適時增減衣服,適當鍛煉,順乎自然。這些都是強身健體,預防“七傷”的必要措施。
情志生克法是控制喜怒哀樂的好方法
情志失調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讓它任意泛濫。其實,我們現代人也可以用情志生克法來治愈情志病,情志生克原理實際上還是五行相克,這也是《黃帝內經》中特別提到的方法。
喜勝悲,快樂就能戰(zhàn)勝悲傷。喜是火,悲是金。用五行的說法就是火克金,火是可以把金屬熔化開的。火又是散,氣又是氣結、凝聚,因此悲要用散法,在什么情況下會喜勝悲呢?比如說我們白天工作非常疲憊,又受到領導的批評,心里很憋悶。有的人就會去喝酒,認為一醉解千愁,其實不然,喝酒只是讓你暫時把煩惱忘記,解決不了你的郁悶,但你可以去聽聽相聲,看看搞笑的電視劇或東北二人轉,都可以讓你開懷一笑,從而調節(jié)悲傷的心情,這就是喜勝悲。
悲勝怒,就是用悲傷來戰(zhàn)勝大怒,也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則肝火不能收斂,因此用肺金收斂的方法來降肝火。在一個人大怒的時候,告訴他一個很壞的消息,讓他突然悲傷,這樣就可以把他的怒火熄滅。恐勝喜,就是恐懼可以戰(zhàn)勝因為過喜而渙散的心,范進中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范進好多年都沒有考上,一天終于考上了,就高興地滿街跑,心神全散了,他懼怕的岳父過來一巴掌就把他扇清醒了,這就是“恐勝喜”。
怒勝思,就是憤怒可以戰(zhàn)勝思慮。《華佗傳》里記載著這樣的一個病例:有一個郡守因為思慮過度,造成身體里有淤血。華佗收了這個郡守很多禮,但不是給他治病,而是寫了一封信來罵他,說他不仁不義,華佗的信一下子把他激怒了,怒則氣上,這樣就把他胃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了出來,他吐了幾口血,病反而痊愈了,其實,這是華佗的治療方法,那個郡守是因為思慮太多而得的病,這就是“怒勝思”。
思勝恐,思慮是可以戰(zhàn)勝恐懼的,也就是說你把問題想清楚了,也就不害怕了,這就是土克木,因為恐屬水,土是脾,而脾主思。古代有一個人整日害怕死亡,常感死期將近,后來他的家人找到了當時的名醫(yī)盧不遠為他診治。盧不遠便留他住在自己家里,病人覺得醫(yī)生在身旁,便放心了許多。后來盧不遠又介紹他去找和尚練習坐禪,經過一百余日的閉目沉思之后,病人的恐死心理終于消除。
所以,現代的人完全可以通過情志生克法來治情志病,當你產生某種不良情緒時,試著用上面的方法來調整自己,相信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經絡上花心思,身體會有大收獲
消耗陽氣等于在折壽,用好膽經最重要
膽經是人體循行線路最長的一條經脈,它從人的外眼角開始,沿著頭部兩側,順著人體的側面向下,到達腳的小趾和小趾旁倒數第二個腳趾(次趾),幾乎貫穿全身。
膽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為11個臟氣都取決于膽氣的生發(fā),膽氣生發(fā)起來,人體狀態(tài)才會很好。要想更好地讓膽發(fā)揮作用,就要利用好膽經。膽經順暢了,人體才能吸收更多更好的營養(yǎng)。如何讓膽氣生發(fā)起來呢?可以拍膽經。拍膽經的時間最好在子時,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膽經在人體的側面,拍的時候從臀部開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夠三百下。
膽經的當令時間在子時,也就是夜里的11點到凌晨1點這段時間。經常熬夜的人會有體會,到夜里十一點鐘的時候,覺得很有精神,還經常會覺得餓,這就是膽經當令,陽氣開始生發(fā)了。但是大家一定注意,不要覺得這個時候精神好就繼續(xù)工作或者娛樂,而是最好在11點前就入睡,這樣才能把陽氣養(yǎng)起來。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有人經常失眠,到晚上該睡覺的時候,精神反倒非常亢奮,怎么也睡不著,即使能睡一小會兒也是不停地做夢,很累很痛苦,更不用說養(yǎng)住陽氣。其實這多是由于心腎不交造成的,心屬火,腎屬水,水火不相容,也就是說你的體內水和火正在交戰(zhàn)、對峙,而火占了上風,擾動著你的頭腦,讓你處于興奮狀態(tài),自然睡不著。所以治療這種失眠應該是讓腎水上去,讓人平靜下來,才會有良好的睡眠。
造成失眠的原因也可能是晚飯吃得太多,元氣和氣血都用來消化食物了,沒有充足的陽氣和豐盈的氣血,人是肯定睡不好的。所以,晚上一定要少吃,不要消耗過多的陽氣,這樣才能保證睡眠。
總之,夜里11點到1點之間一定要睡覺,這樣才能養(yǎng)住陽氣。不要認為這段時間思維很活躍,非常適合工作,要知道,你這是在消耗身體寶貴的陽氣,等于在折壽。
護衛(wèi)肝經,升發(fā)人體氣機
中醫(yī)理論認為,肝主要有兩大功能,主藏血和主疏泄。
肝主藏血一部分是滋養(yǎng)肝臟自身,一部分是調節(jié)全身血量。血液分布全身,肝臟自身功能的發(fā)揮,也要有充足的血液滋養(yǎng)。如果滋養(yǎng)臟臟的血液不足,人就會感覺頭暈目眩、視力減退。另外,肝脈與沖脈相連,沖為血海,主月經,當肝血不足時,沖脈就會受損,于是女子容易出現月經不準時,經血量少色淡,甚至閉經的情況。肝調節(jié)血量的功能主要體現在:肝根據人體的不同狀態(tài),分配全身血液。當人從安靜狀態(tài)轉為活動狀態(tài)時,肝就會將更多的血液運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以供所需。當肝的藏血功能出現問題時,則可能導致血液逆流外溢,并出現嘔血、衄血、月經過多、崩漏等病癥。
肝主疏泄的功能即肝氣宜泄,也就是說肝氣具有疏通、條達的特性。這個功能其實與肝主藏血的功能是相輔相成的。“氣為血之帥”,肝氣疏通、暢達,血就能順利地流向身體各處,如果肝氣淤滯,則血流肯定不暢,不能供給全身,就會導致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等癥狀。如果肝氣長期淤滯,全身各組織器官必然長期供血不足,影響其生長和營運功能,這樣,體內毒素和產生的廢物不能排除,長期堆積在體內,就會發(fā)展成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聞之色變的“癌”。
如何能夠使肝氣暢通,讓人體氣機生發(fā)起來呢?就是要配合肝經的工作,肝經在凌晨1點到3點的時候值班,也就是肝經的氣血最旺的時候,這個時候人體的陰氣下降,陽氣上升,所以應該安靜地休息,以順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