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掌握了中醫(yī)養(yǎng)生,也就找到了防病治病的捷徑(2)

13.處暑

“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的意思就是暑天將近結束,氣溫要回落降低,民間就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處暑以后,氣溫會逐漸下降,這時候人體容易出現(xiàn)的情況就是“秋乏”。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人們經(jīng)常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所以這個節(jié)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飲食上,首先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jié){、牛奶等,做到量少而頻飲;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以免加重秋燥。

14.白露

白露以后就正式入秋了,按照民間的說法,入秋后天干氣燥,再加上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家禽長勢最好的時節(jié),因此便有了“白露到,家禽肥”的說法,鴨子性涼,所以白露天吃鴨子也成了民間的習俗。另有諺語說“過了白露節(jié),夜寒日里熱”,是說白露時晝夜溫差很大。還有句古語說:“白露節(jié)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就是在提醒人們白露時節(jié)白天比較溫和,但早晚較涼,在穿衣方面要多注意。

這個節(jié)氣要防止鼻腔疾病、過敏性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fā)生,要少吃或不吃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15.秋分

秋分時節(jié),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chǎn)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所以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很多人也會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易憂郁。因此,在此季節(jié)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宣泄積郁之情,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是養(yǎng)生保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秋分以后,天氣漸涼,是胃病的多發(fā)與復發(fā)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guī)律,就會引發(fā)胃腸道疾病而出現(xiàn)反酸等癥狀,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時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胃病患者還要注意飲食,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

16.寒露

寒露時節(jié),人體陽氣慢慢收斂,陰精開始潛藏于內(nèi),故養(yǎng)生也應以保養(yǎng)陰精為主。另外,寒露以后,由于氣溫下降較快,感冒也成為此時的流行病,在城市,這個時間已經(jīng)開始接種流感疫苗了。在日常養(yǎng)生中,首先要做到適時添加衣物,不要盲目堅持“秋凍”,還要多加鍛煉,增強體質。

另外,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嗜喘病、肺炎等患者,應該避免煙塵污染,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新鮮。

17.霜降

霜降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這個時節(jié)天氣漸冷,很多人手腳易涼,后背易冷,但心里有燥熱的感覺,這是氣血遇寒循環(huán)不暢所致,因此養(yǎng)生就要注意做到“外御寒、內(nèi)清熱”。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在五時中為秋,在人體五臟中屬脾,根據(jù)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的相互關系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yǎng)胃。

18.立冬

民間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民間還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冬季食補應注意營養(yǎng)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少食生冷,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此外,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故“冬令進補”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進補方案,萬不可盲目進補。

19.小雪與大雪

雪是寒冷天氣的產(chǎn)物。小雪節(jié)氣的前后,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容易受天氣的影響,特別容易引發(fā)抑郁癥。另外,民間有“瑞雪兆豐年”之說,大雪節(jié)氣的到來,預示著來年能否豐收。中醫(y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寒,所以這時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對這三個部位。

20.冬至

關于冬至,民間習俗最多的就是“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狗肉,不富也有”等。

“冬至一陽生”,陽氣開始萌芽,并由此開始壯大,所以此時要適當進補,以養(yǎng)護尚處在萌發(fā)階段的微弱陽氣。北方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后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而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

21.小寒與大寒

民間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之說,這個時候天氣是最冷的。有些人一進屋就把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旁邊烤,或插入熱水里。其實這樣對手腳皮膚保健非常不利,日后很容易生凍瘡。正確的方法是在距取暖器不遠的地方,將裸露的手腳互相搓擦,使手腳的溫度自然回升,待皮膚表面變紅時,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熱水中取暖。

進入大寒節(jié)氣,養(yǎng)生也應該有所調整。因為大寒與立春相接,所以在飲食上要有所變化,以便于適應這種氣候。具體包括:進補量逐漸減少,在進補中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適當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御風寒邪氣的侵擾。

盡量讓呼吸變得深、長、勻、細

呼吸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事,人離不開呼吸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呼吸中的張弛之道。

經(jīng)常坐辦公室的人到下午通常會感覺頭暈、乏力,嗜睡,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經(jīng)歷了一上午的工作,勞累所致,其實這里面就有呼吸方式的原因。現(xiàn)代人基本都是用胸式呼吸法,每次的換氣量都非常小,身體在正常的呼吸頻率下根本吸收不到足夠的氧氣,體內(nèi)的二氧化碳也不能完全排出,因此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氧氣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大腦需求,人就會疲憊、嗜睡。

那么,什么是正確的呼吸方式,在呼吸中如何做到張弛有致呢?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有意識地注意并調整呼吸。

常見的呼吸方式主要有兩種: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我們常做的呼吸就是胸式呼吸,但是在胸式呼吸時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4/5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在“休息”。這樣長年累月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煉,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進而引發(fā)疾病,所以胸式呼吸并不利于肺部的健康。

腹式深呼吸可以彌補胸式呼吸的不足,是健肺的好方法。所謂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常做腹式深呼吸運動,可使機體獲得充足的氧,也能滿足大腦對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腹式呼吸運動還對胃腸道有極好的調節(jié)作用,許多中老年人大腹便便,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使健康受到損害,縮短自己的壽命。如能堅持做腹式深呼吸,既可鍛煉腹肌,消除堆積在腹部的脂肪,又能防范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

在古人看來,一呼一吸6.4秒,這樣才是人體經(jīng)氣與自然界陰陽氣化相應的最佳節(jié)奏。而現(xiàn)在的人,呼吸速度比最佳節(jié)奏要快1倍,一呼一吸只需3.33秒,原因在于社會因素的重大影響。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復雜化,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緊迫感日甚,導致今人的呼吸節(jié)奏比古人快1倍。

所以現(xiàn)代人應該盡量減慢呼吸節(jié)奏與天地同步,把注意力集中在下腹部,使腹部隨著呼吸的進行隆起和收縮。呼氣的時候腹部隆起到頂點,吸氣時也收縮到極點,這樣自然就會把呼吸放慢。起落一開始要用點力。這樣的慢呼吸每天至少要做兩遍,每遍60次,開始會有點不習慣,經(jīng)常練習就會變成一種很自然的呼吸方式。

慢呼吸時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深呼吸,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要拉長,要放慢;勻,要勻稱,出氣呼氣要均勻;細,就是要細微,不能粗猛。

慢呼吸時還要講究:“吸入一大片,呼出一條線。”吸進去的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清氣,要吸入一大片;呼出來的是體內(nèi)的濁氣,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條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慢呼吸也要用鼻子呼吸,不能用嘴呼吸;否則就不能保證吸入的是自然界的清氣,反而會對人體造成污染和損害。

探索生活,與生命力強的東西為伍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選擇的食物多了,品味也越來越高了,可是我們的病也越來越多了,而且很多疾病都是以前沒有過的,這是為什么呢?其實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太好了,很多食物都不是應季的食物,外面飄著大雪,在屋子里面就能吃到西瓜,其實這些食物都不是有生命力的東西,都是在農(nóng)藥的保護下,在化肥的刺激下,突飛猛進生長的,沒多長時間就可以吃了,這樣速成的東西怎么會有營養(yǎng)呢?就像我們現(xiàn)在吃的洋快餐一樣,不用等,馬上就能吃到,這些速成的食物沒經(jīng)過長時間烹飪,怎么會有營養(yǎng)?那些煮燉很長時間的湯才是最有營養(yǎng)的,這些東西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我們吃東西,不僅僅是吸收它們的營養(yǎng)和能量,而且會吸收其中所蘊涵的生命信息,也就是生命力。例如,為什么松子比葵花子的營養(yǎng)價值高,這是因為松子結在生長了多年的松樹上,而葵花子只是結在一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你是愿意吃兩三年的小桑樹上的桑葚,還是愿意吃百年老桑樹上的桑葚呢?你是愿意喝兩三年的茶樹上摘下來的茶葉,還是愿意喝千年茶樹上的茶葉呢?你肯定都會下意識的選擇后者,為什么呢?因為后者是更強生命力的象征,它們所蘊涵的信息不一樣。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愿意跟有熱情、激情和生命力較強的人聊天和來往,因為你能從他的身上吸收到生命的力量,讓自己煥發(fā)一種激情和積極向上的力量,誰也不愿意接觸沮喪、沉悶、抑郁的人,因為你只能從他身上吸取到不快樂的因素,讓自己也頹喪。

雖然我們沒有條件每天吃那些合乎節(jié)律生長的蔬菜和肉類,但是我們會盡量去維護這個規(guī)則,時刻提醒自己“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我們盡量在生活中找到那些古老的有生命力的東西,通過接觸和體會,我們也能獲得生命力的信息,使自己的生命力強大起來。

保持心理平衡,才能讓身體處于怡然自得的樂觀狀態(tài), 身體需要平衡,心理也需要,身心都平衡了,百病才不會輕易入侵。那么,我們該怎么保持心理的和諧呢?

《中庸》里說:“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為之和。”人的喜怒哀樂憂思悲等情緒是可以隱藏在心里的,但是老藏著、憋著,時間長了,身體就會出毛病。伍子胥過韶關,一夜間白了頭,就是思慮過多,不知排解的結果,而我們常見的抑郁癥大多也是憋出來的病。

有一位57歲的女士,性格內(nèi)向,遇事總是悶在心里,不愛與人交談。她有個兒子,在外打工,看著三十多歲的兒子還是光棍一個,她心急火燎,四處托人介紹對象。但兒子從來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久而久之,這成了她的一件心事,她開始茶飯不思,臥不能睡,精神恍惚,身體也一天比一天虛弱,后來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患了抑郁癥,她之所以會得抑郁癥完全是憋悶出來的。

七情致病勝六淫,情緒導致的病是最難治愈的,對身體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里有句話:“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大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打仗時再去鑄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這就晚了。所以,我們要懂得宣泄情緒,不要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想辦法解決。

有的女性跟丈夫吵架,一生氣就離家出走,其實這對身體是很不利的,為什么呢?肝主怒,生氣的時候,你怒氣滿胸,肝氣也非常旺盛,一生氣你就走,那么這個氣就滯留在身體里了,發(fā)泄不出去,淤久就會化熱,你回來后還會接著吵。這時候要保持心理和諧,就需要找個東西把肝氣給平下去,這就要用到前面講過“五行相克”了。肝屬木,克木的是金,金對應的是肺,肺主悲,所以吵架時不要吵到一半就走,要等到哭出來,哭出來的時候肺氣就會旺盛,肝氣就會被平下來,這樣一氣一哭,一怒一悲,身體就處在了一個和諧狀態(tài),人也就會感到舒服很多。

因此,當你特別郁悶的時候,就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把心里的郁悶、不快發(fā)泄出來,讓身體保持和諧。當然,情緒的宣泄一定要有度,不可太過,這就是節(jié)制,也是保持心理和諧的另一個關鍵。

七情六欲生來有之,我們無法逃避,但我們完全可以控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精神內(nèi)守,使身體處于怡然自得的樂觀狀態(tài),這樣才能使身體各個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協(xié)調一致,減少生病的幾率。

避免“五勞”,避免疾病

中醫(yī)的養(yǎng)生之道,講究適度、和諧。不可過度,過度則有害無益,具體說就是“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這也是對“起居有常,不妄坐勞”的一個具體說明。

久視傷血。是指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用眼視物,不但會使其視力下降,還會導致人體“血”的損傷。因為肝主血,人的視力有賴于肝氣疏泄和肝血滋養(yǎng),故有“肝開竅于目”的說法,所以眼睛過度勞累會損傷肝臟,進而影響血的調節(jié)。也因此,如果盯著電視或電腦太長時間,不但會損傷肝臟,還會消耗體內(nèi)的血。

久臥傷氣。是指人如果是只躺臥不運動,人體內(nèi)的氣脈就運行不起來,就會傷及人的肺氣。

久坐傷肉。久坐其實傷的是脾,在辦公室里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人,他就喜歡坐著,從不起來走走,非常的懶,能坐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這樣的人其實脾濕已經(jīng)非常嚴重了,由于不愛運動,脾的運化功能非常差,才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星座| 绥宁县| 西青区| 弥勒县| 廊坊市| 徐闻县| 邳州市| 三亚市| 通化市| 赤壁市| 哈密市| 沂源县| 治多县| 晋江市| 东源县| 泾源县| 靖宇县| 永修县| 恩施市| 大渡口区| 名山县| 揭阳市| 宜君县| 西和县| 株洲市| 璧山县| 枞阳县| 北安市| 呼玛县| 徐水县| 高陵县| 永州市| 诏安县| 将乐县| 新宁县| 巴林左旗| 双辽市| 富顺县| 嵊泗县| 南宁市|